1樓:山東省飛飛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衝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 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情況。
歷史上也確有一些運用此計成功的例子。
在《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中所載,應是三國時期第一空。史稱魯陽之戰。
前到魯陽,與袁術相見。術表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吏。遂治兵於魯陽城。
當進軍討卓,遣長史公仇稱將兵從事還州督促軍糧。施帳幔於城東門外,祖道送稱,官屬並會。卓遣步騎數萬人逆堅,輕騎數十先到。
堅方行酒談笑,敕部曲整頓行陳,無得妄動。後騎漸益,堅徐罷坐,導引入城,乃謂左右曰:“向堅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諸君不得入耳。
”卓兵見堅士眾甚整,不敢攻城,乃引還。臨危不亂,酒談不停。退董卓萬騎。
2樓:山鬼
對於三國來說,形象最離譜的是諸葛亮。
一提起諸葛亮,人們就會想到空城計,而說起空城計,則展現出了人們對諸葛亮軍事天賦的無比推崇。那麼,諸葛亮的空城計究竟發生過沒有?人們對諸葛亮的追捧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易中天先生對諸葛亮的歷史形象又有著怎樣獨闢蹊徑的品評呢?
諸葛亮這個人,至少從晉代開始就已經是很多人追捧的物件。當時有一個叫郭衝的人,郭衝這個人大概是諸葛亮的鐵桿“粉絲”,覺得現在大家對諸葛亮的評價遠遠不夠,於是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這裡還有五件事情是你們大家不知道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空城計。
諸葛亮的空城計最早見於郭衝的這篇文章。
後來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的時候引用了這個材料,並予以駁斥,說當時在陽平這個地方根本不可能發生這樣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司馬懿官居荊州都督,駐紮在宛城,不在陽平戰場,怎麼可能有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空城計呢?
但是這個空城計的故事實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文學作品是一說再說,戲劇作品也就一演再演,但是這個事情是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邏輯的。我們簡單地說一下這個空城計吧,大體上的意思就是說司馬懿率兵來進攻,諸葛亮派馬謖去守街亭,馬謖這個人是個書呆子,空談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給丟了,於是司馬懿就率領幾十萬軍殺奔而來。當時諸葛亮手上已經沒有兵了,只好把城門,四個城門全部開啟,派了20個老兵在門口掃地,諸葛亮自己搬了一張琴,焚了一爐香,帶了兩個小孩子,坐在城樓之上唱卡拉ok。
司馬懿的大軍跑來一看,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然後司馬懿自己打馬上前,大為驚詫,說牛鼻子老道搞什麼搞?城門大開他開party啊。於是撤軍。
這個事情不合邏輯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軍隊嗎,派一個偵察連進去看看,探個虛實可不可以?第二,司馬懿親自來到城門樓下看見諸葛亮在城樓上面神色自若,琴聲不亂,說明距離很近,看得見聽得清,那你派一個神箭手把他射下來行不行?第三,根據這個郭衝的說法和《三國演義》的說法,兩軍的軍力懸殊是很大的,有說司馬懿帶了二十萬大軍的,有說司馬懿帶了十幾萬大軍的,反正至少十萬,你把這個城圍起來圍他三天,圍而不打行不行?
何至於掉頭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邏輯的,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子虛烏有。
3樓:
關於這個問題請看易中天先生的
心平氣和說空城
我在**電視臺《百家講壇》的《品三國》節目第一集裡講了一句話,說曹操雖然搶走了關羽的老婆,卻也被別人搶走了“空城計”的“發明權”。此言一出,立即招致批評。先是有復旦大學歷史系資深教授周振鶴先生在上海的《青年報》發表談話,說“歷史上不曾有過‘空城計’,所以談不上誰發明”,並由此得出結論:
“一個研究文學的人去講歷史,當然免不了破綻百出。”後是有一位網名“紅茶楊威利”的朋友發出題為《空城計與易教授》的帖子,說我講的那個故事“並不是什麼空城計”。而且“就算要勉強去認定,最多也只是一個空營計”。
他認為三國時期既有“空城計”又有“空營計”。“空城計”是文聘對孫權使的,“空營計”是趙雲對曹操使的。我的說法固然是“信口開河”,周振鶴先生則“更加無知”,因此“兩位教授在歷史的研究上可真是唱了一出‘空城計’”。
這就很有些意思了。既然有這麼多人較真,那我也不妨來鑽鑽牛角尖。當然,我們還得把曹操那個故事再講一遍。
先看《資治通鑑》怎麼說。按照《資治通鑑》的說法,事情大概是這樣的。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呂布和陳宮率一萬多人從東緡(故城址在山東省金鄉縣東北)來打曹操。
當時曹操駐軍乘氏(故城址在山東省鉅野縣西南),部隊都下鄉收麥子去了(兵皆出取麥),留守的不到一千人。正好屯西有大堤,堤南有一大片樹林,深不可測。曹操便“隱兵堤裡,出半兵堤外”,呂布則“令輕兵挑戰”。
兩軍相遇後,曹操的伏兵都從堤內衝出,“步騎並進”,打得呂布落荒而逃,曹操“追至其營而還”。顯然,這是一場“完完全全的伏擊戰”,不但不是什麼“空城計”,就連“空營計”也算不上。
問題是《資治通鑑》的這個說法並不完全靠得住。為什麼呢?因為司馬光做了手腳。
《資治通鑑》的這段記述,源自《三國志》裴松之注所引《魏書》。但《資治通鑑》在重新表述時,卻刪掉了一些內容,已非此事的原始情況和完整情況。實際上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
呂布打過來的時候,手中兵力不足千人的曹操情急之下,便讓隨軍女眷都到城上短牆(陴)去站崗。呂布來了以後,看見城牆上站著女人,屯西又有大堤,堤南“林木幽深”,便懷疑那裡有埋伏。呂布就和部下說,曹操這個傢伙很狡猾(曹操多譎),我們不要上當(勿入伏中),便向南後退十餘里。
等到第二天呂布再來時,曹操果然在堤內埋伏了軍隊,這才有後來那場“伏擊戰”。可惜這些關鍵內容,包括“太祖乃令婦人守陴”、“布疑有伏”、“引軍屯南十餘里”、“明日復來”等等,都被司馬光刪掉了,這才造成許多人的誤讀。沒錯,司馬光是寫了《資治通鑑考異》。
在胡刻本和中華書局點校本的《資治通鑑》裡,《考異》是散注在正文之下的。但恕我老眼昏花,在這段正文後面竟然找不到司馬光先生的任何解釋。那麼,請批評我的人明以告我,司馬光刪去上述文字究竟是何道理?
在此之前,對不起,我是隻能相信《三國志》裴松之注所引《魏書》的。
按照裴注所引《魏書》,這場戰爭其實有兩個階段,時間則有前後兩天。兩個階段情況並不相同,前則設疑後則設伏,怎麼能說“完全是伏擊戰”?那麼,發生在第一天的那個情況算不算“空城計”呢?
這就要看你對“空城計”如何定義了。廣義地看,是可以算的。因為它具備了“空城計”最基本的要素和核心,那就是公開示弱示虛,讓對方不知深淺不知虛實,進而因生疑而不敢進攻甚至撤退。
“布疑有伏”就是產生懷疑,“引軍屯南十餘里”就是不敢進攻而且撤退,而產生懷疑並立即撤退的原因,則不但因為“屯西有大堤,其南林木幽深”,而且因為城牆之上“婦人守陴”。我們知道,戰爭是男人的事。曹操軍中,平時也沒有一支“娘子軍”。
這個時候“婦人守陴”,只能說明城中已然無兵,是一座“空城”。兵到**去了呢?呂布懷疑埋伏在大堤之南的樹林裡,其實是下鄉收麥子去了,堤內也是“空城”。
後來打敗呂布的軍隊,是第二天才埋伏在那裡的。這裡面有個“時間差”。在頭一天,堤內空空如也,城裡不足千人(只有諸葛亮在陽平的十分之一),而“婦人守陴”和“憑欄操琴”也並無本質區別,怎麼就不能算作“空城計”?
當然,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令婦人守陴”是曹操出奇制勝的精心設計,還是他萬般無奈的垂死掙扎?如果是前者,就是“空城計”;如果是後者,就不是。但以曹操之“多譎”,以及他對周邊地形的熟悉,很可能是一次急中生智。
它和晉人郭衝的《條亮五事》以及《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空城計”,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諸葛亮之所以成功,是對方知道他一生謹慎,因此斷定他城中不空。曹操之所以成功,則是對方認為他一生奸詐,因此斷定他城外有伏。
疑其“城中不空”,所以認為“憑欄操琴”是引我上當。疑其“城外有伏”,所以認為“婦人守陴”是誘我深入。細節雖然不同,但事不同而理同,因此不妨都名之曰“空城計”。
可惜諸葛亮那件事並未發生,而且於理不合。第一,司馬懿不敢進攻,無非是害怕城中有埋伏。那麼,派一隊偵察兵進去看看,行不行?
第二,司馬懿“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距離應該不算太遠,那麼,派一個神箭手把諸葛亮射下城樓,來他個“擒賊先擒王”,行不行?第三,按照郭衝的說法,當時司馬懿的軍隊有二十萬人,諸葛亮只有一萬人;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當時司馬懿的軍隊有十五萬人,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人。總之是敵眾我寡。
那麼,圍他三天,圍而不打,行不行?何至於掉頭就走呢?所以裴松之作注時,就斷定郭衝所言不實。
裴松之說:“就如衝言,宣帝(司馬懿)既舉二十萬眾,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設防持重,何至便走乎?”
但是,在諸葛亮那裡並不可能的事,為什麼在曹操這裡就可能呢?因為情況不同。第一,當時呂布手上只有一萬多人,並不像司馬懿那樣有一二十萬,圍而不打大約不行。
第二,此處地形確實是打埋伏的好地方,呂布不能不疑。第三,呂布既然不可能打馬向前,“轅門射戟”的手段也就使不上。再說曹操也沒在城樓上,射誰呢?
“令輕兵挑戰”的事呂布倒是做了,可惜是在第二天。這時,曹操已經當真設了埋伏,派兵偵察又有什麼用?當然,你可以不同意曹操這件事是“空城計”,因為曹操的“令婦人守陴”也可能並非計謀。
但不管怎麼說,我的說法畢竟於理不悖,於史有據。按照科學研究的慣例,至少可以作為“假說”提出,怎麼就是“信口開河”、“破綻百出”呢?
至於“空城計”究竟是誰發明的,當然可以討論。包括曹操這一招算不算,歷史上有沒有“空城計”,都可以討論。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歷來就有不同看法。
將曹操此例算作空城計,這話早就有人說過,不是我的“發現”。將文聘此例算作空城計,這話也早有人說過,並不“新鮮”。還有人說最早的“空城計”,發生在公元前666年。
這都算一種說法吧!我們不能因為別人和自己觀點不同,就亂扣帽子。錢鍾書先生的《管錐篇》,就只列舉了《南齊書·高祖紀》、《舊唐書·良吏傳》和《北狄傳》的三個例子,也不提文聘和趙雲的那兩例。
按照網友“紅茶楊威利”的邏輯,是不是也要算作“一知半解”呢?
其實提不提文聘那一例,各人有各人的原因。我不提,是因為它發生在曹操戰呂布一事之後。錢先生不提,則可能是先生對“空城計”的概念有嚴格界定。
考《管錐篇》所舉三例,一則曰“偃兵開城門”,二則曰“開城門延賊”,三則曰“開門以待之”,都有“開門”這個環節。我不知道這是否就是錢先生的標準。如果是,那麼,我說的那一例不算,“紅茶”先生的那一例也不好算數的吶!
至於周振鶴先生斷言歷史上不曾有過“空城計”,他的標準是什麼,我就不曉得了。但可以肯定,周先生作為復旦大學歷史系的資深教授,是決不會“更加無知”的。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空城計」?這是否和諸葛亮有關
牙牙的弟弟 歷史上確實有空城計,但諸葛亮的空城計是 三國演義 中虛構的。三國演義 中的空城計是羅貫中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 郭衝三事 改編的一段故事。諸葛亮並沒有擺過空城計,諸葛亮擺空城計 這件事是羅貫中的藝術創作,街亭之役,魏方主帥是張郃,而非司馬懿,孔明根本無法以 空城計 嚇退遠在數千里之外的司馬懿...
歷史上有沒有李元霸這個人,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李元霸這個人?
九零小夥 沒有李元霸這個人 不過有衛懷王李玄霸這個人 高祖李淵共有22個兒子 隴西郡公 唐王世子 皇太子 除籍 息隱王 隱太子李建成 母竇皇后 敦煌郡公 秦國公 趙國公 秦王 皇太子 太宗李世民 母竇皇后 衛懷王李玄霸 母竇皇后 姑臧郡公 齊王 除籍 海陵郡王 巢刺王李元吉 母竇皇后 楚哀王李智雲 ...
歷史上有沒有孫茂才這個人,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李元霸這個人?
深院鎖清秋 故事而已 有貴人相助。這可以說是一切電視劇集的模式。電視劇集中的主人公,雖說有的是獨來獨往,但大都會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志哥在邊上協助其成大業,相當部分是文武各半,如 包青天 中包拯手下的展昭和公孫策,神探狄仁傑 中狄手下的李元芳和曾泰等等。電視劇集 喬家大院 主人公喬致庸手下亦有一文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