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典故是怎麼得來的

時間 2021-09-14 12:02:09

1樓:匿名使用者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發動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公元959年, 陳橋兵變周世宗柴榮死,七歲的恭帝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階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結義兄弟掌握了軍權。

翌年正月初,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範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趙匡胤之弟)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

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宋,仍定都開封。史稱這一事件為“陳橋兵變”。[1] 編輯本段政變經過   陳橋兵變公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後周世宗柴榮病死,繼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歲,因此當時政治不穩。

公元960年(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訊息。當時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無主見,聽說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後屈尊求救於宰相範質,皇室威嚴蕩然無存。範質暗思朝中大將唯趙匡胤才能解救危難,不料趙匡胤卻推脫兵少將寡,不能出戰。

範質只得委趙匡胤最高軍權,可以調動全國兵馬。   幾天後,趙匡胤統率大軍出了東京城(今河南開封),行軍至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當時,大軍剛離開不久,東京城內起了一陣謠傳,說趙匡胤將做天子,這個謠言不知是何人所傳,但多數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誰也不敢相信,卻已慌作一團。

趙匡胤此時雖不在朝中,但東京城內所發生的一切他都瞭如指掌,而且這也是他的傑作。周世宗在位時,他正是用此計使駙馬張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點檢的職務而由他接任。趙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奪走,所以他們的疑心很重。

這次故計重施,是為了造成朝廷的慌亂,並使他的軍隊除了絕對聽命於他外別無他路。而就在陳橋驛這個地方,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即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和歸德軍掌書記趙普授意將士把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正月初四,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逼使恭帝禪位,輕易地奪取了後周政權,改國號為“宋”,建立了趙宋王朝。[1]

2樓:匿名使用者

趙普和他的手下黃袍加身趙匡胤。

3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趙匡胤得到天下的故事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是怎樣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三日),趙匡胤統率大軍出了東京城(今河南開封),行軍至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當時,大軍剛離開不久,東京城內起了一陣謠傳說,“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這個謠言不知是何人所傳,但多數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已慌作一團。

趙匡胤此時雖不在朝中,但東京城內所發生的一切他都瞭如指掌。周世宗在位時,他正是用此計使駙馬張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點檢的職務而由他接任。趙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奪走,所以他們的疑心很重。

這次故計重施,是為了造成朝廷的慌亂,並使他的軍隊除了絕對聽命於他外別無他路。

趙匡胤統軍夜宿距開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兵變計劃就開始了。這天晚上,趙匡胤的一些親信在將士中散佈議論,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再出發北征”。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這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後改名光義即宋太宗)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剛醒來的趙匡胤身上,並皆拜於庭下,呼喊萬歲,遂擁立他為皇帝。

趙匡胤卻顯示被迫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

擁立者們一齊表示“惟命是聽”。趙匡胤就當眾宣佈,回開封后,對後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驚犯,對後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族誅,諸將士都應聲“諾”!於是趙匡胤率兵變的隊伍回師開封。

守備都城的主要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都是趙匡胤的“結社兄弟”,得悉兵變成功後便開啟城門接應。當時在開封的後周禁軍將領中,只有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在倉卒間想率兵抵抗,但還沒有召集軍隊,就被軍校王彥升殺死。

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涉及到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5樓:偽學霸真學渣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陳橋兵變後登基的宋太祖(趙匡胤)

6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這是宋太祖的事情,自己當官當他想當皇帝。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7樓:家裡養只小容景

定義: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經過:959年(後周顯德六年),後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訓即位,年方7歲,主少國疑。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撤與石守信、王審價等結義兄弟掌握了軍隊實權。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範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

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

結果:陳橋兵變的將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後周的都城開封。正月初四,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逼使恭帝禪位,輕易地奪取了後周政權,降周恭帝柴宗訓為鄭王。

由於趙匡胤在後周任歸德軍節度使的藩鎮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建立了趙宋王朝。

影響:在北宋取代後周的過程中,因趙匡胤注意嚴肅軍紀,一回開封就下令軍隊各歸兵營,開封城中沒有發生以往五代改朝換代時出現的那種燒殺搶掠的混亂局面,因而得到原後周大小官吏的支援。北宋建立伊始,後周一些帶重兵在外執行巡邊使命的將領,如慕容延釗、韓令坤,都表示擁護宋太祖登皇帝位,只有盤踞潞州(今山西上黨)的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及在揚州的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先後起兵反抗,於是宋太祖親率大軍平叛,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先後擊敗李筠和李重進。

他們的失敗,使得一些勢力較小,又對趙匡胤代周不滿的地方藩鎮更感到無力與**抗衡,也只得表示屈服。這樣,北宋在原後周統治區已基本上穩定了局勢。

8樓:老人一天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策劃的奪取後周政權的軍事政變。

959年(後周顯德六年),後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訓即位,年方7歲,主少國疑。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撤與石守信、王審價等結義兄弟掌握了軍隊實權。

960年2月3日(宋建隆元年正月初四日)趙匡胤藉口抵禦北漢和遼軍的南犯,李軍北上。從大梁(今河南開封)出發,行至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趙匡胤的胞弟趙匡義(後為宋太宗)和趙普授意眾將士把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趙匡胤率軍回開封后,逼恭帝柴宗訓禪位,奪取了政權,改國號為宋,建立了趙家王朝。

陳橋兵變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是宋的開國皇帝。涿州人,父趙弘殷為後唐、後晉和後漢軍官。趙匡胤在後漢初年應募入伍,成為郭威的部下。

郭威發動兵變建立後周,他積極參與,被重用為典掌禁軍。周世宗柴榮時,他又因戰功升任殿前都點檢。掌握了後周的軍權。

周世宗柴榮死後,7歲的獨生子柴宗訓即位,這就是周恭帝。由於年紀太小,由宰相範質、王溥輔政。政局不穩,人心浮動,謠言四起,一些忠於後周的官吏,馬上就敏銳地意識到動亂的根源十有**要出在趙匡胤那裡,指出趙匡胤不應再掌禁軍,甚至有的人主張先發制人,及早將趙匡胤幹掉。

可週恭帝只是改任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此時,趙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緊活動。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在周世宗去世後的半年裡,禁軍高階將領的安排,發生了對趙匡胤絕對有利的變動。先看殿前司系統,原來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點檢一職,由慕容延釗出任,慕容釗是趙匡胤的少年好友,關係非同一般;原來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職,則由王審琦擔任,此人也是趙匡胤的“布衣故交”,與當時已經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的石守信一樣,都是趙匡胤勢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

這樣,整個殿前司系統的所有高階將領的職務,均由趙匡胤的人擔任了。 再看侍衛司系統。在這一系統的高階將領中,原來趙匡胤只與韓令坤有“兄弟”之誼,當時他正領兵駐守在淮南揚州,京城中實際上只剩下副都指揮使韓通,雖然不是趙匡胤的人,但勢孤力單,無法同趙匡胤抗衡。

顯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後周君臣正在朝賀新年,突然接到遼和北漢聯兵入侵的戰報,大臣們慌作一團。小皇帝柴宗訓徵得宰相範質、王溥的同意後,命令趙匡胤率領禁軍前往迎敵。

趙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調兵遣將,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跟隨他的還有他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謀士趙普。當天下午,到達了離開封幾十裡的陳橋驛。

晚上,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紮營休息。兵士們倒頭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將領卻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說:

“現在皇上年紀那麼小,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將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現在就擁護趙點檢作皇帝吧!”大夥聽了,都贊成這個意見,就推一名**把這個意見先告訴趙匡義和趙普。

那個**到趙匡義那裡,還沒有把話說完,將領們已經闖了進來,亮出明晃晃的刀,嚷著說:“我們已經商量定了,非請點檢即位不可。”趙匡義和趙普聽了,暗暗高興,一面叮囑大家一定要安定軍心,不要造成混亂,一面趕快派趙匡胤的親信郭延斌祕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將石守信和王審琦管好京城內外大門。

沒多久,這訊息就傳遍了軍營。將士們全起來了,大家鬧哄哄地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一直等到天色發白。

晚上,趙匡胤假裝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覺醒來,只聽得外面一片嘈雜。接著,就有人開啟房門,高聲地叫嚷,說:“請點檢做皇帝!

”趙匡胤趕快起床,還沒來得及說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披在趙匡胤身上。大夥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高呼“萬歲”。接著,又推又拉,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回京城。

趙匡胤騎在馬上,才開口說:“你們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們都能聽從嗎?”

將士們齊聲回答說:“自然聽陛下命令。”

趙匡胤就釋出命令:到了京城以後,要保護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許侵犯朝廷大臣,不準搶掠國家倉庫。執行命令的將來有重賞,否則就要嚴辦。

趙匡胤本來就是禁軍統帥,再加上有將領們擁護,誰敢不聽號令!將士們排好隊伍開往京城。一路上軍容整齊,秋毫無犯。

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作內應,沒費多大勁兒就拿下了京城。

將領們把範質、王溥找來。趙匡胤見了他們,裝出為難的模樣說:“世宗待我恩義深重。現在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說怎麼辦?”

範質等不知該怎麼回答。有個將領聲色俱厲地叫了起來:

“我們沒有主人。今天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

範質、王溥嚇得趕快下拜。

周恭帝讓了位。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國號叫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經過五十多年混戰的五代時期,宣告結束。

宋太祖做了皇帝,他的母親當然成了太后。當大臣們向太后祝賀的時候,太后卻皺起眉頭,顯出很憂愁的樣子。

等大臣退了朝,侍從們問太后說:“皇上即位,您怎麼還不快活?”

太后說:“我聽說做天子很不容易。能夠把國家管理好,這個位子才是很尊貴的;要是管理不好,出了亂子,再想做一個老百姓還做不成哩。”

太后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宋太祖雖然即了位,但是全國還沒有統一,別說周圍還有一個個割據政權,就是原來後周統治的中原地區,也還有一些節度使,對宋太祖即位,很不服氣呢。

陳橋兵變遺址內正殿(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

陳橋驛遺址現為明清建築,趙匡胤登基後,這裡改為趙氏的家廟。驛站院子的北面,有一棵傳說是宋太祖曾拴過戰馬的千年古槐,樹前有古人題寫的“繫馬槐”石碑,還有金夢麟、顧貞觀、張德純等人題寫的詩詞碑刻。

今天的黃河已經改道在陳橋南面流過,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我們還能窺視到當年陳橋驛站策劃周密的兵變始末嗎?

攝製組跟隨封丘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來到陳橋驛,通過院中死而復生的繫馬槐、陳橋驛站殘舊的磚瓦、驛站得名的小橋,探尋當年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傳奇。

今天的陳橋是個鎮,現在有常住人口兩千多人,攝製組走訪陳橋居民,蒐集民間流傳的陳橋兵變故事。

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故事,趙匡胤陳橋兵變講述的是怎樣的故事?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久無戰事的邊境忽然傳來了遼國大舉進犯的訊息,原來是北漢聯合遼國,趁著世宗柴榮新喪的時候想要滅掉後周。接替柴榮即位的是年僅七歲的恭帝,垂簾聽政的符太后毫無主見,只好問計於宰相范質,范質思來想去...

陳橋兵變是怎麼回事,歷史上陳橋兵變是怎麼回事

易書科技 關於陳橋兵變,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趙匡胤是被部下逼著黃袍加身,雖再三揖讓,卻難辭做皇帝的責任。中國通史 就持此一說 匡胤奉命出兵時,汴京已有傳說,將士將擁立都點檢 趙匡胤的軍官之職 為天子。乃於夜深強以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逼令作天子,並逼回京,先即皇帝位。陳橋兵變 然而,歷史上這一說...

尊請大師解籤 觀音靈籤第73籤陳橋兵變求問何時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w的流金歲月 春來雷震百蟲鳴 春雷已經響起,並驚醒土壤下屈伏的蟲,準備一展身手了。此句暗指你埋沒才華已有一段時間,該是展露頭角的時候了。番身一轉離泥中 因為春雷 指機會 聲響,因而脫穎而出,離開舊有的環境,進到新的職場。始知出入還來往 你會遇到相當好的契機 準備一展才學的好時機 一朝變化便成龍 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