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殿試與狀元稱謂的由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我國科舉時代,中狀元而魁天下,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和最高目標。但狀元的至尊地位有乙個歷史發展過程。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科取得第一名的孫伏加不叫狀元,只稱進士第一。
狀元一詞,始於武則天天授元年。這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女性廢唐而立大周之後,首科取士十六人,並親自在洛成殿策試。在此之前,科考實行糊名制,貢士考卷都糊名,以防考官作弊。
武則天說應該信任考官,廢糊名製,實際上是要從寬取士。當時,主考官用奏狀向武則天報其等第名次,位於奏狀第一位的,始稱狀元。但唐代制科百餘種,各科都舉行殿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因此進士科狀元還沒有取得獨尊地位。
到宋太宗時,皇帝舉行殿試並成為定例的只有進士一科;太平興國八年,把殿試合格者分為五甲,元順帝時改為三甲,狀元專指第一甲第一名,成為定製,狀元至尊至貴的地位開始確立。到明清兩朝,不設其它科目,進士科成為唯一的制科,殿試分三甲發榜,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
二、第三甲人數不定,第一甲卻僅取三名,按文章優劣依次稱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此又稱「鼎元」,在科舉中的地位變得至高無上。
2樓:匿名使用者
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端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
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3樓:匿名使用者
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希望答案您還滿意殿試已經只是在理論上由皇帝親自主持,除乾隆帝之外,皇帝不再親自閱卷,由讀卷大臣評閱,按文章優劣定為五等,然後把前十名貢士的試卷進呈皇帝御覽,當面拆示考生姓名。會試上榜參加殿試的貢士原則上也不再淘汰,一般都可以成為進士,只由皇帝欽定第一甲狀元、榜眼、探花人選和二甲前七名的順序。因此明、清的殿試,實際成了競爭狀元和鼎甲人選、確定新科進士先後名次的專場考試。
第二天清晨,皇帝還要單獨召見前十名新科進士,史稱「小傳臚」。正式揭曉殿試名次,是在皇帝召見之後,填寫大、小金榜,等一切就緒才放榜。放榜稱「大傳臚」或「傳臚大典」,是科舉時代國家最隆重的儀式之一。
而放榜傳臚之後,殿試的程式並不算完成,新科狀元還需率領同科進士赴禮部專設的宴會,唐、宋稱「探花宴」,明代稱「瓊林宴」,清代則叫做「恩榮宴」。宴會之後,狀元還得率眾進士到孔廟拜謁這位儒家鼻祖,禮拜既完,再去國子監立碑,將新科進士的姓名勒於石碑上,殿試的程式才算全部結束。
科舉考試中殿試錄取者稱為什麼?第二名稱為什麼
4樓:熱愛健康生活的小公尺兔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晉武帝親自詔問阮種,親自審閱試卷提名第一是殿試的雛形,科舉史上的殿試是由武則天首創的 。載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武則天即將稱帝,於神都紫微城洛城殿策問貢士,各地精英雲集洛陽,考生有上萬人之多,連續考了幾天。殿前試人自此始。
通過朝廷殿試者為進士。宋朝正式成製,金、元、明、清四代沿用。
金代及第者分上、中、下三甲。元工分
一、二、三甲,兩榜。蒙古、色目為一榜,漢人、南人為一榜。明清沿元制分三甲,但不分二榜。
北宋初年的科舉,為一年一度的兩級考試,一級是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二級是由禮部在開寶寺內貢院舉行的「省試「。後改為每隔一處或兩年舉行一次,最後改為三年舉行一次。
擴充套件資料
殿試只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制策題目,清初用時務策一道,題長
二、三百字,所詢一二事;康熙以後,題長達
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乾隆二十六年(2023年) ,改由讀卷大臣密議八條中圈出四道為題。
策文不限長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制,特別強調書寫,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殿試只一天,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至閱卷日,分交讀卷官8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各加「○」、「△」、「\」、「1」、「×」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而後就所有卷中,選○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欽定御批一甲第
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二。
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
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明熹宗實錄卷》:
「天啟二年三月(十四日)庚戌,以廷試天下貢士,命……通政使司左通政袁可立、大理寺左寺丞郭尚賓充讀卷官。」
5樓:貞觀之風
科舉考試中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二名稱為榜眼。
會試上榜參加殿試的貢士原則上也不再淘汰,一般都可以成為進士,只由皇帝欽定第一甲狀元、榜眼、探花人選和二甲前七名的順序。
殿試分三甲發榜,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二甲和第三甲人數不定。
第一甲卻僅取三名,按文章優劣依次稱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此又稱「鼎元」,其在科舉中的地位變得至高無上。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7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和殿試**進行。童生(即未入學的士子)先參加州縣級的考試,及格的稱做「秀才」或生員,進入府州縣學讀書。學習成績優秀的一二等學生,被定為「科舉生員」,才能參加省級的考試。
鄉試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稱做「舉人」,取得參加**一級的會試的資格。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會試及格者,再經過一次複試,地點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試,亦稱殿試。
考中的分為三甲(等),一甲只取3名,分別叫「狀元」「榜眼」「探花」,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民間又稱鄉試第一名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為「會元」,
二、三甲第一名為「傳臚」。
清朝後期在什麼地方舉行殿試,清朝科舉考試的地方叫什麼
有殿試是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其製始於唐武則天時,以後各朝代一直沿襲。清代的科舉考試,大致可分為四級,即童試 鄉試 會試及殿試。清朝的殿試自順治三年 1646年 開始舉行。殿試的地點,清初在天安門外,順治十五年 1658年 改在太和殿丹墀前,雍正元年 1723年 因天氣寒冷又移到殿內進行,乾隆以...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考什麼,古代科舉考試科目有哪些?
暮雨瀟瀟江上寒 從隋朝開始,各朝科舉考試科目都在不斷變化。從各個朝代科舉設定的科目和形式的變化可以看出統治階層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僅有策問,隋煬帝開考十科。唐朝考試科目很多,常設科目主要有明經 經義 進士 明法 法律 明字 文字 明算 算學 到明朝只設進士一科。清襲明制,但...
科舉考試的弊端是什麼,古代科舉制度的弊端是什麼?
曾經提過的問題,以前有的。隋朝開闢科舉,使社會中的平民知識者開始有了發揮自己才華的機會和有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社會榮耀的出路,這樣,不但刺激了社會各階層的人敬慕知識和人才,也使得國家的管理開始進入了有序和知識化時代,中國的教育也因此而得到了刺激大發展。唐朝建立以後,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