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有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其出身也頗有傳奇色彩,其母楊妃乃是隋煬帝之女。如此說來,他與隋唐兩朝皇室都有密切的血緣關係,稱天潢貴冑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一生的命運確是不幸的,因為畢竟不是嫡出,再加上其隋朝宗室身份,想在激烈的宮廷權力鬥爭中安身立命談何容易。
據史料記載:從《新唐書》的「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類己。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和《舊唐書》的帝曰:
「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可以明顯看出,李世民對於這個寶貝兒子還是讚賞有加的。
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李恪是最像唐太宗的,也最有文韜武略,且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
由於李承乾、李泰等太宗諸子為了爭奪太子的名分而兩敗俱傷,此時李世民曾想立李恪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長孫無忌的反對,最後在長孫無忌的周旋下,太子的名分最終落在了名不見經傳的晉王李治身上,這對於當雄心勃勃的李恪來說,不能不說是乙個打擊。
因此有了太宗賜恪書的以下一段對話:
「吾以君臨兆庶,表正萬邦。汝地居茂親,寄惟籓屏,勉思橋梓之道,善侔間、平之德。以義制事,以禮制心,三風十愆,不可不慎。
如此則克固盤石,永保維城。外為君臣之忠,內有父子之孝,宜自勵志,以勖日新。汝方違膝下,悽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
故誡此一言,以為庭訓。」
這段話似是勸告,更像是警告。至於當時的太宗皇帝的心理,外人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看的出,他對於自己的親生兒子還是有一定的憐愛之心。而編劇就憑這句話而把李恪寫的如此不堪讓我等不能接受。
由於李恪有隋朝宗室的這一層特殊身份,其難以被朝臣們接受。想想也是,在當時那個封建禮法至上的時代,文武朝臣們當年跟隨李淵父子歷經生死打下來的江山,又怎能讓唐朝的皇帝寶座重新回到隋煬帝一支?
至於當時的國舅長孫無忌,更是視其為眼中釘,假如不是他當時強烈反對李恪當太子,恐怕唐朝的歷史都要改寫。
等到李治登基,長孫無忌掌權,後來的事態發展就越來越朝著不利於李恪的形勢發展,後來其憑藉手中的權勢,先謀立太子李忠,後又相繼冤殺了吳王李恪以及江夏王李道宗。
史載: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長安自盡,年約三十四歲。
至此,長孫無忌由此掃清了獨攬朝政的一切障礙。至於後來武則天當權後,如法炮製,陷害國舅長孫無忌謀反,那是後話,不再細說。
唐朝的宮廷可謂是血雨腥風,只要和權力沾上點關係,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
史書記載:
《新唐書》
鬱林王恪,始王長沙,俄進封漢。貞觀二年徙蜀,與越、燕二王同封。不之國,久乃為齊州都督。
帝謂左右曰:』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
」十年,改王吳,與魏、齊、蜀、蔣、越、紀六王同徙封。授安州都督。帝賜書曰:
「汝惟茂親,勉思所以籓王室,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外之為君臣,內之為父子,今當去膝下,不遺汝珍,而遺汝以言,其念之哉!」坐與乳媼子博塞,罷都督,削封戶三百。
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善騎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
帝初以晉王為太子,又欲立恪,長孫無忌固爭,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
」無忌曰:「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位乎?」帝乃止。
故無忌常惡之。永徽中,房遺愛謀反,因遂誅恪,以絕天下望。臨刑呼曰:
「社稷有靈,無忌且族滅!」四子,仁、瑋、琨、璄並流嶺表。顯慶五年,追王鬱林,為立廟,以河間王孝恭孫榮為鬱林縣侯以嗣。
神龍初,贈司空,備禮改葬。光宅中,仁遇赦還,適會榮以罪斥,故得襲鬱林縣男,歷岳州別駕,爵郡公。嘗使江左,州人遺以金,拒不內。
武后遣使者勞曰:「兒,吾家千里駒。」更名千里。
自天授後,宗室賢者多株剪,唯千里詭躁不情,數進符瑞諸異物,得免。中宗反正,改王成紀。未幾,進王成。
節愍太子誅武三思,千里與其子天水王禧率數十人斬右延明門以入。太子敗,誅死,籍其家,改氏「蝮」。睿宗立,詔還氏及官爵。
瑋蚤卒,中宗追封朗陵王。子礻玄,出繼蜀王愔。開元中,以傍繼國改封廣漢郡王,遷太僕卿同正員,薨。
李恪在歷史上到底是怎麼樣乙個人?
歷史上真的有陳世美這個人嗎
2樓:阿沾
歷史上沒有陳世美這個人,陳世美只是乙個文學形象。
陳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續七俠五義》中陳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並影響傳統戲曲《秦香蓮》(又名《鍘美案》)。陳世美在劇中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也因此在後世成為負心人的代名詞。
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湖廣均州人氏,今湖北丹江口人)恩愛和諧。十年苦讀,陳世美進京趕考,中狀元後被宋仁宗招為駙馬。
秦香蓮久無陳世美音訊,攜子上京尋夫,但陳世美不肯與其相認,並派韓祺半夜追殺。韓祺不忍下手只好自盡以求義,秦香蓮反被誤為**入獄。在陳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蓮被發配邊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殺她,幸為展昭所救。
包拯欲治陳世美之罪卻苦無實證。陳世美假意接秦香蓮回駙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蓮在休書上蓋印。展昭至陳世美家鄉尋得人證祺朋家夫婦,途中祺大娘死於殺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證物證,欲定駙馬之罪,公主與太后皆趕至阻擋,但包拯終不讓步將陳世美送上龍頭鍘。
秦香蓮,進京告狀時年齡大約在三十歲左右,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舞台上習慣讓她穿一身黑衣服,台詞裡有「破爛羅裙」之說,足見其形態之窮愁貧賤。乙個善良的鄉村婦女;乙個老公進京考「公務員」一去不復返的寡居女人。
乙個上要養活公婆,下要照料兒女的撐梁柱;其飽經風霜、滿臉寫盡滄桑的樣子可想而知。且公婆才凍餓而亡,秦香蓮勉強用蘆席卷了屍體,就鎖了大門,帶著冬哥、春妹(有的版本叫英哥冬妹或春哥冬妹),風餐露宿地來到北宋帝京開封。
此時她已手無分文,母子三人就在城南土地廟裡歇宿。蓬頭垢面地去見已經變心的老公,肯定是一件十分難堪的事。因而,戲便從一開始就驚心動魄地箭在弦上了。
3樓:面壁
陳世美出自明朝人安遇時所著《包公案》中的《百家公案》裡邊第二十六回《秦氏還魂配世美》,後來這一節改編成戲劇《鍘美案》(添了一些內容,比如說從三俠五義裡引入三口鍘刀,但基本情節大同小異)。是個純虛構的人物。有人說他的原型是清朝**陳年谷,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4樓:自治區區
清朝同名者 [編輯]
成書於明萬曆二十二年的《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一名《包公案》)即有陳世美的故事,其子女名字也和傳統戲劇中的一樣。[1]
然而據《均州志·進士篇》記載則提及另乙個清代的**陳世美:「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陳年谷,官貴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又據《湖北歷史人物辭典》[2]記載:
陳世美,清代**。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縣,現丹江口市)人,出身於仕官之家。清初遊學北京,順治八年(2023年)辛卯科進士。
初任河北某地知縣,後因得康熙賞識,公升為貴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參政。
清朝的**陳世美自然和明朝**中的陳世美毫無關連。
據傳《鍘美案》的戲劇最初是起源於清朝順治十五年,陳熟美的同窗好友仇夢麟與胡夢蝶到京都找陳熟美求官,沒想到陳熟美不願徇私,拒絕了他倆的要求。仇、胡二人曾經接濟過陳熟美,認為既然現在陳熟美仕途已就,卻不予以回報,心懷怨恨的仇夢麟和胡夢蝶把戲曲《琵琶記》的情節加以改造,把戲中忘恩負義的男主角換成了他們怨恨的陳熟美,編造了一出新戲《秦香蓮抱琵琶》。為掩人耳目,他們不敢用真名,而是把陳熟美變成了陳世美,還把陳世美說成了駙馬。
這齣改頭換面的新戲巡演後,還真引起了觀眾的同情和共鳴。後來有乙個戲班子[誰?]演這齣《秦香蓮抱琵琶》,戲唱到中午,正唱到陳世美派人追殺秦香蓮,到這兒戲演完了。
看戲的不肯走,一邊嚷著:「殺了陳世美!」一邊向戲台上扔磚頭瓦塊。
掌班的一看這架勢,趕快躲進後台,正好見到之前唱《陳州放糧》飾演包公的演員還沒卸妝,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推著『包公』說:「快,到前台接著往下唱。」『包公』一聽就急了:
「你急糊塗啦!我在宋朝,陳世美在清朝,相隔幾百年,怎能同台唱戲?」掌班催促:
「哎呀,事到這般時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陳世美那麼大的駙馬官,誰敢殺他?只有你『包黑子』鐵面無私可以把他鍘了,給老百姓出出氣,就算煞戲了。
」黑臉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帶著王朝、馬漢一班人馬重新上場了。唱到他把陳世美一鍘,台下歡呼起來。《秦香蓮抱琵琶》變成距今三百年前的陳世美讓一千年前的包公給鍘了的重頭戲《鍘美案》,同時也讓陳世美背上汙名,成了另類的天下第一冤案。
中國戲劇中 [編輯]
京劇《鍘美案》劇情:
宋朝,陳世美中狀元,又當了駙馬。原妻子秦香蓮帶領子女入京尋夫,陳世美不認,反使家將韓琪追殺她們母子滅口。秦香蓮哭告實情,韓琪自刎於三官堂。
秦香蓮到包拯處控告,包拯設計召來駙馬,與秦香蓮對質。陳世美自以為國戚,強詞狡辯。包拯欲鍘之。
太后、皇姑前來勸阻,包拯不顧,用龍頭鍘(即火龍鍘)刀鍘死陳世美。
歷史上真實 李恪
5樓:匿名使用者
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女楊妃之子,排行第三
史臣曰: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皆以才高辯悟,為長孫無忌忌嫉,離間父子,遽為豺狼,而無忌破家,非陰禍之報歟?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聽長孫無忌之言,可謂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歷史上李恪其人
6樓:蓼汀薌漵
歷史上有三個李恪,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唐朝倆,明朝乙個。
1.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諸多兒子中最賢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為太子,但遭到長孫無忌的強烈反對而作罷。高宗李治即位後,李恪被長孫無忌以謀反的罪名陷害至死。
李恪之母楊妃是隋煬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
2.李恪(?——821)唐朝人,唐憲宗第五子,封建王。根據《新五代史》的記載,五代時南唐三主尊其為宗,追封「定宗孝靜皇帝」,與《資治通鑑》記載有衝突。
3.李恪(?——?)明朝人,字儼思,別號梅岑,雲南安寧人。工詩文,善書。隱大姚普淜山下。卒年逾八十。有梅岑詩集。《安寧州志》《雲南通志》。
歷史上有李雲龍麼?歷史上真有李雲龍這個人嗎?
有,但不叫李雲龍。書上有說。歷史上真有李雲龍這個人嗎?一般這種電視劇集 都有乙個人物原型 然後把別人的事也往他身上套 再進行藝術加工 應該不是胡編亂造的 不過這個原型估計不叫李雲龍。估計是王近山 電視裡伏擊觀摩團,歷史上就是 王瘋子 幹的 和鍾偉 他打起仗來也是不拘一格,有次冬季作戰,他命令部下在陣...
歷史上真的有「程咬金」這個人嗎?
歷史上的確有其人!濟州東阿 今山東東阿西南 人,原名咬金,後更名知節,字義貞,唐朝大將,封盧國公,凌煙閣二十四。程咬金是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後投瓦崗寨。失敗後歸順唐朝,西平突厥,功勞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執板斧,常伏於半路殺出,故有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之說。程咬金,是乙個家喻戶曉的 人物。他原名程 粵音...
歷史上真的有呂布這個人嗎,歷史上真實的呂布的為人!!
牙牙的弟弟 呂布歷史上確有其人。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 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 人。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興平元年 194年 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聯絡而進入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