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當時明明有能力進行反擊,為何劉禪選擇了投降

時間 2022-01-20 23:01:44

1樓:

在鄧艾偷渡陰平,並於綿竹之戰中打敗諸葛瞻父子時,蜀漢當時還是有力量進行反擊的。畢竟,姜維的軍隊還堅守在劍閣,羅憲還穩穩地守著蜀漢的東面,霍戈在鎮守著蜀漢的難免;而鍾會已經在漢中考慮是否回師,鄧艾這一軍孤軍深入,也只是孤注一擲。

所以,蜀漢仍在有生存的希望。但這個時候,劉禪卻做出了驚人的舉動,他投降了。就像姜維哭訴的一樣,「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那麼,劉禪他為何執意要投降呢?主要有三點原因。

其一,諸葛瞻父子敗得太快了。鄧艾孤注一擲地偷渡陰平,打的就是時間戰,速度戰。江油等地被鄧艾拿下,也只是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蜀漢的反應時間也不長,劉禪連忙派遣諸葛瞻父子前去應敵。

若是諸葛瞻父子能夠堅壁清野,和鄧艾大軍打持久戰,給劍閣的姜維等人做出應對的策略的話,鄧艾一軍必然會是損失慘重。畢竟,鄧艾進入蜀漢腹地時,他所率領的士卒已所剩無多,疲憊不堪;而且他打下的江油等地也不可能一時間站穩跟腳。

但可惜的是,諸葛瞻父子過於冒進,而且採取的是硬剛的方式。決戰,正合鄧艾的心意。所以,最後勝利的是鄧艾。

其二,劉禪的猜忌之心過重。在劉禪投降之前,他有兩個選擇,一是移駕到南中避難;二是移駕到白帝。在南中,有霍戈這一位安南將軍鎮守,南蠻等部落根本不敢異動。

而且,霍戈是從小被劉備留在府上養大的,是皇室的近臣,和劉禪的關係還不錯,初為太子舍人。

而在白帝城,有羅憲這一位白毦兵的統帥在鎮守著,且東吳這時候還在觀望,永安一帶還比較穩定。

可是,面對這兩地的選擇,劉禪都拒絕了。因為當時鄧艾深入腹地之後,劉禪害怕霍戈等人圖謀不軌。所以,劉禪不僅拒絕了霍戈帶兵回援的請求,也沒有移駕兩地的想法。

其三,劉禪是乙個利己主義者。和父輩,甚至是曹丕等二代不同,劉禪根本沒有到過戰場,也沒有參與過戰爭。他在出生不久,便失去了母親;還沒有成年,父親劉備也薨於白帝城;等到了二十八歲時,諸葛亮也去世了。

所以,在劉禪還未加冠時,其便登上了帝位;而在為帝期間,很多事情都是諸葛亮、蔣琬、費禕,以及姜維等人在操勞著。所以,劉禪一生是沒有經歷過太多的苦難的。他也從來不會感受到父輩們打江山的辛苦,也體會不到諸葛亮等人夙興夜寐的無奈。

因此,蜀漢皇帝這乙個位置,在劉禪看來,或許這是他享樂的資本。而當蜀漢有難,甚至快要到覆滅時,劉禪就要為自己找好出路。這時候,腐儒譙周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當時,譙周直接否定移駕南中的建議,直接勸說劉禪投降。而且為了加重籌碼,譙周還信誓旦旦地對劉禪說,如果曹魏不厚待劉禪,他一定會去和司馬昭辯論一番。這不是扯淡麼,譙周這一位駑臣的話,司馬昭可能連面子都不會給。

但是譙周的一番話,卻直擊劉禪的心,深得劉禪贊同。最後,劉禪的投降,雖然保住了自己,卻也傷害了那些為蜀漢出生入死的將士們的心。

2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劉禪看到百姓生活疾苦,再加上蜀國經過多年戰爭。因此劉禪為了保護百姓選擇了投降,不再讓百姓免受戰爭之苦。

3樓:小九七

劉禪認為蜀漢根本無力對抗魏國,就算能多撐一時也沒有意義,早投降晚投降都是投降,還不如一步到位。

4樓:風逸安

因為劉禪討厭戰爭,不想讓老百姓跟著遭罪,就選擇了和平方式解決。

蜀漢明明還有機會,為何劉禪卻投降了鄧艾?

5樓:氡僦驄

蜀國的的滅亡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必然的是,國力相差太大,或早或晚都會被魏國滅掉;偶然的是,它的國滅一戰看上去好像並沒有到了非亡不可的地步。當時是,姜維鍾會對峙於劍閣,且鍾會已經有了退兵的打算;鄧艾奇襲成都,然而成都城中尚有敢戰將士,怎麼還有希望,就降了呢?

在劉禪樂不思蜀之前,有個細節,可見一斑。司馬昭出蜀漢歌舞,旁人悲戚,劉禪言笑自若。司馬昭的評價是:

「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當然會有人分析說劉禪是大智若愚什麼的。但毫無疑問,劉禪是個無情的人,沒有血性。所以他的兒子劉諶勸他:

「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

劉禪不聽。劉諶自己去哭昭烈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是真剛烈。所謂黃皓專權,其實有點為尊者諱。

因為眾所周知,東漢用宦官者,多是天子的白手套,用來對付外戚。黃皓乙個宦官,有狗屁背景,還不是劉禪給他撐腰?

所以陳壽都直說了,用諸葛亮時,劉禪還是個循理之君;用了黃皓,劉禪就是昏君――問題是,天下皆知,諸葛亮在時,實乃蜀漢實際的掌權者。所以是諸葛亮的光輝遮蓋了劉禪的混蛋,劉禪自己本來就是個無情無才之人。

他的性格,倒也不難猜測。劉禪生於建安十二年,十三年就發生了當陽之戰長阪之變。到他懂事時,劉備已經坐領荊州,而他自己沒有母親。

劉備早年流離奔走、不避艱險、髀肉復生的感嘆、得到臥龍的歡喜,劉禪都沒經歷過。未成年,父親逝世。諸葛亮為他統籌一切。

二十八歲,諸葛亮逝世。三十剛過,妻子張皇后逝世。到蔣琬246年過世時,劉禪時年近四十歲。

魏略曰:琬卒,禪乃自攝國事。

說他自小當了孤兒,之後當了四十年的傀儡??並不為過。所以無情無血性,實在不奇怪。

這裡有個關鍵角色,譙周。這人本來就是個搞笑的傢伙:

蜀記曰:周初見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請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況左右乎!」

這人根本不參與政治,只是絮絮叨叨的儒生。

周雖不與政事,以儒行見禮,時訪大議,輒據經以對,而後生好事者亦諮問所疑焉。

他勸劉禪投降前,劉禪有許多選項:去南中,東到白帝,都可以。但譙周這個狗屁不通、不懂政治的王八蛋,就在那裡說南中心思叵測,不能去。

然後呢?只要劉禪降了魏國,魏國一定會厚待。譙周還吹牛呢:

魏國不封您?我親自去跟司馬昭辯論!

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週請身詣京都,以古義爭之。

司馬昭估計想:神經病??結果劉禪就聽了。怎麼說呢?王八看綠豆,對眼了。

劉禪的心思,其實不難理解。他自小無母,成年喪父,三十來歲喪妻。他一生沒受過苦難,卻也沒有過征伐的功業。

他父親與關張奔走天下矢志不渝的漢室,對他而言只是個詞彙。他在成年後就沒離開過成都。他的世界很狹小。

他只想好好活著。姜維、羅憲、廖化、張翼們的奮鬥,對他而言,太遙遠了。

能活著就好。他一定是這樣想的。他跟譙周一樣不切實際,又因為從小到大,接觸的人都沒欺負過他(他父親、諸葛亮、蔣琬、費?

都對他尊重),所以他一定覺得,只要自己乖乖的投降,就沒啥事了吧。於是就降了。

雖然姜維們在劍閣怒吼「我等死戰,奈何先降」,雖然姜維在竭力地「日月幽而復明」,但那些對劉禪而言,太遙遠了。

曹丕輕薄,但他經歷過宛城之戰;孫權不厚道,但他確實帶兵打過仗,還親自打過老虎;曹睿到過前線;曹髦甚至被認為有曹操的英武。

三國靠譜的君主,多少都有過實際做事的經驗。劉禪,沒有。

最後一件搞笑的事。「如果魏國不封您為王,我親自去跟司馬昭辯論!」吹完牛,哄到蜀漢投降後,譙周到半路,「哎呀我生病了,去不了了!」就這樣慫了。孫盛說了:

禪既?主,周實駑臣。

劉禪和譙周,就是昏君加駑臣,笑煞鄧艾,氣煞姜維,逼死了自己的兒子。史有定論的乙個無情之人,而已。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若不可輔,君可自取」。

當年白帝城,話說到這地步,劉備不是不知道自己兒子有問題的。畢竟劉備看人之準,從沒錯過眼。

後來孫皓降了之後,孫秀哭道:

昔討逆壯年,以一校尉創立基業;今孫皓舉江南而棄之!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當年孫策乙個人創立基業,今孫皓舉江南而棄之!這他媽什麼人哪!同理,昔昭烈、關張馬趙黃、諸葛亮,以新野一縣之地,奔走流離,創立基業,奠定西南,漢室得多享半個世紀,今劉禪舉西南以棄之。

如果有人說他降得明智、百姓不受苦?嘿嘿,就在他投降之後,還發生了成都之亂,死者無算。最後他兒子死了,姜維死了,關家被滅門了。

所有人都犧牲了,成全的只有劉禪和譙周。所以啦,就是這麼混蛋的昏君駑臣,千古定論,沒必要改了:禪既?主,周實駑臣。

劉禪面前有四條路,可延長蜀漢國運,為何他卻選擇了投降?

6樓:懟懟史實

喜歡看《三國演義》的人們都知道,在劉備攻下益州之後,現在的成都就是蜀漢的中心,等於現在的首都北京一樣,而且還是劉禪的老巢。這樣的地方,絕對是留有重兵守護的。但是劉禪明明能夠延長蜀漢國運,最終卻選擇了投降,原因還是非常合理的,和他的性格分不開。

第一,雖然貴為蜀漢的後主,但是劉禪貪戀美色,是乙個不學無術之徒,能夠當上這蜀漢的一把手是因為自己有個好爹。而且,自幼在皇宮之中長大,劉禪一生從未到過戰場,最後,被敵軍圍攻,嚇得膽子都沒了,出城投降是必然的。

第二,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蜀漢人才凋零,就算有個姜維能夠勉強維持,但畢竟是分身乏術。他的手下,實在是沒乙個可以統兵禦敵的將領。古人云,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沒有了這可以統帥兵將的主帥,就算是有千軍萬馬,也只不過是一盤散沙而已。

與其做那無謂的抵抗,劉禪認為不如早點投降,這樣,也能保全自己的生命。

第三,劉禪名義上是蜀漢的帝王,但是劉禪從小到大,軍國大事一直都是讓諸葛亮做主的。在處理政務這件事情上,他毫無經驗,在這九死一生之際,劉禪必然沒有主見,再加上宦官黃皓的挑唆,劉禪最後也只能攜帶玉璽趕緊出城投降。

總而言之,在歷史上,劉禪就是乙個膽子很小,沒有任何作為的皇帝,他的投降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也只能選擇開城投降。也正是因此,最後才會讓還在浴血奮戰的姜維徹底寒了心。

就算是諸葛亮還活著,五虎將重生,有劉禪這樣的皇帝,也非常難守住千辛萬苦打下的基業,更不能說興復漢室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別無選擇,當時兵臨城下,無人及時救援,就算劉禪不投降,當地的大家族也會投降。

8樓:靈魂忍者

因為劉善認為蜀國,遲早得滅亡,還不如直接選擇投降,能夠得到封賞。

9樓:東晨

1.為了百姓著想,直接投降百姓不用受戰火之苦。

2.可以逃到東吳,那相當於誠服東吳了,這樣還不如直接投降北魏。

3.轉移陣地逃到別的地方,雖然可以延長蜀漢的壽命,但是終究也逃不過滅國的結果。

為什麼劉禪在蜀漢還有機會的情況,就投降鄧艾而不選擇逃跑?

10樓:

景耀六年(263年),姜維聽聞鍾會於關中治兵,於是上書給劉禪調兵遣將以作準備,但黃皓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的,導致蜀漢群臣都不知道這事,而姜維還在苦苦等待命令。此時姜維正在沓中屯田,為什麼會在屯田而不是在朝廷中?原來景耀五年(262年),姜維見黃皓肆無忌憚的擅攝朝政,啟奏劉禪將其處死,但劉禪不同意,反而命黃皓向姜維謝罪,但姜維見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恐怕會對自己不利,右將軍閻宇又聯合一些人打算廢掉姜維。

姜維對此感到非常害怕,於是請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可以說蜀漢滅亡真是天命啊!

同年夏,魏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大舉伐蜀,劉禪於是派遣張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敵。姜維率眾將鍾會十餘萬大軍擋在劍閣,但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奔成都。劉禪與群臣商議後決定派遣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領兵於涪拒敵,雖然一開始諸葛瞻擊破了鄧艾軍的前鋒,但諸葛瞻不聽黃崇的勸告佔據險要,最後戰死綿竹。

劉禪再次召集群臣商議對策,陳壽的老師譙周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投降,那麼劉禪為什麼不像他老爸一樣逃跑呢?

其實劉禪有兩個選擇,一是南下南中,東到白帝城都可以;二是東奔巴東背靠孫吳,當然這個選擇,必須要仰人鼻息。南下南中,東到白帝城,永安羅憲有兵2千,當時南中監軍霍弋也請求帶兵前來守衛成都,換句話說南下南中是絕對可靠的。那為什麼劉禪這麼快就投降呢?

劉禪和劉備相差太遠了。

劉備早年流離奔走、不避艱險、髀肉復生的感嘆、得到臥龍的歡喜,以新野一縣之地,奔走流離,創立基業,奠定西南,這些劉禪都沒經歷過。要說劉禪是昏君那是絕不可能的,從他寬恕夏侯霸就可以看出,其實從蜀漢後期就可以看出劉禪早已學會了聲色犬馬,只想歌舞美色安樂的生活足矣,不理政事,輕輕鬆鬆就被黃皓騙了,否則蜀漢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滅亡了?

如果有人說蜀漢投降是十分明智的,是出於仁心,那麼下面這些事完全可以打臉了。據《三國志》記載,亂軍攻入皇宮,燒殺搶掠,淫亂妃嬪,公開屠戮,搶劫百姓,放火燒城,關羽全族被滅門,姜維及其部將也被殺的很乾淨,還有一些名臣的後代也未能倖免,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成都成為人間地獄」。

明明你工作能力很強,為什麼領導重用的卻是別人

但你覺得你能力很強,但是領導確重用的別人,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解釋這個問題 1 工作能力不等於綜合能力因為渴望得到領導重用的員工,職場中肯定不止你一個,當有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的員工要進行選拔時,領導一定會再從不同的維度去分析這些員工的,直到選出能被重用的員工為止。所以,將被重用的希望全壓在工作能力上,似...

明明有流量為什麼還要扣錢,明明有流量為什麼開移動資料的時候還扣話費

原因 1 有的流量是區分cmwap與cmnet的,如果包月是cmwap的,但是使用的是cmnet的話,就是扣話費的 2 有些流量是省內流量,不在這個區域內使用的話也會扣除話費。手機流量 流量是乙個數字記錄,手機上網流量記錄一台手機上乙個網頁所耗的位元組數,單位有b,kb,mb,gb。怎麼計算,乙個英...

u盤裡明明有檔案但看不到,U盤裡明明有檔案,但看不到

瀟瀟剩下 中過毒了,開啟顯示隱藏檔案,看能不能開到,如果還是不能的話就用便攜方式開啟就可看到了,或者用第三資源管理器可以檢視到,想acdsee之類的 找個u盤木馬查殺工具。典型的病毒。或者新建乙個文字文件,然後,開啟此文件,在裡面輸入 attrib s h r s d 不含引號,注意空格不可少!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