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聽風之小豬
清朝有八旗,分別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
八旗制度建立過程: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
旗幟除四整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其製規定:
每300人為1牛彔,設牛彔額真1人;5 牛彔為1甲喇,設甲喇額真1人;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據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彔308個,蒙古牛彔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的八旗,即後來的滿洲八旗。
清太宗時,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
八旗制度簡介:
八旗制度是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女真人以射獵為業。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
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
2樓:我的水不多咯
滿洲八旗:正紅、正黃、正藍、正白、鑲紅、鑲黃、鑲藍、鑲白,加上後來的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一共24個旗。希望能幫到你哈!
3樓:孝嫌皇后那拉氏
八旗:正藍旗,正紅旗,正白旗,正黃旗,鑲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
4樓:匿名使用者
正黃,正白(多爾袞建立),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5樓:子衿氤氳
24個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分別是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前三個是上三旗,後五個是下五旗
6樓:
正白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紅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
7樓:匿名使用者
正藍旗,正紅旗,正白旗,正黃旗,鑲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
8樓:匿名使用者
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
9樓:余遠裕
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後有:八旗有滿八旗、蒙古八旗、漢八旗
10樓:
正白 正紅 正藍 正黃 鑲白 鑲紅 鑲藍 鑲黃
11樓:匿名使用者
正紅、正黃、正藍、正白、鑲紅、鑲黃、鑲藍、鑲白
1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
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
清朝八大旗各是什麼
13樓:匿名使用者
正白旗 鑲白旗
正黃旗 鑲黃旗
正紅旗 鑲紅旗
正藍旗 鑲藍旗
八旗制度建立之初,實質上是一種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形式,兼有軍事!行政和生產三方面的職能,即「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對推動滿族社會經濟的發展,強化各族人民的統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努爾哈赤把從戰爭中俘獲的人統一起來,規定每300人編一牛錄,每
牛彔置一牛彔額真(佐領);每5個牛錄立一甲喇額真(參領);每5個甲喇組成乙個固山(旗),固山是滿洲戶口編制的最大單位。每乙個固山,各有乙個專用的顏色做旗幟。八旗戶口每三年調查一次,不許旗外的人假冒入冊,也不許旗下人遠離本人所屬的牛彔居住。
隨著吞併漸廣,糾合漸眾,除女真諸部統一外,大量的漢人、蒙古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紛紛歸降,從202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到2023年清太宗皇太極編設八旗蒙古,2023年編設八旗漢軍。
八旗主要分為滿八旗、蒙八旗、漢軍八旗,滿八旗是努爾哈赤的手筆,也是滿族入關前的政治制度、文化系統、社會基礎。蒙八旗和漢軍八旗則是皇太極即位之後的手筆,只是蒙八旗制度鬆散,而且蒙古內部因為漠南、漠北蒙族互相掣肘,對於滿洲入關起的作用,一度不如漢軍八旗來得重要。
努爾哈赤在萬曆四十三年(1615)建立八旗(八固山)制度,以300丁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即一旗,實際上,八旗人數時有增減。牛彔(滿語,意即大箭)最初是每10丁為一牛錄,首領稱牛彔額真,額真是滿語,漢語稱佐領。無論出戰還是打獵,則都以牛彔為單位,這就為滿洲社會和軍事系統初步奠定了基礎。
萬曆二十九年(1601)努爾哈赤鑑於各部族因為人數多寡不一,人員素質也不同,因此對於牛彔制度進行了第一次整編。他將每牛彔擴充到300人,因此佐領下又設兩個副手,滿語稱「代子」;同時每牛彔分為四個達旦,每達旦由乙個章京(滿語,意即書記官)和乙個撥什庫(滿語,意即領催)管理,這時,滿洲軍隊的編制基本成形了。旗丁中按照身份地位,分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種。
阿哈即奴隸,多是漢人、朝鮮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於阿哈;旗丁是女真人。
努爾哈赤大約有40個左右的牛彔,也就是掌握12000餘人的部隊,在當時關外算是極大的屏α恕?0個左右的牛彔都是由努爾哈赤的兄弟親戚將領。後來努爾哈赤殺胞弟述爾哈奇和長子褚英之後,事權更加統一,同時努爾哈赤也認識到僅僅以牛錄為單位,容易造成權力分散的流弊。
他便著手建立八旗制度。2023年即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建立了八固山制度。固山的人員編制我上面已經介紹了。
牛彔**編制不變,每甲喇設一到兩名甲喇額真,每旗設一固山額真,配有兩名梅勒額真。固山額真之上還有乙個旗主額真,又稱為和碩貝勒、固山王。他才是一旗的真正主宰者。
八旗制度也可以說是努爾哈赤為了政治需要而創立的。之後因為戰事需要,努爾哈赤強化君權,將八旗的編制再因為政治需要而重新做了分配。便有四大貝勒四小貝勒的說法,四小貝勒也因為政治利益的不斷重新分配而時時產生改變。
比如天命六年(1621),四小貝勒為德格勒,濟爾哈郎,阿濟格、岳托,到天命十一年的時候,四小貝勒就只剩下三人,分別為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而皇太極將領正白和鑲黃兩旗。同時,上下旗的制度也是這時確立下來的,只是主旗貝勒的地位並不因為上下旗而有差別。侍衛皇室的人稱朗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
八旗按顏色分,是黃、白、紅、藍,再分為正、鑲,共計八旗。鑲色旗除鑲紅旗之外,都是本色旗鑲紅邊,鑲紅旗鑲白邊。
八旗分為上三旗以及下五旗,八旗旗上有龍,因此也稱為大龍旗,後來清朝的國旗黃龍旗也是由此而來。
努爾哈赤建立八固山制度的時候,掌旗貝勒如下:
鑲黃旗、正黃旗:努爾哈赤
正白旗 :皇太極
鑲白旗 :杜度
正紅旗、鑲紅旗:代善
正藍旗 :莽古爾泰
鑲藍旗 :阿敏
在入關建政之後,八旗制度逐步官化,參照對比如下:
貝勒旗主——原和碩貝勒(固山王)
總管大臣——原固山額真
佐管大臣——原梅勒額真
都 統——原甲喇額真
副 都統——原札蘭章京
參 領——原牛彔額真
佐 領——原達旦章京
旗 丁——不變
漢軍、蒙古八旗基本依照滿洲八旗之例建立,只是規模、待遇上比滿洲八旗差點。一般來說,滿洲八旗為尊,蒙古八旗次之,漢軍八旗再次。
而八旗內部也分等級,所謂上三旗指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是皇帝直屬的親軍,其餘為下五旗。具體排位為:正黃--鑲黃--正紅-- 鑲紅--正白--鑲白--正藍 --鑲藍。
另外:還有一些不屬於滿洲、蒙古、漢軍八旗,也不屬於內務府八旗的八旗編制,如察哈爾八旗、布特哈八旗,除了服兵役的義務外,這些八旗旗丁一般都有專門的職守,如察哈爾八旗主要管理牧場,飼養馬匹以供打獵、軍需之用;布特哈八旗主要負責打牲,每年向皇室進貢貂皮之類。
八旗的形成
明萬曆十九年(公元2023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建州諸部,伴隨統一戰爭的進行,歸服的人口日眾,先前那種只憑
14樓:柯玉
清朝八大旗:正白旗、鑲白旗、正黃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
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上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了定製。清代八旗之一。
鑲白旗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正黃旗,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純黃而得名。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由皇帝親自統領。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
鑲黃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
正紅旗,又作「整紅旗」,清代八旗之一,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因旗色為紅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為下五旗之首。
鑲紅旗,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因旗為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正藍旗是隸屬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乙個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南部,天堂草原錫林郭勒盟的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線距離僅有180公里,是離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區。
鑲藍旗,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因旗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清朝的八旗指的是哪八旗?各旗代表了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明萬曆二十一年(202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整齊編制,規定300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分別以牛彔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初置黃,白,紅,藍四色旗,編成四旗。萬曆四十三年增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八旗之制確立。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彔制度上建成的,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即旗),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徵。初建時,不但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
大清統一,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並為擴大軍事實力和籠絡人心,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軍營、前鋒營、驍騎營、健銳營和步軍營等常規伍,司禁衛、雲梯和布陣等職。另外,設立了相禮營、虎槍營、火器營等特殊營伍,演習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練檢槍等。
由於清初諸帝很重視槍炮武功等實戰本領八旗軍在平定三藩收台灣抵禦沙皇侵略等戰鬥中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八旗兵分為經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總稱,由郎衛和兵衛組成,侍衛皇室的人。稱郎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的人,如紫禁城內武門,東西華門、神武門由上三旗守衛。
駐防是指駐防全國各要地的八旗。京營總兵約十萬,駐防兵總人數也在十萬左右。
清朝八旗值得什么,清朝八旗值得什麼
在滿族內宮,也就是後宮的勤雜人員來看,八旗才分為上三下五。其實在勢力範圍,軍事實力和經濟條件來劃分,跟本不存在高低貴賤,八旗之間是平等的。清朝入關以前 宗室亦分八旗。惟鑲黃旗只屬於皇帝一人。所以,如果非要從政治親疏上分出高下,那麼排在第一位的也是鑲黃旗,而不是正黃旗。鑲黃旗內除了皇帝之外 沒有其他宗...
八旗的上旗跟下旗是哪些,清朝滿族的八旗中上三旗和下五旗各是什麼
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每年到採捕季節,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稱為牛錄製。總領稱為牛彔額真 牛彔意為大箭 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 八旗的建立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
清朝一旗有多少人,清朝八旗制一共有多少人
旗與旗人數不完全相同,平均為13萬。另 正黃旗15萬,正紅旗11.5萬人。每旗原則上應該包含二十五個牛彔,每個牛彔有三百人,共計七千五百人。但是實際上,每旗的牛彔數量都是不一樣的 都不是固定的 都是隨時可以按照皇帝個人的愛好而不斷變更的。如努爾哈赤在位時期的八旗牛彔數量大致是這樣分布的 正黃旗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