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吏大約是從隋代開始的,在中國歷時一千三百多年。
1、院試:有稱郡試、道試。是參加過縣試、府試後的童生取得生員資格的考試。由朝廷所派**主考。考中者稱秀才,才有資格「入泮」(進學)學習。
2、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的考試。考中者稱「舉人」,以有做官的資格。第一名稱「解元」。由於是直隸和各省舉行的地方考試,所以又稱鄉闈。
3、會試:每三年一次會集各省舉人在京城舉行的考試。考中者稱「貢士」(或「中式進士」)。第一名稱「會元」(「會魁」)。
4、殿試:亦稱「廷試」,是皇帝在殿廷親自對會試考中的貢士所進行的面試。按成績分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亦稱「殿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三人同稱「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賜同進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就叫「連中三元」。
有時,皇帝感到缺乏人才而決定臨時增加一次科考,稱之為「恩科」。
進士,舉人,秀才是怎麼區分的
2樓:暮靜雨
古代科舉制度下,有鄉試,會試和殿試之說,不過在鄉試之前,學道內有童子試之說,童子試過關就是秀才,從而擁有了進入更高的行政單位的所謂學校的學習資格,而在此基礎之上的人稱為生員,他們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的取中者才叫舉人;舉人再參加的就是京城的會試和皇上欽點的殿試,會試取中者稱為貢士;同理,貢士中參加殿試的一二三甲就是所謂的進士,一甲進士的一二三名就是所謂的狀元,榜眼和探花。
秀才舉人進士,分別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3樓:匿名使用者
秀才相當於碩士;舉人相當於有正職的公務員;進士相當於清華北大博士或博士後研究生畢業。
進士: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舉人:原指被推薦之人,為歷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秀才:別稱「茂才」。本系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
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採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反以知府為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4樓:紙墨成殤
「秀才」相當於大學學士、「舉人」相當於碩士、「進士」相當於博士。
參加縣或者府一級考試通過的,成為秀才。秀才參加省一級(或者其他行政單位名稱,各個朝代不一樣)考試通過的,是舉人,這場考試叫做「鄉試」。所有舉人參加全國考試,通過之後就是進士。
擴充套件資料
關於科舉考試的介紹:
1、童生試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
2、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3、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4、殿試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5樓:蒼玉蘭閃煙
你說的這些和現在的學歷沒有可比性。
如果一定要比,比較合乎情理的是:
秀才,相當於高中畢業,因為他們可以算是有學問的人。
舉人,相當於大學生或研究生,因為他們畢竟是從眾多的秀才中脫穎而出的。
進士,確切地說,它是一種類似職稱的說法,應該相當於現在的教授,或者研究員。因為每一屆全國才幾十個。
狀元,絕對不能說相當於博士,因為博士太多了,而狀元幾年才出乙個,至少應該相當於院士,如果狀元可以說是一種榮譽的話,那就應該相當於現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6樓:假蘇更生
參加縣或者
府一級考試通過的,成為秀才;
秀才參加省一級(或者其他行政單位名稱,各個朝代不一樣)考試通過的,是舉人,這場考試叫做「鄉試」;
所有舉人參加全國考試,通過之後就是進士;
進士考試的殿試第一名,才可以稱為狀元。
所以對應到現在:小學、初中生算是童生;
初中畢業一般會有一次全縣或市聯考,考入高中,所以高中生、至少初中畢業生才可以算秀才;
高中時參加全省高中會考全部通過、取得高中畢業資格、有資格去高考的,就是舉人了。
一般高中畢業會考在高中三年學業完成之前,就已經完成了,所以高中高年級的學生,不要再管他們叫「秀才」了,應該稱他們為「舉人老爺」,免得叫低了晦氣,考不進大學。
然後學生參加全國等級的考試——高考。高考通過,成了大學生的,都是進士。
如果你一定要分的話,那麼一本的算進士出身、二本的算同進士出身好了。
現在沒有真正的所謂「狀元」了,因為現在沒有「殿試」了。隨便你把誰叫「狀元」都行。
7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一定要比,比較合乎情理的是: 秀才,相當於高中畢業,因為他們可以算是有學問的人。 舉人,相當於大學生或研究生,因為他們畢竟是從眾多的秀才中脫穎而出的。
進士,確切地說,它是一種類似職稱的說法,應該相當於現在的教授,或者研究員。因為每一屆全國才幾十個。 狀元,絕對不能說相當於博士,因為博士太多了,而狀元幾年才出乙個,至少應該相當於院士,如果狀元可以說是一種榮譽的話,那就應該相當於現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延伸: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現代也比喻知識量豐富的人。
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
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雅稱則為孝廉。
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殿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
唐朝時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主要,後來詩賦成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
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
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袁可立)戊子舉於鄉,己丑成進士。」
8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代,要想做官發達,基本上就只能走科舉這條路。寒窗十餘載,考完秀才考舉人,考完舉人考進士,只有高中進士才能入仕做官。那麼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今天的哪個層次呢?
9樓:
學子參加鄉下(相當於地區)每年一次的考試,通過便是秀才。 秀才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考試(鄉試),試題由皇帝親自確定,主考官也由皇帝委派。考後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 舉人參加會試(在京城),通過的為貢士,也叫進士.
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通過殿試以定甲第。一甲第一名稱狀元 。
10樓:果然
古代科舉進士的地位是很高的,三年才出一榜,每榜就百十號人,可以說鳳毛麟角,絕不像文藝作品中一抓一大把。
可以這樣比較,古代的童生(例如洪秀全)要通過縣試、府試兩場考核,相當於現在的普通高校畢業生或研究生。
秀才(例如蒲松齡)就是有功名之人,平均每五百人才錄取乙個,相當於現在的事業編制。
貢生(例如于成龍)屬於秀才中的佼佼者,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
舉人(例如左宗棠)可以補縣官的空缺,相當於現在的副處級幹部。
同進士(例如曾國藩)雖然比進士矮一截,但最低都可以直接為縣官了,向相當於現在的正處級。
進士(例如林則徐)當然相當於現在的副廳級了。
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畢竟古代很多考中進士的學子才二十出頭,但我們要知道,古人可沒有現代人長壽,古代生活在太平盛世,人們的年壽一般也只能達到五十歲左右,即便生活在上層社會一般也就能活六十歲左右,二十多歲對於很多古人來說已經走完了生命的一半了。
總的來說,古代能選拔為進士的學子是萬中無一的,考中進士就跟現在買彩票中頭獎的概率差不多,但成為進士就能獲得崇高的社會地位,這就是古代有很多讀書人願意耗盡畢生經歷參加科舉的原因。
秀才,舉人,進士,狀元.這幾個職稱是怎麼排列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讀書人最先取得的功名是秀才,要通過府州縣組織的考試。秀才再參加全省考試考舉人。全國各地的舉人去京城考試,考中的成為進士。
進士分為三甲,第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頭名稱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第二甲人數不定,賜進士出身。第三甲人數不定,賜同進士出身。
12樓:
鄉試通過成為秀才,府試通過成為舉人,明清時期成為舉人就可以有做官的資格了,知識官很小,舉人去京師參加考試,通過後都是進士了,再進行殿試,由皇帝取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接著若干名賜進士及第
13樓:不羈的風兒的家
狀元》進士》舉人》秀才。
如果滿意,求採納。
14樓:假蘇更生
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接著若干名賜進士及第,再接著後面的賜進士出身,剩下的什麼都不是,但還是舉人身份,回家複習來年接著考。
當年的秀才、舉人、進士分別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15樓:冷事百科
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16樓:果然
古代科舉進士的地位是很高的,三年才出一榜,每榜就百十號人,可以說鳳毛麟角,絕不像文藝作品中一抓一大把。
可以這樣比較,古代的童生(例如洪秀全)要通過縣試、府試兩場考核,相當於現在的普通高校畢業生或研究生。
秀才(例如蒲松齡)就是有功名之人,平均每五百人才錄取乙個,相當於現在的事業編制。
貢生(例如于成龍)屬於秀才中的佼佼者,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
舉人(例如左宗棠)可以補縣官的空缺,相當於現在的副處級幹部。
同進士(例如曾國藩)雖然比進士矮一截,但最低都可以直接為縣官了,向相當於現在的正處級。
進士(例如林則徐)當然相當於現在的副廳級了。
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畢竟古代很多考中進士的學子才二十出頭,但我們要知道,古人可沒有現代人長壽,古代生活在太平盛世,人們的年壽一般也只能達到五十歲左右,即便生活在上層社會一般也就能活六十歲左右,二十多歲對於很多古人來說已經走完了生命的一半了。
總的來說,古代能選拔為進士的學子是萬中無一的,考中進士就跟現在買彩票中頭獎的概率差不多,但成為進士就能獲得崇高的社會地位,這就是古代有很多讀書人願意耗盡畢生經歷參加科舉的原因。
古時候,進士一次招多少個,古代科舉秀才,舉人,進士一次錄取幾人?
100 300人,根據需要。因為是三年一招。344鄭 燮 鄭板橋 在二甲倒數第三名 根據需要,一般在100 300人之間 乾隆元年 1736年 丙辰科共有344名進士 具體名單如下 鄭 燮 鄭板橋 在二甲倒數第三名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共3名 金德瑛 黃孫懋 秦蕙田 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共90名 蔡 新...
古代秀才拼命考舉人,是舉人有什麼特權嗎
在古代的社會,如果想到到達上層社會的話,基本上是沒有辦法可以實現,不過卻可以依靠科舉這個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從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出來,要是乙個人想要成為人上人,那麼可以選擇文和武這兩種方式,如果是武的話 那麼首先需要有乙個好的身體素質,然後再從小兵開始一步一步往上爬,並且還需要給國家立過戰功的人才會有...
你知道舉人和秀才的區別嗎
這是古代科舉制度的一種功名,就相當於現在的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或者博士學位。秀才是通過省一級的院士後取得的一種身份出身,舉人是已經取得秀才身份的人通過審一級的鄉試後取得的一種身份出身。所以說,舉人比秀才要高一級。最大的區別就是考取舉人後就有了做官的資格,並且可以去參加會試,通過會試後就會能夠成為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