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歷史小舒心
元朝末年
2023年五月,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在穎州發動起義,事先在黃河河床埋下只鑿了乙隻眼的石人,石人背上刻有「莫道石人乙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字樣,然後到處宣揚此讖chèn語,挖河民夫拿出這個石人,訊息傳遍大江南北,以紅巾軍為旗號發動起義,全國各地義軍揭竿而起,一呼百應,很快成燎原之勢,元順帝跟脫脫頻繁調動軍隊和地方軍閥進行鎮壓
2023年,陳友諒自立為漢王
陳友諒做過皇帝嗎?
2樓:殺了佛祖我成佛
陳友諒(2023年-202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2023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2023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2023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
202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
3樓:泡杯沈茶茶
講陳友諒,必定先要提一下「天完」政權。這一支湖北紅巾,事主兒是「彭和尚」彭瑩玉,主要執行人是鄒普勝,至於被推為「領袖」的徐壽輝,本來布販子一名,彭和尚見他相貌不俗,便推舉他為王,老徐實則繡花枕頭乙個。 繼劉福通起事後,至正十一年十月,彭和尚與麻城人鄒普勝擁徐壽輝起事,攻陷蘄水和黃州路,彭與鄒二人馬上以蘄水為都城擁老徐稱帝,國號「天完」,建元「治平」。
天完者,大元上各加一橫一寶蓋,「壓」大元為主也。文字遊戲,智短謀淺,「天完」,天要它完,能不完嗎。 也甭說,天完政權初開張時,攻伐四克,不僅打敗元朝威順王寬徹不花大軍,連陷饒州、信州以及湖廣、江西諸郡縣,未幾又破昱嶺關,攻克杭州。
趙普勝一軍也能打,連克太平諸路,聲勢大震。可惜的是,天完政權中,沒有具有長遠戰略眼光的知識分子教他們長謀遠略,得城多多,遂得遂失。鬧騰一年多,所存廣大地區乙個乙個丟掉,最後連「國都」蘄水也被元軍攻下,「皇帝」徐壽輝只能跑到黃梅躲著。
4樓:登哥
陳友諒是個真小人,連朱元璋都沒法做到敢作敢當,陳做到了。陳做過皇帝,無論別人承認與否。陳把厚黑學發揮到了極致,也是悲哀的結局。不過,敢作敢為的精神是值得欽佩的。是個爺們。
5樓:堵清綺
陳友諒已經正式稱帝了 國號叫漢 所以他就是大漢皇帝
記得採納啊
6樓:淚濕緣分
陳友亮只是在自己的小地盤裡稱了個所謂的帝,算不上真正的皇帝。而且剛稱帝不久就被朱元璋打敗而死。
7樓:行跡旅途中
陳友諒墓,武漢唯一的封建帝王陵墓,非常寒酸
8樓:稅惜
已先於朱元璋稱帝,國號漢,當了三年的偽皇帝。
陳友諒是誰,做了哪些壞事
朱元璋怎麼打敗陳友諒的?
9樓:北島無夢丷
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攻陷太平路,隨後弒主徐壽輝、稱帝建國,國號漢,之後傾全軍攻應天府。朱元璋與劉基設計,先命胡大海進攻信州,斷陳友諒後援,再命部下康茂才詐降作陳友諒的內應。
引漢軍主力進入朱元璋在應天城外龍灣設下的埋伏中,結果漢軍被朱元璋軍隊大敗,隨後朱元璋攻取太平、安慶、信州等地。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重新整理軍制。北結察罕帖木兒、密通方國珍,而與正面的陳友諒部進行會戰。
同年攻克江州、南康、建昌、撫州等地。
次年,占領龍興,改洪都府(今江西南昌)。至正二十三年(2023年),張士誠派部將呂珍圍攻退守安豐的小明王韓林兒及丞相劉福通,朱元璋不顧劉基反對,派軍北上解安豐之圍,結果劉福通戰死,韓林兒被朱元璋救出。
此後,韓林兒被朱元璋安置在滁州,仍然被奉為皇帝。陳友諒趁朱元璋主力軍北上,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根據地,首先圍攻洪都,但朱元璋侄朱文正堅守洪都兩個多月,待朱元璋親率二十萬部隊馳援,陳友諒大軍改往鄱陽湖與朱元璋大軍交戰,史稱「鄱陽湖之戰」。
陳友諒自恃巨艦出戰,採用炮攻,朱元璋險些負傷被擒。隨後,朱元璋利用東北風而改用火攻,致使陳友諒部大量受損。之後朱元璋利用鄱陽湖水位降低便於小舟活動,改為分兵水路圍攻陳友諒。
陳友諒中箭身亡,漢軍潰敗。隨後朱元璋圍攻武昌,並盡佔湖北各地。
10樓:飛喵某
朱元璋攻占應天後,開始攻占應天周邊地區以鞏固防務。
朱元璋建立以應天為中心的根據地,在長江上游有陳友諒,下游有張士誠,東南鄰方國珍,南鄰陳友定。方國珍、陳友定的目標在於保土割據,張士誠則對元朝首鼠兩端,沒有多大雄心;陳友諒最強,是朱元璋占領應天後遇到的最危險的敵人。
至正十六年,遣徐達攻佔鎮江、鄧愈克廣德,次年,遣耿炳文克長興,徐達克常州,而朱元璋親自率眾攻取寧國。隨後趙繼祖克江陰、徐達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繆大亨克揚州。
至正十八年,朱元璋親取婺州。明年,朱元璋陸續攻占浙東餘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處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與陳友諒部相鄰。
朱元璋攻下浙東後,小明王公升朱元璋為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同時朱元璋也得浙東名士如朱公升、劉基相助,朱元璋採取朱公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採取穩健的進攻措施;並且遵照劉基「先漢後周」之策略,著手對江南各勢力進行對抗。
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攻陷太平路,隨後弒主徐壽輝、稱帝建國,國號漢,之後傾全軍攻應天府。朱元璋與劉基設計,先命胡大海進攻信州,斷陳友諒後援,再命部下康茂才詐降作陳友諒的內應。
引漢軍主力進入朱元璋在應天城外龍灣設下的埋伏中,結果漢軍被朱元璋軍隊大敗,隨後朱元璋攻取太平、安慶、信州等地。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重新整理軍制。北結察罕帖木兒、密通方國珍,而與正面的陳友諒部進行會戰。
同年攻克江州、南康、建昌、撫州等地。
次年,占領龍興,改洪都府(今江西南昌)。至正二十三年(2023年),張士誠派部將呂珍圍攻退守安豐的小明王韓林兒及丞相劉福通,朱元璋不顧劉基反對,派軍北上解安豐之圍,結果劉福通戰死,韓林兒被朱元璋救出。
此後,韓林兒被朱元璋安置在滁州,仍然被奉為皇帝。陳友諒趁朱元璋主力軍北上,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根據地,首先圍攻洪都,但朱元璋侄朱文正堅守洪都兩個多月,待朱元璋親率二十萬部隊馳援,陳友諒大軍改往鄱陽湖與朱元璋大軍交戰,史稱「鄱陽湖之戰」。
陳友諒自恃巨艦出戰,採用炮攻,朱元璋險些負傷被擒。隨後,朱元璋利用東北風而改用火攻,致使陳友諒部大量受損。之後朱元璋利用鄱陽湖水位降低便於小舟活動,改為分兵水路圍攻陳友諒。
陳友諒中箭身亡,漢軍潰敗。隨後朱元璋圍攻武昌,並盡佔湖北各地。
次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常遇春、俞通海為平章政事,立子朱標為世子。次月再次親征武昌,陳友諒之子陳理舉降。
隨後吳軍相繼攻克廬州、吉安、衡州。至正二十五年,吳軍繼續攻占寶慶、贛州、浦城、襄陽,同年冬,下令討張士誠。
次年,吳軍再次攻破湖州、杭州。再一年,徐達克平江,張士誠被俘,至此朱元璋一統江南。至正二十六年(2023年),朱元璋派廖永忠迎接韓林兒至金陵應天府,途中在瓜步渡長江時,韓林兒所乘船只沉沒,韓遇難。
擴充套件資料:
陳友諒是漁農出身,一開始是徐壽輝的手下,後來陳友諒**了徐壽輝,在五通廟自封為王,定國號為漢,佔據了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帶,地廣將多,在當時是乙個非常強大的割據政權。
公元2023年,陳友諒率領強大的水軍,從採石沿江東下,進攻應天府,一心想要吞併朱元璋的地盤。
朱元璋得知訊息後,與眾部下商議到底是戰是逃,大家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朱元璋一時也沒有主意,後來見到劉基(劉伯溫)在一旁沉默不語,朱元璋讓眾人回去後就問劉基的看法。
劉基主張迎戰陳友諒,原因是以逸待勞,朱元璋本來也是主張迎戰的,在見到大家觀點不一後,一時沒了主意,現在聽到劉基這樣說,心裡當然高興,於是就商議了對付陳友諒的計策。
朱元璋手下有乙個叫康茂才的,跟陳友諒是舊識,所以朱元璋就讓康茂才寫封信給陳友諒,假裝投降,然後做內應,蠱惑陳友諒分兵攻打應天,這樣朱元璋才有獲勝的機會。康茂才於是就派人去聯絡陳友諒,並把二人相見的地點定在了江東橋。陳友諒不疑有他,所以就準備去見康茂才。
江東橋本來是一座木橋,陳友諒同意相見後,康茂才立刻讓人把江東橋改成了石橋。陳友諒沒有見到木橋,部下們都有所懷疑,但陳友諒認為只要能見到康茂才,什麼橋都無所謂,所以按照之前的約定到了江東橋。
朱元璋此刻早已埋伏好士兵,就等著陳友諒中計。陳友諒一到江東橋,朱元璋就發起了進攻,陳友諒軍隊遭到突然襲擊,亂成一團,靠著部下的掩護,陳友諒才逃了出去。
遭此大敗,陳友諒當然不會甘心,所以養精蓄銳,造了大批的戰船。三年後,陳友諒又帶領六十萬大軍直撲洪都而去。
朱元璋親率二十萬大軍救援洪都,陳友諒撤軍到了鄱陽湖,朱元璋隨後把鄱陽湖的出口帶軍封鎖,準備在鄱陽湖跟陳友諒一戰。
陳友諒軍船高大穩固,朱元璋的水軍卻都是一些小船,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在一開始的戰鬥中,朱元璋沒有佔到便宜,甚至還一度被陳友諒手下的大將張定邊攻了進來,差點殺了朱元璋。幸虧常遇春一箭射傷了張定邊,朱元璋這才解危。
零零散散的攻擊不足以打敗朱元璋,為了發揮戰船的群體攻擊作用,陳友諒決定用鐵索連起戰船,這樣便能統一行進,利用大船的優勢碾壓過去,朱元璋勢必大敗。
對著陳友諒的大船,部將郭興建議用火攻,所以朱元璋立刻命令小船載著火藥衝向陳友諒的大船。加上當天颳起了大風,火隨風勢,陳友諒的大船一下子都燒了起來。
大火漫天,陳友諒帶著部下向湖口突圍,但湖口早就被朱元璋堵死了,陳友諒只能選擇奮戰,結果被亂箭射死。
朱元璋在消滅了陳友諒之後,自稱吳王,隨後又消滅了張士誠的勢力。公元2023年,朱元璋在應天即位為帝,國號為明,是為明太祖。
11樓:匿名使用者
打敗陳友諒:
1.劉伯溫的主戰思想。
2.間諜戰朱元璋更高一籌。
3.張士誠的間接配合(張士誠啊~早不出兵,等朱元璋滅了陳友諒你在來打,性格決定一切啊)
4.有個好老婆(馬皇后在得知陳友諒大軍來打,她便賣掉所有的自己值錢的東西拉攏將領士足,雖說沒多少錢,但讓人感動,和當年長孫皇后玄武門事件後,第乙個來到現場安撫將士一樣,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
正確的策略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概括地說,就是要加強軍事力量,保住自己的地盤,在防守中立於不敗之地;加強經濟實力,以充足的給養支援軍隊和政權;不要過早地暴露稱王稱帝的意圖,不到時機成熟決不輕易出擊,以避免遭到競爭對手的嫉恨和攻擊
朱元璋能夠成功還在於他善於識別人才、駕馭人才。
朱元璋建立了鐵的紀律,嚴格治軍
陳友諒擁兵60萬,為什麼最終輸給了只有自己三分之一兵力的朱元璋
在鄱陽湖水戰中,朱元璋最重要的是採取了火攻打敗了陳友諒的船隊。在鄱陽湖水戰的時候,朱元璋和陳友諒進行了決定命運的一場大戰,陳友諒在戰爭中中箭而死,鄱陽湖之戰被譽為中世紀規模最大的水戰,用船最多參與人數最多,戰爭的結果是朱元璋勝利,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當時,小明王朱元璋名義上的首領,小明王被圍困...
鄱陽湖之戰中為何朱元璋能打贏陳友諒呢?
在鄱陽湖之戰的過程中,陳友諒知道自己上當的時候已經晚了,他手下的士兵已經死了大部分,於是只好放任剩餘的兩萬餘名士兵投降成為俘虜,而他自己乘著小船逃跑了。儘管如此朱元璋仍舊不想放過他,為了保護最後的勝利成果,陳友諒最終還是戰敗而死。此戰的勝利,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礎,並為以後的北伐和攻滅元朝,統一...
如果陳友諒不在洪都死磕,直取金陵,朱元璋還能贏嗎?
不能。如果陳友諒直取金陵,會佔據主動,朱元璋兵力不如陳友諒,自然無法打贏陳友諒。未必能贏,因為當時朱元璋的兵力比陳友諒少太多了,而且陳友諒的手下也有一些驍勇善戰的人才,綜合實力較強。這個就估計困難了,還是因為當時陳友諒在圍困洪都的時候,朱元璋的兵馬也在廬州受困了,這時候金陵城的城防空虛,如果這是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