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奶蓋蓋中蓋
明朝亡於黨爭,亡於宦官當政!這是根本的原因,其他都是間接或者是加速明王朝的滅亡而已,就算朱由檢再勤奮,也挽救不了歷史的潮流。
2樓:
歷史的車輪 其實陳圓圓還是要分一半的鍋
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是誰
3樓:我說周周知道
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是王振,明英宗在位的時候王振慫恿明英宗率領明朝軍隊攻打瓦剌。在土木堡,明朝20萬精銳部隊全軍覆沒,並且讓瓦剌繳械了大量的軍備。
綜上所述,導致明朝滅亡的最根本因素就是土木堡之變在這一次戰鬥之中,損失了大量的精銳部隊,使得明朝在對後期叛亂的鎮壓顯得無力。
4樓:匿名使用者
1、戰略失誤,此時為小冰河事情,北方糧食減產嚴重。大明為了收復故土從本來就脆弱的經濟擠出補給組建松錦防線,但收穫甚微,反而建奴靠不停的攻打松錦防線獲取足夠的補給(這也是為什麼建奴總是有足夠的軍糧供他們一次次作戰)
明朝一年財政收入四五百萬,而遼鎮就佔了二三百萬**,大明共九大軍鎮,還有無數**需要發工資,還有錢賑災麼,這反而導致其他軍鎮極度弱小,無數軍鎮軍官因得不到軍餉投靠了起義軍,也會後來建奴多次入侵其他軍鎮入關大掠提供了條件
2、財政問題
明朝號稱資本主義萌芽。結果一年財政收入才四五百萬。而後來的清朝閉關鎖我卻輕輕鬆鬆上了五千萬。。為什麼?國窮民窮商富海匪富!這個主要是東林黨這幫子商人幹的事情!
國家財政及其困難,商人卻及其富有,,而**沒有想從商人這邊獲取稅收反而想到窮的早就活不下去的農民身上加三餉,結果西北亂的一團糟
3、腐敗嚴重。軍隊畏死
腐敗不用多講。崇禎年間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賑災銀子還沒出北京城就從100w變成五十萬,,然後到了地方就成了幾倆**
軍隊畏死著名的就是祖大壽。守城還可以,但一次次野戰成了長跑將軍。最後的松錦決戰也是八大軍團從撤退變成潰散。。
總結:明朝亡於起義軍。。為什麼會有上百萬的農民起義。。還不是旱災嚴重**不救災不說還反而加徵三餉!屬於自掘墳墓!
5樓:樓中玉笛暗飛聲
明朝的滅亡,有天災有人禍,有責任的人非常多。不過究其根本,我覺得是明神宗萬曆皇帝。
首先萬曆後期不理朝政,導致國家有點亂,而且女真趁機崛起。雖然明是被李自成滅掉的,但是女真也是給加了把火的。當然這是小事。
然後萬曆不喜歡太子,想改立福王,也就是爭國本事件,雖然失敗了,沒有換太子,但是造成了太子和皇太孫都沒怎麼讀過書這麼乙個惡劣後果,如果木匠皇帝會讀書識字懂道理,而不是只會做木工的話,也就沒有魏忠賢為禍國家了,明朝的局勢不會那麼糜爛到不可收拾。
明朝滅亡的原因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麼
6樓:劇菁英
明朝滅亡的基本原因就是統治者的昏庸。農民起義軍。滿清的入關。
7樓:ailia宸
首先,導致明朝滅亡的第乙個重要原因就是土地兼併和吏治腐敗,第二個導致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就是長年累月的戰爭,第三個導致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明朝後期的那幾位奇葩皇帝了。
8樓:火影忍者鳴人君
直接原因:旱災(導致農民起義)
根本原因:土地兼併(幾乎每個王朝都是這個原因)
9樓:尋風的孩子
根本原因就是事情發生的內在因素:明朝後期宦官專權,朝政腐敗,國力衰弱。直接原因就是外在因素:清兵入關,攻占北京,明朝滅亡。
10樓:叔叔年紀大了
總結一下主要就這幾點
1政治腐敗 對民間剝削過重
2時間越久 各個地方的利益集團逐漸形成和發展 內部矛盾激烈3封建社會中一直沒能找到皇族和軍方矛盾的解決辦法
11樓:985屁股牛仔
主要來自魏忠賢和客氏之亂和黨派之爭。
12樓:adbc美
明朝藩王封地多,下層百姓很苦
13樓:海雨安
生產資料分配嚴重不公。
14樓:長魚樂英
朱元章的軍戶制慘不忍睹,世襲制的、一旦是軍戶,世世代代都是軍戶。不費百姓一公尺養活萬軍甚是可笑。沒有利益誰會為你拼命。根本不把士兵當人看,打仗拿人當炮灰,閒時開荒、種出的糧食上交朝廷、
15樓:來自晴川閣舒心的冰洲石
清朝滅亡的原因,明朝滅亡直接原因是因為他不思進取,整個朝代是封閉的狀態
明朝滅亡到底是誰的過錯
16樓:xiaohai路人丁
宦官橫行,干預朝政,比較有名的就是宦官汪直,最有名的有個在皇宮表演的戲子說:『吾知有汪太監,不知有天子也。』,宦官問題導致後期皇帝多英年早逝。
明末崇禎皇帝雖想力挽狂攔,一上任就整治了社稷和不少早就不順眼的宦官卻也無力回天。加上後期外患,金(也就是清朝) 在北方不斷擴張領土,內優有農民不滿宦官賦重稅、天災瘟疫導致顆粒無收、經濟下滑導致地主剝削農民激化封建鬥爭等。李自成就是比較有名的農民起義人物,自稱闖王,攻陷首都北京導致崇禎皇帝先滅門後自縊。
最後金南下打明朝,連同李自成一起被滅亡。最後乙個少數民族政權就此。
17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老師告訴你
不要把乙個王朝的滅亡算在乙個兩個人的頭上。什麼「紅顏禍水」、「衝冠一怒」,都是茶餘飯後的談笑而已。
樓上說的正確,積重難返。總結的相當精闢簡練!王朝的滅亡是乙個長期的過程,是若干矛盾總爆發的結果。
18樓:旗木塔塔西
乙個王朝的敗落,永遠不是乙個人的問題,是明朝皇室**的腐敗無能,導致了它的瞬即蹉跎。
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導致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19樓:機械人
士大夫和皇權不可調和的矛盾。類似於西方資產階級和皇家的矛盾。
最終表現是皇帝拿不出錢來守北平,甚至連出城逃跑都做不到。
因為明朝滅亡而自殺的人有誰
20樓:
明朝皇帝崇禎,上吊於煤山
21樓:所忍
多是多,但這個問題誰清楚,只有去閻羅殿找閻羅王問問了。
明朝究竟被誰滅的?是滿清還是李自成?
22樓:匿名使用者
準確的說乃是天災人禍,七年乾旱饑荒瘟疫,民不聊生,儘管最後的崇禎帝剷除魏忠賢等閹患,勵精圖治,依舊無力回天。饑荒隨之全國爆發農民起義,朝廷不得已加大稅收平叛,反而使農民起義更加猖獗,其中最為強大的農民軍便是李自成所屬的義軍了,皇帝也壓不下去了,被李自成攻克首都後煤山上吊自殺殉國。明朝是毀在李自成手中的。
李自成攻克北京建立大順朝,但是勝利果實卻被滿清竊取。當時除了李自成的農民軍之外全國還有許多割據勢力,例如鄭成功的父親福建總督鄭芝龍和吳三桂。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不滿李自成,投靠了滿清,趁中原大亂過後一片蕭條,努爾哈赤當機立斷,傾舉族之兵攻入中原,吳三桂歸降之後一起消滅了李自成,逐步統一天下。
(除了台灣當時,台灣被鄭成功占領,當時稱明鄭。之後被清朝大將施琅攻下統一全國。)
以我個人看法,根本原因還是那七年乾旱,是天災決定了明朝必然的滅亡。滿清之前的確打不過明朝,但明朝內憂外患已是耗盡了國力,所以大好河山才會被奪。而李自成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他本來就是個農民,目光短淺,還未穩定國內局勢便急於稱帝,吳三桂不服才會歸降滿清,聯手毀滅了李自成。
23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是被李自成的大順軍滅掉的。。而大順、大西被滿清打殘後,先後與南明合作。。南明諸政權則先後被滿清消滅。。
明朝失敗的原因,但從軍事上說
一、明朝屬於兩線作戰。。
對手1、滿清,從北至南,以陣地爭奪戰為主,運動掠奪戰為輔。。
對手2、李自成、張獻忠等義軍,從南至北,以運動戰為主。。
義軍在南方牽制明朝大量軍隊,依靠運動戰大量殲滅明朝的有生力量。。後期明軍主力之一的秦軍孫傳庭部就是這樣被消滅的,而另一主力左良玉部則退居荊襄,不願亦不敢出兵作戰。。
滿清在遼東與明軍主力之一的關寧鐵騎打陣地戰。。同時,從蒙古等地的長城地區鍥入,掠奪冀魯等地的百姓,明軍主力之一的天雄軍盧象公升部在追擊掠奪的滿軍時,被消滅。。
二、明軍指揮體系相對混亂。。
主將更換頻繁,作戰目的更換頻繁,對義軍及滿清處於戰略被動。。
24樓:風清雨潤白荷
是被李自成所滅
滿清固然強大,但明朝末期名將也很多,此時蒙古也是蠢蠢欲動,這些名將只能去駐守邊關,這樣一來明朝邊關實力較強,而關內的農民起義卻此起彼伏,最終,崇禎皇帝(明朝最後一位皇帝)無法扭轉這種外內皆有憂患局面,導致明朝滅亡。
後來,皇太極(清太宗)聯合蒙古攻擊李自成,李自成連連敗退,從此一蹶不振。最終,清朝一統天下。
25樓:無禕月
清朝的江山撿到的佔大部分。農民起義已經耗盡了明朝的國力。
26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被兩者夾擊而亡!滿清的部分更多一些!
明末危局是內憂外患綜合的情況!
當初,就是因為滿清反明,明朝要收復遼東,於是在財政上開源節流而增新稅、剪冗員。
李自成被強行下崗而造反,李自成的造反力量一直到明朝九邊精銳被滿清消滅後才真正壯大起來!
27樓:匿名使用者
順朝(李自成)只滅了明朝的半壁江山,崇禎雖然死了但明朝**還在,只是退到了南方,是清朝先滅了順朝再滅掉殘剩明朝勢力
所以答案是明朝是清朝滅的。
28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明朝後期 滿清收復了蒙古 實力強大 而明朝內部黨派鬥爭激烈 還有大天災
陳圓圓真是導致明朝間接滅亡的嗎 這麼多英雄為她甘願
明朝滅亡的原因,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哪些
財政危機。明中葉,明 財政危機逐漸嚴重。正德以後,由於土地高度集中,大地主隱匿賦稅,明 財政收入逐漸減少。與此同時,封建王朝支費卻與日俱增。特別是蒙古俺答勢力進逼北京後,明 添兵設餉,軍費大增。1551年,各邊境餉銀達500多萬兩,修邊塞等工役所需又800餘萬兩,兩項合計約1300萬兩。而正賦及其他...
清朝是哪一年滅亡的,明朝於哪一年滅亡的?
是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北京作為封建王朝帝都的歷史 1911年10月10日 明朝於哪一年滅亡的?1644年3月16日,李自成已到昌平,兩路大軍形成對明都包圍之勢。18日夜,李自成攻進東直門,崇禎帝徹底絕望,自縊而亡。19日,李自成率大順軍浩浩蕩蕩開進紫禁城,明王朝...
明朝滅亡主要原因是崇禎,滅國之君嗎
萬綠叢中一點綠 崇禎是乙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幹。史誌稱其 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崇禎執政時期,對於後金,群臣分為主戰 主和兩派。崇禎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戰派袁崇煥。文官集團使得軍中之將只重出身門第,幾次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