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仁芷文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秦國。從西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
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乙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到地方的統一**的大一統國家。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秦國。
從西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二百九十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
春秋初期。五國爭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四至疆域。齊 ——南起穆陵關、泰山一帶,北至無棣(今屬山東);西自黃河,東迄大海。
宋 ——在今河南東部和山東、江蘇、安徽之間地區。
晉 ——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河南北部和陝西一角。
秦 ——占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端。
楚 ——西北武關(今陝西商南西北),東南昭關(今安徽含山北),北起今河南南陽,南到洞庭湖以南。
戰國後期。七國稱雄:燕、趙、齊、魏、韓、楚、秦。
四至疆域。燕 ——今河北、遼寧一帶。
趙 ——今山西中部、陝西東北角、河北西南部。
齊 ——同春秋時期)即:南起穆陵關、泰山一帶,北至無棣 (今屬山東);西自黃河,東迄大海。
魏 ——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帶。
韓 ——介於魏、楚、秦三國之間,今山西東南角和河南中部。
楚 ——比春秋時期疆域擴大,東北到今山東南部,後又擴至今江蘇、浙江。
秦 ——由春秋時期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端,又奪回河西,攻滅巴蜀,奪取漢中,並不斷奪得魏、韓、趙等國,並於西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
2樓:仉玉軒
戰國七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史記》的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則是: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中學歷史教科書兼顧兩種說法。 戰國處於西元前475年到西元前221年間,是中國歷史上乙個動盪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接連不斷,社會呈現天下大亂的形勢。
這期間,北起長城,南達長江流域,先後出現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
這七個大國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一面在本國實行變法改革以圖強,一面相互混戰,侵伐小國,互相兼併,戰爭愈演愈烈,歷史上稱這七個大國為「戰國七雄」。 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能在政治、軍事中佔據主導地位,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字諸侯依次成為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為迫協諸侯、把持其政),史稱:
春秋五霸。
3樓:新左右
春秋五霸有多個版本:《春秋》說: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墨子·所染》謂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所染當,故霸諸侯」。
西漢《四子講德論》說: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
東漢《白虎通·號》記異:「或曰五霸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也。」
唐代顏師古的《漢書注·諸侯王表》說: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
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南韓。
4樓:嘿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按時代劃分的,他們不是12個國家,有的是重疊的。
戰國七雄指戰國時期七個主要諸侯國,包括:齊、楚、燕、韓、趙、魏、秦。他們也曾經是春秋時期的諸侯國。
春秋五霸一般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其中,齊桓公、秦穆公、楚莊王分別屬於齊、秦、楚,這三個諸侯國也是後來的「七雄」之一。
5樓:蝸牛桃夭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
戰國七雄指的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魏國、趙國、南韓,
6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期:
大都未稱王,一般叫12諸侯:除了春秋五霸:齊、 晉、 宋、秦、楚 、另外還有魯、衛、陳、蔡、曹、鄭、燕、(未包括周天子國,和吳、越兩國)《史記·十二諸侯年表》
戰國時期:說法一《漢書·東方朔傳》
除了戰國七雄:齊、趙、魏、韓、秦、楚、燕、另外還剩:宋、魯、衛、鄭、中山--五國。
說法二:《戰國策·秦策五》以秦國的視角看列國,屬於戰國早期,不包括秦國自己和燕國,有:齊、趙、魏、韓、楚五國 和加上 宋、魯、衛、陳、曹、鄭、許七國,共12國。
三本史書的原創時間從先到後順序為:戰國策→史記→漢書。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是指哪幾個
7樓:矮油喂
春秋五霸。
霸國 創業霸主 歷時 時間(年)
齊國 齊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晉國 晉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秦國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楚國 楚莊王 羋侶 前790-前690 110吳國 吳王 闔閭 前690-前510 30戰國七雄:
國名 都城 都城現今所在地 國土在今省份。
齊國 臨淄 山東淄博東北 山東、河北的一部分。
楚國 鄢郢 湖北荊州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帶,後發展至江蘇、重慶、廣西等地。
燕國 薊 北京 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
南韓 新鄭 今河南新鄭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國 大樑 今河南開封 陝西、河南一帶,極盛時地跨陝、豫、冀、晉、魯、宛六省。
趙國 邯鄲 河北邯鄲 山西、內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國 咸陽 陝西咸陽 陝西、甘肅、後發展至四川、重慶一帶。
8樓:京城「老炮兒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秦國。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是哪些國家?
9樓:天之藍o海之藍
5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 7雄秦,韓,魏,趙,齊,燕,楚 (2023年審核通過的歷史教科書這麼寫的)
10樓:yh淺夏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王、楚穆公,【似乎越王勾踐也算是】
戰國七雄 【我們老師給我們乙個順口溜】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
11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抄五霸」有兩種不同的說法:bai一說「五霸」是指du齊桓公、
zhi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dao;另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齊、楚、秦、燕、趙、魏和韓,這七個國家被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12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說法一: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說法二: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和吳王闔閭。說法三: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公。
戰國七雄:秦,韓,魏,趙,齊,燕,楚。
13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bai一般是指齊桓公。
du 晉文公 楚莊王 秦穆公和宋襄公。
zhi 前面四個一般dao是不存在爭議的,主要是專宋襄公存在爭屬議,有些認為應該是越王勾踐。宋國一直存在到戰國中後期,說明曾經很強盛所以還是很靠譜的,也有可能是當時時代比較歧視南方人所以把勾踐換成了勢力強盛一時宋襄公(這只是個人意見,當然本人是完全沒有民族歧視的,但是當時吳越包括商鞅變法前的秦國都被山東六國所歧視所以才會有此一說)。戰國七雄是指 齊 楚 秦 燕 趙 魏 韓。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分別是哪些?
14樓:網友
春秋五霸是五個君王,戰國七雄是七個國家。
一、春秋五霸。
從西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290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餘次。
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剩較大的幾個。
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歷史上把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其說首見於《左傳》。
關於春秋五霸,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兩種最具代表性的:
1、《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2、《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二、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末期(東周滅亡前夕)七個較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無數次兼併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從數百減少到數十。
到戰國後期,僅剩下七個實力較強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的諸侯國,分別為燕國、秦國、楚國、齊國、南韓、趙國、魏國,合稱為「戰國七雄」。
在這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政失敗導致身死國滅後,西元前221年,秦軍進而圍臨淄滅齊,結束戰國群雄割據。
15樓:生活全知了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稱霸的五個諸侯,分別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分別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在這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又稱「山東六國」。
16樓:歪歪寫
春秋五霸有兩指:一】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公、宋襄公;
二】齊桓公、晉文公、楚莊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
17樓:匿名使用者
初秋五霸是指:齊桓公、楚莊王、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
戰國七雄指:秦、齊、燕、楚、韓、趙、魏。
18樓:張文學字鵬飛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
戰國七雄是指: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
19樓:老實人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吳王闔閭,楚莊王。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20樓:網友
齊桓公 晉文公 宋襄公 楚莊王 秦穆公 秦楚燕韓趙魏齊。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分別是誰
21樓:夢雪露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至少出現過8種說法, 但中學歷史教科書通常用的都是《史記》或《荀子》的版:《史記》的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而《荀子·王霸》則是: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闔閭和勾踐 ;中學歷史教科書兼顧兩種說法。
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南韓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秦國。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魯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
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戰國七雄的各國的王,戰國七雄的七個各國的王
難思尋覓 戰國七雄指歷史上東周戰國時期七個最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 5個 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是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這七個國家被史家稱作 戰國七雄 七個諸侯國之中,除秦國在崤山以西之外,其餘六國均在其東。因此該六國又稱 山東六國 都城 國名...
春秋戰國單機遊戲,有關戰國七雄的單機遊戲
我推薦戰國全面戰爭,場面巨集大,戰鬥地圖浴血搏殺沒對步兵160人,滿編20隊 各兵種隨意編隊。大爭之世,多事之秋。凡有血氣,必有爭心。 打倒西方世界吧 vb有一款,畫面很簡陋,不推薦育碧的,只有兩個年代steam有國戰列國志傳,很像歐陸風雲 我自己做的b站6510189,有slg的樣子,畫面很簡陋,...
初一歷史上冊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的總結
化學天才 當歷史的車輪進入春秋時期以後,傳統的周王室衰微,周天子的地位嚴重下降,已無力實際控制諸侯。各諸侯國之間為了爭奪控制他國的權力 土地和人民等,進行了長時間的相互攻伐,在相互攻伐的戰爭中,許多小的諸侯國被大國吞併或者瓜分。實力強大的諸侯國在爭霸戰爭中獲勝,取代周天子成為實際上的 國際警察 其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