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戰敗,為何還能抵禦匈奴30年呢?

時間 2023-04-26 01:03:04

1樓:小林是吧

趙國戰敗之前實力還是比較強大的,而且當時李牧建在,匈奴也不是後世的鐵騎,以趙國當時的實力還能抵禦很長時間。

2樓:餘溫

因為這時的匈奴還不是五十年之後的那個匈奴,這時的匈奴雖然不容小覷,但還不是草原之王,只是趙國乙個糾纏了百年的鄰居,匈奴的實力甚至比不上燕國。

3樓:匿名使用者

趙國借諸侯之力奪回大片土地,基本恢復到長平之戰以前的格局。雖然人口損失慘重,但基本的地盤還在,而且趙國名將李牧,常年鎮守雁門關,匈奴胡騎因此不敢南下。

4樓:你想吃橘子

因為匈奴在當時只是乙個很小的勢力,而且趙國在怎麼樣還是戰國七雄之一,實力是不容置疑的。

5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雖然趙國是戰敗的,但是根基和班底還在的,面對外族的入侵,才能夠那麼長的時間,甚至抵禦了30年。

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力消耗基本殆盡,為何還能吊打來犯的燕國?

6樓:山西巨集盛星辰

是因為當時他們兩方的作戰意識是完全不一樣的,面對燕國的侵略,當時的趙國會堅定意志,然後也會英勇奮戰,當時燕國的主帥栗腹出現了重大失誤,邯鄲之戰之後,趙國的每個人都經歷了戰火的洗禮,所以看出了對方有問題。

7樓:西紅學姐

這是因為燕國的實力不是特別的強,兵力也不是非常的強勢,趙國雖然經歷了長平之戰,但是仍然是非常有實力的,只不過是兵力有所減損,但是仍然非常強大的,所以能夠吊打來飯的燕國。

8樓:金牛

因為趙國的實力很強,而且有很多厲害的軍隊,並且趙國的**裝備也很多,他們也很善於出謀劃策,所以趙國還能吊打來犯的燕國。

9樓:超級開心哦是

因為當時燕國打了敗仗,軍隊的實力不是特別的強,他們想要出其不意的攻打對方,結果對方很好的打敗了他們。

長平之戰後損失慘重,趙國為何還能將燕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10樓:乙個

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因燕國還是比較虛弱的,而且也沒有乙個合適的作戰將軍,選擇的士兵質量也不是特別好,最後才會被打敗。

11樓:路邊的風兒

首先因為他們兩國的軍隊實力,就不在乙個等級之上,趙國實力一直就非常強,而且趙國的地理位置,非常易守,難攻,所以才會贏得這麼漂亮。

12樓:樂樂在此呢

因為趙國的軍隊力量比較強大,雖然有嚴重的損失,但是領導者的能力非常強,招兵買馬速度很快。

13樓:水瓶問問額

因為趙國非常善於作戰,而且廉頗作為趙國的大將,十分驍勇善戰,經驗十足。雖然燕國派了大軍來攻打趙國,但是廉頗不僅冷靜的分析戰況,也提出了非常好的策略,將燕國的大軍逐個擊破,讓燕國徹底士氣不振。

14樓:小李美死了

因為趙國的能力是非常高的,而且島國注意修養身心,並且大家都非常的團結,所以才會將燕國打敗。

15樓:愛情來了擋不住

趙國的實力還是非常雄厚的,雖然損失比較慘重,但是他的兵力還是非常雄厚。

16樓:依依很美的

對趙國本身實力就很強盛,所以可以強勢面對,而燕國在後面的戰事中得到了錯誤的情報,從而延誤了戰機最後導致了戰敗。

17樓:行樂先生

趙國的武力值本身就是非常高的,雖然不能和全國進行比較,但是和其他的國家相比,還是非常有實力的。

18樓:白珍全全全

因為趙國有著很好的物力和人力,而且也有著胸有成竹的氣勢以及謀略。所以才將江燕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19樓:王祿

趙國雖然是慘敗了,但是實力還是很強的,燕國當時不聯合的話是打不過趙國的。

20樓:阿樂秋季雨

是因為趙國相比於燕國來說,就算是在戰後損失慘重,也是有一定的實力,所以才能把燕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21樓:愛唱的英侃

那是因為趙國的軍事力量非常的強悍,其次也是因為有很多優秀的謀士。

22樓:蕾蕾

因為燕國沒有抓住時機,把最好的時機都錯過了,才會讓自己一敗塗地,失去了戰爭的先機。

23樓:行樂

是因為當時自身實力本身就非常強大,即便是和對方打完架之後,整個國家的實力依舊非常的強大,而且也是因為當時燕國的實力非常弱。

24樓:青楓侃

這是因為當時趙國的實力非常的強,而且也有很多的精兵強將,並且軍事實力非常的強勁,而且也有很多能征善戰的人,並且也有很多出謀劃策的謀士,而且也運用了非常恰當的戰略戰術。

25樓:巨蟹阿斯頓

是因為趙國他們的實力還是特別的優秀,燕國他們的經濟能力不是很好,所以才會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26樓:愛上我企鵝9啊

因為趙國的軍事實力比較強,而且趙國有很多人才,所以能將燕國打敗。

長平之戰趙國全軍覆沒,為何能快速恢復並打敗燕國?

27樓:美少年拋屍案件

因為在戰國時期,趙國經歷了長平之戰後並不是非常的虛弱,因為其本身的實力就是非常強大的,燕國和趙國相比只是乙個小小的國家而已,所以就能很快地滅掉燕國。

雖然趙國在長平一戰後元氣大傷。之後燕國也派出使者去拜訪趙國,結果看見趙國國內已經殘破不堪,而且兵力存活下來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根本沒有了戰鬥的能力。使者將看見的事情報告給了燕國,燕王就認為趙國已經不行了,直接派人攻擊趙國。

趙國面對來勢洶洶的五十萬燕軍,只好派僅有的十萬軍隊迎擊,廉頗任命為大將。兩軍的實力懸殊,但當兩軍交戰的時候,燕國發現自己根本不是趙國的對手。在廉頗的指揮下,燕軍被打的如同一盤散沙,很快就打到了燕國都城,還俘虜了大將栗腹。

燕國只好割地求和。

其實打不贏趙國有兩點原因,第一,首先就是兩國的情況不同。趙國經常都會遇到大戰的時時候。因為它的西邊是秦國,東邊是齊國,南邊是魏國,北邊是匈奴和燕國。

所以趙國長期都在打仗,而且國民也是相當的崇尚武力。而且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國的力量可謂是提高了乙個階梯,整個國家的軍隊實力都屬於七國之中一流的,和兇猛的秦軍不相上下。

第二,就是當時的戰況了。燕國自以為人數眾多,此戰必勝。所以目中無人,從頭到尾都處於一種自大的狀態

統帥大將栗腹更是非常的驕傲,也不關心怎麼打仗怎麼使用兵法了,只認為用人數取勝,這就是驕兵必敗啊。

28樓:士多啤梨居居

亡軍之戰痛在人心,一次血淋淋的教訓讓這些男兒明白了保家衛國的道理。

29樓:小貓不吃醋

其實他們說全軍覆沒了,但是實際上趙國的能力還是很強的,而且地廣闊。

30樓:牧馬人

因為長平之戰後的趙國贏得了時間迅速恢復兵力,而燕國是比較弱的乙個小國,所以打敗了他。

3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原來的力量就很強,再加上因為全軍覆沒所有內心的鬥志就很強,但是實際上趙國的能力還是很強的,而且地廣闊。

32樓:網友

趙國的政治中心比較多。當時的趙國有三個政治中心,這一點和其他國家不一樣。趙國就是因為這樣才迅速恢復國力的。

33樓:匿名使用者

領導者善於穩定軍心,作戰者善於想出計策,皇帝當時候也是一位明君。

34樓:卡卡西的靈魂

當時的趙國有三個政治中心,這一點和其他國家不一樣。趙國就是因為這樣才迅速恢復國力的。

長平之戰後,趙國幾乎亡國,卻為何還能大破燕國,北定匈奴?

35樓:亞瑟王的騎士

趙孝成王重用廉頗,李牧,防範匈奴入侵,燕軍趁機蠶食東境,平原君為相聯合韓,魏,楚,齊,合縱抗秦,秦將白起為秦昭襄王賜死,範相被罷,文武權力真空時,進軍函谷關,迫使秦軍不敢東出,李牧訓練邊軍,滅林胡等匈奴部族,廉頗奪燕城邑,歷經多年休養生息,趙已恢復戰前水平,軍士善戰,糧草富足,聯絡三晉,阻秦東出。

長平之戰後,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全殲匈奴10萬騎兵?

36樓:藍魔

長平之戰為什麼那麼多人投降?決策者應該能預料到投降的後果是什麼。戰場上還是不要輕易投降的好。

首先辱字就沒有幾個人受得了,最重要的是命也要看人家心情好不好。屠刀隨時能斬下來。

作為長平之戰的直接誘因,趙國接收上黨地區,趙國這樣做是不是錯誤

勸說趙國接受南韓給的上黨郡是沒有過錯的,可是這時的趙國並沒有真正做好戰爭的準備,或者是做出和秦國決一死戰的準備。之後更是在緊要關頭臨時換帥直接就導致了長平之戰的失敗,為之後趙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如果這個時候趙國將上黨郡納入版圖之中,無疑是乙個非常好的決定。上黨郡對於趙國來說就是一塊要衝之地,無疑給趙...

如果李牧代替趙括作為長平之戰的主帥,趙國會取勝嗎?

我覺得不會,戰爭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如果你的士兵素質不強,換再好的主帥都沒用,即使換成李牧也不會勝利。應該還是不會的,畢竟國力在這裡擺著,而且我覺得李牧也沒有白起厲害,算是兩方面都沒辦法超越,綜合評價。勝利者依舊是秦國,因為在戰爭潛力方面,秦國完勝,糧食產量,人口規模都超過趙國,加上,商鞅變法,秦國...

六國唇亡齒寒,為何長平之戰,其餘5國隔岸觀火,看著趙國慘敗

想當年趙國也是響噹噹的大國,對於厲害角色秦國,趙國是唯一敢與它抗衡的國家。趙國也是其他五國強大的盟友,可是當年趙國與秦國進行長平之戰,其他5個國家並沒有來幫忙,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一 其他5國自顧不暇 在長平之戰之前,其他五國其實已經被秦國蹂躪了一番。楚國 魏國 南韓,它們剛剛才和秦國有了幾場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