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呂后為什麼會讓張良安然度過一生?張良究竟聰明在哪裡?

時間 2025-01-27 10:50:28

1樓:帳號已登出

因為張良對他們有恩情,他自己非常的聰明,知道帝王想法。他的腦子,他知道皇帝和自己的區別。

2樓:帳號已登出

因為張良是懂得放棄一些權力的,這樣對於統治者來說沒有任何的威脅的。聰明在懂得進退,知道自己所處的地位,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

3樓:幸福小豬豬

因為張良識人善任,並且幫助劉邦和呂后處理了許多棘手的事情,能力特別強,但是不居功自傲,不重視權力,張良的聰明就體現在他對待主人特別盡心盡力,卻不居功自傲。

4樓:番茄味雞腿堡

對方在取得成功以後就辭掉了自己的職位,迴歸山林了,所以自然可以安度一生,可以很好的生活,他是乙個懂得審時度勢的人。

劉邦和呂后為何讓張良安然度過一生?張良的聰明之處在哪?

5樓:小夢侃文化

因為張良十分聰明,他把自己的權利交出去了,並且安享晚年。

6樓:小白醬子

因為張良是乙個非常聰明的人。張良不會掙功要賞,其他人都掙的搶功勞,只有張良默默無聞!

7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呂后認為張良對漢王朝沒有任何威脅,是個不用在乎的人,所以讓其安然度過一生;張良的聰明之處就在他對權勢不在乎,並且早就做好了功成身退的打算。

8樓:帳號已登出

呂后和劉邦讓張良安然渡過一生,是因為張良在劉邦開國之後就歸隱了,對劉邦不造成威脅,張良的聰明之處就在於懂得退讓。

劉邦和呂后為何讓張良安然度過一生?張良的聰明之處在哪?

9樓:體壇大拌菜

一、張良審時度勢,不貪圖名利。當劉邦想要對張良進行封賞的時候,張良沒有選擇獅子大開口,而是心懷感激的表示自己感謝劉邦為他帶來的一切,最後也只是要了300戶的封地,這讓劉邦和呂后非常滿意。

二、張良沒有追逐名利之心,遠離朝堂政治。張良其實一心想要為自己死去的弟弟報仇,所以當秦朝滅亡的一刻他的心願今已經完成。無慾無求的張良自然不會成為劉邦心中的禍患。

10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張良沒有勢力可以對江山形成威脅,所以讓他安度餘生;張良的聰明之處就是知道開國帝王都會卸磨殺驢,早早的就放棄了權勢。

張良為什麼投靠劉邦,張良為什麼放走劉邦?

張良曾經是被滅南韓的貴族子弟,滅國之後一直找機會刺殺秦始皇,最後以失敗告終,一次偶然遇到了黃石公得 太公兵法 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乙個深明韜略 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 智囊 秦二世元年 西元前209年 七月,陳勝 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緊接著,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湧。...

張良為什麼不取劉邦而代之,張良為何在劉邦打下天下後就離開了?

列星隨旋 一 張良沒實權。作為劉邦的參謀,權利不如韓信,蕭何。二 張良沒野心。項羽殺韓王。張良當時是韓國的丞相,他沒有自立。而是去幫助劉邦。三 張良深明處世之道。劉邦封功臣。張良沒有戰功,劉邦讓他自擇齊三萬戶。張良拒絕,最後選擇了第一次與劉邦見面的 留 做為自己的封地。 我還在沉澱 張良雖然運籌帷幄...

為什麼劉邦老謀深算,張良為什麼說劉邦是他遇到的真正對手

劉邦和 老謀深算 關係不大,我剛才在別的問題裡說了,讓別人去論證你捏造的現象,這是詭辯。劉邦出身草莽,近乎動物本能的趨利避害,所以才能生存。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張良字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 供給軍餉 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謀和算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