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南國見悠然
眾所周知,要問中國人國內最有名的山非泰山莫屬。泰山巍峨雄壯,氣勢磅礴,是五嶽之首。在古代中國泰山的地理位置處於黃河的中下游,被黃河和汶河所環繞,是歷來人們所認為的太陽初生之地,萬物生長之源。
用一句話概括,泰山的地位就是山莫大於之,史莫古於之。而泰山成為中國最有文化的一座山,最富歷史積澱的一座山,還要歸功於歷代帝王對泰山的封禪活動。封禪大典就是在泰山舉行祭天告地儀式。
古代的帝王莫不稱自己是天之子,封禪大典就是皇帝與天之間的交流,進而使老百姓產生一種皇帝是受命於天的錯覺,皇帝是真正的天子,進而維護其統治。
但並不是古代每乙個帝王都可以去泰山封禪的。要封禪需具備兩個條件:乙個是天下太平,國家強盛;第2個條件是天降祥瑞。
國家強盛,說明帝王治理有方,功德顯赫。天降祥瑞,說明上天認可了皇帝的統治,給予其表彰。這時候皇帝要做的事情就是舉辦封禪大典向上天進行回應。
封指的是在泰山最高處最接近於天的地方,用土築成圓壇用來祭天。禪指的是在泰山腳下的小山周圍,用土築成方壇用祭地。封禪大典起源於何朝何人,這個已經無法考證,但是結束是在宋真宗時期,這個是有定論的。
之後的帝王也有去泰山的,但這時候的封禪已經變了味道。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曾有12位遠古帝王曾舉行過封禪。可見封禪泰山的這一歷史傳統起源很早,遠古時期就有。之後的帝王無不為能夠到泰山封禪而努力,一輩子能去泰山舉行一次封禪大典是每乙個皇帝的夢想。
舉行了該大典,就驗證了其奉命於天替天行道這一統治人民的思想的正確性,使得君權神授理論更加深得人心。封禪大典的規模歷代都是非常浩大的,漢武帝的時候儀仗隊伍多達萬人,宋真宗的時候儀仗隊伍也有1600人,從山頂到山腳每兩步一人。
2樓:綏綏娞妥
封泰山,指泰山封禪,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之中泰山最高,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3樓:帥
一是可以顯示帝王的威嚴和至高無上的權力,二是可以彰顯自己的功績,藉以流芳百世。
4樓:三棵樹
封禪泰山主要是宣揚國威,宣揚自己的功勞和戰績,希望自己能夠名垂千史,成為一段佳話。
5樓:射手座的
因為想要得到神明的保佑。泰山是五嶽之首,在古代被認為是最接近天界的地方,去那裡會得到天神的保佑。
為何皇帝都會選擇在泰山進行封禪呢?
6樓:抉擇誰吧
泰山是乙個偉大的山峰,這麼多年從來就沒有被摧毀,自然就選擇在那裡,希望江山永固。
7樓:無崖子浪逍遙
無非就是想要讓自己的這個形勢變得更加威嚴一點。
8樓:半憂鬱少年嗚
因為泰山是五嶽之首,會象徵著皇帝是天下之首。
9樓:網友
因為泰山是五嶽之首啊,人心齊泰山移嘛。
10樓:愛好是個悲催
因為第一代封禪是在泰山進行,後續的人只是遵循傳統而已。
11樓:在菩提樹下的貓
泰山是比較高的一座山,古時候很看重風水,還有一直都在此進行的經驗。
12樓:阿達水電費
泰山是最高的山峰,他們肯定要去泰山。
13樓:網友
因為泰山比較有名,好像五嶽歸來不看山說的就是泰山吧。
14樓:個非凡哥
泰山可是五嶽之峰,相信明白的人都會去泰山的。
泰山為什麼能成為歷代皇帝的封禪地
15樓:匿名使用者
泰山在五嶽中名聲最著,其原因亦與秦漢之際開始的封禪。
活動有關。封建帝王的封禪活動是政治和迷信的混合物。封禪是一種祭祀性的禮儀活動,「封」是在泰山上堆土為壇,在壇上祭祀天神,報答上蒼的功績;「禪」是在泰山下掃除一片淨土,在淨土上祭祀土神,報答后土的功績。
古人認為「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天高不可及於泰山」,祈願「天地交泰」。於是,凡所謂「受命於天」的帝王,為答謝天帝的「受命」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之巔,積土為壇,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歸於天;然後,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祗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丘設壇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廣恩厚以報地。這就是歷代帝王狂熱追求的泰山封禪大典。
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視為國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徵,皇帝本人也儼然成為「奉天承運」的「真龍天子」了。歷代帝王封禪泰山活動,有其開始和發展的過程。封禪泰山,大約可溯源於原始人群對自然山川的崇拜。
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引《管子·封禪》說:「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東漢哲學家王充在他的《論衡·書虛》中也說:
為王太平,開封泰山,泰山之上,封可見者七十有二,紛紛湮滅者,不可勝數。」司馬遷從《管子》中找到名字的是十二位,他們是: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顓頊氏、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
這些人大都是古代比較強大的部落首領,是傳說中的人物。《尚書·舜典》記載:「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
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後。」所謂「巡狩」是指遊牧民的巡行狩獵。「柴」,燒柴火。
望」,是一種祭祀形式。這是一種原始的自然崇拜,與後世有目的的神道設教,告成功於天,以強調帝王統治權力的禮儀活動,有明顯區別。封禪和朝拜泰山,載入史冊的是從秦始皇開始,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聖祖、清高宗等帝王,都曾到泰山登封告祭、刻石記功。
其中漢武帝七次東巡登封。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封禪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元明以後改為祭祀。
清乾隆十一次朝拜泰山,六次登岱頂。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其統治,而泰山又因封禪告祭被抬到與天相齊的神聖高度。一座自然山嶽,受到文明大國的歷代最高統治者親臨封禪祭祀,並延續數千年之久,幾乎貫穿整個封建社會,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精神文化現象。
岳父為什麼稱為泰山,為什麼岳父稱之為泰山?岳母有這樣的稱呼嗎?
這種稱呼起源於這裡 泰山 典故如下 唐代的段成式在 酉陽雜俎 中記述了乙個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十四年 公元726年 到泰山封禪,丞相張說擔任封禪使,順便把他的女婿鄭鎰也帶去了。按照舊例,隨皇帝參加封禪後,丞相以下的官吏可以公升一級。鄭鎰本是九品官,張說利用職權,一下子為他提公升了四級,成了五品官...
泰山山頂上的熱水為什麼能賣到5元一杯?
主要是工作人員不容易,水都是從山下一步步抗上去的,這樣的話人工成本就高了,自然售價也高了。因為這些水運送到山頂都需要人工來完成,成本很高,所以泰山山頂上的熱水能賣到元一杯。水都是辛苦背上山的。泰山上的水食物等都是泰山人民從山下辛苦背上山的,所以就算熱水賣元一杯也是值得的!為什麼泰山山頂一杯熱水都要五...
為什麼會有泰山石敢當 泰山石敢當指的是什麼?
農村很多屋子上都寫 泰山石敢當 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泰山石敢當指的是什麼?泰山石敢當是什麼回事?真的有石敢當此人嗎?農村房屋上的 泰山石敢當 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古代的先民認為泰山石可鎮災厭殃,就用自然石雕刻 石敢當 或 泰山石敢當 的字立於牆根 街巷 橋頭 要衝,用於辟邪,以保村宅平安。石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