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夢侃文化
南韓作為秦國政策實施的第乙個國家,這事因為南韓距離秦國最近,所以也就成了秦國攻打六國的首選目標。
2樓:網友
位置不好,南韓處於秦國向東進攻的首要位置,滅了南韓秦國才能放心的攻打其他國家。
3樓:體育叮叮咚
南韓是六國之中實力最弱的乙個,秦國拿他開刀,可以提振將士們的士氣。為統一天下開乙個好頭。
4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他佔據了最重要的軍事要地,秦國想滅掉六國,只能從他先動手,所以說沒有辦法。必須先滅了南韓。
5樓:甜小妞娛樂
南韓是當時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南韓發展比較慢,局面不穩定,當時南韓的實力已經非常薄弱了,是秦國提公升士氣的首選;南韓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佔領了南韓以後,可以在以後的戰鬥中,讓秦國進退自如;而且南韓的兵器非常的厲害,如果能滅掉南韓,將兵器據為己有,可以增強軍隊的戰鬥力。
秦始皇統一六國最早滅的是南韓南韓指的是現在的那裡?
6樓:穆子澈想我
南韓指的是現在的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
南韓(西元前403-西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西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
西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南韓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州市)。西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鄭州)。前325年魏惠王與韓宣惠王(韓威侯)在巫沙會面,並尊為王。
前230年南韓被秦國所滅,所在地設定潁川郡。
南韓的興衰過程。
1、興起。曲沃桓叔庶子韓萬,因協助曲沃武公由曲沃克晉,被武公封於韓地,繁衍氏族,在韓獻子在位時成為晉的門閥名卿,傳至韓康子。
前455年~前453年,韓康子與魏桓子奉智伯之命,在晉陽之戰中,討伐趙襄子。最後韓、魏倒戈,與趙合滅智伯,瓜分了智伯所有食邑。從此韓、趙、魏三卿世族獨霸晉政。
三卿再將晉的領地瓜分,前403年,周天子正承認晉三卿為諸侯,南韓正式立國。是為三家分晉。
2、強盛。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並遷都新鄭。但由於七國間韓地處諸國包圍之中,發展空間小;國土面積又最小。故屢遭其他六國攻伐。
至韓昭侯在位時,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加強**集權,整頓軍備。使南韓國力大增,十數年間,諸侯無侵者。
3、衰微。由於地處黃河中游地區,南韓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有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洛陽),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在昭侯時的短暫強盛之後,南韓迅速衰落。屢遭列強欺凌。
早年已經為魏齊之間的爭霸資本,於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圍魏救韓的結果。秦楚爭霸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戰國末期,南韓成了秦國和齊國之間戰爭的緩衝地,苟延殘存;前265年,秦國大舉進攻韓上黨,上黨不願被秦佔有,改降於趙,引發了長平之戰。
兩場決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南韓而起,充分體現了南韓被列強圍欺魚肉的困境。最終於在前230年,南韓被秦所滅,成為六國中第乙個被秦所滅的國家。
7樓:蠟筆咬金
南韓,是戰國時期周朝的諸侯國之一,被史學家與魏、趙、秦、楚、燕、齊並稱為「戰國七雄」。其實相對於其他六國來說,南韓是個存在感比較低的國家。但它的地理位置卻非常優越。
戰國時期,南韓的國都位於新鄭,曾是春秋時期鄭國的國都,韓滅鄭後,在此建都。
南韓的國土主要是現在的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地區,地處中原要害之地。秦國在春秋時期,秦穆公就對這片土地非常感興趣,哪怕得罪霸主地位的鄭國,也想碰一碰這一領域。
但就是這樣乙個佔據重要地位的國家,怎麼就被秦第乙個給滅了呢?
其實秦滅六國第乙個滅的是南韓,有很多理由。第乙個理由是南韓的實力在那時候是最弱的,經過多年的持戰爭早就已經散架。而且那時候南韓內部有許多秦國的探子。
所以滅掉南韓非常簡單。第二個理由就是南韓擋在了秦國向東的路。函谷關就在此地,六國經常從這裡聯合起來攻打秦國。
如果將南韓滅掉,就可以將函谷關握在自己的手裡,不用再擔心六國聯合來攻打自己。
我們不得不承認,經過數代國君的經營,秦國的實力非常雄厚,而且要比齊國更加狡猾。從六國被滅的先後順序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秦始皇嬴政的敏捷思維。如果換個順序滅六國,可能結果就大不相同了。
六國先後被滅的順序為韓,趙,魏,楚,燕,齊,但這個順序並不是嬴政胡亂瞎想出來的。這遵循著兩個原則規律。第乙個原則規律就是遠交近攻,第二個原則規律就是先弱後強。
那時候的南韓就非常符合這兩層規律。
8樓:知足常樂
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滅韓、十九年(前228年)滅趙、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
南韓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9樓:網友
是我國現在河南省的許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長葛市等地。南韓是七國當中國土面積做小的。
10樓:王祿
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因為當時有很多的封侯大將,但是經過403年的改革之後,最後城裡南韓。
11樓:網友
陝西河南一帶。緊挨陝西。
秦始皇何時滅南韓
12樓:匿名使用者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南韓降將內史騰率秦軍滅南韓,俘韓王安,韓亡。所得韓地置潁川郡。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使用什麼文字,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統一使用的是哪一種文字?
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前221年 推行 書同文,車同軌 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 約公元8年 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使用文字是小篆 不是李斯搞出來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統一使用哪種文字
豪俠 小篆體小篆 篆 本是小篆 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 篆文 專指小篆。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型,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型相當複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 書同文 來統一天下的文字...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秦國有哪些名將
春風十里不如你耶 1 白起 白起 公元前257年 羋姓,白氏,名起,郿邑 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 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 兵家 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後代。熟知兵法,善於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 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