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歷史映像機
漢武帝在位54年,就打了匈奴44年,他為什麼要揪著匈奴不放?
在位54年的漢武帝,打了44年的匈奴,他和匈奴有什麼恩怨?
2樓:曉宇的搞笑理念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後,秦朝對匈奴也沒少發難,只是在西漢初年,極為強盛,這主要是與匈奴 "亂 "完秦朝後,有機會搶到了不少地盤,加上西漢初年的各州,也沒有閒工夫去懲治外族入侵,所以匈奴有很長一段時間休養生息。直到 "武帝 "時,當時的西漢王朝政局已經穩定,而且經歷了統治的擁護和繁榮時期,可以說漢朝已經有了大量的 "背景",再加上武帝是個有 "心 "的皇帝。
<>征服外來侵略,特別是削弱 "匈奴 "的力量被武帝提上日程,他們開始選拔軍事人才,訓練兵馬,儲備物資,準備發兵進攻匈奴。因此,西元前133年,漢武帝首次集結軍隊,對匈奴發起了 "戰爭"。此後,從西元前133年到西元前119年,漢武帝多次派軍隊對匈奴發動戰爭。
在眾多戰役中,最具 "決定性 "的戰役是在河南、河西和莫北的戰役。提到這三次關鍵戰役,有兩個人不得不說,那就是被稱為勝利者的將軍 "衛青 "和他的侄子 "霍去病"。
這兩位古代歷史上的名將,一生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與 "匈奴 "作戰,最後衛青取得了 "七戰七捷 "的驕人戰績,衛青還說出了 "胡虜不滅,何以家為 "的誓言。而這兩位 "大漢骨幹 "也在三次關鍵戰役中發揮了 "關鍵 "作用,可謂是 "有勇有謀",既能很好地利用草原地區的地形,又能合理地調配兵馬,最終取得了三次戰役的勝利。
匈奴在與漢武帝對峙數十年後,在 "莫北戰爭 "中被打散成五部分,只能停留在自然環境惡劣的莫北地區。西元前119年,霍去病以 "勝利者 "的姿態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漢軍士兵和投降的匈奴首領的包圍下,"狼居胥""禪讓於姑衍""登漢海",漢海就是今天的 "貝加爾湖",是在自己為漢朝拓展的新領土上游蕩。
3樓:養生丫丫
在位54年的漢武帝,打了44年的匈奴,他和匈奴的恩怨其實也就是漢朝一直以來都以公主和親來促進匈奴之間的關係,但是匈奴還是不滿足和親帶來的好處,而是得寸進尺,所以漢武帝實在是受不了這種關係。所以直接開戰,並且擴張自己的領土。
4樓:桑桑愛看劇
其實他和周奴主要的問題和恩怨就是對於地區佔據的問題,他們當時搶地的原因,也導致他們之間的恩怨,積深的非常嚴重。
5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他和匈奴並沒有什麼恩怨,其實是匈奴想要佔領他的領土,他為了不讓百姓受苦,所以才會這樣。
6樓:夾竹桃
主要是因為劉邦還在位時差點被匈奴滅國,所以剿滅匈奴成了漢武帝的夙願。
漢武帝在位時間,漢 武帝在位時間?
漢武帝劉徹十六歲登基,享年70歲,在位54年,在位時間 前140 前87年 漢武帝劉徹 前156年 前87年 西漢的第7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 戰略家。生於漢景帝前元年 前156年 1 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 推恩令 解決王...
漢武帝在位期間是如何使西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的
天秤座 個人覺得漢武就是嗗老族 漢武帝期的繁榮主要是文景期間打下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在經濟方面重用桑弘羊改革,實行鹽鐵專賣 均輸法 平準法,通過鹽鐵的國有化和國家對經濟進行巨集觀調控,如鹽鐵專賣增加了財政收入,均輸法節省了成本和物資損耗,平推法既能調整物價,使人們得利,又能夠增加財政收入 政治方面,...
漢武帝元朔五年是公元多少年,漢武帝發動的三大戰役是什麼
武帝元朔二年 西元前127年 匈奴入寇上谷 漁陽一線,漢車騎將軍衛青率漢騎 數萬出雲中,擊殺匈奴數千,收復河套地區,設朔方等郡,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直接威脅。此 為第一次漢征匈奴,屬試探性質,匈奴未受重大打擊,不久又以數萬騎入寇代郡,殺太守。武帝元朔二年 西元前127年 所以元朔五年是西元前1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