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至魏晉南北朝什麼的出現為隋唐三省六部制準備了條件?

時間 2025-03-15 04:10:23

1樓:雨後落葉

漢武帝奪外朝(以丞相為主的正式的**機關)權,設立以大將軍為首的內朝,專門處理軍國大事。以原屬少府的尚書以及中書二者來轉達表章,溝通內外朝,為後世尚書省的發端。漢成帝置"四曹尚書",即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尚書,此後世"六部尚書"之濫觴。

東漢時設定尚書檯,統領百官政事,長官稱尚書令。但是此時的尚書檯在體制上仍然屬於少府序列,官品低微,所以另派大將軍、大司馬、太傅以錄尚書事的名義秉政。

東漢末設侍中寺,為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置侍中、散騎常侍等官,多以卓有學識的士人充任,為一時清選。

3.魏晉南北朝。

三國時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隸少府的尚書吏部曹、選部曹等尚書諸曹為丞相屬官,將漢武帝建立的內朝轉為外朝官署,這是尚書省建立的開端。按:東漢時雖有尚書檯、已經成為處理政務的主要機關,但畢竟是隸屬於內廷的官署,不能說是國家的正式政務機關。

曹丕以尚書諸曹權力過大,遂以曹操設立的專門處理機密文書的秘書省為基礎另設中書省,掌管機要,起草和釋出詔令。置中書監、令各一人,以中書監為長官。

南北朝時侍中、散騎常侍的權力逐漸擴大。北朝則政出門下,成為**政治機構的重心。晉代,正式有門下省的建制。

2樓:初入社會的小學僧

尚書檯和尚書省的建立。

簡述隋唐時代的三省六部制度

3樓:網友

三省六部初創於隋文帝時,經唐朝更趨規範化、程式化。制度規定,**設中書(隋稱內史)、門下、尚書三省為最高政務機構;中書省草詔,門下省稽核,尚書省執行。作為行政機構的尚書省下設吏、禮、兵、刑、戶、工六部,分管具體事務。

三省長官都是宰相。

三省六部制其實是皇權逐漸增強的產物:眾多宰相集體議事,分工明確的三省互相牽制,使個別宰相難以擅權專斷。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主要是在當時的 及其相關的史實?

4樓:帥哥哥的啦

有利於皇權對於相權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

唐代三省制的特點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轉變。這種變化的動因在於皇權對於相權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為了控制相權,皇帝逐漸使用一些資歷較輕的**參預朝政,實際行使宰相的權力,但是由於沒有宰相崇高的體制,所以便於控制。

漸漸的,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以及左右僕射這些宰相職務已經變成了乙個崇高的虛銜,而真正的宰相卻成為一種臨時性質的職務,這符合從漢代開始的相權不斷下降的規律。 唐代以三省首長「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新唐書》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書門下三品」等。

唐太宗貞觀八年,僕射李靖因病辭去宰相職務,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兩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於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黃門侍郎郭待舉、兵部侍郎岑長倩)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者為宰相。

長興四年為避諱(慕容延釗父名章),曾改為「同中書門下二品」,因為尚書僕射是職事官從二品。貞觀十七年,蕭瑀、李績並「同中書門下三品」,因為侍中、中書令是正三品,「同中書門下三品」之名始於此。高宗以後,宰相必須加「同中書門下三品」之銜,否則即使擔任中書令也不能稱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師頭銜的除外)。

三省合署議事、辦公,三省職能逐漸趨向混同合一。 三省分權,勢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為了三省之間協調行動,三省首長定期在門下省的政事堂議事。

自武德年間開始,中書、門下集議於政事堂,政事堂設於門下省。(《通典》:「舊制,宰相常於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

唐高宗永淳年間,「裴炎自侍中遷中書令,乃徙政事堂於中書省。」由此,確立了中書省的中心地位。開元十一年,中書令張說奏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政事堂印也改為中書門下印,且於其後分列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

從此,中書門下正式成為宰相的辦事機構。 尚書省在唐代一度改稱文昌臺、都臺、中臺,旋復舊稱。 中書省在唐代一度改稱西臺、鳳閣、紫微省,旋復舊稱。

門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稱東臺、鸞臺、黃門省等,旋復舊稱。

5樓:y__春風朝露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六部分管具體政務。

6樓:那年的夢迴

作用:有一點不能改變就是封建社會的制度都帶有拱衛封建統治的目的。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也不例外,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在當時提高了行政效率,促進了國家**機構的良好發展。

同時這也是封建皇帝對丞相職權的分化,弱化相權加強皇權的表現。

三省分為尚書、中書、門下省,尚書省下轄六部立戶禮兵刑工部,各部門分工明確。

7樓:匿名使用者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對於三省制,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政令和政策的制定、稽核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集權的調整和補充。三省: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六部:吏部、禮部、兵部、度支(後改為戶部)、都官(後改為刑部)和工部。

隋唐設立三省六部制,其中負責學政的是(  )。

8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鋒敏】:c

隋唐設定三省六部制,其中中書省負責釋出政令,門下省負責稽核政令,尚書省負責行政管理;尚書省分成六部,戶部負責頃基搭財政,吏部負責吏雀拿政,兵部負責軍政,禮部負責學政,工部負責工程,刑部負責刑獄。

隋唐設立三省六部制,其中負責學政的是( )。

9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鋒敏】:c

隋唐設定三省六部制,其中中書省負責釋出政令,門下省負責稽核政令.尚書省負責行政管理;尚書省分成六部,戶部負責頃基搭財政,吏部負責吏雀拿政,兵部負責軍政,禮部負責學政,工部負責工程,刑部負責刑獄。

有什麼魏晉南北朝的書好看,有什麼魏晉南北朝的書好看

阿休and阿呆 東晉門閥政治 田餘慶教授的。魏晉南北朝史探微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陳寅恪著,萬繩楠整理,黃山書社,1987年版。兩晉南北朝史 呂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魏晉南北朝史 王仲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唐長孺著,三聯書店,1955年版。魏晉南...

魏晉南北朝時間軸是什麼?魏晉南北朝指的是哪幾個朝代

北朝結束了中國從八王之亂起將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戰的局面。後世的隋唐兩朝都是繼承了北朝,他們的開國皇帝們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貴,並且又從軍事和政治制度等各個領域都沿襲北朝並加以更好的發展和創新,奠定了隋唐盛世和民族大融合的基礎。魏晉南北朝主要分三個階段,三國時期 220年 280年 兩晉 265年 42...

魏晉南北朝的人為什麼那麼奇葩?魏晉南北朝真的荒唐而又美好嗎?

首先我們得了解下時代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亂世時期,戰亂頻發又逢天災人禍,人命賤如草芥,天道無情,連看似牢固的政權都能在朝夕間成為前朝傳說,又何況人命呢?在這個幻滅的年代,文人們更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與無力,可能前一陣子還開懷暢飲的好友,就會因為一次突如其來的戰爭奪走了性命,可以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