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23課 諸葛亮給劉備提出了什麼對策

時間 2025-03-16 17:30:08

1樓:布執盜

隆中對,即取荊州、益州為根據地,聯合孫權共抗曹操,一旦天下形勢有變則可先遣一員上將率荊州軍隊進擊中原一帶,劉備親率益州軍隊自秦川出擊,圖謀天下。

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後取勝的策略,想象一下,劉備和諸葛亮有一段怎麼精彩的對話呢?

2樓:網友

1諸葛亮針對當時情況提出的主要對策及其依據。

第一,在當時的條件下,劉備完全不具備向北或向東發展的可能性。劉備的最終目標是「信大義於天下」,即興復漢室,他的主要敵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團。但曹操集團在官渡之戰中擊敗了袁紹,「以弱勝強」,其地位日益鞏固,諸葛亮看出了他的軍事優勢(今曹已擁百萬之眾)和政治優勢(挾天子而令諸侯」),因而作出「不可與爭鋒」 的結論;又在這個結論之前著一「誠」字,強調了要尊重這個客觀實際的意思。

既然如此,能不能向東發展呢?諸葛亮又認為,向東發展的可能性也不存在。東方的孫權集團是當時長江以南的最大割據勢力,他不僅有優越的地理條件(「國險」),而且內部團結緊密(「民附」和「賢能為之用」),其地位也比較鞏固。

他跟曹操集團之間的矛盾很大,據此,諸葛亮又作出了「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的結論。「為援」,就是把孫權集團當做反曹的同盟者或牽制曹操集團的力量。 第二,劉備應當首先奪取荊、益二州,作為建立「霸業」的根基。

他指出:「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在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是兵家必爭之地;而益州也是乙個險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個天然的糧倉,在經濟上具有重要價值。能夠佔領這樣的戰略要地,並充實自己的經濟力量,「霸業」自然就有了根基。

接著又引用漢高祖憑藉益州這塊根據地奪取天下的歷史經驗,進一步的論證了奪取益州的必要性。與此同時,他又看到劉表、劉璋這兩個集團的弱點,指出劉表必然「不能守」住荊州,而劉璋的內部也極不穩固(「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型之士思得明君」),這恰恰給劉備提供了可乘之機。劉備是「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號召力。

因此,奪取荊、益二州的計劃完全有實現的可能。 奪取荊、益之後,應當一方面修明內政,跟西南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建立鞏固的戰略後方;另一方面聯合孫權,把曹操集團孤立起來,使他兩面受敵,這樣形成就會發生有利於我的變化 諸葛亮 的這番對策,從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是完全可行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對形勢前景的分析中,特別強調「人謀」的作用。

例如談到曹操集團的「以弱為強」時就著重指出:「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又指出孫權集團地位的鞏固,也跟「賢能為之用」有關。

最後又向劉備提出「總攬英雄」的建議。這就表明儘管劉備目前處境很難,但只要「人謀」得當,成霸業、興漢室的願望還是可以實現的。

3樓:網友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翻譯:劉備說:「好!

從此同諸葛亮的情誼一天天地深厚了。 關羽、張飛等人不高興了,劉備勸解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一樣。

希望各位不要再說什麼了。」關羽、張飛才平靜下來。

4樓:匿名使用者

隆中對雖好 但後來沒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 只能憑藉川地險要而三足鼎立了 沒有了一統天下的能力。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不提前請出諸葛亮的原因是什麼?

5樓:呂小鳴

因為在劉備剛到荊州的時候諸葛亮的年紀還很小,並不能夠讓人相信他有足夠的才華。

6樓:社會生活家

因為劉備當時根本就不知道有諸葛亮這個人物的存在,只是通過徐庶的推薦才請出諸葛亮。

7樓:網友

不知道諸葛亮的厲害,劉備在前期被迫四處遊蕩,知道諸葛亮也是因為徐庶的推薦。

諸葛亮提出了什麼建議成為了劉備的主要謀士?

8樓:漫閱科技

諸葛亮提出統一全國的建議,即所謂「隆中對」。從此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後劉備根據其策略,聯孫攻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並佔領荊益,建立了蜀漢政權。

初三語文 出師表 第三段諸葛亮向後主提出了怎麼樣的建議

9樓:寧靜致遠

就國內政事的安排,諸葛亮提出了3條建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這三條建議的核心是親賢遠佞。

表文主要是向後主進言的,首揭「開張聖聽」,以開啟進言之路。在開啟忠諫之路的前提下,談執法「平明」,先總提後分述,扣緊「開張聖聽」的精神。宮中之事,向郭攸之、費幃、董允這些志慮忠純之士請教;府中之事,向向寵請教。

最後提出親賢遠佞。三項建議,既獨立成項,又相互關聯,廣開言路是前提,執法公平是關鍵,親賢遠佞是核心。能否做到廣開言路和嚴明賞罰,關鍵在於能否做到親賢遠佞,親賢遠佞的思想是貫穿全篇的。

諸葛亮輔佐劉備打了哪些勝仗,三國時期,諸葛亮輔佐劉備打了哪些勝仗

諸葛亮 用兵如神 歷史上的諸葛亮善於內政治理,用兵並非其所長,可通過下面事實說明 火燒博望坡 此乃劉備所為,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草船借箭 此乃孫堅 孫權父子所為,分別發生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 借東風 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此乃曹操之天災,非人為 赤壁之戰 只有智激孫權是史實...

諸葛亮向劉備就天下形勢提出的建議是

亮答曰 自董卓 已來,豪傑並起,跨州 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 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 寡。然操遂能剋紹,以 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 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 諸侯,此誠不可與爭 鋒。孫權據有江東,已 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 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 據漢 沔,利盡南海,東連吳...

到底是劉備三顧茅廬見諸葛亮,還是諸葛亮主動北上找劉備

七月風 在三國演義的劇情當中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的諸葛亮,但是i真正的事實並非如此,早三國演義中主要還是為了烘托劉備愛才的一點,以及謙虛的一點才有這種劇情的,真正的事實是諸葛亮去找的劉備的,而且是打算前去一試的。劉表奏表劉備領豫州牧,進駐新野,協助劉表劉備就同意了劉表,然後劉備回新野之後就開始四處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