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大舉北伐匈奴到底給民眾帶來了什麼呢?

時間 2025-03-18 10:20:23

1樓:網友

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漢武帝北伐匈奴消耗了大量的國力,為了軍費加重了賦稅。軍人的犧牲也讓很多家庭家破人亡。

2樓:九牧林君

漢武帝大舉侵略匈奴。耀武了漢朝的威風。但是同時也給漢朝的農民帶來了水深火熱的經濟問題。人民吃不飽飯,過不好安穩的日子。

漢武帝要滅掉匈奴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只是因為邊境的威脅嗎?

3樓:承吉凌

漢武帝滅匈奴,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經過文帝景帝兩代的積累,漢武帝已經具備了與匈奴對抗的實力,因此北擊匈奴就成為了漢武帝功績當中乙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不過,為什麼漢武帝對於匈奴如此憎恨,一定要滅掉它呢?只是因為匈奴對於漢朝國境的威脅嗎?

這的確是乙個重要的原因,但其實還有乙個原因,是什麼呢?

漢武帝是歷史上能與秦始皇相媲美的皇帝,他的一大功績就是擊潰了匈奴,讓大漢王朝走向輝煌。漢武帝在位54年,就有44年與匈奴相爭,甚至匈奴逃到漠北也不願放過。為什麼漢武帝一心要滅匈奴呢?

早在西漢建立之初,匈奴就是中原王朝的重大威脅,數次南下攻城屠邑,掠奪人口財物。漢高祖劉邦曾親率30萬大軍北上,也被匈奴擊敗。隨後,大漢忍氣吞聲,漢文帝和漢景帝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以緩解匈奴的襲擾,儘管顏面盡失,可是邊關依舊時不時受到騷擾。

漢武帝登基之後,向匈奴發動了反擊,從西元前129年開始,歷時44年。主要有三大戰略反擊,分別為漠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共殲滅匈奴15萬人,俘虜10萬人。漢武帝要滅匈奴,除了解決邊關騷擾的問題外,其實還與一封信有關,寄信人是冒頓單于,收件人是呂后。

西元前195年,劉邦因病去世,冒頓單于見大漢王朝的繼任者劉盈是個仁弱的小孩,太后又是女流之輩,便生出輕慢之心,寫了一封傲慢霪褻的國書,派使者送給呂后。內容為:孤憤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

陛下獨立,孤憤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呂后是母儀天下的太后,是大漢王朝的象徵,豈能受此侮辱。奈何國力衰弱,無力抵抗強大的匈奴,呂后只得忍氣吞聲,不僅寫了一封曲意逢迎的回信,還送給冒頓單于許多宮女和財物,以換取修生養息的時間。

經過數十年的沉澱,大漢國力變得強大,到漢武帝即位時,反擊匈奴的時機已經成熟。他也知道匈奴帶給他們劉氏家族的羞辱,並暗自立誓必滅匈奴。所以,漢武帝在位期間,西漢王朝一直對匈奴採取高壓政策,大大消耗了匈奴的實力。

這封信一直被漢朝王室儲存,是為了激勵大漢皇帝,不要忘記恥辱,這也是漢朝對匈奴持續打擊兩百多年的真正原因,直到西元91年,北匈奴西遷,徹底消失在歷史舞臺。

漢武帝消滅匈奴的真正動機是什麼呢?

西漢初年,由於國家結束戰亂,社會剛剛安定下來,國家綜合實力比較貧弱。雖然個子很高,但拳頭不硬,如劉邦在取得國內統一後,主動出擊匈奴,妄圖一舉消滅北方的威脅,結果被困 白登山 若不是行賄冒頓大單于的閼氏得以逃脫,說不定都被冒頓大單于給滅了。回來以後再也不敢貿然出擊匈奴了,再面對匈奴的侵擾時候,只能忍辱...

漢武帝為了解決匈奴對北部邊郡威脅 開通西域採取了哪些舉措 簡述這些措施的積極作用

雙璽靈門 為了夾擊匈奴,漢武帝派遣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張騫被俘,雖然沒能完成任務,但對西域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時,大將軍衛青和霍去病北擊匈奴,匈奴戰敗,一部分西遷,為漢與西域諸國友好交往掃清了障礙。緊接著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彰顯大漢的國力,西域各國紛紛表示臣服派遣使節進貢通商。漢武帝向西域地區派...

秦始皇和漢武帝對解決匈奴問題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狐者異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我國歷史上有作為的皇帝.秦始皇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也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深遠影響的 千古一帝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是歷史發展的巨大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第一,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第二,使人民獲得了較為安定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秦的統一,順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