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呂蒙可以說是我們當代優秀打工人的模範,其實用人單位拿呂蒙來當例子激勵員工沒有任何問題。(當然,我這裡指的是正面意義)
呂蒙沒什麼背景,不同於江東顧,陸,朱,張的豪紳大家,說是草根出身一點不過分,但是人窮志不窮,呂蒙從頭徹尾都在極力的表現自己,儘管他的出身很普通,但是他都表現的十分自信,襄樊戰爭之前,小到討伐山賊,大到濡須口退曹,相當於從基層士卒幹到軍隊領袖,更何況還從文盲學成了儒士,這可不是一般的毅力和天賦啊。
所以說呂蒙被孫權重用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而是通過不斷的積累而完成的。
當然了,毫無背景是絕對走不進東吳的領導班子的,這就包含了一定的政治原因。東吳的政治環境極為複雜,甚至到部分決策甚至都取決於各個家族代表人,所以孫權必須不斷集權,在此之前要制衡,斡旋各方勢力,呂蒙作為自己的發言人和代表人再合適不過,一沒背景,二很忠心,畢竟是從孫策的班子幹過來的,這也是孫權願意培養新興將領的根本原因。
孫權為什麼要殺呂蒙?
2樓:生活小能手
因為孫權忌憚關羽,一旦讓他活著離開,那將是放虎歸山,自己好不容易拿到的荊州,又擔心將被關羽率軍奪回,因而直接選擇殺了關羽,永絕後患。
其實孫權殺害關羽有點小題大做了,關羽在當時的聲望極高,殺害了關羽無疑會激發蜀國的仇恨,反而對自己更為不利。即便是不殺害關羽,蜀軍也未必能攻下荊州,因為蜀軍多是步兵,入水作戰本就不太擅長。
但是孫權可能為了萬無一失吧,只想到了能最大限度的削弱蜀國力量,沒能考慮那麼多,也有可能有其他的想法咱也就不得而知了。
孫權派呂蒙奪取荊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孫權與和呂蒙商議,準備伺機收回荊州,於是積極備戰。又命都尉徐詳拜訪曹操,請求歸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結為姻親。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再攻合肥,曹魏諸州皆抽調兵力赴揚州屯駐。劉備署任的荊州守將關羽趁襄樊空虛之際,發動襄樊之戰。在此期間,據稱關羽曾數次辱罵孫權所派的使者 ,後來還派人「擅取湘關公尺」,孫權以此為名,下令出征荊州,命呂蒙為前部。
呂蒙兵不血刃,襲取劉備統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將軍潘璋、朱然也將關羽擒殺。同年,曹操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
孫權派校尉梁寓向朝廷進貢,又將原先俘虜的朱光等人送歸北方,作出示好舉動。
呂蒙是被孫權害死的嗎,呂蒙到底是病死的還是被孫權殺的
呂蒙和孫權 1 呂蒙不是被孫權害死的。2 江陵一戰,呂蒙立功至巨,孫權任命他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五百斤。呂蒙推辭再三,不肯接受金錢,孫權不許。封爵還未頒布,呂蒙疾病發作 後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 甘寧 孫皎 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
孫權勸學中魯肅為什麼會對呂蒙刮目相待
小薇薇 1 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 愛才,二人情投意合。2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 卿今者才略,...
孫權強調不要殺關羽,為什麼呂蒙非要殺,是公報私仇嗎?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魏國 蜀國 吳國各自稱霸一方。其中相對弱小的蜀國和吳國在很長時間裡都保持著聯盟,共同對抗強大的曹魏。但是兩國之間也曾經爆發過戰爭,其中要數夷陵之戰的規模最大。蜀國的精銳大軍都在夷陵之戰中被消滅,劉備也因此一病不起,死在了白帝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為何呂蒙非要殺關羽?而爆發夷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