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教出了四名學生,這四位高徒中誰活到了最後?

時間 2025-03-30 15:15:08

1樓:魚香肉

鬼谷子教出了四名學生分別是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最後孫臏活到了最後,當乙個教書先生。

2樓:賽笑縫魅

歷史書本上著名的四人便是孫臏、龐涓、蘇秦、張儀。但其中張儀活到了最後,因為他協助秦王縱橫六國,一統天下。

鬼谷子的**(鬼谷子一生徒弟無數)

3樓:承吉凌

鬼谷子一生培養學生很多,堪稱精英者有五百餘人,最厲害的徒弟有五個。

第乙個徒弟叫商鞅,他的策略對當時秦國的影響非常大,但是他老師是誰這種問題人們一直都在討論,也不得而解,有人說是鬼谷子。如果是鬼谷子的話他下場還真的不好,因為他的策略,影響到了當時很多優越地位的人,激怒了很多士大夫,秦王只有將他交出去,進行五馬分屍,這種殘忍的處決方式真的想想都覺得可怕。

第二個徒弟叫龐涓,他也是乙個厲害的人物,厲害在於兵法方面,鬼谷子教給他兵法,學成之後為魏國效命,作戰方面是當時的佼佼者,從來都是隻會贏不會敗,是難得的人才,別的國家一聽是他帶兵策劃就害怕空埋的嚇尿,不過馬有失前蹄的時候,在桂陵之戰的時候敗給了孫臏,孫臏用萬箭齊發射穿他的背,這下場可想而知。

第三個徒弟也就是殺了龐涓的孫臏,他跟龐涓是師兄弟,本來開始跟龐涓一起都在為魏國效力,因為兩人都很厲害,自然對方眼裡都容不下各自,所以互相殘殺,孫龐鬥智也因此而來,中跡兩人一直鬥智鬥勇,都不放過彼此的意思。後來,龐涓把孫臏引人他的計劃裡,還把他的膝蓋骨給挑了,害他成了廢人,手段真的極其殘忍。之後孫臏逃到了齊國開始反擊,不負他自己所望,報仇的心理促使他打敗了龐涓,不過他的一生也是淒涼,到了晚年的死因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也有人說他是被別人殺掉的。

第四個是張儀,他也是鬼谷子的徒弟,而且相當有名,他相當於是乙個說客,遊說六國,想讓合縱產生裂縫,這不是跟蘇秦對著幹嘛,因為他跟蘇秦是死對頭,一言不合就開幹,張儀一生忠心為秦國做事,卻被無情的給趕出秦國,走投無路的他想來投靠魏國,沒想到魏國更加討厭他不待見他,最後弄得自己無家可歸,心中熊熊大志難以展現,一身的本領就這麼荒廢了。

第五個叫蘇秦,蘇秦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外出遊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後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後遊說列國,鬥培螞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

蘇秦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蘇秦臨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戰國時期,名師出高徒的鬼谷子四弟子,為什麼下場都很慘?

從小的方面來講,這四個人,都有些張狂。有才華的人大都是狂人,這在歷史上已經見怪不怪了。龐涓心高氣傲,滿腹經綸,自以為可以運籌帷幄於隆中,但孫臏的才華確實高他一等,使他心生嫉妒,人心的陰暗面被激發,才有了陷害孫臏之說。蘇秦 張儀兩人學完遊說之術後,開始遊說各國,蘇秦效力於趙國,張儀在蘇秦設計下 受辱投...

四名學生恰好比大一歲年齡的積為,四名學生恰好乙個比乙個大一歲,年齡的積為3024,這四名學生的年齡分別是多大

沈田談安順 解 設第乙個學生為x x x 1 x 2 x 3 3024 方程是這樣列,給你乙個思考的空間,自己去解吧 比較乘號哦 蔣滌菅賢淑 分解質因數,再組合 3024 2x2x2x2x3x3x3x7 結果分別是 2x3 6 72x2x2 8 3x3 9 據題意,四個年齡當中一定有兩個年齡為偶數,...

犧牲的四名戰士為什麼現在才說?

其實還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考慮才選擇保密的。立馬公佈戰士們的死訊,勢必會煽動民眾對印度軍隊的仇恨情緒,激化兩國矛盾,進而會爆發更大的武裝衝突,導致更多邊境軍人的犧牲,所以為了穩定群眾情緒和軍心,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但現在印度國內形勢非常嚴峻,莫迪一直想靠邊境衝突轉移印度國內矛盾,所以他們不斷挑釁中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