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街門至丿走
學術界一般認為,中國經濟重心南移開始於魏晉南北朝時代(具體來說開始於東晉十六國時期),完成於兩宋。 初早期:戰國時期,吳越爭霸,開創東南。
初中期:秦末漢初,開創兩廣。 初末期:
三國時期,中原混戰,部分百姓南遷,東吳大力開發長江中下游。經濟開始轉移南方。 中早期:
金滅北宋,大量百姓、工匠、商業南逃,再加南宋朝廷無意北伐,經濟重心開始轉移南方,開創海上瓷器之路,經貿到達南洋。 中中期:元滅南宋,商業幾乎全部南逃,為明初資本主義萌芽播種。
輝煌期:元滅,江南工商業迅速恢復,伴隨明初的開放立國的理念和鄭和七次下西洋,經貿銷售遍佈日本朝鮮東南亞,為工商業帶來廣袤市場。經濟重心完全轉移南方。
後期:清朝禁海和閉關鎖國政策,江南工商業沉淪兩百餘年,直到1840後又發展。
2樓:網友
大概率是不會的。南方的經濟基礎。
已經十分雄厚,相比我們北方的優勢已經非常大了,這麼大的差距,絕不是短期內能彌補的。因此,在可預見的將來,南方,依舊是中國不可替代的經濟中心,我們北方盡力追趕,差距不要再拉開就好。
中國經濟重心為什麼會南移?
3樓:源婆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
的原因有:1、北方拍虧長期戰亂,南方相對安定,為南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
2、北方大量勞動人民為了躲避戰亂而南遷,充實了南方的勞動力,並且帶去先進的工具和技術。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
南宋)或者東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開發。
4、南方自然條件好,梁仿適合農業發展,而且對外**條件比北方優越。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南方橡賀纖經濟發展都是在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完成的,這說明政治穩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戰亂、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只能破壞社會生產力。
和摧毀經濟發展的成果。
4樓:匿名使用者
1、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南方開始得到開發。
2、東晉和南朝時期,南方得到大規模開發,南朝末年開始趕上北方。
3、隋唐時期,南方經濟迅速發展,南北幾無差距。
4、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經濟進一步大發展。
5、南宋至元朝時期,南方經濟突出發展,完全超過了北方。
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北方戰亂較多,南方相對和平穩定;
北方農民大批南移,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並補充了江南的勞動力;
江南統治者為發展實力,比較重視發展經濟;
南北方勞動人民共同辛勤勞動,開發了江南;
南方生產條件和自然環境比較優越。
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有哪幾次
5樓:簡單說金融
一共有六次,從東晉。
開始,經濟文化重心就開始南移了。幾百萬的北方人逃到南方,帶來了北方的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文化。到隋朝。
統一天下時,揚州已經取代長安洛陽等北方城市成為最富的城市。隋煬帝。
開闢了大運河,開始從南方往北方運糧食布匹食鹽等,這一直持續到清朝。唐朝時的長安,北宋。
時的汴梁也一度繁榮,但是整體上南方已經佔優了。而到了南宋。
之後,中國最富裕的地方一直是江南地區。
揚州、蘇州、南京、松江(現上海段漏慶)、杭州等城市一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明朝時,蘇州一府賦稅就佔全國十分之一。 清朝,兩江(江蘇上海安徽江西)地區的稅收的佔全國田賦3/10和稅收7/10!
已經佔了絕對的優勢。現代,工業從東北轉移到南方沿海地區。
拓展:經濟重心南移:
1.經濟重心南移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經濟活動的現象,說的是經濟的重心由北方地區逐漸轉移到了南方地區。經濟重心南移造成的歷史影響至今還存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也是南方地區稍強於北方地區。
經濟重心南移的政治因素。
兩宋統治疆域大部分地區在南方,其中南宋時政治中心還移到南方,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繼續發展。
自唐末以來,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相對安定,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兩宋時期,中原人民反對北方少數民族。
貴族掠奪的鬥爭阻止了北方少數民族貴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戰禍;四是統治者重視經濟的發展,採取一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握握政策,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現代,沿海經濟發展迅速,交通方便以至北方的工業陸陸續續向南方遷移,也使經濟重搜豎心向南方遷移。
6樓:零泌共
我國古代三次經濟重心南移:
1.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南遷。「永嘉南渡」,將先進技術也帶到銀芹了江南。
2.唐朝安史之亂之後,南北經告搏此濟開始接近平衡。
3.南宋以後,南方經襪迅濟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為什麼我國經濟重心南移
7樓:曉曉老師聊民生
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此之前,北方經濟的發展遠遠超過南方,經濟重心在北方,儘管其間經濟重心也有所變動,但始終是在黃河中下游一線東西移動。自此後,因蜀漢和東吳的開發,南方經濟開始發展。
經濟重心迅速南移是隋唐五代時期,經濟重心快速南移,經濟發展從南北基本趨於平衡到南方開始超過北方。西晉末年和十六國時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進一步開發,南方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比北方快一些。經濟重心南移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反映了我國古代南北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
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
對我國交通**的影響。由於經濟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發展,海上交通和運輸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經濟重心南移後,南方城市一直到現在都受益匪淺。
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促進了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和政治交流。
對人口分佈的影響。人口的轉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經濟重心由北向南遷移,而經濟中心的南移又反過來促使了北方人民進一步南遷。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我國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
為什麼經濟重心會不斷地南移?
8樓:生活小能手
經濟中心南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而這些資源通常位於較為偏遠的地區,如西部地區李賀。因此,城市經濟也會向這些地區逐漸轉移。
2.產業結構調整:在全球化和技術進讓宴步的大背景下,很多傳統產業正在衰退,新興產業又在迅速崛起。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公升級,一些新型科技企業也開始湧現並聚集於某些城市地帶。這就導致了城市經濟重心向南部發生了轉移。
3.政策導向:**在巨集觀經濟調控中也會採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來促進一些特定城市或地區的發展。
比如前段時間中國推出了一系列西部大開發計劃和「一帶一路」戰略,在某種程度上也帶動了西部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
總之,經濟中心南移坦擾銀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對於經濟學家和決策者來說,要關注這些變化,並對未來趨勢進行**和研究,以便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
中國經濟結構現狀,中國經濟現狀
中國經濟結構雖與發達經濟體以及其他發展中大國存在差異,但這種差異是中國尋求工業化的特定歷史階段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充分發揮自身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在經濟意義上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從產業結構來看,中國三大部門發展均衡性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工業部門是中國的專業化部門,其相對經濟地位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到哪個朝代最後完成
1 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至南宋時最後完成。2 原因 戰亂較少,社會穩定 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先進技術,增加了勞動人手 是南遷的北方人和南方人辛勤勞動的結果。當時中國南北方自然條件發生變化,南方自然條件比北方好,更適宜農業發展 優良品種占城稻的引進及推廣。3 表現 商業都市很多如開封和杭州,國內外商客往...
2019中國經濟現狀解讀中國經濟的現狀到底有多糟糕
人民幣從上世紀至2011年,從1 8增值1 6.2 增值了1.8元,增幅達22.5 這就是說中國有60萬億流通貨幣,60萬億 22.5 13.5萬億資金。增值是要印鈔,歐元和英磅雖貶但鈔票量不減!對外人民幣增值則美元儲備貶值了22.5 4萬億人民幣原兌32萬億,現只有24.8萬億,所以總的增值率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