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西遼,東遼,北遼,後遼共經歷幾朝

時間 2025-04-24 12:00:26

1樓:

大遼的延續——西遼、東遼、北遼、後遼。

此後,遼代貴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殘部,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東部一帶。1130年,由於受到金兵的壓迫,大石決定放棄蒙古高原,率部西征。1132年,大石在葉迷立(今新疆額敏)稱帝,年號延慶,稱菊兒汗。

建立西遼帝國(即黑契丹karakitai),首都虎思斡魯朵,史稱西遼,曾一度擴張到中亞,成為中亞強國。1143年,大石死後,經歷蕭塔不煙、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耶律直魯古、屈出律的統治。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滅亡御蘆,立國凡87年。

1216年初,耶律廝不背叛留哥,在澄州稱帝,國號遼,改元天威。不久(西元1216年),耶律廝不被部下所殺,眾推乞奴為監國。同年秋,木華黎率蒙古軍東下,乞奴等不敵,率九萬契丹部眾越過鴨綠江進入高麗境內。

在高亂拆唯麗,又發生內訌,金山殺乞奴,自稱遼王。1217年,統古與復殺金山,取而代之。

1218年,喊舍又殺統古與而自立。西元1220年滅亡。 後遼滅亡後,耶律留哥重新掌握遼東政權,東遼復國。

1220年,耶律留哥死,由妻姚黎克特制權領其眾,七年後,長子薛闍即位。 從此徹底成為蒙古的附藩,直到1270年忽必烈撤藩。 遼王朝徹譁培底滅亡 遼朝自916年(神冊元年),耶律阿保機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契丹國,建年號為神冊為開始,在經歷遼朝、西遼、北遼、後遼到1270年元世祖勃爾只斤忽必烈撤消東遼藩徹底滅亡,遼朝前後共計5朝、354年。

大遼是什麼朝代

2樓:心的痕淚

大遼是遼朝。大遼是遼朝。遼朝(907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八年。

907年,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

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後吸收農耕技術,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分開管理,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儲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國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

大遼國曆史要詳細

3樓:路路通

遼(西元916年~西元1125年)是契丹族在我國北方建立起來的乙個具有相當規模的政權,它與五代同時開始,又和北宋幾乎同時結束。作為少數民族的統治,雖然與中原地區常年征戰,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它卻深受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

契丹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原是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長,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他擊敗了的剌葛、迭剌等人,於西元916年即皇帝位,成立了契丹國(契丹於938年改國號為遼,983年複稱契丹,1066年仍改為遼)。契丹建國後,阿保機逐步消滅了周遍的弱小部落,又於西元926年,消滅了渤海國(今遼寧東部到黑龍江南部一帶),基本完成了其統一的征程。

從西元926年到947年,是太宗耶律德光統治的時代,在著一階段,遼國從石敬塘的手中得到了燕雲十六州。以此為基礎,遼開始了對中原地區的擴張。耶律德光數次對晉進兵,希望征服整個中國,但因中原人民的反抗,使其計劃擱淺了下來。

在太宗之後,經歷世宗阮(947~950年在位)和穆宗璟(951~969年在位)兩代,遼的統治內部出現了激烈的紛爭,直到景宗賢(969~982年在位)時,其統治才漸漸穩定下來。

景宗死後,其子十二歲的耶律隆緒即位,是為遼聖宗。由於聖宗年齡尚小,所以由其母蕭太后攝政,蕭太后是遼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她譴耶律休哥為大將,於聖宗統和四年(987年)進兵攻宋,大敗宋軍。此後,遼國連年發兵攻宋,至聖宗二十二年,遼國攻至澶州城下,與宋真宗簽定了"檀淵之盟",迫使宋朝年年向遼國進貢"歲幣",遼宋兩國從此相對安定下來。

遼聖宗依靠宋國的進貢,使遼的經濟發展起來,此時遼國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經過聖宗、興宗(1031~1055年)的盛世之後,遼國開始走向衰亡。西元1101年,遼天祚帝即位,此時隨著女真族的興起,遼國的統治逐漸受到威脅。西元1115年,金兵攻佔遼國重鎮黃龍府,隨後又與宋朝訂立"海上之盟",共同抗金。

金兵在幾年的時間裡,佔領了包括東京遼陽府在內的大部分遼國土地,西元1125年,金國俘虜了逃亡中的天祚帝,遼國自此滅亡。

大遼是什麼朝代

4樓:網友

大遼是遼朝。

遼朝(907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八年。

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今河南開封),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遼」,改年號為「大同」。983年復更名「大契丹」。

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復國號「大遼」。1125年被金朝所滅。

遼末,遼宣宗耶律淳建立北遼,與西夏共同抗金,後被金滅。遼朝亡後,遼德宗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建立西遼,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滅[10]。遼朝宗室耶律留哥與其弟耶律廝不分別建立了東遼和後遼,最後東遼滅後遼,東遼則於1269年被蒙古所滅。

1222年西遼貴族在今伊朗地區建立了小政權後西遼,1309年被伊爾汗國吞併。

遼強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溝河。

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後吸收農耕技術,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分開管理,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遲旅衫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儲存自己的文化。此鎮汪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

遼朝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碼腔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大遼滅亡後是什麼朝代

5樓:万俟柏

大遼滅亡後是金朝,遼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契橋燃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九年,遼末,貴族耶律淳建立北遼,與西夏共同抗金,西元1125年被金國所滅。

遼朝宗室耶律留哥與其弟耶律廝不分別建立了東遼和後遼,最後東遼滅後遼,東遼被蒙古所滅。遼國團輪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建立西遼,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滅。1222年西遼貴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權後西遼,後又被蒙古所滅。

遼朝強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塌消信,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

遼朝歷史

6樓:可靠的桃花扇

遼朝(916年~1125年)

遼朝為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契丹族建立,故遼朝在很長時期內也稱「契丹國」。契丹族源於東胡,活動於遼河上游一帶,唐末、五代時實力得到發展,其中迭剌部耶律氏迅速崛起。

西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國,稱契丹國。947年改國號為遼。

契丹國的建立第一次使北部中國大部分地區得到統一,中國北部地區的開發和社會經濟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從而為中華多民族走向融合和統一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遼朝統治者根據其境內民族成分複雜的情況,制訂了蕃漢兩種政策法律,分別治理。即所謂「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治契丹任用契丹貴族,治漢人沿襲唐制。

後經過一系列改革,到遼聖宗時期,已使蕃律和漢律逐漸趨於一致。遼朝中期的政治和經濟都取得了極大的發展,982年~1031年耶律隆緒在位期間,發展到頂峰,號稱遼朝的盛世。遼朝到12世紀初開始腐朽衰落,特別是遼朝統治者對女真族的壓迫激起了女真人的強烈怨恨和不滿。

1125年,遼朝為宋金聯兵所敗,遼朝末代皇帝遼天祚帝被金人俘虜,遼朝滅亡。

7樓:yy明月

遼朝(西元907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地區建立的封建王朝。

西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國號"契丹",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西元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滅五代後晉,改國號為"遼",1066年改為"大遼"。西元1125年,遼朝被金朝所滅。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展,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創造契丹文字,儲存自己的文化。

此外,遼朝還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由於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覆蓋西域地區,一些中亞、西亞及東歐地區的語言用契丹代指中國。

西遼和大遼有什麼關係呢

西遼 1124年 1218年 又稱喀喇契丹,是契丹人耶律大石建立的國家。耶律大石原本效力於遼天祚帝,在遼朝即將滅亡之際出奔。1124年,耶律大石稱王,到達可敦城 今蒙古國布林幹省青托羅蓋古回鶻城 建立根據地。1132年,在葉密立 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額敏縣 稱 菊兒汗 西遼帝國正式建立。隨後耶律大石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