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王陵的歷史傳說

時間 2021-08-11 18:11:25

1樓:流血的王冠

傳說現在的娘娘墳當初並非為趙氏修建,而是潞王給自己修建的墳墓。潞王和皇帝明神宗是同母兄弟,他蠻橫霸道、驕淫奢侈、不服管教。皇帝把他封到衛輝當藩王,雖說此地不如京城吃喝玩樂的地方多,但是天高皇帝遠,他更加可以為所欲為了。

孝定皇后寵愛這個小兒子,生怕他在外為非作歹惹出是非,就把跟隨自己多年、品行端正、明辨是非、敢說敢當的貼身宮女趙姓女子選作次妃,隨其就藩。趙氏宮女要擔負的責任,一是照顧潞王的日常生活,二是管束潞王。

潞王迷信風水之說,怕死後葬的地方對自己不利,剛到衛輝不久,就派人選風水寶地為自己建墳。當地知縣是個見風使舵、溜鬚拍馬的“主兒”,聽說王爺要選地建墳,就跟著風水先生四處勘查,終於發現鳳凰山下一處穴地呈頭枕鳳凰山、腳蹬老龍潭、左端金燈寺、右託小峙山之勢。知縣向潞王獻媚說如在這裡建陵寢,可蔭庇後代,沒準兒還能保潞王后代稱帝呢。

於是,潞王命他就圈地拆房,趕走當地的百姓,這裡就是現在的娘娘墳。

地選好了,但墳墓修個啥樣呢?潞王想,自己和皇帝是一個孃胎出來的,陵墓的規制不能輸哥哥。於是,他就下令讓手下仿照明神宗的定陵修建自己的陵墓。

藩王陵墓規格同皇帝一樣,這可是膽大妄為、目無尊上之舉。趙妃得知後,趕緊勸告潞王,這樣做萬萬不可。

一貫驕橫的潞王哪聽得反對的聲音,依然我行我素,照著計劃,緊鑼密鼓修建起陵墓來。沒有辦法,趙妃只得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皇太后,希望她能制止潞王。但“知子莫如母”,對兒子秉性瞭如指掌的皇太后知道,這件事自己是制止不了了。

但如果聲張了出去,皇帝惱了,對潞王興師問罪,自己又捨不得。最好的辦法,是當自己不知道,不聞不問。

趙妃自己管不了,皇太后也不管,只能任由潞王把陵寢繼續建下去了。幾年後,一座氣勢恢巨集的陵墓是建起來了。但潞王欺壓百姓、姦淫擄掠、無惡不作的行為,也讓百姓們怨聲載道,恨得咬牙切齒。

每逢潞王想出什麼欺壓百姓的點子,趙妃就會加以阻止,讓老百姓少受許多盤剝。百姓知道趙妃心地善良、賢德聰慧,就稱她為趙娘娘,並祝福她長命百歲。

開始的時候,潞王對趙妃的阻攔充耳不聞,只當沒聽見。後來隨著趙妃管束的越來越嚴格,潞王開始懷恨在心。潞王不喜歡趙妃,趙妃也看不上潞王,爭吵在所難免。

但又因為趙妃是皇太后派來的,怒歸怒,惱歸惱,潞王還是不敢把她怎麼樣。

俗話說:“好人不長壽,禍害一千年。”沒過多久,趙妃就因疾病纏身,告別了人世。她臨死前一再囑咐,在鳳凰山下隨處找一片地方安葬她就行,不要禍害百姓浪費銀兩。

趙妃一死,潞王表面上悲痛欲絕,心裡卻暗自高興。馬上指使衛輝知府在鳳凰山選一塊兒穴地,安葬趙妃。

接到命令,衛輝知府哪敢怠慢?馬上帶著風水先生跑遍了鳳凰山。但一天天過去了,風水先生始終不敢開口,也不點穴地。

這讓潞王十分惱火,把風水先生傳到府中詢問。最終得知,因為潞王在修建陵墓時只注重修建得富麗堂皇,卻犯了風水上的大忌,把吉穴變成了凶穴。埋進去的男人,不能安生,還有被後人拋屍的大禍。

趙妃娘娘因有吉星護佑,加之是女兒之身,如能葬入這處墓冢,則可保夫君健康長壽。

自己費盡心思建造的陵墓,豈能給他人做嫁衣?潞王不信邪,就命衛輝知府把境內的所有風水先生全部找來。但奇怪的是,所有風水先生在看過陵墓後,都認為這裡安葬趙妃最宜,這讓潞王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皇太后得知趙妃的死訊。按朝廷禮制,趙妃難和潞王合葬。但皇太后因寵愛趙妃,希望趙妃能在陰間約束潞王,加上得知潞王陵墓已修繕完畢,下令把趙妃葬入修繕好的潞王墓中。

風水先生說的,加上皇太后的懿旨,使潞王無可奈何,只得下令在為自己修建的陵墓中安葬了趙妃。自己在趙妃墓的東邊修建了一座陵墓,就是現在人們看到的潞王墓。

“當時為什麼所有風水先生都異口同聲說潞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宜葬趙妃,這裡面還有一段故事。” 申法海說,當時,百姓聞聽潞王要隨便埋了趙妃,都心有不忍。想到潞王下葬趙娘娘必定要先看風水,就串通好風水先生,讓大家眾口一詞。

2樓:house亮亮亮

潞王名叫朱翊鏐,是明穆宗隆慶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潞王的生母李氏是個傳奇式的人物。李氏本來只是個普通的宮女,有一次,她很偶然地遇到了當時還是裕王的隆慶皇帝。

隆慶只私幸了李氏一次,竟然使李氏懷了孕。嘉靖四十二年八月,李氏為隆慶生下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統治明王朝達48年的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隆慶即位之後,立即冊立朱翊鈞為太子。

母隨子貴,宮女李氏被晉升為貴妃。由於皇帝的寵愛,隆慶二年(公元2023年),李氏又給穆宗生下一個兒子,即潞王朱翊鏐。

隆慶皇帝由於沉迷於色慾,只當了6年皇帝就去世了。年方10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隨即君臨天下,他的生母李氏被尊為太后。作為萬曆皇帝的唯一同母弟、李太后的幼子,潞王朱翊鏐當時是宮中的寶貝蛋。

萬曆十一年二月,潞王娶順天府學生員李得時之女為王妃,在皇宮中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據記載,潞王的豪華婚禮花費了9萬兩**。當年三月,潞王離開皇宮,搬進自己的王府。

第二年,即萬曆十二年,大臣們開始討論潞王的之國就藩問題。所謂之國就藩,就是藩王到自己的封地去生活。大臣們經過商議,最後為潞王選定了兩個地方,一個是湖廣的衡州,一個是河南的衛輝。

萬曆皇帝原定讓潞王到衡州去,但潞王上本,說“臣願就近,庶幾咫尺天顏”,希望到衛輝去。萬曆隨即批准了弟弟的要求。

萬曆十二年六月,皇帝派人到衛輝去給潞王修建王府。潞王府規模巨集大,雄偉壯麗,歷時4年才告竣工,共耗費**40多萬兩。萬曆十七年三月,潞王離開北京之國就藩。

當時,萬曆皇帝親臨皇極門目送,神情依依不捨。為了把潞王的財產從北京運到衛輝,光船隻就用了500多艘。因為沿途的**都要舉行隆重的迎送儀式,潞王在路上走得很慢。

陰曆三月十九出發,一直到四月二十六,潞王才到達他的封地--河南衛輝府。從到達衛輝的那一天直到去世,潞王沒有再離開過衛輝。明代中後期的藩王都是這樣,沒有多少自由。

這和明朝前期的情況不一樣,自從永樂皇帝登上寶座之後,親王就被嚴格限制了自由。

公元2023年,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君臨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繼漢高祖之後又一位布衣出身的開國皇帝。他躊躇滿志,希望江山永屬朱明王朝。朱元璋對手下的功臣元勳不放心,害怕這些人擁兵自重,威脅朱家天下。

在解決功臣問題上,他採取了與宋太祖趙匡胤完全相反的做法--宋太祖是來文的,“杯酒釋兵權”;朱元璋是用武力,大肆屠戮功臣。在誅殺功臣的同時,朱元璋將24個兒子和一個侄孫分封到全國的重要州府,建藩為王--權力都掌握在自家人手裡,這天下不就像鐵桶一樣牢固了嗎?

朱元璋分封的這些親王當時不但地位尊貴,並且手握重權:既管軍政,又管經濟,手下都配有一個文相,一個武相,文相管地方,武相管軍隊。王府的親兵多達一萬五六,同時親王還可以指揮當地的駐軍。

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的兒子封鎮國將軍,鎮國將軍的兒子、孫子、曾孫等依次封為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的兒孫世代都是奉國中尉。親王的俸祿是米萬石,郡王至奉國中尉的俸祿依次為米2000石、1000石、800石、600石、400石、300石、200石。

也就是說,凡是朱元璋的後代,一生下來,就可以吃喝不愁。朱元璋的這種"包養"政策後來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到明代後期,朱家後代繁衍到了幾十萬之多。這幾十萬人都不事生產,完全靠國家發放的俸祿過日子。

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最嚴重的時候,有些地區全年財政收入甚至只夠這些“龍子龍孫”俸祿的一半。於是,拖欠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到了後期,有些“龍子龍孫”無以為生,只好沿街乞討。

朱元璋死後,他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即位。這時候,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憑藉雄厚的實力起兵“靖難”,奪了侄兒建文帝的皇位,是為永樂皇帝。永樂以親王的身份奪得天下,他深知親王擁有重兵必將威脅**政權。

於是,他釋出了一系列命令,剝奪親王的軍政權力。在永樂之後,歷代皇帝繼續執行這一政策,親王們不但軍政權力被剝奪得一乾二淨,連人身自由也受到極大限制。

明代中後期的親王,在某些方面連個普通老百姓也不如。王府所在的城市就是親王的一個大監獄。沒有朝廷的許可,親王連出城掃墓都不行。

當然,在經濟上的待遇非常豐厚。在親王之國就藩時,皇帝經常會賞賜大片的土地。

潞王就藩時,向他的哥哥萬曆皇帝打報告,要求賞賜。萬曆不顧群臣的反對,給了潞王四萬頃土地以及一些其他產業。據有關資料統計,潞王府的莊田主要分佈於湖廣的承天府、德安府、黃州府、漢陽府、荊州府、武昌府以及河南的衛輝、開封、懷慶三府。

潞王府是明代莊田最多的王府,潞王是明代最大的“地主”。後來萬曆的愛子福王到洛陽之國,就以潞王為例,也要求得到四萬頃莊田。但因為當時全國可供搜刮的土地已經不多,最終福王只得到了兩萬頃土地。

潞王死於萬曆四十二年。他的母親李太后去世後,潞王傷心之下,就一病不起,當年五月十五,在李太后去世整整三個月後,潞王追隨母親而去。第二年八月,潞王葬於衛輝府西的五龍崗,即今天的潞王陵。

潞王的墓址,可能是他自己選定的。他當時經常在這一帶打獵,對這一帶很熟悉。可能是某一天,他打獵走到這兒了,一看不錯,就選定為墓址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目前儲存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王陵主人是萬曆皇帝的唯一同母弟、李太后的幼子,潞簡王朱翊鏐。主要建築佈局與北京明皇陵基本相同,以巨集偉的規模、精美的石刻著稱,對於研究明代後期地方藩王的陵寢形制以及當時的建築、雕刻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黃河的歷史傳說,有關黃河的歷史故事

黃河因為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河水渾濁呈黃色而得此名。中國古籍中稱 河 漢書 裡始有 黃河 之名。飲水思源也好,追根溯源也罷,從古到今,中華兒女就一直對黃河源頭進行了永不停歇的追溯,並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詩篇。比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寫出過許多首關於黃河的詩篇,其中最著名的詩句就有 黃河之水...

太行山有哪些歷史傳說

我國是什麼意思 人們都聽說過 精衛填海 女媧補天 羿射九日 神農嘗百草 等神話故事,翻翻書本也能知道出自 山海經 淮南子 等典籍中。然而,這些神話傳說均出自於太行山上的長治一帶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居太行之巔的山西省東南部,地形之高,有與天為黨之稱,因此古稱上黨。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積澱著民族優...

關於元宵節的歷史傳說有哪些,關於元宵節來歷的傳說有哪些

1 元宵賞燈始於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 唐 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