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 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唸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唸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淨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迴光一瞥,了了常知,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2樓:渡河香象
放生還是就近去放,別讓他們受太多苦。我的意思是,您在家也放,在寺院附近買了再放
3樓:
直接用錢供養比較省事!
對佛法、氣功、2012事件有興趣嗎?請參考「法迄巴」貼吧
我想信佛,又不想去寺廟皈依,怎麼辦
1.看大乘佛經,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 楞嚴經 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 金剛經 大般涅磐經 法華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圓覺經 楞伽經 淨土諸經 等。2.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
想創業投資需要做哪些準備,如果想創業需要做哪些準備
孝思焉語芹 怎樣尋找創業模式 創辦一個公司,創業者首先要有一個構想和一定的理想,然後再從構想開始,考慮怎麼樣組成一個團隊,怎樣把這個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公司,怎樣預見公司的發展前景,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怎樣確立創業目標 賺錢是重要的目標,但並不是惟一的目標,因為創業本身應該有理念,理念會帶動很多新...
你對未來要做何準備才能使自己優秀
多學習,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更強,多向自己的前輩虛心請教。持續學習,古語說 活到老學到老,我記得國外有個老奶奶是83歲開始學的畫畫,90歲的時候就辦畫展了。做好計畫,能吃苦耐勞,為自己的計畫目標前進,才能使自己變得優秀。目前還是一枚學生,為了以後的成就,現在在努力的考研早上六點就到圖書館門口排隊,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