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古代說忠孝兩難全呢,為什麼說自古忠孝兩難全?

時間 2021-09-05 14:53:21

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古代多戰事,忠是要效忠於國家,孝是指孝順自己的父母。一個人為國做事就沒有時間照顧家人,留下來照顧家人,也就有違背了家人的意願,所以忠孝就難全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尤其是一個男子,一個熱血男兒。長大成家,一面想著報效祖國,奉獻自己的才幹,為國盡忠;一面想著好好的侍奉父母,報答養育之恩,為家盡孝。可是現實往往是多變和無情的,當報國和報家發生矛盾時,很多熱血男兒多義無返顧的選擇報國,軍人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熱血男兒往往把對父母的思念和孝敬之心留在心靈最深處!

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忠就是提倡的忠君,孝主要是孝敬父母。古人提倡父母在不遠游,就是父母在世的話,不能遠遊,要在父母身邊盡孝。而當國家有需要時,又需要忠於國家參加戰鬥,保家衛國,這時就不能在家盡孝了,所以通常會出現感人的場景:

兒子跪在父母面前,說些忠孝難以兩全的話。

為什麼說自古忠孝兩難全?

4樓:時尚白日夢

之所以說自古忠孝兩難全,是源自漢代的李密不願為官,寫《陳情表》上書曰:“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臣無祖母,無以至今;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說自己是老祖母撫養長大的,現在老祖母老了,需要自己在身邊孝順、贍養。

在封建社會,人們要忠地君主也代表忠於這個國家,侍奉雙親也就是要侍奉老爸媽。在封建社會,忠和孝是社會的或者說社會維持的兩大基石,少了任何一個不可,以前的君主提倡以孝治天下就是這個原因。

孔子也說過:一個人孝順而喜歡違法亂紀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守法安 已,而喜歡叛亂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的這一主張就成了封建社會比較實用的以孝治國的政策,被歷代君主所沿用。

但在有些時候,比如戰爭或其它的大事發生的時候。

那麼侍奉結雙親 (以前侍奉雙親要求在雙親身邊照顧他們的所有事,不能離開雙親,而且由於孝 道長時間沿用也變的有死板和保守更加劇了這一現象)就會和盡忠於國家產生衝突。孝是治國之本,一個不盡孝的人是會被所有人罵的,而且會受當時的法律嚴懲。

所以孝早已深入人心,但國家有事,個人也要盡其之能,就要離開雙親,將盡心於國家之事。人們將國事放在重要位置,所謂無國便無家就是由此而來。所以說忠孝不能兩全,在以前在有選擇的時候選擇任何一個都可以為人接受,但現在的社會怕只能選擇忠了,這也是社會發展產生的結果。

5樓:梅博軒

古人常說“忠孝不能兩全”,意思是:一個人活在世上,或者為國家盡忠,或者為父母盡孝,二者只能選其一,無法兼顧。“忠”和“孝”都是為人處世的優良品德,卻必須選擇一個、捨棄一個,真是讓人頭疼的兩難抉擇。

四川邛崍山有條山路叫“九折阪”,回曲九折,崎嶇險峻,經常發生車毀人亡的慘劇。西漢年間,有個叫王陽的**,經過“九折阪”時,異常恐懼,不禁感嘆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怎麼能在這樣危險的地方行走呢?

”當即稱病辭官。西漢末年,有個叫王尊的**,也經過“九折阪”,他看到地勢險峻,就問隨行的下屬:“這是不是王陽畏懼的那條路?

”下屬說:“正是。”王尊告訴駕車的人:

“走快點!王陽是孝子,我王尊卻要做忠臣!”於是,後人把王陽、王尊的故事稱作“陽孝尊忠”。

在這裡,“忠”和“孝”(或者說“忠臣”和“孝子”)似乎成了互相對立、不可調和的兩個極端。其實,“忠”和“孝”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古人說“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就是這個道理。選擇“忠”,或者選擇“孝”,都不能算錯誤。

忠臣可敬,孝子也同樣可敬。究竟選擇什麼、捨棄什麼,關鍵在於自己的心目中“忠”和“孝”哪一個置於首位。

儒家經典《孝經》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王陽選擇了“孝”。

《孝經》又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就是說,“孝”是道德的根本,事父母之“孝”應該轉化為事君之“忠”。

這是在提倡“移孝於忠”,“忠”成為政治化的道德。在家盡孝,事君盡忠,是士大夫立身的道德準則。所以王尊選擇了“忠”。

為了鞏固統治地位,歷代帝王都會要求臣下選擇“忠”。他們經常自我標榜“以孝治天下”,那是說給別人聽的,他們最希望的是臣下的“忠”。唐玄宗親自為《孝經》作注,他說:

“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揚名之義彰矣。”士大夫不能只在家盡孝,更應該事君盡忠,“忠”成為衡量政治化道德的尺度。危難關頭,當“忠”和“孝”無法兼顧時,應該毫不猶豫地選擇“忠”而不是“孝”,“孝於家”應該讓位於“忠於國”。

顏真卿也特別強調“忠”。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議東都留守韋陟諡號,太常博士程皓諡為“忠孝”。時任刑部尚書的顏真卿,立即反駁說:

“出處事殊,忠孝難並。已為孝子,不得為忠臣;已為忠臣,不得為孝子。故求忠於孝,豈先親而後君;移孝於忠,則出身而事主。

”(《駁吏部尚書韋陟諡忠孝議》)在顏真卿看來,忠孝不能兩全。孝則在家養親,問寢問膳;忠則出仕事君,以身許國,勢必無暇顧及養親,所以說心可並存忠孝,而實際上難以兩全。作為士大夫,既然出仕,理當以天下為己任,以忠為念,則已無暇孝親,所以說忠臣就不能做孝子。

顏真卿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不計個人安危,忠而殉難,堪稱忠君報國的千古楷模。

東漢時,鮮卑族進犯邊境,遼西太守趙苞率兵迎敵。不料,他的母親被對方劫持為人質,並以此逼迫趙苞退兵。在戰場上,趙苞強忍悲痛對母親說:

“兒子乃國之**,守土有責,不敢因私恩而廢大義。”一面哭,一面下令進攻。趙苞是把“忠”置於首位,而他的母親卻慘遭殺害。

後人把這段故事,稱作“趙苞棄母”。

鮮卑軍隊被擊潰後,趙苞含淚將母親安葬。他對父老鄉親說:“吃著朝廷的俸祿而逃避災難,不是忠臣;殺了自己的母親而保全忠義,不是孝子。

如此,我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人世?”他竟日鬱鬱寡歡,最終**而死。他是夾在“忠”“孝”兩難抉擇中間的犧牲品。

這當然是特殊時期的特殊事例。一般情況下,大部分**所面臨的難題是:自己外出做官(盡忠),卻難以侍奉家中父母(盡孝)。

有人試圖調和二者之間的對立。元代劇作家高明的《琵琶記·高堂稱壽》說:“人生須要忠孝兩全,方是個丈夫。

”這番話,聽上去很美,實際上很難做到。

不過,還真就有人做到了。明代萬曆三十二年(2023年),山東費縣人王雅量考中進士,做了山西陽城縣令。俗話說“夫貴妻榮”,他的妻子孫氏,完全可以跟著他一起出門,去做官太太享享清福。

可是,王雅量並沒有帶妻子一起出門,而是把她留在家裡,替他侍奉父母。此後幾十年間,王雅量去過很多地方做官,他寧肯自己過得清苦一點,也始終沒有攜帶家眷。他本人在外面為國盡忠,他的妻兒替他在家盡孝,用這種方式做到了“忠孝兩全”。

6樓:蒙召人七

孝是孝敬父母,如果人要孝敬父母就不可離開家,去報效國家,要是去報效國家就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道,因此說忠孝兩難全。

7樓:來自徽州古城明媚妖嬈的扶桑花

所謂的兩難全,指的並非忠與孝,而是忠孝所構成的兩者關係。對於忠,即為君臣關係,對於孝,即為父子關係。古人認為,這兩種關係的均勢是很難構成的,一旦關係的雙方都要強勢,則忠或孝必不能成立。

比如東晉的司馬氏和王氏,即使雙方都有忠於君臣關係的決心,但現實中無法兩全,必有一方會被嚴重削弱。

8樓:憤怒地憤怒

就像你不能同時泡兩妞

而且都最喜歡

古人說忠孝兩難全 ,請問什麼是忠,什麼是孝?拜託各位大神

忠孝兩難全是什麼意思,“忠孝兩難全”的下一句是什麼?

陽光夏天的向日葵 忠孝兩難全是一個組合詞,意思是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不能十全十美。一 忠孝 釋義 受忠於君國,孝於父母。引證 明 陳繼儒 袁伯應詩集序 伯應 袁可立子 真忠孝人也。譯文 伯應 袁可立子 真是個忠於君國,孝於父母的人。二 難全 釋義 難得十全十美。示例 自古忠孝兩難全,精忠報...

為什麼忠孝不能兩全呢,什麼叫忠孝不可兩全啊?

嚳癈虞 自古忠孝難兩全,精忠報國效岳飛。胸襟坦蕩豪氣壯,獻身報國忠國家。岳母刺字表忠心,千古流傳贊赤子。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珍惜身邊的每一份親情,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是的,我們在為父母的長壽而慶幸的同時,不得不為她們即將離開人世而感到擔憂。很多時候忠孝兩難全,...

忠孝不能兩全說的是什麼故事,它的由來呢

手機使用者 儒家思想認為忠孝不能兩全,儒學發展到秦漢時期,儒家思想提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忠孝不能兩全,符合封建統治階級的意識潮流,就作為一句古話傳了下來 忠孝不能兩全 這種觀念不是人性的反映,而是家庭活動和社會活動 實際都屬於社會活動 中,人的自由度和社會生活狀態比較低下的表現 世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