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和千里馬在推動社會發展方面 誰更重要

時間 2025-03-14 12:50:03

1樓:納喇樂松丘火

當然是千里馬重要了,不論有沒有伯樂的發現,千里馬都在奔跑,都在工作,都在推動社會的進步;而伯樂們只是看到並指出他們的能力而已,是依附千里馬生存的。像中國的四大發明,不需要伯樂的發現,自然被人們接受,並且發揚光大。再比如現在的很多人才,沒有所謂的伯樂發現,可是他們也不一樣在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嗎?

再比如愛迪生、諾貝爾,乃至馬克思,沒有伯樂們的發現,他們不一樣在推動社會發展嗎?如果沒有千里馬,即使伯樂滿地,又有什麼意義呢?

2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時代都是伯樂重要。

每個普通人都有巨大的潛力,關鍵是如何挖掘如何應用。現代社會里的「成功學」就是幹這個的。

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實際上是乙個常識,說得更進一步應該是「處處千里馬,伯樂何處求?」或者說,千里馬就如隱藏在我們內心的火山,可什麼時候才能噴發呢?

3樓:網友

伯樂。因為千里馬常有,但如果沒有伯樂的賞識,千里馬不過跟普通馬一樣,所以伯樂最重要。

4樓:網友

伯樂。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金子埋在廢墟里,沒人挖也不會自己跳出來。

所以伯樂更重要。

5樓:昌吹佘夢竹

個人認為伯樂,沒有伯樂,千里馬就不會被挖掘,被埋沒的千里馬在怎麼能跑也推動不了社會發展啊!

6樓:匿名使用者

伯樂是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是伯樂重要,還是千里馬重要呢?

7樓:

是伯樂重要,還是千里馬重要呢?

唐代韓愈的《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由此而見,伯樂比千里馬重要。現實社會的確如此,大千世界,藏龍臥虎,高手如雲,許多仁人志士沒有機緣被伯樂遇見,能行千里卻沒有機會,只能含恨終老。

伯樂與千里馬誰更重要,結合典型歷史例子

8樓:網友

伯樂比千里馬重要,例如李廣和霍去病的遭遇。

關於伯樂比千里馬重要的原因(辯論詞)

9樓:白仙夢

就一句話,沒有伯樂找千里馬哪來的千里馬。能不能說的好看你自己的了。

馬說中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作用

10樓:舒緩還清爽丶繁星

1、「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句點明瞭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

2、《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為後人所加。此文作於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間。「說」是「談談」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議**體裁。

3、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與憤懣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關於千里馬與伯樂的辯論,先有伯樂後有千里馬的辯論詞

千里馬更重要!伯樂是發掘千里馬的人,但沒有千里馬他如何發掘?伯樂更重要在 千里馬離不開伯樂了嗎?是金子總會發光!當今世界所需要的人才不是單單能 致千里 而且要善於發現機會 創造機會。如果當今世界的人才還都要等伯樂發掘,試問是伯樂常有還是千里馬常有?韓愈的 馬說 雲曰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若 千...

千里馬與伯樂的寓意

千里馬與伯樂的故事告訴我們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當政者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就不僅要善於發現人才和恰當地使用人才,還要用伯樂愛護千里馬那種特殊的感情去理解和珍惜人才。伯樂與千里馬原文的意思是 千里馬老了,駕著裝鹽的車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蓋折斷了,尾巴被浸濕,也潰爛了,口水灑到了...

古今伯樂沒有發現的千里馬而千里馬憑自己的力量成名的例子

真正的千里馬是要通過人騎才能認識的 而有許多名人的成功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所謂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鳴驚人天下知 嘛。當能人自己初露鋒芒的時候,人們才對他有所了解,才對他有所認可。千里馬和伯樂的區別在於 乙個是我為他人所用,另乙個是他人為我所用 既然我不能為他們所用,那他人就要為我所用 如曹操,有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