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五阿哥金牛
立秋吃西瓜的習俗要從兩個典故說起。
據《二般秋雨齋隨筆》中記載,西域婦女擇立秋之夜到田間去摸瓜,稱之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狀像孕婦的大肚皮,瓜內有子象徵有兒子有關。在我國習俗中,“瓜”總與繁育後代有密切關係。
據講,“摸秋”若能摸到成熟較好的瓜,則預示女孩能找到好丈夫,婦女能多生兒子。為了能確保摸到好瓜,一般白天選好了瓜放在確認的位置,入夜後讓女人們去“摸”,這時的“摸秋”儼然是占卜活動。隨著西瓜的種植擴大,城裡人也開始以立秋吃西瓜為歲時習俗。
還有一種來歷,比較可信一點,科學一點:西瓜雖從宋代傳入中原,但種植並不普遍,所以那時並沒有產生和形成立秋吃西瓜的風俗。但在西域,西瓜原產地已普遍盛行立秋吃西瓜的風俗。
因西域地處中國的西北,緯度較高,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嚐鮮。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而此時江浙滬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種種解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
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別之意。
2樓:中國天氣網
#立秋 “咬秋”習俗表達了對豐收的喜悅之情
3樓:
西北地區緯度高,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立秋吃西瓜就是一種嚐鮮。而中部一些地區,立秋時西瓜已經進入末市,吃西瓜可以消除初秋之邪、潤養五臟。
吃西瓜啃秋的習俗在古時就有了。傳說明代時有一年,南京城裡許多人長了癩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讓“癩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結果瘌痢瘡果真好了。因此人們就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
**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
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4樓:古方紅糖
1、西瓜,立秋,按照傳統習俗都要吃西瓜,不但能消除夏天的暑熱,而且還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
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2、桃子,能滋陰潤燥,具有補氣養血、養陰生津、止咳殺蟲的功效。
3、柿子,多吃柿子可以緩解秋燥。柿子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等多種功效,適當食用對人體健康是很有益的。
4、哈密瓜有清涼消暑、除煩熱、生津止渴的效果,是立秋解暑的佳品。
注意: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在立秋之後吃西瓜。有胃病的人,孕婦尤其不宜多吃冰西瓜,吃過多易引起腹瀉或造成妊娠糖尿病等。
5樓:虞才告水冬
西瓜原本在宋代從西域傳入中原,立秋前後正是西域進入西瓜的採摘期,所以立秋吃瓜本身就是一種嚐鮮。
立秋後為什麼不能在吃西瓜啦,立秋之後真的不能吃西瓜了麼
生活全知了 立秋後為什麼不能再吃西瓜 因為西瓜屬於寒涼水果,即便是夏天也不應吃太多,因夏天體內熱都散發體表,腸胃本來就寒涼,吃瓜會導致體內更寒涼,可能會引起人體疾病,到了立秋天氣轉涼之際,就更不能吃了。 邰爰常慨 腸胃不好的人不吃 正常的人少吃 立秋,天氣變涼,西瓜性屬涼,易發生拉肚子,中醫 秋天為...
立秋要吃什麼東西,立秋最應該吃什麼食物
民間素有 貼秋膘 一說。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 苦夏 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 補 補的辦法就是 貼秋膘 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 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 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 燉...
西瓜為什麼叫西瓜,西瓜為什麼要叫西瓜。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產地,但西瓜並非源於中國。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蘆科的野生植物,後經人工培植成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 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我國,所以稱之為 西瓜 據明代科學家徐光啟 農政全書 記載 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時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