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桌上的禮儀,中國的餐桌禮儀

時間 2021-08-11 18:06:58

1樓:匿名使用者

餐桌上有許多應注意的禮儀,而這些禮儀常被忽視。

(一) 就座和離席

1、 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2、 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

3、 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 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 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檯入座。

6、 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 香巾的使用

1、 餐巾主要防止弄髒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2、 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才可使用餐巾。

3、 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帶,或掛在西裝領 口。

4、 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 餐桌上的一般禮儀

1、 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 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 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 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5、 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餚。

6、 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嚥下,不能再塞入口。

7、 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8、 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9、 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計,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為**。

12、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籤,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嘔氣。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14、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計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17、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 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18、如系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讚賞。

19、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盤中。倘發現尚未吃食,仍在盤中的菜餚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20、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摺好,放在桌上。

21、主食進行中,不宜抽菸,如需抽菸,必須先徵得鄰座的同意。

22、在餐廳進餐,不能搶著付帳,推拉爭付,至為**。倘系作客,不能 搶付帳。未徵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帳。

23、進餐的速度,宜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談悲慼之事,否則會破壞歡愉的氣氛。

中國的餐桌禮儀

2樓:天台小女孩

一、就座和離席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座

3樓:匿名使用者

勸菜家裡用餐時,如果把筷子豎插在盛有食品的碗或者盆子上,往往會受到家裡老人的阻止或呵斥,這是為什麼?原來用筷禮儀中有這條忌諱。中國從很古的時候起,就有以食品祭祖的風俗,祭祖時,考慮到死人和活人不一樣,活人用筷子進食很方便,而死人已脫離軀殼,只有靈魂飄遊在冥界,不再能自如地使用筷子,所以,祭品的碗盆上面才豎插筷子,而平常生活中如果將筷子豎插在碗或盆上,就算是犯了忌諱。

在飲食方面,莆仙人用筷的民俗忌諱也特別多。禁忌用筷子頭叩打嬰兒和小孩的頭部面部等,以防誤傷。如把筷子平放碗口,叫“碗口筷”,宴請賓客時這麼做等於在下逐客令。

莆仙沿海漁民飯後也忌把筷放在碗口,而是把手中的筷子在碗上繞了幾繞,再放下筷子,說這是怕船擱淺,筷子繞了幾繞,表示漁船繞過了暗礁和淺灘,然後停泊就安穩可靠了。用飯前,把一雙筷子直插在飯中俗稱“死人筷”,只有在給死者上供品祭拜時才這麼做。使用的筷子一長一短謂之“短命筷”,民間俗信“孕婦若使用長短筷,生下的孩子會跛腳”。

平時忌用筷子敲碗盒。此謂“討飯筷”,因乞丐討飯時常敲碗盆伴有哀求聲。挾菜時,忌湯汁淌滴餐桌,這種情形狀如流淚,故稱“淚筷”;挾了菜又放下,謂之“半途筷”;挑精揀肥亂翻菜餚俗稱“亂筷”。

辦喪事進餐時,使用的筷子必須是白色的,如用紅色筷則是對死者大不敬,但也有例外,如死者有了五代孫的,用紅筷吃喪席,則表示這位老人有福氣,俗稱“吃福”。到人家做客用餐,或進飯館用餐,吃完筷子不宜擱在碗口上,也不用洗碗筷,一般由主人或店主洗。

餐桌上擺放筷子要放在碗的右邊,筷子頭朝座位,而祭禮時擺筷,則要將筷子頭朝神位,忌倒過來放。莆仙民間還有一忌,那就是什麼時候才能動筷。入坐筵席後,要看坐在首席位上的人什麼時候動筷,其它人才能動筷,這也是一種尊老敬賢的做法。

席間,掉落筷子會被視為不吉利,可易換一雙,不要俯身去撿。特別是喜筵或正月餐飯時,不慎碰落了筷子,宜說聲“快樂”(與筷落同音)或“快快樂樂”以取回好兆頭。

中國漢族飲食禁忌,流行於全國各地。

中國人習慣用筷子吃飯,筷子一般用右手執拿,俗以為拿筷子的位置要適中,忌諱拿得過高或過低。因為從手拿筷子的位置可以占卜出未來孩子找物件離家是遠還是近,筷子拿得過高,物件必定離家遠,拿得過低,物件必定離家近。有些家長怕孩子離自己太遠,而有些父母則希望孩子能遠走高飛,不要沒出息死守在自己身邊,這樣便對孩子拿筷子的位置各有所忌諱了。

民間還忌諱吃飯前用筷子敲空碗。俗以為這是“窮氣”,因為舊時乞丐要飯時才這樣噹噹地敲。把筷子插在盛好的米飯上也是不允許的。

據說這是喪葬時敬鬼神的方式,容易讓人想到死人,是不吉利的。山東一帶又忌諱把筷子橫擔在碗上,說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傳說明代之前有把筷子擔在碗上的風俗,後來明太祖斥責說這是惡模樣,於是便逐漸成為一種禁忌。

河南鄲城民間對吃飯用筷有八忌:一忌舔筷;二忌迷筷,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亂遊尋;三忌移筷,剛吃過一個菜接著又吃另一個菜,中間不停頓,不配飯,四忌粘筷,用粘了飯的筷子去夾菜;五忌插筷,把筷子插在飯萊上;六忌跨菜,別人夾菜時,跨過去夾另一菜;七忌掏萊,用筷子在菜中間扒弄著吃;八忌剔筷,用筷子剔牙。這些禁忌大都是與衛生、謙讓、禮貌有關。

另有些講究的人家,酒杯碗筷的放置都有規矩,不許亂放。有“杯不出欄,筷不出緣”的說法。筷子要放在杯子的一側,以妨快(筷)分開之嫌,筷子要一般齊,怕聯想到“三長工短”的惡語。

4樓:手機使用者

●圓形餐桌頗受歡迎。因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對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並不像西方長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過他的座位而辨認。客人應該等候主人邀請才可坐下。

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此為一大忌。

5樓:麻汁丫

中國的“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6樓:凝靜堂

山東挺有印象的 有主坐主陪 次坐 次陪 好傢伙沒等坐下 就是三輪酒 一般的都被喝跑了 這是酒桌 吃飯也差不多啦 有上下坐之分 沒有一個很嚴格的劃分 但是 都有自己地方默契 其實這些應該有人整理的 這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枝節

中國餐桌上的禮儀

7樓:高原膈應

飯桌禮儀   飯桌上的文化,就是“飲饌文化”的通俗叫法。在老北京,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在社會、經濟、習慣、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飯桌文化,眾多家族在飯饌方式上有“家宴”、“賓宴”和“便宴”——家宴是指家族自己過節和各種喜慶活動而設的宴席;賓宴是宴請親戚朋友的宴席;便宴是家常便飯。老北京飯桌上各種禮儀十分講究,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折射出老北京的價值觀念,自覺或不自覺地構築了具有“禮”、“孝”、“德”、“教”為內容的飯桌文化。

  “禮”是指飲饌的禮節和禮儀。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禮節、儀式和個人的禮貌要求。家宴、便宴要以“長”(家長、長輩)為主,賓宴要以“客”為主。

因此,就形成了許多規矩約束家人,尤其對孩子們的約束更加嚴格。   禮有形式之禮和待侍之禮。形式之禮是指禮儀的形式和氛圍所體現的禮,比如宴請場所的選擇、禮儀的檔次、環境的營造、用具的準備,都要體現對客人的一種尊重。

待侍之禮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禮節,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長為先、師為先、遠為先的原則,即按輩分排座,家庭教師要優先入座,遠道而來的親戚朋友要優先入座,對待家境貧窮的親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顧,主人在席間與其交流的時間要長些,敬酒次數要多些,並有意識地向客人介紹他們的“絕活”如棋藝、書法、唱功,以獲得眾人的讚賞和尊重。同時嚴格要求管家和僕人不準慢待這些人。   雖然每次宴請視客人身份和禮儀風俗的特點,在飯菜種類、質量檔次、飯莊的選擇上是有區別的,但絕不能讓客人挑出“不是”來。

在宴請中的祝詞、敬酒、交談、進餐、辭宴的全程中都要注重禮節。   開宴前主人要將重要賓客介紹給大家,並致簡明熱情的祝詞;開宴時主人要親自斟酒,按順序向長輩和客人敬酒,不能強求;主動替不勝酒力的客人喝酒,並向客人致意;向賓客敬菜時,要注意客人的飲食愛好,次數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則會讓客人尷尬;主人要注意席間相互交流的廣泛性,不要熱此冷彼,如有女賓,更要注意談話內容和對女賓的尊重;主人不能先於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辭宴;主人要陪主賓,漱口、淨手後到另座飲茶。   另外,在客人面前,主人不能訓斥孩子和僕人;主與客的孩子發生爭執,主人要將自己的孩子拉走,不管誰是誰非,都要向對方表示歉意,但不能當著客人面教訓自己的孩子,否則客人會感到不自在。

  賓宴一般也是不讓孩子參加的。記得小時候家宴時,要求孩子們要做到懂規矩、尊敬人、講禮貌、有教養,有三個不準:吃飯時不準出現喧譁聲、碗筷碰擊聲,更不準用筷子敲桌子敲碗,不準吧唧嘴和出虛恭。

二祖母說吃飯時聽到吧唧嘴的聲音讓人作嘔,吃飯時出虛恭令人難以忍受。並讓吃噎著連續打嗝的孩子主動下桌,不準拖拉椅凳以免發出刺耳的聲音,這就是不準出聲的要求;二是不準“下嘴”,長輩不動筷子孩子們是不能先夾菜的,不準將嘴填得滿滿的,不準狼吞虎嚥,不準站起身來夾菜,夠不到的菜可示意長輩給夾,不準用筷子在菜盤中亂挑亂翻,不準邊吃邊用雙眼緊盯著桌上的菜,不準用筷子指人,不準將不愛吃的東西和口雜牙穢扔在或吐在地上,不準掉飯粒,揭饅頭皮和剩飯要將飯碗扒拉乾淨。最忌諱的,就是孩子將筷子直插在飯碗中;三是絕對不準孩子喝酒。

當年兩個祖母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樂樂,在飯桌上玩些遊戲,輸了要出節目,吃完飯還要讓孩子們比比誰的飯碗和桌面最乾淨,席間溫馨的氣氛十分濃厚。   “孝”家宴時講究要尊重長輩,要盡孝道。   這種“孝”不只是晚輩對長輩的敬、尊,也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

因此,晚輩就更加敬重長輩更加孝順老人,在每個人的心中鑄就了真誠的孝道。   “德”是一種品行,在家族的飲饌中有“讓、度、儉”的要求。   “讓”是要求大家相互謙讓,不要好吃的搶著吃,要先讓別人吃,哪怕都被吃光也不能有怨氣,要做到讓為先;“度”要求喝酒吃飯要有度,不能暴飲暴食,更不能勸酒無度,置人於醉。

“儉”是要節儉,不能浪費,尤其要求孩子不能浪費糧食,兩位祖母經常囑咐設宴不要鋪張奢侈。宴席結束後,都要將沒動過筷子和未曾上過桌的菜帶回家。   “教”是飲饌方面的家庭教育。

通過口傳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繼承了家族中的老規矩和禮俗,在與家庭教師共同用餐時,祖母總是要求幾位教師給孩子“訓話”,並根據社會時尚向孩子們提出新的要求,看到不好的現象就去指點一下,讓孩子們知道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寓教於吃中。

生活中餐桌上的禮儀常識!尤其喝酒

京東 好藥師 有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慢慢學習,慢慢成長。1。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裡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2。不要裝歪,說錯話,辦錯事,不要申辯,自覺罰酒才是硬道理。3。領導跟你喝酒,是給你面子,不管領導怎麼要你喝多少,自己先乾為敬,記著啊,雙手,杯子要低...

基本社交禮儀女生越詳細越好,關於餐桌上的社交禮儀指導,越詳細越好,謝謝!

一 誠懇。真誠是人與人相處的基礎,也是社交禮儀中的乙個重要原則。二 尊敬。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首先你要尊敬別人。古人云 敬人者,人恆敬之。彼此尊重互相敬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和諧愉快,才不會產生紛爭。三 同情。在我們周圍,並不是每個人都永遠處於順境,有許多人都遭遇過這樣或那樣的不幸,有的為金...

巴西餐桌禮儀,詳細的巴西餐桌禮儀

用心感悟回答老師 巴西餐桌禮儀如下 1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歐式西餐。因為畜牧業發達,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類所佔的比重較大。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產黑豆佔有一席之地。巴西人喜歡飲咖啡 紅茶和葡萄酒。飲食上習慣以吃歐式西菜為主,但有的人也喜歡吃中國菜。巴西人性格開豪放,待人熱情而有禮貌。2 在飲食上,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