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創作版畫是什麼時候發展起來的

時間 2021-05-05 15:12:40

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飽嘗民族辛酸的中國人民歷經幾十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擺脫了各種黑暗勢力,建立起社會主義的民主國家,結束戰亂和動盪的人們滿懷信心地建設著祖國。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使文化藝術事業空前昌盛,隨著我國藝術創作的繁榮,從50年代起石版畫作為版畫藝術的乙個品種,開始了自身的發展過程。

中國的石版畫由實用性複製到自身的確立過程,與歐美石版藝術的發生和發展相同,但由於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國畫壇對這一「泊來品」的接受、利用、發揮都有特定的軌跡。當有識之士著手石版畫的發展時,首先是文化背景導致的對石版藝術的生疏而為社會所淡漠,西畫傳入中國本來時間短,在根深蒂固的傳統習慣下,石版畫更是很少為人了解,如果說木版畫經發韌與發展已具有普遍的感召力,石版畫還未曾有這樣的過程,因而無論是欣賞者是創作者,如果在木版與石版之間選擇,會首選前者以投入熱情。另外,當時的社會政治和經濟體制下,不可能形成藝術市場,也就不會有像17工作室那樣面向社會的石版畫創作條件和運轉機制;由此還連帶了專用於石印的畫材、印材的無專門生產,對技術條件而言,與其說是發展,不如說是拯救。

諸方面的制約使石版畫的研究舉步維艱。但石版畫畢竟起步了,呈現了與歐美不同的發展態勢——以美術院校的教育和教學為依託拓展前進。

學院教學工作室的設立是版畫教學和科研的要求,避免了經營上的負擔,作為專業的一門課程,也迴避了人們在畫種上的熱情或冷漠。院校師生的研究成果有力推動了石版畫創作的發展,學院中不僅產生了創作力量的中堅,通過教育和培養造就了一批批高素養,能力強的石版畫創作後續力量。

1、院校石版教學工作室的建立

在條件和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學院教師在建立版畫工作室的過程中,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對國家教育事業的忠誠和艱苦奮鬥的精神,他們在全國各地收集淘汰的石印裝置,盡力使工作室健全。他們忘我地研究實驗,使工作室盡快投入教學使用,為藝術教育和石版藝術發展傾注了心血。

2023年,浙江美術學院版畫系購置了上海商務印書館淘汰的所有裝置,包括石印機,膠印打樣機和珂羅版印刷機以及大批石印石,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最早的石版教學工作室,聘請杭州友益山房的師傅擔任技師,在仿印古籍的同時,印刷版畫作品。洪世清先生負責石版工作室的教學和科研,他與曹劍鋒、杜康華等先生一起研究和創作,2023年開始了石版畫教學。洪世清先生著有《石版畫技法研究》論著。

**美術學院953年現有版畫科,2023年成立版畫系,同時建立石版教學工作室,李巨集仁先生擔當建設重任,他從印刷廠搜尋石印裝置和石印石,很快投入了教學使用中。李巨集仁先生是我國從事石版畫研究、創作和教學工作時間最長的先導,幾十年如一日,他不僅創作了大量的石版傑作,還為各院校、各地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石版畫家和教學研究人才,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學術造詣以及學者的風範,影響了幾代石版畫家,為我國石版藝術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魯迅美術學院2023年建版畫系,隨後由朱鳴崗、路坦兩位先生到**美院考察學習,籌建石版工作室。他們從各地收集石印裝置和版材,使工作室規模巨集大,陳尊

三、全顯光先生從國外歸來任教,壯大了教學和創作力量。路坦先生著有《石版畫技法》一書,使石版教學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成為除木版課以外最重要的課目。他們都創作了傑出的石版作品。

2023年,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建立石版工作室,張運輝先生主持石版工作室的工作,經努力使工作室具備了一定規模,開始教學使用。至此,50-60年代的中國石版畫創作條件初具規模,石版作品開始登上畫壇,而各院校對石版藝術人才的培養,則為新時期到來後石版畫的振興打下了伏筆。

由於*****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遲滯,四川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等,至二十世紀80年代才建立了石版工作室。也是由於*****對我國工業生產基礎的摧毀,使這些學校在石印裝置和材料的收集上更為困難,因而這些石版工作室的完善經歷了乙個較緩慢的過程。

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國家對教育資金投入的不斷加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各院校石版工作室在原有基礎上普遍更新、添置了裝置,有的已開始進口印刷機,改變了裝置陳舊老化以及研製產品無定型的局面,膠印打樣機的添置使石印實驗專案大為拓展。工作室條件也有了很大改善,各校石版工作室趨於完善,充分滿足了教學和科研的需要。

使石版畫創作有完備的技術基礎,有力促進了我國石版藝術研究的深入開展。

2、中國畫家的石版作品

中國的石版藝術以美術院校的教學和科研為依託而發展,院校師生是石版畫創作的主要力量。從二十世紀50年代起,部分院校開始培養本科生,至90年代各院校普遍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院校師生的教學、科研、創作是中國石版畫作品產生的主要**,同時本科、研究生、進修生等不同教育層次和方式,有承接性地培養了石版畫創作隊伍。在中國的美術學院,由於資訊的暢通和學術力量的密集以及學院教師普遍較高的文化藝術素養,其作品不僅具有學術意義,也無疑是藝術觀念更新發展的先導,學院作品的創作水平基本上代表了中國石版畫的創作水平,而學生作品則預示著中國石版藝術的未來。

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經歷了二十世紀30年代由魯迅先生的倡導與發韌和40年代的成熟與發展,其間與中國革命和民族解放鬥爭的社會政治狀況緊密相聯。題材和主題反映出版畫作為社會變革中的**工具作用;對外來版畫語言與中國文化精神的融會貫通是其在本體建設上的貢獻;而以木版為主的版畫創作則是社會條件及審美習慣上的侷限。建國後17年的版畫基本延續了30至40年代的創作傳統,把對社會黑暗的批判轉為對光明的謳歌,其情境由悲憤激烈轉為歡愉和舒暢。

重要的改變一是版畫超越了原有的工具功能的發揮,版畫作為繪畫的乙個門類的審美功能開始顯現,作品表現形式上有了探索,面貌較前豐富起來;二是銅版畫、石版畫的出現初步打破了單一版種的創作局面。這些變化都源於建國後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其所造成的人的社會心態的作用。這一時期的石版畫光彩初綻,雖因條件的原因數量和規模有限,但因創作者的深厚修養和功力,作品樸實單純,顯示了現實主義作品的感染力。

(圖3)(彩圖60)

文革時期的版畫呈現特殊的現象。一方面極左思潮中的形式化審美規範導致版畫形態的異化,另一方面其工具的功能又使版畫大規模地群眾化普及。由於這時期工作室建設的停滯,基本上沒有出現有代表性的石版作品。

新時期開始後,隨著院校美術教學的恢復,石版工作室的重整,石版畫作開始浮現於畫壇。這一階段版畫創作是在文革的壓抑和扭曲的***下開始起步,痛定思痛的藝術反思以傷痕美術和對過去歷史的回憶、緬懷來表達出來,擺脫了極左思潮的桎梏,版畫藝術回到自身發展的軌道上。版畫家恢復了藝術創造的本能,延續著以往現實主義的藝術傳統,抒發著那個特定時期人的情懷。

石版畫多以我國革命歷史和老一輩革命家的生活以及大眾生活為題材,採用傳統的寫實手法,同時也有淡化主題而重表現形式的作品出現,體現出石版畫語境的變化。(圖4、5、6、)(彩圖62)

80年代中期以後,由社會的轉型而來的社會價值觀念和審美心態的多元化取向,引發了版畫語言上的革命,版畫以多種手段、多種面貌反映著豐富多彩的生活現實和思想觀念。版畫界前輩於新時期開始時就敏感到發展銅版畫、石版畫、絲網版畫對我國版畫創作發展的意義,各院校石版工作室紛紛建立健全,並通過教學培養三版創作人員。已故李樺先生倡導定期由中國美協、中國版協舉辦全國三版展,以推動和鼓勵三版創作。

以三版創作和教學為內容的國際、國內為學術活動的廣泛,對三版在我國的普及和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

對石版藝術本體建設而言,消化外來技術,強化語言的特徵,拓展其表現性首當其衝,其建設性以鄉土文化的基本題材融入象徵性、哲理情思考,沿現實主義的思想脈絡,把傳統的寫實石版畫表現方式發揮到新的境地,在繪畫造型和表現上的探索使這一類石版畫對主題的表達上有了多種方式。90年代以來,在國際文化大背景下,多種藝術思潮並存,石版畫創作借助於西方異域的資源,開發本土資源,融多種表現方式為一體,突破了以往的視覺方式,展示了多種面貌。在石版畫描繪的具體詳實特點發揮的基礎上,吸收現代主義諸流派的表現手法,重構空間和形象,使石版畫強化了視覺衝擊力和鮮活的個性。

當今石版藝術已趨於成熟,其標誌在於它已擺脫了語言研究意義上的嘗試,成為畫家運用自如的表達思想觀念的手段,就繪畫的廣義而言,石版畫創作已溶入當今中國文化的乃至國際藝術的主流之中,隨人類文化的演進而演變、發展,其趨向和發展可能是我們研究和**的永久課題。

中國是什麼時候解放,中國是什麼時候解放的?

解放戰爭,亦稱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國民黨方面稱為 動員戡亂 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 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1947年7月,解放軍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接著連續進行了遼瀋 淮海 平津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主...

雷雨是什麼時候創作的,曹禺的《雷雨》是什麼時期的作品

燕山公 雷雨 是由劇作家曹禺創作的一部話劇,此劇以1925年前後的中國社會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悲劇。劇中以兩個家庭 八個人物 三十年的恩怨為主線,偽善的資本家大家長周樸園,受新思想影響的單純的少年周衝,被冷漠的家庭逼瘋了和被愛情傷得體無完膚的女人蘩漪,對過去所作所為充滿...

琴曲《廣陵散》是什麼時候創作的,《廣陵散》的創作背景是怎樣的?

北京創典文化 廣陵 是揚州的古稱,散 是操 引樂曲的意思,廣陵散 是一首流行於古代廣陵地區的琴曲,它萌芽於秦 漢時期,其名稱記載最早見於魏應璩 與劉孔才書 聽廣陵之清散 到魏 晉時期它已逐漸成形定稿,隨後曾一度流失,後人在明代宮廷的 神奇秘譜 中發現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後來流傳的 廣陵散 廣陵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