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姓的起源,關於許姓的歷史

時間 2021-06-18 08:15:11

1樓:匿名使用者

許姓何來  1、出自姬姓,為顓頊後裔吳回生陸終,陸終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於昆吾,為昆吾氏,堯舜時期昆吾氏首領許由為當世大賢,死後葬於箕山,後人多以許由為許氏始祖。夏之昆吾為商湯所伐滅,後人遷徙至河南許昌。

2、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嶽伯夷之後。"四嶽"(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

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春秋時,許國稱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

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2、許姓鼻祖許由 許由,字武仲,生於公元前2023年,卒年不詳。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堯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讓給他,他固辭不受,隱居箕山,農耕而食。後堯帝又請他作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

他死後葬於箕山之巔,堯帝封其為“箕山公神,配食五嶽,後世祀之”,故後人稱箕山為許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許由活動於潁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故後世許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2樓:只為真相努力

許姓,中華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許姓在《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23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約八百九十八萬四千餘,佔中國人口總數的0.

56%左右,以江蘇、山東、雲南、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這七個省的許氏約佔中國漢族許氏人口的55%。2023年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許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1]

關於許姓的歷史

3樓:發達國家在這裡

1.許姓出自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農氏是其遠祖,   2.因堯舜時代的著名賢人許由而得姓。

  許由,一作許繇,字武仲,一字道開,是上古時代一位高潔清節之士。相傳堯帝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於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後世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用以指代隱居不仕者。

堯、舜禪讓的故事,作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範,成為千古美談,許由也因此成為古代隱士中最早名聲顯赫的一位。據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因此亦稱他為“三代宗師”。   晉皇甫謐《高士傳》雲:

“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陽城槐裡的地望,在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一帶。許由死後葬於箕山,故箕山也叫許由山。《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就曾說過:

“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而《太平御覽》引《西征記》雲:“許昌城本許由所居”。

在今天河南省的登封市、許昌市、禹州市、鄢陵縣一帶,沿潁河流域,至今還流傳著許多有關許由的傳說,儲存著大批有關許由的遺蹟。許由及其部族活動的潁水流域,正是一千餘年後西周武王分封姜文叔的許國的所在地,這從地域上說明許由和文叔之間是有傳承關係的。所以,唐·顏師古在《急就篇·注》中說:

“許氏,許由之後也。”南宋文天祥在《五雲夏造許氏初修族譜序》中說:“按許氏,自由隱許,遂以為姓。

今許州箕山有由所葬之處,即其地也。”事實說明,許由是許姓的始祖,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市鄢陵縣等地是許姓的祖居地。   西周初年,周武王訪三皇五帝之後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後,四嶽伯夷的裔孫姜文叔,把他封在許地(今河南許昌東),建立男爵許國。

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嶽伯夷就是許由,文叔和許由一脈相承。春秋時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輾轉遷徙,前506年遷於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到戰國初,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一說滅於魏),子孫為紀念故國,以國名為氏,又形成了一批許姓居民,這就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說的:“許氏出自姜姓。

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後以為太嶽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遷於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的由來。這些許國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並不姓許,為了紀念故國,即以許國國名為姓,這成為早期許姓的又一個重要**,是許姓的另一個得姓緣由。   由此可見,許姓得姓好象有兩個源頭,一是許由,系以人名為姓,一是文叔,系以國名為姓。

而事實上二者是可以貫通的,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嶽伯夷就是許由,“伯夷封許,故曰許由”,許由和文叔一脈相承。此外許由活動的主要區域和許國的疆域也大致相當。因此,可以認為許由和文叔同為許姓的始祖,只是許由早於文叔1100餘年,因此,許由則為許姓的開姓始祖,而文叔則為許姓的開國始祖,許姓乃出自人名國名的姓,今天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為許姓的祖根所繫之地。

遷徙發展

編輯本段戰國時期

許姓得姓之後,便開始了漫長的遷徙歷程。許姓的遷徙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戰國以前、戰國至唐宋以及元明以後。戰國以前這一時期,許姓人的遷徙主要侷限於今河南省。

許部落發源於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嵩山一帶,為了尋求更為優越的生存環境,在許由的率領下,許部落沿潁水向東南遷徙,來到了今天的許昌一帶,因這裡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就在這裡定居下來。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對這一點有名確的論述:“四嶽是姜姓,後來發展為四個分支,即齊、呂、申、許。

‘許,太嶽之胤也’,在今河南許昌縣。傳說許姓的始祖許由,居潁水之陽,在今河南登封縣。司馬遷說:

‘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也在這個地方。後來的許國應是從這裡遷去的。”潁水流域的登封市、禹州市、許昌市、鄢陵縣等地是許姓人的最早活動地域。

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許由後裔文叔於許(今河南省許昌市),建立男爵許國,開始了許姓人的第一個大發展時期。許國立國之後,曾經霸於中國,一度成為“東諸侯之最”,相當強盛。後來在鄭楚等國的畏迫下,逐漸衰落,被迫不斷遷徙。

前576年,文叔第15世孫許靈公寧從許遷國於葉(今河南省葉縣西南);前533年,文叔第16世孫許悼公買遷國於夷(今安徽省亳縣東南);前529年遷荊(今屬湖北),同年復遷葉;前524年,許悼公買又遷國於析(今河南省內鄉縣西北);前506年,文叔第17世孫許哀公斯遷國於容城(今河南省魯山縣東南)。至文叔第19世孫男公結,於前481年為楚所滅。許國在容城滅國後,子孫分散,以國為氏。

編輯本段戰國至唐宋

戰國至唐宋這一時期,是許姓由河南省向全國各地播遷的時期。許國自容城滅國後,子孫分遷汝南、高陽等地。汝南在今河南省汝南縣、平輿縣一帶,高陽在今河北省高陽縣東。

汝南、高陽後來形成了許姓最著名的兩個郡望,並以此為據點向全國各地輻射。東漢末年,汝南許氏分遷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市)、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句容(今江蘇省句容縣),後分別形成望族;戰國時期,高陽許氏一支遷於昌邑(今山東省金鄉縣),南朝時期高陽許氏一支遷於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又有一支遷於新城(今浙江省富陽縣),後分別形成望族。這一時期,許姓還先後多次自河南分批遷入福建。

最早遷入福建省的許姓人是西漢武帝時左翊將軍許瀅,他於135年奉命自許州(今河南省許昌市)入閩平叛,今福建同安、金門許氏多為其後;唐高宗景龍二年(708年)許輔幹由中州來閩任武榮州(泉州)刺史,其後分居莆田、晉江等地。唐朝初年,汝南許氏一支遷於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固始許氏在唐、五代時期前後有三支入閩:其一,唐初總章二年(669年),河南固始人許天正入閩平亂,為開拓閩漳立下大功,被許姓奉為開閩漳始祖,其後散居於南安、安溪、海澄、馬坪以及廣東潮州等地。

其二,唐僖宗中和年間(882-885年),河南固始人許愛入閩鎮守漳、泉二州,先居瑤林,後遷石龜,子孫遍佈漳泉二州。其三,唐僖宗四年(887年),河南固始人許十一隨王審知入閩,後居閩清,其後代主要分佈在閩候地區。

編輯本段元明後

元明以後這一時期,許姓遷徙主要是自江西分遷南方各省,並由福建、廣東等地播遷海外各地。南宋禮部尚書許貴故籍萬安(今江西省萬安市),許貴晚年看到南宋江山岌岌可危,為儲存家族血脈,他把自己和其兄許富的財產分為九份,平分給九個子侄,讓他們分遷各地,散居於贛、粵、閩、鄂、湘、川、桂等省,今廣東電白、福建長汀、湖北仙桃、湖南汝城、四川仁壽、廣西防城、海南文昌等地許氏均為許貴後裔,由江西萬安遷來。此外,另有一支許姓,其祖上為高陽許氏,先由高陽遷汝南,再遷楚州(今河南信陽),再遷同州(今陝西大荔)、西安,最後在元金吾衛上將軍許威的率領下,來到今河南靈寶,愛其風土,遂安家於此,這支許姓在明代相繼有四人任尚書,在當地形成望族,至今已傳26世,有數千人之眾,並留下有許家祠堂、許家墳、東崖精舍、石馬院等文化遺蹟和人文故事。

今越南、緬甸、泰國、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許姓人多為許姓閩漳始祖許天正之後,明清時期由珠浦(今福建金門)遷居海外。許姓入臺也集中於明清兩代,主要由福建遷入臺灣:明永曆年間,泉州人許友儀、許源興、許盛森、許懷衝、許申等分別遷入嘉義、臺南、雲林等縣;清康熙年間,又有泉州許姓人入墾新竹、雲林等縣;雍正年間,同安人許利生入墾新竹縣,漳州人許德裕入墾彰化縣;乾隆年間,泉州人許大嶽入墾臺北縣,漳州人許阿九入墾同縣,漳浦人許山河入墾苗栗縣;嘉慶年間,泉州有許姓人入墾屏東縣。

編輯本段許姓現狀

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現代許姓人口大約有720萬人,主要分佈在河北、江蘇、山東、雲南、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29個省、市、自治區。許姓不僅在國內不斷髮展,還播遷到世界各地。海外許姓為了敦親睦族,加強團結,共同發展,成立了多種宗親會,如世界許氏宗親總會、日本許氏宗親會、菲律賓許氏宗親總會、僑港許氏宗親會、新加坡許氏總會、泰國許氏宗親總會,以及聯絡北美談、譚、許、謝四大姓的昭**所等等。

2023年第一屆世界許氏宗親懇親大會在臺北召開,以後每兩年一次定期召開,2023年在香港、2023年在新加坡、2023年在臺灣、2023年在新加坡、2023年在臺灣、2023年在馬來西亞、2023年在臺灣、2023年在菲律賓、2023年12月在泰國、2023年在馬來西亞。這一系列懇親大會的召開,極大地促進了海內外許氏宗親的聯絡和發展。同時,海內外許氏宗親也加入了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的炎黃子孫的“尋根熱”之中:

2023年,世界許氏宗親總會祕書長許江富率領許氏宗親祭祖團,到河南許昌尋根祭祖;1991、2023年,臺灣同胞李榮

一、何長富先後兩次率團到登封箕山朝拜在臺灣被譽為“三代宗師”的許由;2023年,馬來西亞許氏宗親組團到登封箕山祭祖;2023年,新加坡許氏宗親組團到登封箕山祭祖;2023年、2000、2001、2003,馬來西亞、泰國、香港、臺灣許氏宗親紛紛組團到登封箕山祭祖。與這些海外許氏宗親尋根祭祖活動相適應,許姓祖地的許氏文化研究工作也開展起來,分別成立了河南省許由與許氏文化研究會、許昌市許氏文化研究會和鄢陵縣許氏文化研究會,其中尤以河南省許由與許氏文化研究會取得的成績最大:成功地舉辦了多次許由與許氏文化研討會,究明瞭許姓姓源上的許多疑案;定期發行《許氏文化報》;出版了許由與許氏文化研討文集《根在箕山》、《歷代名人詠箕山許由詩集》、《中國曆代許氏遷徙圖》等書刊。

2023年協助百家姓電視劇組拍攝了《許氏之源》的電視劇;2023年元月協助**電視臺拍攝了《許由、許國與許姓》專題紀錄片,4月8號在**電視臺《天涯共此時》節目中播出;制定了以許由這一歷史文化名人為中心的箕山開發藍圖等等。   2023年,許姓始祖許由被評為鄭州市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在中華文明發源地的中州大地,古老的許姓文化正煥發著新的活力。?

關於百家姓 許 的淵源 百家姓 許「的由來

百家姓 許 姓 id 11622 百家姓的由來 許。owner c129 id 18 35客家姓氏 許 xu 百家姓 許 的由來 許 x 姓源出有 出自姬姓,為顓頊後裔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 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於昆吾,即古帝丘顓頊之虛,為昆吾氏,堯舜時期昆吾氏首領許由為當世大賢,死後葬於箕山,...

姓許的祖先是誰啊,姓許的祖先是誰呀

許姓出自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農氏是其遠祖,因堯舜時代的著名賢人許由而得姓。許由,一作許繇,字武仲,一字道開,是上古時代一位高潔清節之士 相傳堯帝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於箕山下,農耕而食 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後世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

許姓健字派取什麼名字,起名(許姓)

學後取名鄧博士 皓軒 意為 光明磊落,氣宇軒昂 名字對於我們來說遠遠不止是一個代號這樣簡單,它傳承著家族血統的烙印,更凝聚著父母對孩子的深厚愛意和殷切期望,隱寓著不同的理想抱負 情趣 愛好與目標追求,它對人生起著很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取一個好的名字還需考慮其文化內涵 教育意義 音韻 字型 家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