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賞識教育與懲罰利弊
現在中小學普遍提倡「賞識」教育,認為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展示課上「你真行!」「你真棒」此起彼伏,孩子們在讚頌聲中成長。
可是這些孩子一旦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後果不堪設想。我們不是常常能在一些新聞報道中看到,一些平時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因為什麼事被老師批評了,想不開,做出極端的舉動嗎?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在我們這個信奉了幾千年「棒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弟」的國度,居然就出現了這種教師不敢批評學生,更不敢懲罰學生,甚至談罰色變的現象。
學校在所謂的愉快教育、賞識教育等不完整教育的怪圈中徘徊打圈--眾多學校為把學生培養成經不得風雨、見不得世面的溫室之花而努力著。
在某些理論「教育家」看來,「不用懲罰的教師才是良好的教師」。我在和某教育工作者交談到這一話題時,此人竟說我們現在已經不用懲罰這個詞了。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在深深地思索著。
現在的學生怎麼了?我們的教育工作怎麼了?。其實許多教師受體罰學生這根高線的影響,自然也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事實上也確有少數學生在受批評後,動不動就尋短見,或離家出走,這樣的例子讓許多老師在教育工作中放棄了使用懲戒的**。教育懲戒也就成了教師們碰也不敢碰的事情,生怕一不小心會被扣上變相體罰的帽子。過度的美聲,不斷地捧學生,使原有教育出現了偏差,賞識中少了一些懲戒,教育中缺了一面鏡子。
捷克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學的奠基人誇美紐斯認為:懲罰是必須的,學校沒有懲罰猶如磨盤沒有水。學生如果在犯錯誤的時候,教育者或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或隔靴搔癢等,就會打亂學生的心理平衡,使其僥倖心理得逞,放縱自己的錯誤行為,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對其發展成長是有害的。
美國教育家和兒童學家詹姆斯·多布森說道:「許多人犯罪,正是教師從未嚴格要求學生、制止學生的不良行為、教會學生控制自己衝動的結果,而且這些學生一部分也正是出自嬌生養的家庭。」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更是大聲呼籲: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在南韓,教育人力資源部在2023年6月公布了一項方案:「對違反學校紀律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一定程度的體罰」,並明確規定了體罰的物件、程度和方式。
應該說對犯錯誤的學生,「有分寸地打擊一下孩子會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一、 正確對待賞識教育
1、賞識教育的必要性
愛聽好話是每乙個人的天性。在美國的街頭就有一種「讚美機器」,路過的人無需花錢,就能聽到讓人身心愉悅的讚美之詞。對於這種「讚美文化」有人肯定也有人存在質疑。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所謂賞識就是充分肯定學生,通過心理暗示,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其不僅有勇於進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
因而,常識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激勵。詹姆斯還發現,乙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後,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的激勵。根據我的教學經驗來看,「賞識教育」可以幫助失敗者找回自信和發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廈,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成功的實質是不怕失敗。學生第一千次摔倒了,做教師的要堅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來。」學生一旦有進步,得到老師及時、中肯而飽滿熱情的評價,哪怕一句鼓勵的話語,乙個期待的眼神,乙個親切的手勢,都會讓他們感到無限溫暖,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們一旦意識到自己被重視、被賞識,便會立即點燃希望之火,其本能的表現則是積極的配合。
2、賞識教育的弊端
現在,賞識教育、師生平等觀念、服務於學生等等新的教育理念已經深入教師的心,對學生的理解、尊重已經成為教師施教的前提,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但同時不能不看到,由於對這些觀念的錯誤理解,不敢批評學生甚至放任學生的現象逐漸增多,一些學生的紀律觀念開始淡薄,甚至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的現象開始出現。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沉思。一方面,現在獨生子女佔很大比例,家長的注意力和愛自然都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對孩子過分的寵愛,無休止的滿足,漸漸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蕩不羈的性格。
在孩子心中就會形成"只要我想的,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的意識,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會毫無顧忌地去取、甚至去奪。有的家庭過分保護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辦代替,甚至把力所能及的事情都看成具有潛在的危險的事情,因此孩子的全部創造都是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完成,沒有的實踐機會,動手能力大大減弱。另一方面,由於獨生子女雖然在學校生活中有一定的集體生活,也常聽到老師、父母教育他們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但在家庭生活中沒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訓練,他們還是小皇帝、家庭生活的主心骨,因此互相幫助等行為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乙個概念,缺少真正的行動。
試想,如果一味地用"表揚教育"來教育這樣的孩子,只會使他們更加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甚至可能會帶來以下不良的影響: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賴性。
越是誇獎,孩子就越依賴大人們的選擇來決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斷;二是會剝奪孩子的自豪感。兒童教育專家瑪莉琳·古特曼認為,那些小時候經常受到大人們表揚的孩子,在他們步入生活後很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失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不再會很容易地接受大人們那種表面上的誇獎。
可見只是一味地表揚孩子,必然滑向溺愛的沼澤,對孩子有百害無一益,結果會害了孩子。
二、懲罰是教育的必要手段
1、懲罰天然是一種教育手段
這裡,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的是:懲罰絕不等於體罰,更不是傷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視,讓你覺得難堪,打擊你的自信心。體罰是對學生給予身體上感到痛苦或極度疲勞的懲罰,並造成學生身心健康損害的侵權行為。
它包括體罰和變相體罰,即「體」罰與「心」罰。體罰是我國現行法律中明令禁止的行為。《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教師法》、《未成年人保》等法律不僅明確規定了禁止體罰,而且對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都作了規定。
因此,體罰是違法的,不僅不應當提倡,而且應該嚴格禁止。而懲戒是指「施罰使犯過者身心感覺痛苦,但不以損害受罰者身心健康」為原則的一種懲罰方式。它在目的、手段、方式和產生後果上都與體罰有本質區別,其中最關鍵的在於,體罰損害了受罰者的身心健康。
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但這並不意味教育手段只能是和風細雨式的。相反,有別於體罰的懲戒如果運用恰當的話,它還會成為賞識教育的積極補充。綜觀美、英、日等國中小學的教育現狀,可以發現,儘管在那裡個性發展的大旗高高飄揚,但懲罰教育的威嚴絲毫不減。
「不打不成器」、「小樹不修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些古訓都提到懲罰的育人作用。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犯錯誤的孩子處以懲罰,能夠培養他們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品質,而這正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著名教育專家瑪莉琳·古特曼說過:「那些小時候過多的受到師長表揚的孩子,在他們步入生活後很可以會遭到更多的失望。」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也認為,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種脆弱的不負責任的教育.
2、懲罰它有自己的原則和尺度
懲罰不是單純的讓學生受到懲戒,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它的目的是教育,是讓學生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因此懲罰,它有自己的原則和尺度。
(1).懲罰的原則: 1.
目的性原則。教育者使用懲罰時要明確其目的,要懂得懲罰只是一種手段而絕非最終目的。懲罰的目的是為了懲前毖後、維護紀律,使受懲罰的學生改過自新和健康成長,使大多數學生受到教育。
如果這個目的不明確,教師就可能濫用懲罰,教師在懲罰學生時就可能帶有個人的情緒、抱有偏見,就可能有「教訓」學生的心理,結果就會對學生造成體罰。 2.靈活性原則。
要針對不同的時間、場合、違規程度,以及被懲罰物件的性格型別,機智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懲罰方式,而不能一成不變、千篇一律。比如,對於故意違紀的學生與過失違紀的學生,對於初犯和屢犯,對性格外向和性格內向的學生,懲罰的程度及方式都應該有所區別。 3.
懲罰與其他教育方法相結合的原則。不能孤立地使用懲罰手段,必須與整個教育方法體系結合起來,尤其應該與說理、溝通、感化、激勵等教育方法結合起來使用。 4.
懲罰必須能解決問題,而不產生新問題的原則。懲罰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懲罰就容易產生消極的作用。所以,在運用懲罰時要注意把握度、把握時機,注重懲罰的實際效果,不能產生***。
(2)懲罰的尺度 1.懲罰也需要尊重與信任。 並不只有讚賞才能給予孩子自尊與自信,懲罰更需要尊重與信任,要特別小心地為對方著想,要顧及對方的承受力、尊嚴,不要讓對方難堪。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能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比如完不成作業,罰抄寫課文20遍,罰去操場跑步之類,並不是真正的懲罰。 2.
讓學生為自己的過失負責。其實,當乙個人知道自己犯錯的時候,內心都有一種要接受懲罰的準備,這是一種心理需求。為自己的愧疚承擔責任,取得心理平衡。
只有那些年紀很小的孩子,或是社會化程度比較低的人,才會選擇逃避責任。回想我們自己長大的過程,一定有一些懲罰是讓自己終生難忘的。一般來說,學生犯錯的時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會使他急於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銘心。
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喚醒人,喚醒人內心中沉睡的巨人。當乙個孩子犯了錯,要懲罰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乙個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錯誤。比如,對他說你確實很優秀,但是今天這件事,你傷害了別人,你是怎麼想的,你怎麼辦……懲罰的乙個基本出發點和目的,應該是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我們總說學生沒有責任心,實際上,很多時候是父母從小就剝奪了學生為自己承擔責任的機會。父母包辦得越多,學生的能力越差,這樣的事情現在太多了。學校裡,老師也包辦代替,像少先隊活動,不少都是老師策劃組織、寫演講詞。
這就需要我們轉變教育觀念,讓學生感到責任,乙個能承擔責任的人,才是現代人。 3. 懲戒也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
老師在懲罰學生和訓斥學生的時候,自己同樣也是很生氣很痛苦的。沒有哪個老師會以故意拿出學生的醜當做樂趣,我們每乙個教育者的目標都是一致的:為了我們的學生更好。
「打是親,罵是愛」或許有些偏激,但是也不是全無道理。
三、 賞識教育和懲罰教育並用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有一次上課我剛進教室,我班的乙個最調皮搗蛋的學生廖海明把幾個同學的桌子灑滿了水,教室亂哄哄的,反響很大,我在穩定紀律後讓學生說說他這樣做的後果,之下這一調皮學生不得不低下了頭,然後我當眾「宣判」他違反了哪一條班規就按哪一條處置,按規定做壞事一次罰做十次好事,學生對這樣做拍手稱好,我當時心想對少數學生來說光有說服和感化是不夠的,還必須有相應的懲罰措施,而這個措施不是體罰。後來這個學生通過為班級打水備用、幫同學修理桌椅、替老師收作業、做值日等彌補了過錯,過後我想對他再進行教育,便問他有何感想,沒想到他卻說:「想不到做好事的感覺是這樣的,真爽」。
這樣懲罰他其實他心裡也明白是為他好,理解的過程也就是心靈溝通的過程。看來對違紀的學生進行懲罰與充滿愛心的教育並不矛盾。
賞識與懲罰睦鄰友好,不能因恐懼懲罰引起的後果而諱言懲罰,更不能因擔心賞識膨脹的自我意識而拒絕賞識。無疑,賞識與懲罰是一對矛盾,但愛是平衡二者的槓桿。我認為:
「優秀的學生很少懂得感謝教過自己的老師。」那不是賞識的錯,而是教師定錯了賞識的標準,將優秀學生和後進生進行了一刀切,於是優秀學生就總是占上風,「賞識風」常吹,讓優秀學生淹沒在教師錯誤的愛里,吹得他們暈頭轉向了;而「那些經常被批評的學生遇到昔日的老師反而特別親熱」,也並非批評的功勞,而是因為受批評的學生讀懂了老師恨鐵不成鋼的情愫,生出了由衷的感激。總之一句話,無論賞識與懲罰都應該是教師愛的表達方式,愛是賞識與懲罰的天平。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教育的秘訣是真愛。**不是愛,把人家不需要的愛強加給別人,是**;溺愛不是愛,溺愛對人是不尊重,明明你行我覺得你不行。
在信任了解的基礎上,給孩子充分的成長空間,其實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長大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永遠超出大人的想像。當然,如同在教育中不能只有賞識教育一樣,我們的教育也不能只有懲罰教育。
我們不僅要把賞識教育和懲罰教育結合起來,而且還要和其他的教育手段結合起來,比如挫折教育等。畢竟,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學生的愛,都希望學生能夠健康成長,成為棟樑。
筆記本能不能更換顯示卡 換顯示卡能不能增加我的cpu 我的是聯想
5470顯示卡屬於比較低端的顯示卡,看高清還可以,玩大型3d遊戲 網遊只能開低特效。筆記本也可以換顯示卡,避過成本比較高,一個好一點的顯示卡晶片動輒就要一千多元。顯示卡和cpu是兩個不同的部件,通常來說,沒有直接的關係。建議你把遊戲的特效調低,應該還是可以玩的。 熊二寶寶白羊 尊敬的使用者您好,筆記...
小孩的姓名上了戶口本能不能改,小孩要在戶口本上改名字,要辦什麼手續
小孩的姓名上了戶口本,仍然能改。登記戶口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第一條 為了維持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權利和利益,服務於社會主義建設,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戶口登記。現役軍人的戶口登記,由軍事機關按照管理現役軍人的有關規定辦理。居留在中華人民共...
使命召喚10最低配置我的筆記本能不能玩
使命召喚10最低配置要求 作業系統 windows 7 64位 windows 8 64位 cpu intel core 2 duo e8200 2.66 ghz 或amd phenom ii x2 550 be或以上 記憶體 3gb ram 實際占用為2g左右但給予4g記憶體較為保障 硬碟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