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傅盼易
問題分析:
五官科包括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就是這幾個科室的,如果需要檢查一下五官科的話,建議選擇相應的科室,因為五官科內也是分著的。
意見建議:
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持和諧的性生活。注意休息,防寒保暖,防感冒,調節情志,防止情緒波動。多運動,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五官科是哪五官
2樓:海音同濟
所謂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種人體器官。而且在相學上,分別被賦予一種名詞如下:
(1)耳:名為「採聽官」。
(2)眉:名為「保壽官」。
(3)眼:名為「監察官」。
(4)鼻:名為「審辨官」。
(5)口:名為「出納官」
3樓:海音旗艦中心
人們常說的“五官”,
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種人體器官。眼、口、耳、鼻、喉尤其是計較五官科診治物件及分支名稱的結果。事實上,五官科診治物件歷來不侷限於五官,分支名稱一直不與五官完全對應(傳統上有診治口腔、咽腔和喉的喉科,現代有口腔科和耳鼻喉科)
4樓:大眼睛醜醜
顧名思義,耳、眉、眼、鼻、口,
人的五官指的是那五官啊?眼,口,鼻,耳,還有一個是什麼?
5樓:虞闌卿
【正確解釋】
一、通俗含義
常言中的五已由實而虛,如五彩繽紛、五穀雜糧等等。故以容貌而言,五官泛指臉的各部位(包括額、雙眉、雙目、鼻、雙頰、脣、齒和下頦),它們對於容貌都很重要。而耳朵對容貌的影響與頭髮、頭人的五官型和脖子等相當,應不在其中。
二、學術含義
1、以中醫學理論而言,指耳、目、鼻、脣、舌。中醫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主要彙集了春秋至戰國時的醫療理論和臨床經驗)之《素問》中有云“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腎主耳”,《黃帝內經》之《靈樞》中更明確記載“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脣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此理論流傳至今。
2、以內心感知外界事物之途徑而言,指耳、目、鼻、口、身。戰國時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荀況)在《天論》中提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
今人或謂之耳、目、鼻、舌、膚,分別司聽、視、嗅、味、體(觸、壓、冷、熱)等五種感覺。
3、以人在活動(尤其是高階活動)中使用最多的外部器官而言,指耳、目、口、手(見《隋書·北史·劉炫傳》),主要用來聆聽、**、講述和操作。雙手各有其用而為兩官,但耳目不然(例如雙眼不能各視一物)。
「五官」:
其實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種人體器官。
"眼,耳,鼻,脣,舌",分別對應著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
而且在相學上,分別被賦予一種名詞如下:
(1)耳:名為「採聽官」。
(2)眉:名為「保壽官」。
(3)眼:名為「監察官」。
(4)鼻:名為「審辨官」。
(5)口:名為「出納官」。
透過「五官」的分析,能對一個人做一些相學的基本分析,並進而判斷一個人的運勢吉凶。通常「眉毛」關係到一個人的長壽與否;「眼睛」關係一個人的意志力、心地良善;「鼻子」關係到一個人的財富與健康;「嘴巴」關係一個人的幸福、食祿與貴人運;[耳朵]關係到一個人的健康及地位。
6樓:齊進訾昆琦
漢語字典說五官指的是
眼、耳、口、鼻、身。
還有說是:耳、眉、眼、鼻、口。這裡應當是:眼、耳、口、鼻、咽(咽喉)
7樓:匿名使用者
人的五官指的是:眼、耳、口、鼻、四肢[雙手、雙腳合為一官]
8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正確答案是:五官為眼、口、耳、鼻、咽喉
9樓:愚者
耳、目、鼻、脣、舌
不過這個很複雜的,有好幾種解釋,你看看參考資料
10樓:
還有個咽
trust me
1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太厲害了.長臉上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五官是指哪五官?眼、耳、口、鼻才4 個啊?!
12樓:萬能的麵包
所謂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種人體器官。而且在相學上,分別被賦予一種名詞如下:
(1)耳:名為“採聽官”。
(2)眉:名為“保壽官”。
(3)眼:名為“監察官”。
(4)鼻:名為“審辨官”。
(5)口:名為“出納官”。
五官科的五官是指哪五官?
13樓:百度使用者
所謂的五官,指的就是耳、舌、眼、鼻、口等五種人體器官。而且在相學上,分別被賦予一種名詞如下:
(1)耳:名為採聽官。
(2)舌:名為品味官。
(3)眼:名為監察官。
(4)鼻:名為審辨官。
(5)口:名為出納官。
14樓:情感迷茫者的解讀人
五官是指表示人的外貌長相的五大面部特徵,它們分別是眉、眼、鼻、口、耳。
15樓:易楊情感灣
五官科指鼻科,眼科,還有耳科。個人理解應該是這樣吧,說真的我也不是很瞭解,希望能幫到你。
16樓:魚小兒麗麗
你好在臨床上,常言道五官端正、五官精緻,是以容貌而言,故五官是指表示人的外貌長相的五大面部特徵,它們分別是眉、眼、鼻、口、耳。
17樓:海音旗艦中心
人們常說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種人體器官。眼、口、耳、鼻、喉尤其是計較五官科診治物件及分支名稱的結果。事實上,五官科診治物件歷來不侷限於五官,分支名稱一直不與五官完全對應(傳統上有診治口腔、咽腔和喉的喉科,現代有口腔科和耳鼻喉科)
五官科包括哪些?
18樓:小雨那個飄呀
醫院裡所稱的五官科指眼耳鼻喉科。
細看是四科。
19樓:匿名使用者
五官包括眼、耳、口、鼻、身。辭海上面的解釋是:眼、耳、口、鼻、心。
中醫上的五官指的是:目,舌,口,鼻,耳。分別與人的五臟相對應。其中,目對應肝,舌對應心,口對應胃,鼻對應肺,耳對應腎。
20樓:匿名使用者
耳朵。口腔‘;喉嚨;鼻子。眼睛
五官是哪五官?我只知道 眼 耳 口 鼻 ,還有一個是什麼啊?
21樓:昱霖
通俗的解釋:五官為鼻、眼、口、舌、耳
一、關於五官,各個領域有不同的說法
1.以中醫學理論而言,指耳、目、鼻、脣、舌。《黃帝內經》之《靈樞》中明確記載“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脣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
2.以內心感知外界事物之途徑而言,指耳、目、鼻、口、身。
3.以人在活動(尤其是高階活動)中使用最多的外部器官而言,指耳、目、口、手。雙手各有其用而為兩官,但耳目不然(例如雙眼不能各視一物)。
22樓:匿名使用者
(1)耳:名為“採聽官”。
(2)眉:名為“保壽官”。
(3)眼:名為“監察官”。
(4)鼻:名為“審辨官”。
(5)口:名為“出納官”。
23樓:匿名使用者
人們常說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種人體器官。而人們說的五官在中醫與西醫、字典中說得五官又有不同。
24樓:匿名使用者
耳、眉、眼、鼻、口或者耳、喉、眼、鼻、口(舌)
25樓:匿名使用者
腦袋 眼 口 鼻子 耳朵 嘴巴
26樓:沉香如屑
我老師講的是眼耳口鼻舌
27樓:匿名使用者
你錯了 五官是指雙眼兩鼻孔還有一張嘴
28樓:匿名使用者
去看醫生有耳鼻喉科. 所以應是喉嚨。
五官科和耳鼻喉科有什麼區別?
29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五官科包括了眼、耳、鼻、咽、喉。兩者的區別不是很大。耳鼻咽喉科是包含在五官內的。
30樓:耳鼻喉科高醫生
耳鼻喉科和五官科是有區別,五官科包括眼科、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所以五官科範圍比較廣,一般在小醫院,才設五官科。大的醫院基本都分開了,單獨設耳鼻喉科,現在很多醫院改為耳鼻喉頭頸外科!
31樓:採七哥
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是不同的科室。口腔科和口腔頜面外科都屬於口腔的體系。一般來說五官科指的就是耳鼻喉科。有的時候五官科還要加上眼科,但是不包括口腔科
32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五官科包括 耳鼻喉科 和 眼科
33樓:霧裡
五官科 範圍大 耳鼻喉科要小
34樓:匿名使用者
五官科包括耳鼻喉科,有些專科醫院會專門分開一些科室,在燈塔醫生上有很多**耳鼻喉的醫院
五官是 眼 耳 鼻 口 還有什麼??
35樓:公路拉力賽
第一種:相學上的說法
大家常常說“那個人的‘五官’怎樣怎樣……;這個人的‘五官’怎樣怎樣……”,但是大家不見得很清楚什麼是“五官”,其實“五官”是相學上的東西。
所謂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種人體器官。而且在相學上,分別被賦予一種名詞如下:
(1)耳:名為“採聽官”。
(2)眉:名為“保壽官”。
(3)眼:名為“監察官”。
(4)鼻:名為“審辨官”。
(5)口:名為“出納官”。
透過“五官”的分析,能對一個人做一些相學的基本分析,並進而判斷一個人的運勢吉凶。通常“眉毛”關係到健康、地位;“眼睛”關係一個人的意志力、心地良善;“鼻子”關係到一個人的財富與健康;“嘴巴”關係一個人的幸福、食祿與貴人運;耳朵關係到一個人的長壽與否。
第二種:工具書上的說法
新華字典上面的說法是:五官包括眼、耳、口、鼻、身。辭海上面的解釋是:眼、耳、口、鼻、心。
有五官科的醫生嗎,有五官科的醫生嗎?
口乾是季節性較常見的跡象之一,是多因素引起的跡象,其中以中老年女性較為常見。該跡象可發生於多種問題當中,外部調理比較棘手。口乾的症因比較複雜,可涉及五臟六腑,實熱 濕熱 痰飲 瘀血 外感六淫 內傷七情均可導致其發生。生理性口幹 口乾的成因,多由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阻於腸道水分吸收,受脾虛無法運轉而...
求醫,五官 鼻科?請問五官科醫生。。鼻炎問題
是鼻炎,只能減輕,不能 鼻炎 包括過敏性 萎縮性和鼻竇炎,有的流膿流水 鼻涕多 有的聞味不靈敏 用黃磚一塊,放火上燒燙,取下,將一調羹醋倒在熱磚上,此時有大量熱氣上冒,患者用鼻聞其熱氣,一日二次,連用7天,消熱 消炎,解毒通竅,治各類鼻炎,有特效。心肺腎氣虛,血氣迴圈差 酸性代謝產物集聚,由鼻腔排除...
請問口腔科,請問口腔科是五官科裡嗎?
口苦多由於膽囊功能差,特別是膽囊疾病 膽囊炎 膽石症等 的病人的一種反應。還有一些由於胃動力差,食道存在炎症的人也可為膽汁反流至胃,也會引起口苦。另一方面,有的人生活不規律,睡眠休息不足,以及打呼嚕 張口睡覺 口腔發炎等人群也易出現口苦的情況。口苦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如果長時間或者經常出現口苦應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