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房段子
法國地理學者戈德認為,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城市集團,是大都市區的聯合體。
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已形成著名的5大城市群: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為中心的北美5大湖城市群、以東京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倫敦為核心的英國城市群、以巴黎為中心的歐洲西北部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所謂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區域範圍內雲集相當數量的不同性質、型別和等級規模的城市,以乙個或兩個特大城市為中心,依託一定的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城市之間的內在聯絡不斷加強,共同構成乙個相對完整的城市「集合體」。
城市群(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指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向周圍輻射構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點反映在經濟緊密聯絡、之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交通與社會生活、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影響。由多個城市群或單個大的城市群即可構成經濟圈。
中文「城市群」(城市圈)為中國大陸地區自2023年代以後常用的地域經濟用語,2023年5月版《結構論》(上海、北京圖書館,1991-19美國波士華城市群93年曾邦哲**集)用了「城市群」來分析大河流域與湖泊、海岸交匯區域形成的亞文化圈城市網路,提出長江、黃河的上、中、下游城市群,美國的東西海岸線、五湖區與密西西比河流域,以及歐洲的城市群與著名大學網路等地緣文化學。之前常直接借用日文「都市圈」(都市群)來表示同一概念,日文「都市圈」即英文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之含義,北美地區的metropolitan area,中文譯作「大都會」或「都會區」,概念上和「都市圈」「城市圈」表示的意義相同或相近。
2樓:匿名使用者
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城市集團,是大都市區的聯合體。
3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城市群為中國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培育都市圈是從城鎮化到城市群的中間階段。
我國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
我國最大的城市群是什麼
4樓:繁人凡人
就目前規模和人口總數來算,我國最大的城市群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英地理學者戈德認為,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城市集團,是大都市區的聯合體。
截止2023年,中國現有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共8個國家級城市群。
中國大陸推出的(2003-2004)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提出了「組團式城市群」的概念,其定義內容為組團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結構有序、功能互補、整體優化、共建共享」的鑲嵌體系,體現出以城鄉互
動、區域一體為特徵的高階演替形態。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規模、不同型別、不同結構之間相互聯絡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級、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間相互補充的城市立體網路,二者之間的互動作用使得規模效應、集聚效應、輻射效應和聯動效應達到最大化,從而分享盡可能高的「發展紅利」,完整實現區域發展動力、區域發展質量和區域發展公平三者在內涵上的統一。按照這個定義,正在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環渤海城市群這三大經濟圈、日本三大都市圈和北美四大都會區均屬於「組團式城市群」。
城市群按規模和層次可以劃分為超級城市群(頂級城市群、特級城市群、超大城市群,一般為城市帶,例如長江城市帶)、一級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例如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中國的長三角城市群)、二級城市群(中型城市群,例如川西城市群)和**城市群(小型城市群,例如川南城市群)等。 幾個**城市群構成乙個二級城市群,幾個二級城市群構成乙個一級城市群;或者說乙個一級城市群可以包含幾個二級城市群,乙個二級城市群可以包含幾個**城市群。例如,長江城市帶是個超級城市群,它以長江水系和長江流域為依託,以長江航道及其沿江各大港口與國道,高速公路、鐵路等交通線為紐帶和網路,包含了長江上游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武漢城市群等)和長江下游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等);四川盆地城市群是個一級城市群,它包含了成都城市群、川西二級城市群和川中北二級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由北部灣經濟區內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組成,是中國與亚细安之間唯一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經濟板塊,是中國-亚细安自由**區內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請問在我國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區別是什麼?能否具體敘述下?
5樓:喜歡地理問題
我國的三大城市群
1.珠三角城市群。主要包括城市為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內等,有的學者也把香港、容澳門列入其中。
2.長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為上海,副中心城市為杭州、南京,主要包括蘇州、無錫、常州、寧波、嘉興、湖州等。
3.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為北京和天津。包括唐山、廊坊、秦皇島等河北城市。
有的資料會把第三個也就是京津冀城市群描述為環渤海城市群,如果是這樣描述就又包括了山東的青島、煙台、威海等城市和遼寧的大連、營口、瀋陽等城市。但我認為叫京津冀城市群比較合適。因為目前山東半島和遼中南地區正在積極建設自己的城市群,而這三個城市群——京津冀、山東半島、遼中南,又共同組成了「環渤海經濟圈」。
我國四大城市群是什麼?拜託各位大神
6樓:快活三十掌
由於城市群在行政關係上存在隸屬和非隸屬兩種形式,導致教育體系、結構和系統的組織形式上開放而鬆散。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環渤海城市群和東北城市群是中國正在形成的四大城市群帶。四大城市群的教育發展具體表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高等教育相當發達 2023年四大城市圈擁有普通高等學校893所,佔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總數的83.07%,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地方化程序,到2023年該比重降為79.06%。
2023年,四大城市圈高等學校在校生規模為173.74萬,佔全國84.23%;2023年,在校生規模為877.
88萬,依然高達79.19%。四大城市群的教育優勢集中地體現在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2023年,四大城市群研究生在校生規模達到542390人,佔全國總數的83.
28%。 2023年,中國教育發展資料顯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規模達到2000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9%。北京和上海兩城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50%以上,進入普及化階段。
據統計,2023年江蘇、山東和湖北等省高等教育規模超過100萬,北京、河北、湖南、廣東、四川等五省超過80萬,其中只有湖北例外,其餘6省市均在四大城市圈內。四大城市圈經濟結構合理、就業環境比較寬鬆,即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重要基地,也是高層次人才就業的重要市場。 環渤海地區是現代中國高等教育的發源地,也是中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地區。
從2023年至2023年,這一地區高等學校規模佔全國比重一直保持在27%以上,佔全國四分之一強;伴隨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序,高等教育呈現地方化和均衡化趨勢。這一地區高等學校在校生規模略有下降,2023年佔全國26.98%。
與此同時,其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卻日益增強。2023年,環渤海地區研究生畢業生數量、招生數量和在校規模分別佔全國34.17%、32.
67%和32.92%。全國近38.
50%的博士畢業於環渤海地區。 環渤海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在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十分突出。2023年全國60%以上的博士畢業和在校生在環渤海和長三角地區,其中博士畢業生有38.
50%在環渤海城市群、23.98%在長三角地區;兩城市群博士在校生分別佔全國的36.57%和23.
55%。特別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已經成為中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使用高地。 泛珠三角地區的擴大,納入了廣西、貴州和雲南等全國貧困地區和教育不發達的海南省,不但沒有提供其教育優勢,反而使地區間不平衡現象更為嚴重,揹負了沉重的經濟、人口負擔。
這是否有利於以香港和廣東為核心的珠三角的發展,即泛珠三角的優勢是否大於珠三角,有利於深入研究,並通過發展才能識別。 (二)人力資源較為豐富 中國四大城市群覆蓋21個省、市、自治區,自然資源相對較少,人均土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四大城市群包括了470個城市,佔2023年全國城市總數的71.
65%;人口規模達89529萬人,佔全國總規模的69.28%,人口規模相當於3個美國、比歐洲(不含俄羅斯)總人口7.289億還多1.
663億。15-64歲人口規模佔全國的67.68%,人力資源總量佔全國的77.
68%,高出其人口規模比重10個百分點。具體而言,泛珠三角地區人口規模佔全國的36.71%,人力資源總量佔32.
50%;環渤海城市群人力資源佔全國的24.03%,長三角地區佔11.29%,大東北地區佔9.
86%。 四大城市群地區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推進器。四大地區也是中國經濟水平、消費水平、人口文化水平最高的地區,是具有發展潛力、發展活力和發展能力的地區。
(三)勞動力文化素質較高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全國15歲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為7.79年,大專文化以上者佔全部人口的5.15%,整體人口文化結構處於以文盲半文盲、小學、中學文化為主的低層次階段。
特大城市高層次人才擁有量繼續居領先地位,北京大專文化以上者比例達到20.31%,上海和天津分別為14.16%和 11.
59%,已高於中等發展國家水平,成為中國城市群教育發展的「領頭羊」。 (四)城市群之間發展不平衡 中國城市群教育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城市群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二是城市群內部教育發展不均衡。
以北京和天津為核心的環渤海城市群是中國現代教育的發祥地,教育發展水平領先。東北城市群之間教育發展和人口文化素質差距較小、均衡度高。與長三角、環渤海和東北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教育發展起步較晚,人口文化素質積澱欠豐富,高層次人才培養差距明顯。
四大城市群內部都存在教育發展地區、欠發達地區和落後的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城鎮教育發展水平和人口文化素質水平一般相差20-30年的發展階段。以珠三角為例,泛珠三角城市群擴大成為「9+2」模式,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明顯擴大。同時也進一步暴露出泛珠三角地區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的劣勢。
在全國高等教育擴大招生的大背景下,1990-2023年泛珠三角地區高等教育在校生佔全國比例呈現下降趨勢。2023年畢業生規模佔全國的16.50%,在校生佔全國的17.
67%。其中博士畢業生和在校生分別僅佔全國的12.38%和13.
38%,僅相當於大東北城市群的規模存量。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原因,珠三角地區包括了東部、中部和西部省、市、自治區,其中西部省區有5個,經濟發展和教育發展不平衡特點突出。
長江中游城市群有哪些,長江中游城市群包括哪幾個城市?
最強大腦花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城市圈 環長株潭城市群 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國土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承東啟西 連南接北,是長江經濟帶三大跨區域城市群支撐之一,也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 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長江...
中原城市群和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差距有多大
城市群排名 長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山東半島 中原經濟區 成渝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vs珠三角經濟區 差距有多大 中國重心早就已經重新回到長三角,而且長三角成為中國經濟的重心對全國都有好處,對長江上游的沿線大城市都有好處。長三角的崛起是大勢所趨,歷史選擇,地理優勢,這個趨勢沒有人能阻止,因為這關係到長...
長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優勢區位條件有哪些
百川歸海 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發展比較 改革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經濟的發展突飛猛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和最活躍的地區。比較研究兩個三角洲的經濟發展歷程和經濟規模,其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原因,可以為兩個三角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鑑,同時也為其它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參考。長江三角洲是指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