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永遠的周鋒
據龍關縣志載:黃帝時龍關是古縉雲氏居住地(在龍關南田家窯鄉北有縉雲氏遺址)。周、秦、漢時屬上古郡。
漢初為女祁縣屬上古郡,後屬懷戎;唐高祖時為造陽縣,屬武州;(有出土古碑記)。(武州即現在的宣化北葛峪)。又載:
「赧王時,燕破東方卻地千里,築長城,置上古郡。是時龍關屬上古郡。」「《北史》:
元魏長城,(元魏即北魏)自赤城至五原。」《唐書。張說》:
「築長城於懷戎之北九十里。」《通典》:「唐武川郡,西北到新長城為界,三百八十里。
東北九十八裡,長城為界。」「明代防蒙,於長城間增設管邊接火。各墩台譴兵戍守其制益密。
」另《會要邊防》載「永樂十年,敕邊將治壕垣,自長安嶺迤西,至洗馬林,皆築石垣,深壕塹,以固防禦。」鎖陽關在以上所述的關聯地帶,根據這些記載看,鎖陽關及其以南地區有長城。
到鎖陽關就看到在南北走向的山梁上有一道痕跡,是土加石塊構築的,沿山脊走向延伸。壕的痕跡清晰。在鎖陽關古道的北側有一較大的與長城連在一起的方型墩台,殘高約5公尺(地圖1:
5萬座標4509,20372),周圍散落著許多明代的大磚。墩台向北,土加石的長城沿山脊而上,經過1465高地(石穀咀山),156708高地,1562高地(轎頂山),1685高地,1959.5高地(娘娘山)向北延伸。
這裡的長城全部坍塌,殘高僅1公尺左右。娘娘山和轎頂山的頂部平緩,特別是轎頂山彷彿就是一塊巨型方石。據縣志載:
龍關縣城西南二十里龍門山上有關額曰「鎖陽」,曰「控御」,又有碑鐫「龍關天險」四字,二門之間南北兩面紂石為牆上有戍樓,其北山顛有將臺,相傳唐女將樊梨花曾鎮守此關。現在,赤城至張家口的公路從鎖陽關隧道穿過,鎖陽關的地面設施已蕩然無存,鎖陽古道荒廢,將臺依然矗立在山顛。
2樓:匿名使用者
沒聽說過,只有陽關,再就是鎖陽城 ,都是甘肅的
薛仁貴征西古代西涼在哪
3樓:狼行成雙
西涼(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涼州國西部.西涼自漢朝武帝建武威郡以來涼州名字換了多次,羌族統治河西走廊時稱姑臧,西漢建武威郡,東漢稱西涼,其疆域也時大時小,大時把大半甘肅都佔了,還擴延周圍幾省,史稱涼州.。
4樓:老史聊財經
西涼涼州國西部.甘肅涼州區自漢朝建郡來涼州名字換了多次,有時叫武威,有時叫姑臧,有時叫西涼,有時叫前涼.其疆域也時大時小,大時把大半甘肅都佔了,還擴延周圍幾省,史稱涼州.
西涼(400--421),晉十六國時期在涼州地區先後出現"五涼"割據政權,史家為區別其他的4個,將中心位於涼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權稱為西涼。
西涼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詩人李白、李商隱尊為其先祖。因其統治地區古為涼州,故國號為"涼",又位於涼州西部,故名"西涼"。盛時有今甘肅西部酒泉、敦煌一帶,西抵新疆蔥嶺。
歷三主,共二十二年。
5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和漢朝涼州差不多吧,涼州靠西,所以又叫西涼。
西出陽關無故人中的陽關在現在的哪個省
西出陽關無故人 中的 陽關 在現在的 甘肅省 出自唐代王維的 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譯文。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幹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注釋。1 渭城曲 ...
《陽關三疊》是什麼時候的琴曲,《陽關三疊》是哪個時期的琴曲?
陽關三疊是根據唐代詩人王維 699 759 送元二使安西 詩譜寫的一首琴歌。王維這首詩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廣為流傳,並收入 伊州大曲 作為第三段。唐末詩人陳陶曾寫詩說 歌是 伊州 第三遍,唱著右丞徵戍詞。說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聯絡。後來又被譜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傳至今。 陽關三疊 作為我國古典 ...
福州是哪個省,福州是哪個省
福州,福建省省會,因州北有福山 故名。雅稱榕城 溫泉城,有 江南勝地 之譽。位於福建東部閩江下游,背山依江面海,氣候宜人,地理環境優越,是福建全省政治 經濟 文化中心,亦是福建省最大的工業城市。轄五區 六縣 二市,總面積11968 市區1043 平方公里,總人口560 市區140 萬。居民以漢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