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由誰發現,中子是誰發現的

時間 2022-03-03 06:35:16

1樓:匿名使用者

查德威克

2023年初,著名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的女婿約里奧·居里,在實驗時發現了一種不帶電的中性射線,它的穿透力極強。根據當時科學發現的己知結果,穿透力最強,而又不帶電的中性射線,只有伽馬射線。因此,約里奧·居里認為它就是伽馬射線。

接著,他又發現這種射線的能量比已知的伽馬射線大8倍。這種情況說明,存在著一種新射線的可能性。此時只要他開動腦筋,繼續實驗下去,他很有可能發現這是一種由新的粒子組成的射線。

但他沒有這樣思考,仍把這種射線解釋為伽馬射線,並將實驗結果和自己的解釋發表在法蘭西科學院的研究演示文稿上。

一位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閱讀了約里奧的報告後,立刻重複了他的實驗,結果是一樣的,那種類似於伽馬射線的奇怪射線又出現了。但是,查德威克沒有囿於人們已知的概念,而是大膽設想,並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終於證明這種不帶電的中性粒子,不是構成伽馬射線的光子,而是中子。為此查德威克獲得了2023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啟示】: 這是小小的失誤,約里奧·居里懊悔不已。他把乙個近在咫尺的發現錯過了,因而失去了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機會。

然而,約里奧·居里畢竟是一代科學巨匠,後來他終於在化學研究領域取得累累碩果,並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2樓:

中子是不帶電的基本粒子,靜止質量為1.675×10-27kg,它的半徑約為o.8×10-15m,與質子大小類似。中子常用符號10n表示。

(2)說明

①2023年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在做了用α粒子轟擊硼的實驗中發現了中子,

42he+105b→137n+10n。

②單獨存在的中子是不穩定的,平均壽命約為16分,它將衰變成質子、電子和反中微子ν,

10n→11h+0-1e+ν。

③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原子核內的中子是穩定的。

④由於中子不帶電,所以容易打進原子核內,引起各種核反應。

⑤查德威克還作了用a粒子轟擊鈹來產生中子的實驗,42he+92be→126c+n。

⑥中子的自旋量子數為1/2。

3樓:匿名使用者

是在三十年代初,2023年chadwick 發現了中子

4樓:張嘉年

2023年查德威克-研究-約里奧·居里夫婦 做過的中性粒子實驗,他用雲室束測定這種粒子的質量,結果發現,這種粒子的質量比質子微重,而且不帶電荷。之後他稱這種中性粒子為-中子。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資訊單位-量子位元(qubit)(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於位元 it from bit

量子資訊研究興盛後,此概念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位元)注:位元即位元

中子是誰發現的

中子是如何發現的?

5樓:張嘉年

2023年查德威克-研究-約里奧·居里夫婦 做過的中性粒子實驗,他用雲室束測定這種粒子的質量,結果發現,這種粒子的質量比質子微重,而且不帶電荷。之後他稱這種中性粒子為-中子。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資訊單位-量子位元(qubit)(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於位元 it from bit

量子資訊研究興盛後,此概念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位元)注:位元即位元

6樓:易書科技

電子、放射性和x射線的發現,就像給人類一把「密鑰匙」,開啟了通往微觀世界的大門;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有核模型」開創了人們正確認識原子結構的新紀元。20世紀的物理學,已經超出了經典物理的範疇,並以雄健的步伐跨進了微觀世界的腹地,許多令人振奮的發現接踵而來。2023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由此澄清了原子核結構問題,完成了一幅由電子、質子以及中子組成的原子影象。

中子的發現,無疑是這幅圖畫中最精彩的一筆。有人甚至把中子發現的年份看做是原子核物理誕生的年份。回顧中子發現的歷史,曲折而富有戲劇性,發人深思,它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

「中子」是怎樣被發現的?

7樓:我是大角度

中子的概念是由英國物理學家歐內斯特·盧瑟福提出,中子的存在是2023年b.查德威克用a粒子轟擊的實驗中證實的。

其質量為 1.6749286 ×10-27千克(939.56563兆電子伏特),比質子的質量稍大(質子的質量為1.

672621637(83)×10-27千克),自旋為1/2。自由中子是不穩定的粒子,可通過弱作用衰變為質子,放出乙個電子和乙個反中微子,平均壽命為896秒。

拓展資料

中子的電中性讓它不僅很難偵測,也很難被控制。電中性使得我們無法以電磁場來加速、減速或是束縛中子。自由中子僅對磁場有很微弱的作用(因為中子存在磁矩)。

真正能有效控制中子的只有核作用力。我們唯一能控制自由中子運動的方式只是放置原子核堆在它們的運動路徑上,讓中子和原子核碰撞藉以吸收之。這種以中子撞擊原子核的反應在核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核子**運作的原理。

自由中子則可由核衰變、核反應或高能反應等中子源產生。

8樓:張嘉年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資訊單位-量子位元(qubit)(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於位元 it from bit

量子資訊研究興盛後,此概念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位元)注:位元即位元

發現中子的是誰

9樓:ぁ子楓

2023年b.查德威克用a粒子轟擊的實驗中發現

中子是在什麼時候發現的?

10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子是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中子是2023年b.查德威克用a粒子轟擊的實驗中發現,並根據e?

盧瑟福的建議命名的。中子電中性,其質量為1.6749286×10^27千克(939.

56563兆電子伏特),比質子的質量稍大。中子是組成原子核構成化學元素不可缺少的成分,雖然原子的化學性質是由核內的質子數目確定的,但是如果沒有中子,由於帶正電荷質子間的排斥力,就不可能構成除氫之外的其他元素。在輕核中含有幾乎相等數目的中子和質子;在重核中,中子數則大於質子數對於一定質子數的核,中子數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取幾種不同的值,形成乙個元素的不同同位素。

11樓:張嘉年

2023年查德威克-研究-約里奧·居里夫婦 做過的中性粒子實驗,他用雲室束測定這種粒子的質量,結果發現,這種粒子的質量比質子微重,而且不帶電荷。之後他稱這種中性粒子為-中子。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資訊單位-量子位元(qubit)(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於位元 it from bit

量子資訊研究興盛後,此概念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位元)注:位元即位元

第乙個發現中子的人是誰?

發現電子、質子、中子的科學家分別是誰?

12樓:施秀榮滕綢

盧瑟福發現了質子,但到2023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才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這中間有個小插區。盧瑟福發現質子後,在實驗中得到的結果顯示原子核並不是只由質子構成的,他在一次演講中公布這件事,當時查德威克在場。後來小居里夫婦在一次實驗得到了一種新粒子(也就中子),但他們沒有引起重視。

查德威克聽說後立即回實驗室進行實驗,也得到了中子,並很快宣布了他的發現。他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而小居里夫婦則與之失之交臂。

13樓:言君化英朗

中子:是2023年英國b.查德威克用a粒子轟擊的實驗中發現,並根據e.

盧瑟福的建議命名的。

質子:是2023年英國盧瑟福任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時,用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後射出的粒子,命名為proton

電子:thomson,joseph

john約瑟夫·約翰·湯姆遜(1856~2023年)。英國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研究所所長。

2023年用法拉第管開始了原子核結構的理論研究。他研究了陰極射線在磁場和電場中的偏轉,作了比值e/m(電子的電荷與質量之比)的測定,結果他從實驗上發現了電子的存在。

中子電子質子分別是誰發現的

14樓:隨儂

2023年,湯姆生發現了電子

2023年,盧瑟福發現質子和中子

你可以看一下高中物理第三冊61-62頁

中子數是怎麼計算的啊,中子數是怎麼算出來的??急求!!!

中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 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 核電荷數 原子序數 中子數即原子核中的中子數目,求法是相對原子質量減去質子數。中子 neutron 是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雖然原子的化學性質是由核內的質子數目確定的,但是如果沒有中子,由於帶正電荷質子間的排斥力 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就不可能構成除氫之外...

誰發現稻穀的,水稻是誰發現的?

手機使用者 世界上究竟是誰發明了水稻種植?這個問題在學術界爭論了 100多年。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原始遺址的發現,使中外學者不得不重新下結論 最早的種稻人就是長江下游的中國先民。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穀 公尺粒 稻根 稻稈堆積物。這些豐富遺存,證明早在 7000年前,...

美洲大陸是誰發現的,美洲最早被誰發現

妄與梔枯 印第安人。早在一萬八千年前就已經到達美洲大陸,大約是在一萬八千年年前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或者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過去的。哥倫布的到達美洲只是對西方世界影響很大的到達,印第安人和西方人都是人類,因此是印第安人最早發現新大陸,只是他們的發現的影響不大而已。不管是哥倫布還是其他西方人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