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遇到自然災害該怎麼來保護自己那

時間 2025-02-20 21:25:15

1樓:匿名使用者

遇到森林**,應該逆風跑,往植蔽稀少的地方跑,選擇坡度小容易跑省體力的路徑跑,不能往兩座山的山溝裡跑.

2樓:匿名使用者

遇到有水的地方,儘量把自己打溼,然後逆風跑。

3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 還是平時多看書//要不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我們怎麼規避自然災害?

4樓:生活小幫手小貭老師

如何規避自然災害?

其實自然祥租災害面前我們謹或兆個人是顯得非常渺小的,但是自然災害也是可以規避的,如何規避自然災害呢!

這裡就要提倡保護自然生態環團滲境了,只有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才能夠更加安全的居住在這顆美麗的星球上面,所以在這裡呼籲大家,要保護地球,節約資源,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遇到自然災害時怎麼應對?

5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應對方法:一、**逃生,把握**12秒。

**心理學上有乙個「12秒自救機會」,即**發生後,若能鎮定自若地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能給自己提供最後一次自救機會。因此,如何迅速找到安全躲避的地方成為關鍵。如果發生**時身處室內,尋找跨度小的地方十分重要,如衣櫃牆腳旁、桌子下等。

如果當時在室外,則要跑向沒有電線杆和大樹的空曠地區,避開高大建築物、高聳危險物、危險場所等。

二、遇上火災,三步走科學逃生。

一旦發生火災,記住以下三步:

一要捂住口鼻。當你意識到出現火災時,拿出可用的毛巾、口罩、衣服等,噴上足夠的水,將口鼻捂嚴。

二要熄滅身上火源。如果逃生者不幸身上著了火,應當立即脫掉著火的衣服,或者通過在地上打滾的方式將火熄滅。

三要尋找逃生出口。專家接受今晚報記者採訪時,給出正確的選擇:沿煙氣不濃、大火尚未燒及的樓梯、應急疏散通道、樓外附設敞開式樓梯等往下跑,一旦在向下跑的過程中受到煙火或人為封堵,應從水平方向選擇其他通道,或臨時退守到房間及避難層內,爭取時間,進而採用其他方法逃生。

我們應該怎樣面對自然災害

6樓:梓琪的科普放映室

科普一下:4種面對自然災害的自救方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7樓:淡淡

學:學習有關各種災害知識和減災知識; 聽:經常注意收聽國家和地方**釋出的災害資訊,不聽信謠傳; 備:

做好個人、家庭的各種行動準備和物質、技術準備; 察:注意觀察周圍的自然變異現象; 報:一旦發現某種異常的自然現象,不必驚恐,但要儘快向有關部門報告,請專業部門作出判斷; 抗:

災害一旦發生,應發揚大無畏精神,組織大家和個人自衛; 避:災前作好個人和家庭躲避和抗禦災害的行動安排,選好避災的安全地方,一旦災害發生,個人要組織大家進行避災; 斷:在救災行動中,首先要切斷可導致次生災害的電、火、煤氣等災源; 救:

要掌握一定的醫療救護知識,準備一些必備藥品,以便在災害期間醫療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及時自救和救治他人。(雲南省地球物理學會 謝應齊提供)

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該怎麼做

8樓:況睿文承薄

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這些災害隨時可能發生,所以我們要科學應對、積極防禦,必須堅持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保護自然環境,加強生態建設,節約資源能源。

要尊重自然規律,調整工業特別是對自然環境具有較大影響的工程建設佈局。

然而,我們應該如何提公升自我防護和生存能力呢?

例如:**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時你在家裡,必須馬上鑽到堅硬、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要貼著堅固的牆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後,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

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築物,不要被砸傷等。

平時我們也要多看看有關急救方面的知識,瞭解在發生自然災害時,哪些應該做,哪些不該做。其中有許多自然災害是人類自己的「傑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所以,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保護森林,保護水土。

二、減少汽車尾氣。

三、小心用火,不亂丟菸頭。

四、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範意識。

五、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我們做好了這幾點,不僅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者一旦災難發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做好防災、減災,提公升自我防護和生存能力,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9樓:僕元芹

「減災防災,人人有責」。面對自然災害,每個人都應盡力按以下四個字去做: 學:

學習有關各種災害知識和減災知識; 聽:經常注意收聽國家和地方**釋出的災害資訊,不聽信謠傳; 備:做好個人、家庭的各種行動準備和物質、技術準備; 察:

注意觀察周圍的自然變異現象; 報:一旦發現某種異常的自然現象,不必驚恐,但要儘快向有關部門報告,請專業部門作出判斷; 抗:災害一旦發生,應發揚大無畏精神,組織大家和個人自衛; 避:

災前作好個人和家庭躲避和抗禦災害的行動安排,選好避災的安全地方,一旦災害發生,個人要組織大家進行避災; 斷:在救災行動中,首先要切斷可導致次生災害的電、火、煤氣等災源; 救:要掌握一定的醫療救護知識,準備一些必備藥品,以便在災害期間醫療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及時自救和救治他人。

雲南省地球物理學會 謝應齊提供)

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帶給我們什麼警示

要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注意保護環境,也要加強環保意識和監管力度。同時我們也應該採取切實的行動,植樹造林,讓沙塵暴遠離我們,研製最先進的預警儀器,防止 等災害。盡一切努力保護我們的家園就是警示 說明我們現在的生態環境很脆弱,雖然我們現在的環保意識再不斷增強,但是還有很多人在破壞環境,自然災害的到來說明...

近幾年我國發生過哪些自然災害,近三十年來中國發生過哪些重大的自然災害的名稱,時間,特點,破壞力

近30年來我國的重大抄自然災害有 1.1991年淮河流域大洪水,1991年5月 6月份開始,中國18個省 自治區 直轄市發生水災,5個省 自治區發生嚴重旱災。據當時初步統計,安徽全省受災人口達4800多萬人,死亡267人,直接經濟損失近70億元。江蘇全省受災人口達4200多萬人,死亡164人,直接經...

自然環境怎樣保護,我們該怎樣保護環境

禹朋閎希月 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自然環境是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的,是人類目前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總稱,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類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質能量和自然現象的總體。人工環境從廣義上講,是指由於人類活動而形成的環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質能量和精神產品以及人類活動過程中的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