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老歐洲們,把王冠、權杖,視作象徵最高權力的“國之重寶”。古代中國,由“和氏璧”精雕而成的“金鑲玉璽”,則代表執掌皇權的合法性。俗話說:
“私憑文書官憑印”,你說你是真命天子,憑什麼?只要一拎那顆價值連城的金鑲玉璽就得了,上面刻得清清楚楚:“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有這玩意兒墊底,泥鰍也敢當蛟龍。
當然,“傳國玉璽”的權威性起於秦漢之後。那麼,戰國之前,王室、諸侯最看重的“權力信物”是什麼呢?說來好笑,居然是體態笨重的銅鍋——鼎。
(下圖:大禹收天下之金,鑄造了代表九州的“天子九鼎”) 東漢學者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裡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
”說得好聽,“寶器”。幹嘛用呢?“和五味”,其實就是廚房裡東西。
鼎,這種古代烹飪的廚具,就是“套鍋”,要麼燉煮,要麼盛肉。大大小小,形制不同。既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
比如周鼎,大約分三大類:“鑊鼎”、“升鼎”和“羞鼎”。鑊鼎,體形碩大,很多沒有蓋,這是用來煮生肉的。
升鼎,也叫“正鼎”,是盛熟肉的。羞鼎,則是盛放佐料,和升鼎配套使用,它還有個別名叫“陪鼎”。這些銅鍋,為什麼從廚房裡跑上大殿了呢?
還得從兩個大人物說起,一位是黃帝,另一位是大禹。傳說,黃帝曾取首山之金,鑄造了三尊大鼎,三尊大鼎分別鑄了“天、地、人”紋飾。大禹也曾收九牧之金,在荊山腳下鑄造了九尊大鼎,希望這九口造型奇特的“銅鍋”象徵天下九州。
據《春秋左傳》記載:夏朝初年,大禹把天下版圖劃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州(河北、山西、遼寧)、袞州(河北、河南、山東交界處)、青州(山東、遼寧一部分)、徐州(山東南部、江蘇北部)、揚州(淮河以南,東南至大海)、荊州(湖北南部、貴州、廣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陝西南部、四川、雲南、貴州北部)、雍州(陝西、甘肅、新疆、青海、**)等。
這九個州的長官紛紛向**進獻青銅,大禹用這些青銅鑄造了九尊大鼎,工匠們將天下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在銅鼎身上。為了讓人們小心翼翼、踏踏實實地生活,九鼎表面,還刻意鑄造了“魑魅魍魎”的猙獰形象。其中的潛臺詞很明顯:
惟有對這些神祕的圖騰提防、敬畏,才可順風順水,遠禍全身。 大禹“九鼎”,名氣很大,這套青銅器,標誌著中國結束了荒蠻時代,步入了文明時代。鼎,由此從廚房裡跳出來,登堂入室,變成了極具象徵意義的“傳國重器”。
九鼎鑄成,立刻被集中到夏朝都城。從夏朝,到商朝;從商朝,到周朝……每逢王權興替,“天子九鼎”都追隨最大的“政治贏家”,這就是“定鼎”一詞的由來。(下圖:
商朝鑄造的“司母戊大方鼎”、“父戊方鼎”、“史鼎”和“劉鼎”) 《墨子·耕注》說:“九鼎既成,遷於三國。”這裡的“三國”,指夏、商、週三朝。
寶鼎多情:國在鼎在,國滅鼎遷。夏滅商興,九鼎遷於商朝的第一個首都——亳京;商滅周興,又遷鼎周朝國都——鎬京。
周代禮制森嚴,對於“鼎”的使用,也有嚴格規定。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這些神祕的銅器隨即成為象徵社會地位、政治身份和尊卑長幼的標誌。當然,規格最高的銅鼎,還是大禹鑄造的“天子九鼎”——一套九件銅器,代表著神聖不可侵犯的最高王權。
誰趕窺伺這些國之重寶,天下諸侯勢必群起而攻。 不過,也有野心家賊眉鼠眼地打量“九鼎”,《左傳》記載了一則有趣的故事:公元前606年,號稱“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羽翼豐滿,為了討伐外族入侵,他帶兵跑到洛陽,在周朝天子直轄的領地檢閱軍隊。
周朝王室隨即派王孫滿親往犒勞,想不到,口無遮攔的楚莊王居然問起九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又生氣又害怕,他非常藝術地回答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
國君無道,鼎大也輕。”顯然,“天子九鼎”是犯忌諱的話題,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自代的意思——這明擺著是造反呀!後來,“問鼎”便成了顛覆政權、謀篡天下的代名詞。
秦朝以後,取材於“和氏璧”的玉璽橫空出世,鼎的象徵意義,才慢慢地消失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 http:
為什麼古代權力,地位與鼎有關?拜託各位大神
3樓:匿名使用者
老歐洲們,把王冠、權杖,視作象徵最高權力的“國之重寶”。古代中國,由“和氏璧”精雕而成的“金鑲玉璽”,則代表執掌皇權的合法性。俗話說:
“私憑文書官憑印”,你說你是真命天子,憑什麼?只要一拎那顆價值連城的金鑲玉璽就得了,上面刻得清清楚楚:“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有這玩意兒墊底,泥鰍也敢當蛟龍。
當然,“傳國玉璽”的權威性起於秦漢之後。那麼,戰國之前,王室、諸侯最看重的“權力信物”是什麼呢?說來好笑,居然是體態笨重的銅鍋——鼎。
(下圖:大禹收天下之金,鑄造了代表九州的“天子九鼎”) 東漢學者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裡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
”說得好聽,“寶器”。幹嘛用呢?“和五味”,其實就是廚房裡東西。
鼎,這種古代烹飪的廚具,就是“套鍋”,要麼燉煮,要麼盛肉。大大小小,形制不同。既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
比如周鼎,大約分三大類:“鑊鼎”、“升鼎”和“羞鼎”。鑊鼎,體形碩大,很多沒有蓋,這是用來煮生肉的。
升鼎,也叫“正鼎”,是盛熟肉的。羞鼎,則是盛放佐料,和升鼎配套使用,它還有個別名叫“陪鼎”。 這些銅鍋,為什麼從廚房裡跑上大殿了呢?
還得從兩個大人物說起,一位是黃帝,另一位是大禹。傳說,黃帝曾取首山之金,鑄造了三尊大鼎,三尊大鼎分別鑄了“天、地、人”紋飾。大禹也曾收九牧之金,在荊山腳下鑄造了九尊大鼎,希望這九口造型奇特的“銅鍋”象徵天下九州。
據《春秋左傳》記載:夏朝初年,大禹把天下版圖劃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州(河北、山西、遼寧)、袞州(河北、河南、山東交界處)、青州(山東、遼寧一部分)、徐州(山東南部、江蘇北部)、揚州(淮河以南,東南至大海)、荊州(湖北南部、貴州、廣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陝西南部、四川、雲南、貴州北部)、雍州(陝西、甘肅、新疆、青海、**)等。
這九個州的長官紛紛向**進獻青銅,大禹用這些青銅鑄造了九尊大鼎,工匠們將天下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在銅鼎身上。為了讓人們小心翼翼、踏踏實實地生活,九鼎表面,還刻意鑄造了“魑魅魍魎”的猙獰形象。其中的潛臺詞很明顯:
惟有對這些神祕的圖騰提防、敬畏,才可順風順水,遠禍全身。 大禹“九鼎”,名氣很大,這套青銅器,標誌著中國結束了荒蠻時代,步入了文明時代。鼎,由此從廚房裡跳出來,登堂入室,變成了極具象徵意義的“傳國重器”。
九鼎鑄成,立刻被集中到夏朝都城。從夏朝,到商朝;從商朝,到周朝……每逢王權興替,“天子九鼎”都追隨最大的“政治贏家”,這就是“定鼎”一詞的由來。(下圖:
商朝鑄造的“司母戊大方鼎”、“父戊方鼎”、“史鼎”和“劉鼎”) 《墨子·耕注》說:“九鼎既成,遷於三國。”這裡的“三國”,指夏、商、週三朝。
寶鼎多情:國在鼎在,國滅鼎遷。夏滅商興,九鼎遷於商朝的第一個首都——亳京;商滅周興,又遷鼎周朝國都——鎬京。
周代禮制森嚴,對於“鼎”的使用,也有嚴格規定。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這些神祕的銅器隨即成為象徵社會地位、政治身份和尊卑長幼的標誌。當然,規格最高的銅鼎,還是大禹鑄造的“天子九鼎”——一套九件銅器,代表著神聖不可侵犯的最高王權。
誰趕窺伺這些國之重寶,天下諸侯勢必群起而攻。 不過,也有野心家賊眉鼠眼地打量“九鼎”,《左傳》記載了一則有趣的故事:公元前606年,號稱“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羽翼豐滿,為了討伐外族入侵,他帶兵跑到洛陽,在周朝天子直轄的領地檢閱軍隊。
周朝王室隨即派王孫滿親往犒勞,想不到,口無遮攔的楚莊王居然問起九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又生氣又害怕,他非常藝術地回答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
國君無道,鼎大也輕。”顯然,“天子九鼎”是犯忌諱的話題,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自代的意思——這明擺著是造反呀!後來,“問鼎”便成了顛覆政權、謀篡天下的代名詞。
秦朝以後,取材於“和氏璧”的玉璽橫空出世,鼎的象徵意義,才慢慢地消失了。
中國古代最為看重的權力信物,問鼎為何意味“謀篡天下?
中國古代為什麼把“鼎”作為權力的象徵?
4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原因是物以希為貴。
靑銅時代的鑄造使用的方法是失蠟法鑄造。簡單說就是先用蠟做出一個銅器一樣的蠟器,蠟器埋入砂模,澆入的銅液燒掉蠟,並佔領蠟器的空間,形成了銅器。當時生產力的瓶頸不是技術與銅礦,是產量低下的蜂蠟。
自然的蜂蠟要用很多人手與國土面積才能產生。因此大型銅禮器背後反映的是大量的人口與物產,這是綜合國力的代表。一般人是沒有資格使用鼎器的,天子九鼎(一頓飯九個菜),大夫五鼎。
老百姓拿個陶罐吃飯就成了。
周禮中把使用鼎器的規格制度化,基本上就代表了擁有者的社會地位。楚國地大物博,國王雄心勃勃地詢問周天子九鼎的輕重大小準備山寨,就成了無禮之極的「問鼎」行為。
5樓:懷緯疏雅靜
中國古代把鼎作為權力的象徵的原因在於鼎的屬性與中華先民的吃相耦合,所以鼎才能作為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
鼎是中國古代權利的象徵,有“鼎中原,權力天賜”之說,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莊王)八年,伐陸軍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於周郊。
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
6樓:糜翎脫靈槐
鼎的創意來自於煮小米。作為吃小米飯的民族,中國人非常熟悉煮飯的鍋子(陶罐子)。陶罐子架在火塘上,必須用三塊石頭架起來,下面放柴禾,才能炊煮。
後來人們觀察了孕婦,在陶罐下面捏出三個袋狀的足,叫做鬲,可以自己把自己支起來。鬲的袋足渾圓飽滿,孕蓄著奔放的情感,有女性那裡的曲線美,是煮飯的工具也是人們崇拜的物件。缺點是這三個袋足煮完飯以後,幹粥漬在袋底出不來,沒法刷鍋,並且浪費糧食。
於是人們又把鬲的三個袋足變成三個死心的腳,這也就是鼎了,是完美無暇的煮飯之具和國家神器了。當時的鼎都是陶製的,大禹想超越他的時代,作出一個青銅鼎來。怎麼鑄鼎呢?
首先要弄出模範來,當然這個模範不是投票選舉的。模是一個東西,範是一個東西。用泥捏出一個鼎的雛形,這就叫做“模”。
把模用火烘乾,使它變得硬梆梆的,再拿小鑿子在上邊雕刻出動物花紋,比如長著巨睛、大口、獨牙、犄角和利爪的饕餮。
下一步是用好一點的泥製作“範”。一般使用粘土,加水反覆揉和,裡邊加上穀糠,防止開裂,最後揉成一張方餅狀,啪地一聲摑在剛才的泥“模”外側,這就是“範”。讓“模”和“範”親密接觸,範就獲得了模的外形的information。
剛才是外範,下面做內範。只要把泥“模”刮掉外表一層,就是內範了。把內範放在外範的肚子裡,二者之間形成了空隙,這空隙正孕育著青銅鼎的造型——仔細想象,看是不是這樣!
沒錯的。我們的古人真會琢磨啊,來回折騰。
接著,有人把一大坩鍋熱湯端上來——就是明晃晃的一千度高溫的液態青銅汁。把青銅液緩緩傾倒進外範與內範的間隙裡(這個事情最好讓手穩一點的人去幹),於是大鼎一次澆鑄成形,放涼了以後,打磨打磨就行了。(這些都是簡要言之,實際上很不容易,比如作一隻銅鐘,其實需要一百塊外範、內範組合起來澆鑄,且外範相互之間不能錯位。
)九鼎神祕、詭奇、高貴,鼎身還可以鑄出銘文,記錄一些歌頌功德的話——但大禹這個時代還沒有文字,工匠們可以省一省心。美麗的綠松石也可以鑲嵌在鼎身,比如說老虎紋的眼睛就用寶石。大禹雄渾肅穆的九鼎,活脫脫地一溜排列在宮殿的臺基上了。
這九隻集中全國物力和高科技的傳國寶鼎,一直流承傳襲了兩千年,被若干朝代爭奪,經過不同品性的手,沾上不同種族的血,閱盡滄桑變化,直到秦始皇時代才把它們全部弄丟。不過,從考古挖掘上看,迄今我們也沒有找到哪怕一件夏朝的鼎,甚至再小一點的青銅器皿也沒有。夏朝其實還沒到青銅時代,還沒有青銅器。
大禹鑄九鼎未必屬實,只是後人的傳說而已。
還有傳說說九鼎上面刻的是當時九州的地圖,九鼎代表著九州,是當時的傳國之寶,像楚國那樣“問鼎中原”的行為就是造反。
為什麼慣性與速度無關,慣性與速度有關嗎 為什麼
暴走少女 因為慣性的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物體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運動快的汽車難剎車是由於阻力的大小有限,如果能增大阻力,它也會很快停下來。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稱為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表現為物體對其運動狀態變化的一種阻抗程度,質量是對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當作用在物...
《權利的遊戲》為什麼這麼火,摘錄“《權力的遊戲》為什麼好看”
夜鶯丶渡鴉 它還有一個名字 叫 殺與艹之歌 權利的遊戲 為什麼這麼火? 物理霧裡霧裡 我覺得它之所以這麼火原因在於它的真實感,細節上的真實感,還有眾生命運的真實感。場景 建築 服飾 妝容 布光 特效上的精雕細琢,一磚一瓦完成一場浩大的造夢工程。儘管它披著魔幻的外衣,但仍然能讓你感覺到真實的質感。該劇...
為什麼古代帝王喜歡定都在長安,古代帝王為什麼喜歡定都長安
歷史歷來已久 那麼長安為何會成為十三朝古都,歷代帝王為何都想以長安為都城呢?一共有三個原因,戰略,經濟和天險。長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長安是十三朝古都,位列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在隋唐時期,長安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根據歷史記載,最早在周朝,周文王時期就定都於長安,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