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大招哥時尚日記
世界衛生組織曾釋出一組資料,目前全球12-35歲的年輕人中,約有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的聽力損失風險,如果不積極干預,預計到2050年,會有超過9億人患上殘疾性聽力喪失。
隨著年齡增大,一些老人的聽力就會明顯下降,我們都說這是老人家耳背了,是一種正常現象。其實,這是一種聽力障礙。
除了先天性耳聾外,我們的生活習慣、工作環境和外傷等情況都會對我們的聽力造成損傷。而現在不少市民都有長時間戴耳機聽**看**的習慣,如果音量控制不好,對於聽力的危害不小。
那麼,作為我們聽力正常的市民,又該如何更好地關愛和保護我們的聽力呢?
儘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噪音環境下,或者處於高噪音環境下面;儘量不要長時間戴耳機、戴耳塞,聽一些**;如果是從事噪音周邊環境職業的,我們建議儘量做好一些預防性的保護措施。
有專家表示,人使用耳塞聽聲,聲音能量直接到耳蝸,沒有經過外耳、中耳的消解,時間一長就會損害到內耳柔弱的毛細胞。內耳裡的毛細胞是不可再生的,損害會是永久性的,早聾10年並不是危言聳聽!
現實生活中,噪音汙染是造成聽力損害主要原因。有實驗證明,如果乙個人在90分貝以上噪音環境下待乙個小時,耳蝸就會有短暫的聽力下降情況,如果噪音持續兩個小時,耳蝸將會可能產生不可逆的聽力下降。
據我們的統計,我們出現聽力殘疾的人數,大概達到了2700多萬。近年未成年人出現聽力障礙的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除了不良的生活習慣外,乙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的免疫力相對較低,感染性疾病極易成為聽力的殺手。
很多小孩都是因為鼻炎或者是外耳道感染,造成了我們的聽力下降,所以一旦發現小孩鼻塞流膿涕,耳朵有堵塞感、聽力下降,還是建議去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很多市民會在耳朵癢時,會拿棉籤、挖耳勺等掏耳朵,這樣會對耳內**造成損傷,造成聽力下降,甚至耳聾。
2樓:為人人
不規範使用耳機,對於耳朵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可能會影響耳朵內部的耳膜以及半規管等結構,屬於物理傷害。
3樓:雲貓君
會導致耳朵聽力下降,也會使耳機本身發生一些裝置上的問題。
4樓:菓凍大**
不規範使用耳機的話,會導致耳耳朵裡面形成大量的細菌。而且在使用耳機時音量開得太大的話,也會使聽力下降。所以建議正確使用耳機或者儘量少使用耳機。
5樓:生活其實差不多
1.耳機的使用壽命會縮短。2.會對耳朵造成不可逆的影響。3.影響我們耳朵的敏感程度。
6樓:雨中蝶
耳塞的聲音會直接傳到耳蝸沒有經過外耳,中耳的消解。時間長了會損害內耳的毛細胞,那樣兒的毛細胞是不可再生的。損害是永久性的。
耳機的使用誤區有哪些?
7樓:桃園結義
誤區一,耳機線材的純度越高越好。耳機的線材一般由銀製的和銅製的組成,但是耳機是乙個整體協作的器件,單一的線材***並不一定納歲音質就好。不少鬥納大力宣傳耳機線材的商家,重點強調耳機線材的優質性,但是耳機的音質卻很次。
有些頂級的耳機,雖然只有4n純度的無氧銅,但是音質卻好的驚人。所以,耳機的線材純度與耳機的音質並不成正比。
誤區二,阻抗越高越難推動,耳機的聲音就越小。選耳機時有乙個重要的引數就是阻抗,我們往往會選擇低阻抗的耳機,認為他們容易驅動。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是否能夠輕易驅動,還與耳機的靈敏度有關。
靈敏度越高,耳機就容易驅動,與阻抗並沒有太大聯絡,但是靈敏度也只是決定著耳機的推動,與耳機的音質也沒有必要的聯絡。
誤區三,耳機的低音越有力越好。很多買耳機的使用者,大都缺乏對耳機聲音的鑑別能力,試聽時也只是感覺低音夠澎湃耳機就越好。但是耳機的低頻越多,聲音的三頻就會失衡,耳機的音質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試聽時,要注重三頻的均衡。只有低頻澎湃,中音柔美和高音震撼的耳機才是洞銷睜好耳機。
8樓:銘刻
非入耳耳機勿忘帶上海綿。許多非入耳的耳時機配備海綿,固然也有許多朋儕不會在利用耳機時帶上這層海綿套,輕忽它的存在實在本身意味液鏈著耳機利用的不妥,其是小小的海孝早綿套左右倒是不小,一來起到防滑的作用,讓耳塞不致於滑落,別的可以有用淘汰耳塞外殼與耳蝸之間的摩擦,連結最佳的安寧度,更可以防備許多的雜音與耳朵直接孕育發生共鳴,起到肯定的過濾作用。2.
入耳耳塞準確佩帶以及符合矽膠套。有些人會以為本身不得當利用入耳耳塞,每每是以為本身的耳蝸佈局不得當耳塞,實在否則,在找到準確的佩帶方法之後,配選擇得當的矽膠耳套之後,許多題目也就迎刃而解了。入耳耳塞可以大概帶來的是最佳的**體驗,飽滿的低頻可以大概充實在耳中感覺。
3.頭戴式耳機包管充實透氣性。現在照舊人很鍾情於佩帶頭戴式耳機,固然大概會顯得比力笨重,但是大直徑的驅動單位可以大概帶來精彩的hifi體驗,但是在討論音質之前,選擇擁有透氣頭梁以及耳罩的耳機黑白常要害的條件,尤其是在炎天利用,汗液會直接影響佩帶的感覺,**由於直接和耳機打仗,極有大概導致出現紅疹等**薰染題目。
4.絕不讓液體進入腔體 控制**的最大音量。決不讓任何液體進入腔體,這只是乙個比力泛指的環境,現實上這代表了對耳機必要細緻乙個分外清算,耳機的內部包羅著許多微小的金屬元件,液體的滲透會直接導致此中高細密金屬元件的腐蝕。
5.活動中的汗水也會腐蝕耳機。金屬元件的腐蝕會直接導致耳機的短路題目,直接造成耳機的破壞,淘汰耳機利用的壽命,除了這些之外,耳機線材也黑白常脆弱的,尤其是對付高真個耳機來說,嬌貴的線材在顛末過猛的拉拽之後就會導致內部的斷裂,同樣也直接導致耳機破壞。
6.利用繞線器是個不錯選擇。別的對付耳機一樣尋常利用而言,肯定要細緻一樣尋常的輕拿輕放,常常的摔打也會造成鬧慎孫耳機的破壞,由於內部的金屬元件經不起恆久的折磨,大幅度的震恐慌怕也是耳機破壞的罪魁罪魁。
7.控制噪音是我們必要辦理的題目,從利用耳機做起。別的在耳機利用時間,肯定要細緻控制**的最大音量,一樣平常正常環境,當人耳聽到到音量凌駕一百分貝之時,就會出現耳鳴乃至其他造成聽力毀傷的環境,要是說在電梯大概地鐵中耳機聲音已經大到讓身邊搭客皺起眉頭,你所聽到的恐怕就不是什麼**了。
關於耳機的問題
9樓:網友
k420 .自用的,看電影相當爽,魔戒裡那個決戰場面聲音烘托的真好,很震撼,都可以分辨地面的震動,
關於耳機的一些問題
10樓:網友
如果目前只是打算花2000買耳機的話,建議歌德sr225,這耳機相對於同價位的其他型號來說是比較好推的,電腦直推就能發揮個五六成,並且以後上放了也有提公升的空間。
再就是akg的q701,貌似也算好伺候一點的。
剩下的什麼hd,dt880,k之類的好像對前端要求更高一些。
買耳機不用選品牌,選型號就好,資料只是個參考,沒什麼意思,一般就是阻抗越高,靈敏度越低越難推好。
之前一直做隨身黨,最近稍稍看了點大耳機的知識,也不是很懂。。
建議玩大耳機還是去耳機大家壇去看看。。
關於耳機的問題
11樓:不恰當個鳥
首先,阻抗不是衡量耳機是否好推的唯一引數,甚至不是主要引數。更關鍵的是靈敏度,高靈敏度的耳機易推。當然,在相同靈敏度的情況下,由於耳機阻抗增加,導致耳放輸出功率變小,這時候討論低阻和高阻才有意義。
也就是說,假設阻抗差不多,相同音量下靈敏度高的聲音大;假設靈敏度一樣,阻抗高的聲音小。當然,靈敏度和阻抗也不是判斷是否好推的唯一引數,譬如k701和hd650,從引數上看無論如何都是hd650難推,但實際上k701難推是有名的。
正因為高阻的輸出功率變小,所以高阻dt880更容易控制,也就是假設880音質有上限,250歐比32達到更容易。
至於整合音效卡的音質和推力,這個真不好說。不同主機板上音效卡的晶元和耳放電路不同,就相當於你問我膝上型電腦速度怎麼樣,能玩山口山嗎?有低噪大到沒法聽的整合音效卡,也有音質好、推力大到離譜的整合音效卡。
最近大家壇上熱帖就是一燒友盲聽,耳機是hd650,u2+soloul和某筆記本整合音效卡聽古典差距非常小。
12樓:看你的街角
dt880算得上是一款正真的hifi耳機了,聲音是如此的端正,對**表現自然均衡,不驕不躁,是欣賞**的良伴!
dt880好像還有個600ω阻抗,這些高阻抗是為有耳放的發燒友設計製作的,32ω是為接***,電腦的發燒友和高要求的聽友製作的!電腦推32ω能推得動!
13樓:聖青柏
通俗來講,阻抗低的即插即用,手機,***什麼的都可以直接用。阻抗高的需要接外放,不能直接插了就用。
不煲耳機會怎麼樣,煲與不煲耳機有什麼區別
煲耳機主要是讓耳機的機械系統的乙個迅速老化過程,動圈耳機的發聲系統是由音圈驅動振膜,而振膜是固定在耳機的架子上,從理論上講,振膜運動應當是一種活塞 垂直 運動,這需要振膜的邊緣有較大的順性,煲就是煲這裡,新耳機的振膜邊緣是比較緊的,彈性大而順性小,煲耳機就是讓它的邊緣活動開,聲音就不那麼發緊了。煲機...
小公尺降噪耳機怎麼樣,小公尺降噪耳機音質怎麼樣?
小公尺降噪耳機音質剛開始聽感覺有點糟,不過經過煲機後就好了很多,雖然離hifi級別還有很大區別,不過日常聽還是挺舒服的,主要是其降噪效果比較好,想要一款音感舒服的降噪耳機,並且 不是很貴的價效比耳機,不妨考慮入手小公尺降噪耳機。小公尺降噪耳機type c版怎麼樣 type c耳機不推薦購買。type...
一直玩手機會怎麼樣,長期玩手機會怎麼樣?
劉亭 低頭人生 電影解說 如果一直低頭玩手機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如果沒了手機,你能待得住嗎?故事有些誇張,卻值得我們深思!長期玩手機會怎麼樣? 柴鋒沙荃 感謝邀請,手機早已成為了人類最好的朋友,人們已經離不開手機啦,那麼長時間玩手機對身體傷害相當大,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想舉幾個例子為大家證明下。第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