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中和的解釋就是中庸,孔子反對「過猶不及」,過了、不及,都是失中。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就是在一定意義上研究、發現以及掌握事物的「中」,使其得以協調發展。中國提出科學發展觀,實際上就是協調發展觀,平衡發展觀。
另外還有「和而不同」、「和為貴」等含義。這些表述有的就事物的狀態而言,有的就方法和原則而言,有的就其價值和地位而言。其總的思想是說中和、和諧是事物存在、發展的最佳狀態。
論語中關於禮儀的句子和解釋
2樓:116貝貝愛
春秋·孔子《論語》中關於禮儀的句子:
1.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白話釋義:不具備『仁』的修養的人不能長久地保持樸素的本質,不能安然於儉樸的生活,也不能體驗生命本具而長久的快樂。具備「仁」的修養的人是堅持、安守『仁』的品格,有智慧型的人會運用『仁』的原則以求得利益.
2.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白話釋義:克制自己,按照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你一旦這樣克制自己,按照禮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讚許你是仁人了。實行仁德,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
3.禮之用,和為貴。
白話釋義:禮的應用,要以能夠斟酌損益,從容中和為最可貴。
4.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矣。
白話釋義:只要他見到財利時能想到道義,遇到國家有為難而願意付出生命,長久處於窮困的境遇也不忘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成為乙個完美的人。
5.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白話釋義:禮的功用,是為了讓人們相處和順、社會和諧。上古聖王之道也就美在這和順之上,不論大小事情都都是為了人們生活的更和諧。
但是也會有行不通的時候,如果一味的為了和諧而和諧,無原則的調和,而不用禮來為之作適當的限制,就行不通了。
文章賞析: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徵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
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物件,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
據《顏淵》記載,同是**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為仁的表現之一為克己復禮,有所不為)。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己與人之間的關係,以欲施做答,欲是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之取捨,施是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實踐,用好心壞心來說,要防止好心辦壞事,就要慎施。)答司馬牛「仁者其言也訒」。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牛則答以細目。
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
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的高度的責任心!
《論語》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還有就是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時語言淺近易懂,接近口語,也是乙個特點。
3樓:金山毒霸的
1、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意思:
乙個沒有道德修養的人,不能長久過窮困的生活,也不能長久過安樂的生活。乙個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樂;乙個聰明的人,把仁德當做最有利的生活規範。 2、子曰:
「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意思:不合符禮教的話不能看,不合符禮教的東西不能聽,不合符禮教的東西不能說,不合符禮教的事不能做。」 3、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意思:仁 心之善、禮 行為之善、由心而發的禮 是為真禮也、僅僅就禮而禮的 是為虛禮也 、一人 如 仁禮俱在 則其人善、一人 若 僅禮無仁 則其虛偽也、一人 若 只仁弗禮 則不拘禮而其性爽也、一人 若 無仁無禮 非人禽獸也 夠嗎?不夠請繼續追問哦
論語中關於和的句子並附帶解釋
4樓:o瀟灑哥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解釋:就是說君子們在一起很和諧但每人都不盡相同,而小人們在一起雖然做人相同,卻不和諧。
5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中的100個成語、解釋及原文
6樓:小雨手機使用者
(1) 犯上作亂:「不好犯上,而好作亂,未之有也.」(《學爾篇》)釋: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沒有過.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鮮矣仁!」(《學爾篇》)釋: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3) 言而有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學爾篇》)釋: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為政篇》)釋: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
(5) 知之為知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為政篇》)釋: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型.
論語中的名句,論語中的經典名句有哪些?
1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釋義 這句話出自 論語 雍也篇 志存高遠,樂在其中,即便身居陋巷,衣食簡樸,又有何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格局決定了人生的高度。2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釋義 這句話出自 論語 子罕篇 艱苦的環境,困難的時刻,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性...
論語中關於誠信的名言警句,《論語》中關於誠信的語句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荀子 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 李嘉誠 創業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周晉峰...
論語裡的好詞好句,論語中的好詞和好句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3.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