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餐桌上筷孑忌諱如 三長兩短執箸巡城

時間 2021-05-04 11:31:11

1樓:不明白你的我

中國人使用筷子用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古時又稱其為「箸」。日常生活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 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且要把筷子兩端對齊。

用餐前筷子要整齊地碼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要整齊地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但是,絕對禁忌以下十二種筷子的使用方法。

一、三長兩短。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地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是不大吉利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

因為過去中國人死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還沒有蓋上棺蓋的時候,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

二、仙人指路。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在北京人眼裡叫「罵大街」。

因為吃飯時食指若伸出,就會總在不停地指著別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吃飯拿筷子時用手指人,就如同在指責別人一樣,是不被允許的。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並用筷子指人。

三、品箸留聲。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地發出噝噝的聲響。這種行為被視為**。如果餐桌上出現這種現象,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被允許。

四、擊盞敲盅。這種行為被看作乞丐要飯,其做法是在用餐時拿筷子敲打盤碗。因為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用發出的聲響配上嘴裡的哀告,引起行人的注意並給予施捨。

五、執箸巡城。這種做法是手裡拿著筷子,做旁若無人狀,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裡來回巡,不知從**下筷為好。此種行為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六、迷箸刨墳。這是指手裡拿著筷子在菜盤裡不住地扒拉,以求尋找獵物,就像盜墓刨墳一般。這種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屬於缺乏教養的做法,會令人生厭。

七、淚箸遺珠。實際上這是指用筷子往自己盤子裡夾菜時,手裡不利落,將菜湯流到其他菜裡或桌子上。這種做法被視為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八、顛倒乾坤。就是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這種做法是會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謂飢不擇食,以至於將筷子使倒了,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九、定海神針。在用餐時拿乙隻筷子去插盤子裡的菜品,這一舉動,如同當眾對人伸出中指,這是對同桌用餐人的一種羞辱。因此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舉動。

十、當眾上香。是指出於好心幫別人盛飯時,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這會被人視為大不敬。

因為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的,所以,如果把筷子插在飯中,那無疑是把對方視同於死人一樣,是絕不被接受的。

十一、交叉十字。這一點往往不被人們所注意,在用餐時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這也是不對的。中國人認為在飯桌上打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為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打叉子的,這無疑也是在否定自己。

十二、落地驚神。所謂「落地驚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這是嚴重失禮的表現。因為中國人認為,祖先們全都長眠在地下,不應當受到打攪,筷子落地就等於驚動了地下的祖先,這是大不孝,所以這種行為也是不被允許的。

來自日本通**的訊息:每天出現在餐桌上的筷子在亞洲地區被廣泛使用。可能是太常見了吧,很少人會去注意筷子。其實,世界各地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筷子進化過程及文化。

日本筷子

1、誕生於日本的「一次性筷子」

說到日本筷子,就不得不提日本發展出來的一次性筷子。在拉麵店等各種餐廳都可以看到一次性筷子。平常使用的一次性筷子都是四角形,不過也有圓形的一次性筷子。

2、日本喜慶筷

日本在元旦期間有使用喜慶筷的傳統。每年除夕,家主都會將家庭成員的名字寫在各自的筷套上,並裝入筷子,供奉在神龕中。元旦後開始使用這種筷子,使用者需要自己清洗,並且在1-7日之間都要使用同一雙筷子。

喜慶快在日語中也叫做「兩口筷」,中間粗,兩頭細。一頭由神使用,另一頭則由人使用,蘊含「神人共食」之意。

考慮到環保問題,日本人選擇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另一方面,使用環保筷(マイ箸、my-hashi)的人則增多。此外,還出現了可折疊的便攜筷子,日本的筷子還將繼續進化。

中國沒有自己單獨使用的筷子

在日本,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各自的筷子,但是中國沒有這種習慣。中國人共用相同設計的筷子及餐具。將自己的筷子拿出來讓家人或客人使用,是一種關係親密的表現。

中國筷子的前端比日本的圓。

南韓筷子使用金屬材質的理由

南韓通常使用金屬材質的筷子,這是因為南韓出產的青銅的重金屬含量低。在日本的南韓餐廳有時也會出現金屬筷子。貴族使用銀製的筷子,這是因為銀可以試毒。

越南獨特的筷子禮儀

在越南,筷子與調羹共用。這是因為越南大公尺不像日本公尺那樣粘,用調羹比筷子更

2樓:苦中有樂

三長二短,就是出人命。

關於中國民俗的小知識

3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春節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到整個正月結束為止。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乙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在天津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幾十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新年民俗小知識

4樓:匿名使用者

[祭灶] [掃塵] [吃灶糖]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接玉皇][趕亂歲][照田蠶][千燈節]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乙個好時機。

[洗 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小除夕] [過趕年]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

[放爆竹][祭祖][給壓歲錢]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乙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拜年][開門炮仗]

[占歲][貼畫雞][聚財]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曾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更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祭財神][財神的傳說]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燒門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祭財神][路頭神][送窮][開市]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

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娘在這日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

[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

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

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這日還有不行刑的風俗。

[穀日][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製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石頭生日][賀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舊時民間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正月初

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元宵節][送孩兒燈][迎紫姑]

[走百病][偷菜節][巴烏節]

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乙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乙個較長的過程,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東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

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中國餐桌上的禮儀,中國的餐桌禮儀

餐桌上有許多應注意的禮儀,而這些禮儀常被忽視。一 就座和離席 1 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2 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3 用餐後,須等男 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4 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5 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檯入座。6 離...

央視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19億元

天堂密令丶陓枼 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經濟 政治是文化的基礎。但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並不是亦步亦趨的,雖然反對鋪張浪費正成為全球性潮流,但 面子文化 對國人的消費行為仍起著深遠持久的影響 公權濫用 吃喝是產生 舌尖上的浪費 的政治根源。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

中國傳統中餐桌禮儀為什麼第一道菜不能上魚

魚所代表的意思是 年年有餘 如果魚作為第一道菜,就表示 把餘下的東西都吃光了 日子會很窮苦。中式餐桌禮儀 1 尊者坐上座,卑者坐下首 長者坐上座,幼者坐下首 師長坐上座,學生坐下首。坐方桌子時,尊長坐在方桌靠屋裡的短邊,其他人依尊卑長幼輩分排列落座。2 右手拿著茶壺時,左手要按住茶壺蓋,表示對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