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答:供您參考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
倚欄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趁東風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盛煙柳滿皇都。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古代詩人詠柳愛柳的詩句很多,請你寫出帶『柳』字的連續兩句...
2樓:匿名使用者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出自新柳 楊萬里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倚欄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趁東風最是一年春好處,絕盛煙柳滿皇都。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夢斷香銷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弔遺蹤一泫然. (陸游.沈園)
城外看風滿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寫出詠柳的詩句
3樓:弘華輝
詠柳詩歌賞析
任瑞傑 作於 2023年3月10日
詠柳詩歌賞析
柳樹是古代詩歌中的重要意象。圍繞它,無數文人學士創作了無數的華章名篇。研究它們,分析它們,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一環。現擇其一些名篇加以分析。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該詩運用擬人手法,將柳樹比成乙個風姿綽約的小家碧玉,嫵媚動人,又運用設問加比喻的妙句,把春風比做一位能工巧匠,歌頌了充滿生機的春光,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贈柳 李商隱
章台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詩歌首聯作者好象站在雲天之上,視野從長安的章台街巷延伸到楚地的郢路,到處都是滿目的柳樹。人人都說它風流無比,我來到這兒又正是它最漂亮的時節。沿著小橋一路走去,小橋到了盡頭,而放眼望去,順著長堤看去,一眼望不到頭。
頸聯對仗工整,表現了作者對柳樹的熱愛之情。尾聯「忍」其實是不忍。怎能忍心看著柳絮飄花,飛上酒樓,撲打酒旗。
因為柳絮一飛,春天就即將過去。表現了作者對春光的熱愛。
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復帶煙。
本詩描寫的是秋日之柳,卻先從春柳寫起。柳條飛舞,追逐著東風,在酒筵之上,跟隨著舞女翩翩起舞。旖旎的春光使人如痴如醉,樂而忘返。
三四句卻陡起波瀾,如何肯到了淒清的秋日,在斜陽之下,在陣陣蟬鳴聲中,垂柳又該多麼傷感呢?詩歌欲揚先抑,寄託了作者個人的無限感慨,自傷時光飛逝,而個人卻無報國之門,鬱鬱不得志。
李商隱對柳很有感情,在他的詩集中,單以柳為題的詩,就多達十幾首,詩句中用到柳字的就更多了。大致分來,有下面幾種情況。
一、詠柳喻人
在眾多植物中,楊柳抽絲發芽是較早的,因此常為敏感的詩人捕捉來描寫春天。約定俗成,楊柳成為春天的象徵。這類詩的代表作是《贈柳》:
「章台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首聯寫柳樹從北到南,無處不在。「掩映」「參差」寫出了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點出時間是春天。
頷聯寫柔長的柳枝在春風的吹拂下,翩躚起舞。「風流」「婀娜」寫了柳的體態輕盈,宛若妙齡女郎,非常動人。頸聯、尾聯寫綿延不斷的柳色牽引著詩人的目光,越過橋堤,來到了繁華的人間。
花飛似「雪」則把春柳的繁華寫到極致,而其中也暗含離凋謝不遠的意味,透露出詩人的痛惜之情。
全詩八句,純用白描,篇中不著乙個「柳」字,卻句句寫柳,而字裡行間彷彿晃動著一位窈窕女郎的身影,婀娜多情。詠柳實際是詠人,對柳的愛憐也就是對人的依戀和思念。
二、詠柳自傷
楊柳柳枝纖細苗條,與美女的身材相吻合,因此古人常以楊柳作為美女的寫照。這類詩的代表作是《柳》:「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詩寫的是寫秋日之柳,但詩人不從眼前寫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後再回到眼前的柳上來。你看,在士女如雲的樂遊苑上,在繁華似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飄然起舞的舞女在熱鬧的舞筵上結合了起來,分不清誰是舞女,何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優美!
而眼前的秋柳,卻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種景象。「清秋」「斜陽」「秋蟬」點染了環境的淒涼,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襯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華得意,愈顯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詩人正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表達了對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嘆之情。
全詩句句寫柳,卻不著乙個「柳」字。句句寫景,又句句抒情。詩人年輕時充滿幻想和信心,懷有遠大抱負,正如洋溢著勃勃生機的春柳。
然而由於黨爭傾軋,詩人一直過著一種沉淪的生活,詩中經歷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詩人自傷遲暮、自嘆身世的真實寫照。。
三、詠柳送別
柳諧音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絲柔長,風吹而成纏綿難捨之狀,故古人常折柳送別。這類詩的代表作是《離亭賦得折楊柳》:「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對於無可奈何的分別,只能暫時憑藉杯酒來驅遣離愁。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保重身體。
除了死亡沒有比分別更痛苦的了,春風就不要吝惜長長的柳條,讓分別的人們盡量攀折吧!面對楊柳依依,枝條曼舞,一派多情難捨之狀,友人卻要分別而去,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生怨?
四、渲染氣氛
在李商隱的詩中,有不少詩句借用柳樹,或正襯,或反襯,起到了渲染氣氛的作用。前者如《隋宮》中的兩句:「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正面渲染了隋朝亡國後的淒涼景象。後者如《二月二日》中的兩句:「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花、柳、蜂、蝶是春天生命與活力的標誌,但它們卻不會顧及人的悲歡哀樂,這和失去了生命的春天的詩人形成了鮮明對照,從而反襯出詩人的淒苦心境。
《詠柳》賞析
馬茂元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
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
「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
《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裡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
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
詩歌裡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麼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
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採蓮賦》)之類的詩句。
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裡,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象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絡的。
有柳字的古代詩句
4樓:沒落煙雨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
倚欄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趁東風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盛煙柳滿皇都。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城外看風滿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夢斷香銷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弔遺蹤一泫然. (陸游.沈園)
詠 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秦觀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韋莊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李白
倚欄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趁東風。——歐陽炯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雄《寒食》)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遊山西村》)3.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
《絕句))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
(絕句))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陸游:
《釵頭鳳》)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柳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這裡有很多
青門柳【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將千萬恨,繫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飢。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餘籠灞岸,煙暝夾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麼。
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柳絕句【唐】杜牧
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柳 【唐】方幹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態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柳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柳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柳 【唐】韓溉
雪盡青門弄影微,暖風遲日早鶯歸。
如憑細葉留春色,須把長條系落暉。
彭澤有情還鬱鬱,隋堤無主自依依。
世間惹恨偏饒此,可是行人折贈稀。
詠柳 【唐】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 【唐】李嶠
楊柳鬱氤氳,金堤總翠氛。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雲。
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短簫何以奏,攀折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隱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佔竹,三品且饒松。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隱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一何遙。
柳 【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題柳 【唐】李中
折向離亭畔,春光滿手生。群花豈無艷,柔質自多情。
夾岸籠溪月,兼風撼野鶯。隋堤三月暮,飛絮想縱橫。
柳 【唐】羅隱
一簇青煙鎖玉樓,半垂闌畔半垂溝。
明年更有新條在,繞亂春風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憑君一贈行,幾回折盡復重生。
五株斜傍淵明宅,千樹低垂太尉營。
臨水帶菸藏翡翠,倚風兼雨宿流鶯。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當時歌吹聲。
柳 【唐】裴說
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
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
詠柳 【唐】吳融
自與鶯為地,不教花作媒。細應和雨斷,輕只愛風裁。
好拂錦步障,莫遮銅雀台。灞陵千萬樹,日暮別離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條引線微,年年先翠報春歸。
解籠飛靄延芳景,不逐亂花飄夕暉。
啼鳥噪蟬堪悵望,舞煙搖水自因依。
五株名顯陶家後,見說辭榮種者稀。
詠柳 【唐】薛逢
弱植驚風急自傷,暮來翻遣思悠揚。
曾飄紫陌隨高下,敢拂朱闌競短長。
縈砌乍飛還乍舞,撲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頻攀折,漸擬垂陰到畫堂。
庭柳 【唐】姚系
裊裊柳楊枝,當軒雜佩垂。交陰總共密,分條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攬結更傷離。愛此陽春色,秋風莫遽吹。
柳 【唐】張旭
濯濯煙條拂地垂,城邊樓畔結春思。
請君細看風流意,未減靈和殿裡時。
柳 【唐】鄭谷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詩人寫的愛國詩,古代詩人愛國的詩句
zz雲舒 1 示兒 宋 陸游 死後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白話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 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因此,當朝廷軍隊收復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訊息告訴你們的父親!2 十一...
愛國主義古詩句,古代詩人愛國的詩句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代詩人愛國的詩句 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 杜甫 春望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2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清 徐錫麟 出塞 譯文 戰士只知道在戰場上,要為國捐軀。何必考慮把屍體運回家鄉。3 ...
古代詩人勵志的詩句有哪些,古代經典勵志詩詞哪裡有?
悅昶博榮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李百藥 唐 北齊書 元景安傳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宋 登飛來峰 轉句 不畏 二字作峻語,氣勢奪人。浮雲遮望眼 用典。據吳小如教授考證,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