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歆語心情
《行經華陰》 崔顥
岧嶢太華俯鹹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雲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
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賞析:一下筆就以「岧嶢」二字籠罩全篇,表現它的高峻,又寫它如天外巨人,雄視鹹京。這是概寫華山的總貌。
次句,轉入區域性描繪。先寫三峰峭拔天外,又以「削不成」,稱讚它是巨靈鬼斧神工的傑作。這仍是遠景。
三、四句攝取近景,寫山上武帝祠巍然屹立,仙人掌峰粲然在目。又以「雲欲散」、「雨初晴」等描寫,給畫面增添煙雲的變幻和雨後新晴的翠秀。這兩句的神靈古蹟,令人浮想聯翩。
五、六句寫渲染山形勢的險要。詩人馳騁想象,描繪出自己眼中所無胸中所有的景色。從縱的角度看,函谷關北枕黃河與華山;從橫的角度看,驛路平通著漢代的五畤。
詩人形象地勾勒出西北的地勢特徵,視野千里,筆力雄健,境界壯闊。
至此,詩人在
一、二聯由遠而近,二、三聯又由近再次推向極遠,層次分明地從各個方面刻畫、烘托出了華山崇高、神奇的形象。
詩人為什麼要一再渲染華山壓倒京師、神工勝於人力呢?原來,他是要以華山的仙跡靈蹤、飄逸出塵的崇高與壯美,反襯世上鄙俗俗人追名逐利、奔波仕途的委瑣、卑俗與渺小。
七、八句,詩人設問自答,抒發感慨,從而點明作意。詩人勸諭「名利客」及早離開塵世,上華山去尋仙學道,以求長生不死。表面是向旁人勸諭,實際上反映了詩人在瞻仰華山的崇高形象時所產生的歸隱思想。
這種脫離現實,隱逸出世、崇奉道學的長生之道的思想自然是消極的,但詩中流露出對於仕途的險惡、坎坷的憂心忡忡之情,卻是真實的。
崔顥現存詩中大都格律嚴整,然而此詩卻打破了律詩起、承、轉、合的傳統格式,別具神韻。前六句雖有層次先後,卻全為寫景,到第七句突然一轉,第八句立即以發問的句法收住,「此處」二字,綰合前文,匯出「何如學長生」的詩旨。從全篇來看,詩人融神靈古蹟與山河勝景於一爐,詩境雄渾壯闊而富有意蘊。
清人方東樹評此詩曰:「寫景有興象,故妙。」這是頗為精當的。
2樓:手機使用者
對爾虞我詐之官場的厭惡,對清靜閒適的隱居生活的嚮往。
答2)尾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詩的尾聯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感情
首詩以凝鍊簡潔的筆觸描繪出乙個景物獨特 幽深寂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遊覽名勝的喜悅和對高遠境界的追求。全詩層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語言簡潔明淨,感染力強 2 詩的尾聯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感情 尾聯表述了詩人憂國憂時,報國無門的思想感情。黃鶴樓詩歌的一二兩聯和尾聯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阿沾 一二聯...
《天末懷李白》在尾聯提到汨羅有何用意
幽若嵐兮 譯文 涼風颼颼從天邊起,你的心境怎樣,令我惦念不已。傳信的鴻雁幾時能飛到?只恐江湖秋水多風浪。文才卓絕薄命遭嫉恨,山精水怪最喜吞食過路人。你與沉冤的屈子同命運,投詩汨羅江,訴說冤屈與不平。注釋 1.天末 天的盡頭。當時杜甫在秦州,地處邊塞,所以說天末。2.君子 指李白。3.鴻雁 比喻書信。...
西塞山懷古尾聯含蓄的表達了怎樣的深意
簫灑舞劍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尾聯含蓄地表達了怎樣的深意?尾聯是詩人的感慨和對唐朝統治者的婉言規勸。今逢四海為家日 句宕開一筆,以褒獎的口吻讚美當世。通過古今對比,詩人深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