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麼時候用古文怎麼說,不知不覺時間已過去很久用古文怎麼說

時間 2021-05-08 04:33:25

1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經常看到一個說法:不知今夕何夕……如果具體到幾點鐘,古人的說法應該為“不知是何時辰”,一天內十二個時辰對應現在的二十四小時。

不知不覺時間已過去很久用古文怎麼說

2樓:青山抹微雲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流年暗換

但曲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時光如注,日月如梭。

光陰似箭

白駒過隙

時光荏苒

3樓:辛儂庾嘉誼

只用“不覺”就可以。

哎我這次離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面古文怎麼說?

4樓:熱情的

未知重逢期幾許,願再相逢此今宵。這句應該是你想表達的。

5樓:

你可以這樣說: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會相見,

6樓:霸道小木偶

古文離別意境的詩句很多:

莫道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其實我更讚賞龍哥(古龍)的離別:今天的離別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人生總會再見,不要太悲觀。

時間的古文怎麼說啊

7樓:喜歡黑的女孩

歲:年。《捕蛇者說》:“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滿一年。《鄒忌諷齊王納諫》:“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積年:好幾年。《張衡傳》:“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曩:從前。《捕蛇者說》:“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說》:“向吾不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異日:將來。《黃生借書說》:“日姑俟異日觀云爾。”

旦旦:天天。《捕蛇者說》:“豈若吾鄉鄰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陳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日:一天天。《捕蛇者說》:“而鄉鄰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織》:“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錄)後序》:“翌日,以資政殿學士行。”

旦:早晨。《術蘭詩》:“旦辭爺孃去,暮至黃河邊。”

質明:天剛亮。《(指南錄)後序》:“質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風》:“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

暝:天黑了。《夢遊天姥吟留別》:“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當天。《鴻門宴》:“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中夜:半夜。《祖逖傳》:“中夜聞雞鳴。”

失時:過時。《論積貯疏》:“失時不雨,民且狼藉。”

無何:沒有多久。《促織》:“無何,宰以卓異聞。” ’

爾來:從那時以來。《蜀道難》:“爾來四萬八幹歲。”

嘗:曾經’。《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陳涉世家》:“吳廣素愛人。“既:已經。《曹劌論戰》:“既克,公問其故。”

既望:陰曆十六。《觀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

適:剛才。《孔雀東南飛》:“適得府君書。”

幾:將近。《論積貯疏》:“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

初:剛開始。《赤壁之戰》:“初一交戰。”

未幾:沒多久。《**》:“未幾,夫駒聲起。”

尋:不久。《桃花源記》:“未果,尋病終。”

已而:不久。《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遽:立刻、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頃刻:一會兒。《狼》:“頃刻兩斃。”

少頃:一會兒。《**》:‘‘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食頃:一頓飯工夫。《促織》:“食頃,簾動..片紙拋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戰》:“五萬兵難卒合。”

倏爾:忽然。《灌園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爾又變了?”

秋:時候。《出師表》:“此誠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陰曆每月初一。《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

望:陰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陰曆每月最後一天。《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

今者:現在。《齊桓晉文之事》:“今者,有人語此,力足以舉千鈞。”

夜闌:夜深。《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

薄暮:傍晚。《岳陽樓記》:“薄暮冥冥。”

古代時間怎麼說

8樓:空閒的迷茫者

說某時某刻,如早上5.30說為卯時二刻。

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

中國傳統計時單位。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古代勞動人民最初給一天內的氣象配了代表詞。如早晨因太陽出來而植物啟動了生長,所以這時辰別名為“木”。

到了中午太陽最旺盛,空氣中、土地裡灼熱,所以時辰別名為“火、金”和“火、土”。下午5-7點最乾燥,果實糖份最充足,這時辰別名為“金”。到了深夜12點,環境一切冷靜,這時辰別名為“水”。

古代時段表述:

1、晦: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登泰山記》)

2、旦:早晨.“旦辭爺孃去.”(《木蘭詩》

3、夙:早晨.“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出師表》)

4、暝:夜晚.“晻晻日欲暝.”(《孔雀東南飛》)

5、昏:天剛黑的時候.“自昏達曙,目不交睫.”(《促織》)

6、莫夜:晚上,莫通暮.“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石鐘山記》)

7、夕:晚上.“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8、即夕:當天晚上.“即夕行步如平常.”(《獄中雜記》)

9、宵:晚上.“今酒宵醒何處?”(柳永《雨霖鈴》)

10、夜闌:夜深.“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9樓:匿名使用者

希望對你有幫助:古代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即十二生肖中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小時.

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點到1點這段時間.

再附給你一點或許對你有★古代人用的時辰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

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時辰———十二地支紀一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每個時辰各佔兩個鐘頭。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於現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

“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

2分“打更”、“更夫”、“更樓”各詞全由“更”字而來。我以前談過,中國古代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亦即兩個小時一個時辰。白天人們可看太陽、日晷或計時的“銅壺滴漏”之類東西判斷時間,夜晚則不知時間了,於是由專人看著“銅壺滴漏”,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

古人規定,逢戌時(約合現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開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時,即合現在夜晚九點至十一點鐘;三更是子時,即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五更是最後一更,已到寅時,即黎明前的三點至五點鐘了。

這樣大家可以推算出,“半夜三更”說的確實是夜已至半。人們說“起五更”也不難理解,是趕大清早起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