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不到的就別說別人,用成語和古文詩句怎麼說

時間 2021-05-08 08:51:54

1樓:三國之長空

一、可以這樣說: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二、擴充套件知識:

1、出處:《論語》。

2、翻譯: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3、引申: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也可以解釋為你自己如果作不到,憑什麼去要求別人。

2樓:哈_誰喲

五十步笑百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樓:小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做不好,就別去說別人」用成語或文言文怎麼說?

4樓:匿名使用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解釋〗欲:希望,達到;勿:不要;施:施加。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加給別人。

〖出處〗《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則毫無忿懟,在郡主則視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

5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的答覆都不好,注意,是自己做不好的事,而不是你們說的"不想做的事"啊!

這個答案:"五十步笑百步",反正你是要用古典些的說法說,是吧?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以前打仗,有兩個兵卒逃跑,其中乙個逃了50步,另乙個逃了100步,前乙個人就嘲笑後乙個人膽小,其實他根本就沒資格去笑別人,因為他也沒做好,也逃跑了. 意思出來了吧? 就是用來說「自己做不好,就別去說別人」的.

意境完全相符.

6樓:手機使用者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或者是不想要的東西 就不要強加與他人

7樓:難掩人風流

烏龜莫笑鱉,都在乙個洞裡歇!

五十步莫笑百步!

8樓:匿名使用者

已所不適,勿施於人。

自己做不到有什麼資格說別人。記得有句古文或者是成語是這個意思的。請問有誰知道?

9樓:q愛希澈

以五十步笑百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貌似就想到這些。。。。

10樓:匿名使用者

吃自己的飯做自己的事

自己做不到的就別說別人,用成語和古文詩句怎麼說

11樓:yqsy一切隨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解釋為自己不希望他人對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種言行對待他人。

原文出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論語·衛靈公》

字義欲:想,想做;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或不想做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於:介詞,在。

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種準則。也就是,你要求別人做什麼時,首先自己本身也願意這樣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別人這樣了,那麼你的要求才會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

12樓:750度世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做不好,就別去說別人」用成語或文言文怎麼說

13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出處:《論語》。

翻譯: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引申: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也可以解釋為你自己如果作不到,憑什麼去要求別人。

14樓:匿名使用者

五十步笑百步,戰國時候,孟子跟梁惠王談話,打了乙個比方,有兩個兵在前線敗下來,乙個逃跑了五十步,另乙個逃跑了一百步,逃跑了五十步的就譏笑逃跑了一百步的,說他不中用。其實兩人都是在逃跑了,只是跑得遠近不同罷了。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可是卻譏笑別人。

語出《寡人之於國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5樓:墨痕小毛毛

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ibi

16樓:儀劍營夏柳

上面的答覆都不好,注意,是自己做不好的事,而不是你們說的"不想做的事"啊!

這個答案:"五十步笑百步",反正你是要用古典些的說法說,是吧?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以前打仗,有兩個兵卒逃跑,其中乙個逃了50步,另乙個逃了100步,前乙個人就嘲笑後乙個人膽小,其實他根本就沒資格去笑別人,因為他也沒做好,也逃跑了.意思出來了吧?就是用來說「自己做不好,就別去說別人」的.

意境完全相符.

形容人要自己先做好才有資格講別人的成語或古文

17樓:魔力show集團

上行下效

嚴於律己

律己律人

以身作則

身先士卒

為人師表

言必行,行必果。

言行一致

表裡如一

這些都是

18樓:匿名使用者

以身作則:yǐ shēn zuò zé

解釋則:準則,榜樣。以自己的行動作為榜樣。

以身作則的小故事:楚威王問莫敖子華:「從先君楚文王迄於今,有不是為了進爵加俸而為 國擔憂的人嗎?

」莫敖子華向他列舉了歷史上各式各樣為國擔憂的人。楚威 王聽後,長嘆了一口氣說:「這些都是古時候的人了。

現在,怎麼能得到這 樣的人呢?」

莫敖子華回答說:「從前,先君楚靈王喜歡腰細的人,楚國的士人就少 吃食物,弄得身體很虛弱,依靠著東西才能站立,扶著東西才能起來。吃飯是正常的慾望,卻忍而不吃;死亡是人們憎惡的,也要就死而不躲避。

我聽 說,國君愛好射箭,他的鉅子就學習射箭。大王只是不好賢罷了,如果大王 果真好賢,這五種臣,都能夠招來。」

19樓:課文你來說

1、相關的成語: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言之教。

以身作則:指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言傳身教:一面口頭上傳授,一面行動上以身作則,指言語行為起模範作用。

2、相關的古語:

《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20樓:匿名使用者

目不見睫 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沒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見遠處,不見近處。

出處:《韓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

」 自知之明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

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出處:《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五十步笑百步 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癩**想吃天鵝肉 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謀取不可能到手的東西。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一回:「平兒說道:『癩**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賬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21樓:好好往下過

行下效嚴於律己律己律人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為人師表言必行,全靠車頭帶,行必果。正人先正己寬於待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火車跑得快,嚴於律己

22樓:匿名使用者

正人先正己

身教重於言教

上行下效

嚴於律己

律己律人

以身作則

身先士卒

為人師表

23樓:坐在碉樓看風景

1、《論語·子路》篇記載:「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論語·子路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正身率下:成語,端正己身,做下屬的表率。

4、正人先正己:想要糾正別人就要先匡正自己。

24樓:快樂無限

成語:【不言之教】:教:

教育。不以語言為主而進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則起到的教育作用。

【曾子殺彘】:彘:豬。

曾子殺豬。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上樑不正】:

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不能以身作則。

【身教重於言教】:以身作則比口頭上的教育更為重要。

古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譯文】孔子說:「自己行為端正,就是不發布命令,人民也會服從;自己的行為不端正,發布了命令也沒有人遵從。」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譯文】孔子說:「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為,從政治理又有什麼難的呢?不能夠端正自身的行為,又怎麼去使別人端正呢?」

25樓:多元老人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自帶有九萬條詞彙,每打出一字,即見大量以此字開頭的詞彙,從中可選打出符合題意的成語來。例如:

【身先士卒】;【身教重於言教】;【為人師表】;【嚴以律己】;【嚴於律己】;【嚴格要求】;【正人君子】;【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言必信,行必果】;【不言自明】;【不言而喻】;【不恥下問】;【不留後路】『【不咎既往】;【不負眾望】;【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

26樓:我向橫刀自天笑

【不言之教】:教:教育。

不以語言為主而進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則起到的教育作用。【曾子殺彘】:

彘:豬。曾子殺豬。

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上樑不正】:上梁:

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不能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

以身作則比口頭上的教育更為重要。

古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譯文】孔子說:「自己行為端正,就是不發布命令,人民也會服從;自己的行為不端正,發布了命令也沒有人遵從。」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譯文】孔子說:「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為,從政治理又有什麼難的呢?不能夠端正自身的行為,又怎麼去使別人端正呢?」

27樓:菀蘭隱雪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孔子說:「自己行為端正,就是不發布命令,人民也會服從;自己的行為不端正,發布了命令也沒有人遵從。」

28樓:精神布道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9樓:匿名使用者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為人師表,身體力行

30樓:匿名使用者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己所不能 勿責於人

31樓:朱卡爾晶

其身正不令則行,身不正雖令則不從。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32樓:陳再雨露姬

這是你的想法,古人大概沒想到,古人大多很刻板並迂腐

33樓:佛擋殺佛方法

f two blue books

34樓:孤寂丶殤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望採納

35樓:新小萌秀

五十步笑百步

內聖外王

自己想做的事情,卻非說別人想做,用什麼成語或古文形容?

36樓:孟凡萌

己之所欲強言人之所欲。

37樓:血腥甜心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8樓:系韶美蒿玥

1.志士仁bai

人,無求du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君子zhi之仕也,行其義也.

3.仁者不憂dao,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回.

4.老吾老以及

自己都沒做好的事情,卻不停的指責別人!有沒有那句成語或古文中的哪句經典語錄可以概述?

39樓:匿名使用者

反咬一口

【拼音】:fǎn yǎo yī kǒu

【解釋】: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卻反過來誣賴對方。比喻幹了幹事的人反過來誣諂受害者或幹壞事的首要分子嫁禍於脅從者。

【出處】:《鍛鍊》:「袁世凱**也要一手包辦。替他做掮客的人會被他反咬一口,說是漢奸。」

【示例】:我們要提防他~。

【近義詞】:倒打一耙

【歇後語】:惡人先告狀

【語法】:作謂語、賓語;同「倒打一耙」

【英文】:trump up a countercharge against one』s accuser

【日文】:逆捩(さかねじ)を食わす,逆捩を食せる

倒打一耙

【拼音】:dào dǎ yī pá

【解釋】:《西遊記》故事:豬八戒以釘耙為**,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絕技戰勝對手。自己做錯了,不僅拒絕別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對方。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氣也不輸嘴。且翻打他一耙,倒問他!」

【示例】:得啦,你不要~!我真是為你好。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18章

【近義詞】:反咬一口、恩將仇報、混淆是非

【反義詞】:以德報怨、是非分明

【歇後語】:豬八戒敗陣

【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反咬一口

擔心自己做不到又害怕別人失望,這種很難受的心理該怎麼辦

特別害怕別人對自己失望,首先表明的就是缺乏安全感,在一個環境裡,或者一個人際關係裡,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而是通過做 別人 希望自己做的事情來讓 別人 滿意。這種事情你做的好了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到這種成就感不是因為你從這件事裡收穫了什麼,而是你得到了別人的認可,自己的心裡有了安全感 但如果你沒有做好,...

為什麼我們總在給別人說著自己都做不到的事

緋攻 有點虛榮心也正常,誰沒吹過牛啊,如果真沒吹過那你是個很老實的孩子了,不過別老是說正事也吹牛,那樣就給人不靠譜的感覺,其他的吹牛可以理解,自己學會辨別就行。 排列著 吹噓自己其實就是自我包裝,只有先把自己包裝好了,才會有更多資源找上門來,機會才會多一點。就像現在的手機廣告,大家都要說是全面屏,其...

為什麼有些人自己做不到還老要求別人做到

秋刀魚嘚味道 很多人都是沒有誠信,說話不算話,答應人家的事情做不到,而且總在人家面前表態肯定沒有問題,但是每次都做不到,而且把自己說謊當成理所應當,每次自己做不到都會有很多理由來辯解,每次自己做錯事情都當成是失手。但是人家答應自己的事情做不到就會把人家說的一無是處,有一次不順心就跟人家翻臉無情,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