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聯絡上下文的字面意思是:旁人沒有做出貢獻卻拿走了野蠶的蠶絲,這與竊取他人果腹的食物、禦寒的衣物有什麼區別呢?
作者藉著人類拿取野蠶的蠶絲這一行為,實際上是在替天下勞動者鳴不平,上層社會的糜費是建立在下層人民飢寒的基礎之上,上層社會的腐敗就是對底層百姓的掠奪。
出自晚唐·於濆《野蠶》
原文: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
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願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釋義:野蠶吃青桑葉,吐出的絲也會成為繭。旁人沒有做出貢獻卻拿走了野蠶的蠶絲,這與竊取他人果腹的食物、禦寒的衣物有什麼區別呢?我願意把我自己的成果貢獻出來,變成貧寒人的衣服。
《野蠶》一文實際上是在針砭時弊,它通過對豪門窮奢極侈 生活的抨擊,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任意揮霍百姓血汗的憤慨憎惡和對黎民疾苦的無限同情。
作者於濆的多首詩詞均以封建社會中的不合理現象作為題材,比如《辛苦吟》一詩:
壠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窗下投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母姿。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釋義:田埂上負責犁耙的小孩,手中幹著農活卻一直吃不飽飯。窗下紡織的女工,手上在織布卻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我希望燕地趙地的美女,都變成面目醜陋而德行賢惠的嫫母;那麼,她們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樣值錢,也就再不至於有一笑千金的揮霍現象了。
這樣於國於家都有利,都會好起來。
詩人有意通過浪漫的想象來構成這種轉化對比,藉以批判上層社會的腐敗。
作者簡介:
於濆,字子漪,自號逸詩,晚唐詩人,邢州堯山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約唐僖宗乾符初(約876年前後)在世。咸通二年(861年)舉進士及第,仕終泗州判官。
於濆不喜當時詩人拘束聲律而入輕浮,故作古風三十篇,以矯弊俗,自號逸詩,有《於濆詩集》一捲傳世。善以古風體為詩,一反「拘束聲律而入輕浮」的唐代聲律詩之風。曾「作古風三十篇,以矯弊俗」以矯弊俗」,自號「逸詩」。
2樓:
《野蠶》
——唐·於濆
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
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願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翻譯:野蠶吃青桑葉,吐出的絲也會成為繭。它對活著的人沒有功勞,與偷活著的人溫飽和溫暖的行為沒有區別。我願意分開野蠶的蠶絲,化為貧寒人的衣服。
3樓:喬木查
野蠶【朝代】唐代【作者】於濆
【原文】
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
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願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比喻那些只知道自身飽暖而不顧生人(應該就是人民,唐代避李世民諱)飢寒的社會蛀蟲——也未必是單指統治者,還有那些依附的人。管見,供參考。
賞析於濆 《野蠶》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樓:啾啾的薩達剛
於濆的《野蠶》
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願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游月陂作者是程顥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 百尺臺。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雲影閒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
5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比喻那些對生民無益,卻要消耗民脂民膏的統治者。
於濆的《野蠶》和《游月陂》每一句分別運用什麼表現手法及作者思想感
6樓:獲益譏彈賴雅人
於濆的《野蠶》
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願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游月陂作者是程顥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 百尺臺。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雲影閒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
讚美蠶的古詩詞有哪些?
7樓:亦直愛儒
1、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 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出自唐代·蔣貽恭《詠蠶》
【意思】辛勤勞苦獲得的蠶繭不滿筐,深夜裡煮蠶抽絲恨比絲更長。 貴人們穿綾羅哪知道養蠶苦,他們只是貪戀衣上的繡鴛鴦。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出自唐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意思】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
3、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 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願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出自唐代·於濆《野蠶 》
【意思】野蠶採食青桑吐絲成繭,甘願犧牲自己,衣被生民。
4、老蠶欲作繭,吐絲淨娟娟。 周密已變化,去取隨人便。
——出自元代·王冕《蠶作繭》
【意思】讚美蠶的奉獻精神,蠶有求於人的只是幾片綠葉,直到吐完自己的最後一根絲。
5、物亦有仁者,蠶功不可量。 將身甘鼎鑊,與世作衣裳。
——出自宋代·戴錶元《詠蠶》
【意思】不管什麼物種都是有仁義的,蠶的功勞就無法估量。它心甘情願的將自己的身體當做器皿,為世人做衣裳。讚美了蠶的奉獻精神。
8樓:匿名使用者
《野蠶》
——唐·於濆
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
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願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詠蠶》
——唐·蔣貽恭
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
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蠶作繭》
——元·王冕
老蠶欲作繭,吐絲淨娟娟。周密已變化,去取隨人便。有為機中練,有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練以事寒喧。其功不為小,其用己為偏?作詩寄蠶姑,辛苦匪徒然。
《簇蠶辭》
——唐·王建
蠶欲老,箔頭作繭絲皓皓。場寬地高風日多,不向中庭燃蒿草。神蠶急作莫悠揚,年來為爾祭神桑。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無蒼蠅下無鼠。新婦拜簇願繭稠,女灑桃漿男打鼓。三日開箔雪團團,先將新繭送縣官。
已聞鄉里催織作,去與誰人身上著。
無 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那古詩蠶的古詩
9樓:雪鰾0花洛
《蠶絲歌》
——南北朝·鮑令暉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
何惜微軀盡,纏綿版自有時。權
《野蠶》
——唐·於濆
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
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願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詠蠶》
——唐·蔣貽恭
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
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蠶作繭》
——元·王冕
老蠶欲作繭,吐絲淨娟娟。周密已變化,去取隨人便。有為機中練,有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練以事寒喧。其功不為小,其用己為偏?作詩寄蠶姑,辛苦匪徒然。
《簇蠶辭》
——唐·王建
蠶欲老,箔頭作繭絲皓皓。場寬地高風日多,不向中庭燃蒿草。神蠶急作莫悠揚,年來為爾祭神桑。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無蒼蠅下無鼠。新婦拜簇願繭稠,女灑桃漿男打鼓。三日開箔雪團團,先將新繭送縣官。
已聞鄉里催織作,去與誰人身上著。
10樓:葉復齊
關於蠶的?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