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禮儀即禮節與儀式。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五禮的內容相當廣泛,從反映人與天、地、鬼神關係的祭祀之禮,到體現人際關係的家族、親友、君臣上下之間的交際之禮;從表現人生歷程的冠、婚、喪、葬諸禮,到人與人之間在喜慶、災禍、喪葬時表示的慶祝、憑弔、慰問、撫卹之禮,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華民族的尚禮精神。吉禮居五禮之手,它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
其主要內容可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等。
第三是祭人鬼,主要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凶禮是哀憫、弔唁、憂患之禮。它的主要內容有:
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區禮,以吊禮哀禍災,以檜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其中,喪禮是對各種不同關係的人之死亡,通過規定時間的服喪過程來表達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禮是對某一地區或某一國家受到饑饉疫癘的不幸遭遇,國王與群臣都採取減膳、停止娛樂等措施來表示同情;吊禮是對同盟國或摯遇有死喪或水火災禍而進行弔唁慰問的一種禮節。這三種禮節各級貴族都可舉行。
檜禮是同盟國中某國被敵國侵犯,城鄉殘破,盟主國應會合諸國,籌集財貨,償其所失;恤禮是某國遭受外侮或內亂,其鄰國應給予援助和支援。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它主要包括朝、宗、覲、遇、會、同、問、視八項。
軍禮時師旅操演、征伐之禮,軍禮主要有大師之禮、大均之禮、大田之禮、大役之禮、大封之禮。大師之禮是軍隊征伐的儀禮;大均之禮是王者和諸侯在均土地、徵賦稅時舉行軍事檢閱,以安撫民眾;大田之禮是天子的定期狩獵,以練習戰陣,檢閱軍馬;大役之禮是國家興辦的築城邑、建宮殿、開河、造堤等大規模土木工程時的隊伍檢閱;大封之禮是勘定國與國,私家封地與封地間的疆界、樹立界碑的一種活動。嘉禮是和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
嘉禮的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燕之禮、賑幡之禮、賀慶之禮。
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
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
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
「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誌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
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
2樓:古月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乙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五大分支。
簡述禮儀的含義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在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乙個人來說,禮儀是乙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乙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乙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簡單地說:禮儀就是人類(大部分是中華民族)在日常交際中總結出來最不會傷人的話,雖說是不傷人,但是在網路上,有一些人不太喜歡這些客套話。禮儀既是對他人尊重的體現,也是對自己有好處的事。
禮儀的含義,宗旨,本質是?
4樓:愛笑的任玉傑
1、禮儀的含義: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在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
對乙個人來說,禮儀是乙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乙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乙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2、禮儀的宗旨是相互尊重。
3、禮儀的本質是恭敬,乙個人有恭敬的心,一定會讓一切接觸他的人都如沐春風。像夫子是溫良恭儉讓,讓大眾接觸他感覺非常溫暖、溫和,非常善良。例如,「路遇長,疾趨揖」,遇到長輩、遇到認識的人,要向前去問好。
古代鞠九十度躬的禮,現代可點頭,微笑示意。
5樓:考量
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三句名言: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世界上最廉價,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
一項特質就是禮儀-----拿破崙.希爾
禮儀是你成功的基石——甘迺迪
禮儀的本質是敬重他人,讓他人開心,順心,舒心,不能讓他人反感。
禮儀的幾個原則:敬人的原則 自律的原則 遵守的原則 寬容的原則
平等的原則 互尊的原則 適度的原則
6樓:匿名使用者
禮儀的含義:禮儀就是禮節和儀式。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以建立和諧關係為目的的各種符合禮的精神及要求的行為準則或規範的總和。
禮儀的宗旨是尊重和建立和諧關係。
禮儀的本質是一種為了達到彼此的尊重、 和諧和保持良好的心情的行為規範。
禮儀有三大要素:語言、行為表情、服飾器物。一般地說,任何重大典禮活動都需要同時具備這三種要素才能完成。
禮儀的分類很多,可以分為個人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商務禮儀等,還有外事禮儀、習俗禮儀、禮儀文書等等。
簡述禮儀的起源與發展,進一步分析學習中國禮儀文化的現實意義
7樓:陳鐮壬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文化源遠流長。禮在最早出現在金文裡面。在人類發展的最初期,人們對火山,**,電閃雷鳴等等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也無法知道為什麼。
認為天地間有神的力量,有鬼的存在。對天地鬼神的懼怕,敬仰。人們就會舉行一些形式,用物品來祭拜。
從禮字的繁體「禮」可以看出。北京的「天壇」「地壇」就是古代國君用來祭天祭地的建築。這樣就誕生了禮的萌芽。
到了周朝,周文王的弟弟周公旦,應是制禮第一人。春秋末年的孔子的出現,奠定了儒家學說在傳統禮儀文化的核心地位。核心思想「仁愛及人」一直影響至今。
《周禮》《禮記》《儀禮》三部典籍的問世,更全面直觀的闡述了傳統禮儀文化的內容。
到了封建社會,禮漸漸被轉為禮制,成為了統治階級用來維護自身利益和地位的工具。代表人物叔孫通為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朝儀制禮」;董仲舒的三綱五常。
**,孫中山先生提出的「四維八綱」
新中國的「五講四美三熱愛」以及對傳統禮儀文化的揚棄
隨著我國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產生崇尚禮儀崇尚文明的意願越來越強烈。改革開放,我國同國際交往愈加頻繁,學習禮儀文化知識,不僅體現的是自身利益的素質,更重要的是展現我國國格,展現我國「禮儀之邦」文明友好的形象。
學習禮儀文化知識,有利於提公升自己的素質,增強參加社會競爭的附加價值!
學習禮儀文化知識,有利於淨化社會風氣,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
學習禮儀文化知識,有利於更好的融入世界大家庭體系!展現我國東方文明的燦爛文化!
8樓:胡胡胡
(一)禮儀的起源
社交禮儀起源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時期。歸納起來,大體有五種禮儀起源說:
一是天神生禮儀;
二是禮為天地人的統一體;
三是禮產生於人的自然本性;
四是禮為人性和環境矛盾的產物;五是禮生於理,起於俗。
1.天神生禮說
這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禮儀的真正起源時的一種信仰說教,是神崇拜的反映,代表了人類田騰崇拜時期對原始禮儀的一種認識。(左傳)有言:「禮以順天,天之道也。
」意思說,禮是用來順乎天意的,而順乎天意的禮就乎「道 」「天神生禮說 」雖然不科學,但卻反映了禮儀起源的某些歷史現象
2.禮是天地人統一的體現說
這種觀點是春秋以後興起的一股思潮。它認為,天地與人既有制約關係和統一性,又具有高於人事的主宰性。把禮引進到人際關係中來討論,比單純的「天神生禮說」有了很大進步,但仍沒有擺脫原始信仰,所以仍是不科學的。
3.禮起源於人性說
這是儒家的創見,儒家學派把禮和人性結合起來,以為禮起源於人的天性。孔於以仁釋禮,一方面把「禮」作為處理人際關係的總則,另一方面把「仁」當作「禮」的心理依據。克己以愛人,就是「仁」;用仁愛之心正確而恰當地處理好人際關係,就是「禮」。
4.禮是人性和環境矛盾的產物
這一學說的目的,在於解決人和環境的矛盾。孔子「克己復禮」的觀點,就是看到了人和環境的矛盾,而解決這種矛盾的方法是「克己」。人的好噁慾望如不加以節制,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於是聖人制札,節制貪欲。
5.禮生於理,起於俗說
這是對禮儀起源的更深入地**。理,是指事物的必然性的道理。人們為了正常生存和發展,根據面臨的生存條件,制定出合乎人類生存發展必然性和道理的行為規範,就是「禮」。
「禮」是理性認識的結果。事物的禮落到實處,使之與世故習俗相關,所以又有了禮起源於俗的說法。荀於說;「禮以順民心為本……順人心者皆札也。
」從理和俗上說明禮的起源。
根據上述種種說法,可以認為, 「禮」先於「儀」,有了「禮」這個道德規範,才用「儀」這種形式去表現。 「禮」與「儀」常常密不可分。禮儀與部落群居的形成過程同步產生,並隨著社會組成形式和國家制度的變化而變化,隨著人類社會生活的發展而逐步完善起來。
我國禮儀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禮儀形成階段(約西元前21世紀至西元前771年)
2.封建禮儀階段(西元前771年至2023年)
3.近代禮儀階段(2023年至2023年)
4.當代禮儀階段(2023年以來)
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我國又吸取了世界上一些先進的文明禮儀,融入我國當代禮儀部分。借鑑國際上一些通行的禮儀規則和慣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自然促進了人的素質的提高,高素質的人對禮儀文化也就更重視。在當今社會學習現代社交禮儀具有深遠的意義。知書達禮,待人以禮,應當是人們的乙個基本素養。
良好的禮儀修養對我們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讓我們在各種社交場合充滿自信!
《公輸》中試簡析文中墨子的論說技巧
月似當時 先設下圈套,誘使公輸盤說出 吾義固不殺人 這句話,接著指出攻無罪之宋是 不智 不仁 不忠 不強 不知類 之舉,重重否定,極有氣勢,批判強悍有力,使公輸盤陷於自相矛盾的困境,無從辯駁。公輸一般指墨子 公輸。墨子 公輸 選自 墨子 文章記述了墨子出使楚國,用自己的智慧型說服楚國大夫公輸盤和楚國...
個人禮儀重在養成的理解,個人禮儀重在養成,簡述如何才能提高個人禮儀修養水準
要去想 1 自覺接受和學習禮儀教育,從思想上提高禮儀修養水平,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反映著乙個人的交際技巧和能力,更反映著乙個人的氣質 風度和教養。2 通過學習禮儀,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程度,更好地顯示自身的優雅風度和良好形象。乙個彬彬有禮 言談有致的人,他的人生道路上將是春風拂面,受到人們...
禮儀與文化的關係,談談對“禮儀與文化”的認識,1000字
颳風的雪 首先,弄明白,禮儀是什麼,文化又是什麼。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絡,區別又在 個人認為,禮儀算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並且是某種文化的具體表現之一。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 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 交往 溝通 情商等內容。而文化則是由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文化是指一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