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又呈吳郎》賞析 蕭滌非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大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裡。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鄰的乙個寡婦常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
後來,杜甫把草堂讓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即詩中吳郎),自己搬到離草堂十幾里路遠的東屯去。不料這姓吳的一來就在草堂插上籬笆,禁止打棗。寡婦向杜甫訴苦,杜甫便寫此詩去勸告吳郎。
以前杜甫寫過一首《簡吳郎司法》,所以此詩題作《又呈吳郎》。吳郎的年輩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說「又簡吳郎」,而有意地用了「呈」這個似乎和對方身分不大相稱的敬詞,這是讓吳郎易於接受。
詩的第一句開門見山,從自己過去怎樣對待鄰婦撲棗說起。「撲棗」就是打棗。這裡不用那個猛烈的上聲字「打」,而用這個短促的、沉著的入聲字「撲」,是為了取得聲調和情調的一致。
「任」就是放任。為什麼要放任呢?第二句說,「無食無兒一婦人。
」原來這位西鄰竟是乙個沒有吃的、沒有兒女的老寡婦。詩人彷彿是在對吳郎說:對於這樣乙個無依無靠的窮苦婦人,我們能不讓她打點棗兒嗎?
三四兩句緊接一二句:「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困窮」,承上第二句:「此」,指撲棗一事。如果不是因為窮得萬般無奈,她又**會去打別人家的棗子呢?
正由於她撲棗時總是懷著一種恐懼的心情,所以我們不但不應該干涉,反而還要表示些親善,使她安心撲棗。這裡說明杜甫十分同情體諒窮苦人的處境。陝西民歌雲:
「唐朝詩聖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真是不假。以上四句,一氣貫串,是杜甫自敘以前的事情,目的是為了啟發吳郎。
五六兩句才落到吳郎身上。「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這兩句上下一氣,相互關聯,相互依賴,相互補充,要聯絡起來看。
「防」是提防,心存戒備,其主語是寡婦。「遠客」,指吳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說過慮。
下句「插」字的主語是吳郎。這兩句詩是說,那寡婦一見你插籬笆就防你不讓她打棗,雖未免多心,未免神經過敏;但是,你一搬進草堂就忙著插籬笆,卻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棗呢!言外之意是:
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點太不體貼人。她本來就是提心吊膽的,你不特別表示親善,也就夠了,為啥還要插上籬笆呢!這兩句詩,措詞十分委婉含蓄。
這是因為怕話說得太直、太生硬,教訓意味太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勸告。
最後兩句「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是全詩結穴,也是全詩的頂點。表面上是對偶句,其實並非平列的句子,因為上下句之間由近及遠,由小到大是乙個發展的過程。上句,杜甫借寡婦的訴苦,指出了寡婦的、同時也是當時廣大人民困窮的社會根源。
這就是官吏們的剝削,也就是詩中所謂「徵求」,使她窮到了極點。這也就為寡婦撲棗行為作了進一步的解脫。下句說得更遠、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又一社會根源。
這就是安史之亂以來持續了十多年的戰亂,即所謂「戎馬」。由乙個窮苦的寡婦,由一件撲棗的小事,杜甫竟聯想到整個國家大局,以至於流淚。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點醒、開導吳郎的應有的文章。
讓他知道:在這兵荒馬亂的情況下,苦難的人還有的是,決不止寡婦乙個;戰亂的局面不改變,就連我們自己的生活也不見得有保障,我們現在不正是因為戰亂而同在遠方作客,而你不是還住著我的草堂嗎?最後一句詩,好象扯得太遠,好象和勸阻吳郎插籬笆的主題無關,其實是大有關係,大有作用的。
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想得開一點,他自然就不會在幾顆棗子上斤斤計較了。我們正是要從這種地方看出詩人的「苦用心」和他對待人民的態度。
這首詩的人民性是強烈而鮮明的,在通常用來****以「高華典雅」為特徵的七言律詩中,尤其值得重視。詩的藝術表現方面也很有特點。首先是現身說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啟發對方,用顛撲不破的道理來點醒對方,最後還用自己的眼淚來感動對方,盡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說教,措詞委婉,入情入理。
其次是,運用散文中常用的虛字來作轉接。象「不為」、「只緣」、「已訴」、「正思」,以及「即」、「便」、「雖」、「卻」等,因而能化呆板為活潑,既有律詩的形式美、**美,又有散文的靈活性,抑揚頓挫,耐人尋味。
2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又呈吳郎》賞析又呈吳郎①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②。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③!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④。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沾巾⑤。
①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作於夔州。這年秋天,杜甫遷居東屯,把原來居住的瀼西草堂讓給了剛來夔州做司法參軍的
親戚吳郎。不久,那位以前常去瀼西草堂打棗的老寡婦來向詩人訴苦,說新主人一來就插上籬笆,不讓她再打棗了。杜
甫便以詩代柬,勸說吳郎不要阻止老婦人打棗。呈,恭敬地遞上去。吳郎的年輩本比杜甫小,此處特表尊敬,為的是讓
他易於接受。杜甫此前曾有《簡吳郎司法》一詩,故此首題為《又呈吳郎》。
② 撲棗,打棗。任,任憑,不加干涉。
③ 此,指撲棗一事。緣,因為。轉,愈,更加。
④ 即,馬上。防,戒備,猜疑。遠客,指剛從忠州(今重慶市忠縣)移家這裡的吳郎。
⑤ 徵求,官府徵收的各種賦稅。戎馬,指戰亂。其時吐蕃入侵,西北邊境不寧。
這是一首以詩代柬之作。通過勸說吳郎不要阻止老婦人打棗這件小事,體現了詩人仁民愛物、心憂天下的博大胸懷。詩人曾說: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便是他這種情懷的具體表現。
前兩聯詩人自述從前對這位撲棗鄰婦的態度和理由,交代了她的悲慘處境,揭出她為何去打別人棗子的原因,為其行為開脫,旨在感化吳郎。首聯詩人自陳在瀼西草堂居住時,是任憑鄰婦在棗熟之後來打棗的。之所以不加干涉,因為她是乙個沒有生活**、無兒無女、孤苦伶仃的老年寡婦。
「無食無兒一婦人」,是對首句的補充說明,七字層層深入,兩個「無」字頗具反覆唱嘆之致,寫出這位老婦人悽慘辛酸的生活境況,不由得使人心生憐憫。頷聯說老婦人若不是窮得實在沒辦法,又何至於去打人家的棗呢?正因為她擔心遭到主人的斥責而心存恐懼,所以對她就更應當和氣親近。
「寧有此」三字,以反詰句式闡明老婦人來打棗實出於迫不得已,言外即有無限哀憐。「恐懼」,是對她打棗時心態的合乎情理的揣測,體貼至深。「轉須親」,既是寫自己,也暗示了吳郎對老婦人所應抱有的態度。
清人吳喬說:「子美於君親兄弟,友朋黎民,無刻不關其念」(《圍爐詩話》卷四)。詩人體貼同情廣大民眾的高尚情懷,在前兩聯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頸聯以迂曲的方式勸說吳郎。老婦人見你插籬便疑心不再讓她打棗,雖未免多心過慮;但你剛到草堂住下就就插上籬笆,卻也很像是真的拒絕她呢。言外便見得你這位遠客定有不體貼處,難怪她疑心你。
吳郎插上籬笆明明是為了防止外人偷竊,而詩人反過來卻責備老婦人多事,這樣寫便能不傷吳郎的面子,使他易於接受意見,措辭極其委婉,真是煞費苦心了。尾聯由近及遠,由老婦人聯想到整個社會,揭出她的貧窮是由於「徵求」,由於戰亂。詩人從高處落筆,再次為老婦人開脫,其意仍是要感化吳郎。
由於官府徵收各種賦稅,使老婦人窮得一貧如洗,她便常常來向詩人訴苦。老寡婦的不幸遭遇,使詩人進而想到戰亂中更多的流離失所的民眾,憂傷至極不禁熱淚滾滾,沾濕了衣襟。詩人的言外之意是:
請你不要太小氣了,當此萬方多難、民不聊生之際,對這樣乙個無食無兒的老寡婦,為何還吝惜幾顆棗子而不救她一命呢!詩人在瀼西和東屯時,除了「棗熟從人打」(《秋野五首》其一)之外,他還「藥許鄰人斫」(《正月三日歸溪上……》),「拾穗許村童」(《暫往白帝復還東屯》)。可以說,正是這種無時無刻不關心黎民疾苦的崇高精神,才使得一部杜詩如此的激動人心而千古流傳。
一到瀼西「便插疏籬」的吳郎,在讀完心憂天下、胸襟博大的長輩的這首詩柬後,應該感到慚愧,也當有所感悟吧!
全詩用意懇切真誠,措辭委婉含蓄,語言平易質樸,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清人盧德水說:「杜詩溫柔敦厚,其慈祥愷悌之衷,往往溢於言表。
如此章,極煦育鄰婦,又出脫鄰婦;欲開導吳郎,又迴護吳郎。八句中,百種千層,莫非仁音,所謂仁義之人其音藹如也」(《讀杜私言》)。全詩正是在這種委婉曲折的夾敘夾議中來展現詩人的心理和品質的。
梁啟超稱杜甫為「情聖」。因為他對國家、對民眾、對親人、對朋友之「情」,無往而不篤實淳厚,誠可謂千古一人。在遣辭上,詩人運用散文中常用的虛詞來作接轉斡旋,如「不為」、「只緣」、「寧」、「轉」、「雖」、「卻」、「已」、「正」等,化呆板為活潑,將律詩的音律美與散文的靈活性相結合,不但曲盡人情,而且也使全詩宛轉相接,靈活而又嚴謹。
正如明人王嗣奭所說的:此詩「直寫情事,曲折明了,亦成詩家一體。大家無所不有,亦無所不可也」(《杜臆》卷九)。
作為精於詩律的大家,此詩可看作杜甫以口語和虛詞寫律詩的典範之作。
3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方式上:融敘事、抒情、議論於一體。修辭手法上:
對偶,反問,誇張,借代。寫作技巧上:1樸實的口語,親切而又婉轉2因情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3以小見大,由淺入深,層次分明。
杜甫的詩《又呈吳郎》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樓:匡盼鑲
《又呈吳郎》- 唐 杜甫 詩詞正文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應該是第一句:堂前撲棗任西鄰。
其中乙個「任」字就是作者對打棗婦人的態度:隨她去吧
5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杜甫的詩《又呈吳郎》體現了詩人【對貧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關愛】
杜甫的 又呈吳郎 一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6樓:樹與少年
又呈吳郎
杜甫堂前撲棗任西鄰,
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
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
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徵求貧到骨,
正思戎馬淚盈巾。
杜甫詩鑑賞
大曆二年(767),即杜甫流離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裡。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鄰的乙個寡婦常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
後來,杜甫將草堂轉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即詩中吳郎),自己搬到離草堂十幾里路遠的東屯去。不料吳姓親戚一來就在草堂插上籬笆,不允許別人打棗。寡婦向杜甫訴苦,杜甫於是寫此詩去勸告吳郎。
此前杜甫寫過一首《簡吳郎司法》,因此這一首題作《又呈吳郎》。吳郎的年輩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說「又簡吳郎」,而有意地用了「呈」這個似乎與對方身分不大相稱的敬詞,以讓吳郎易於接受。
詩的第一句開門見山,從自己過去如何對待鄰婦撲棗說起。「撲棗」就是打棗。這裡不用音調強烈的上聲字「打」,而用短促的、沉著的入聲字「撲」,是為了取得聲調與情調的一致。
「任」就是放任。為什麼要放任呢?第二句說,「無食無兒一婦人。
」因為這位西鄰是乙個沒有吃的、沒有兒女的老寡婦。
三四兩句緊接一二句:「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困窮」,承上第二句;「此」,指撲棗一事。意思是如果不是因為窮得萬般無奈,她又**會去打別人家的棗子呢?正由於她撲棗時總是懷著一種恐懼的心情,所以我們不但不應該干涉,反而應當表示些親善,使她安心撲棗。
這裡說明杜甫十分同情體諒窮苦人的處境。難怪陝西民歌雲:「唐朝詩聖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以上四句,一氣貫串,是杜甫自敘從前的事情,目的是為了啟發吳郎。
五六兩句才落到吳郎身上。「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這兩句上下一氣,相互關聯,相互依賴,相互補充,要聯絡起來看。
這兩句詩是說,那寡婦一見你插籬笆就怕你不讓她打棗,雖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進草堂就忙著插籬笆,倒真讓人以為你要禁止她打棗呢!這兩句詩,措詞十分委婉含蓄。這是因為怕話說得太直、太生硬,教訓意味太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反而不肯接受勸告。
最後兩句「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是全詩中心。上句,杜甫借寡婦的訴苦,指出了寡婦的、同時也是當時廣大人民困窮的社會根源。這就是官吏們的剝削,也就是詩中所謂「徵求」。
下句說得更遠、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又一社會根源。這就是安史之亂以來持續了十多年的戰亂,即所謂「戎馬」。由乙個窮苦的寡婦,從一件打棗的小事,杜甫竟聯想到整個國家,以致於落淚。
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開導吳郎,告訴他在這兵荒馬亂的情況下,苦難的人還有的是,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想得開一點,他自然就不會在幾顆棗子上斤斤計較了。
這首詩的人民性是強烈而鮮明的,在通常用來****以「高華典雅」為特徵的七言律詩中,尤其鮮見詩的藝術表現方面也很有特點。首先是現身說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啟發對方,最後還以自己的眼淚來感動對方,盡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說教,措詞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運用散文中常用的虛字來作轉接。
如「不為」、「只緣」、「已訴」、「正思」,以及「即」、「便」、「雖」、「卻」等,因而能化呆板為活潑,既有律詩的形式美、節奏感,又有散文的靈活性,抑揚頓挫,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