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姜子牙的事蹟至少包含成語,關於姜子牙的事蹟至少包含乙個成語

時間 2021-06-11 14:29:41

1樓:匿名使用者

有志不在年高

拼音: 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 簡拼: yzbzn

解釋: 年高:歲數大。指年輕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紀大。也指只要有志向,歲數大了,也可以幹出一番事業。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23回:「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太公釣魚

拼音: tài gōng diào yú

解釋: 比喻心甘情願地中別人設下的圈套

出處: 《武王伐紂平話》捲下:「姜尚因命守時,立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

『負命者上鉤來!』」 釋義 「姜太公」,即西周初的姜尚,又稱姜子牙。姜太公用直鉤不掛魚餌垂釣,願意上鉤的魚,就自己上鉤。

比喻心甘情願地中別人設下的圈套。

成語故事

商朝的末代君主紂王,暴虐無道,荒淫無度,驕奢淫逸,爛殺百姓。紂王手下有個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見紂王如此胡作非為,便棄官而走,隱居在渭水之濱。

渭河一帶是諸候姬昌的管轄範圍。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懷大志,求賢如渴,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邊「釣魚」。

一般人用彎鉤釣魚,彎鉤上掛著魚餌,然後把魚鉤放入水中,誘騙魚兒上鉤。可是姜子牙用的魚鉤是直的,上面不放魚餌,而且離開水面足有三尺高。他一邊高舉釣竿,他一邊釣一邊說:

「魚兒呀,願意的就上鉤吧!」

在水邊釣魚的姜子牙七十歲時,巧遇在渭水河邊出獵的姬昌。姬昌同他交談,談得非常投機,文王了解姜尚確有真才,便讓姜尚與他同車而歸。

姜子牙入朝後,被姬昌封為太公。姬昌曾問姜子牙:「怎麼樣才能得到天下呢?

」姜子牙說:「王者之國,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國,使士富裕;僅存之國,使大夫富裕;無道之國,國庫富裕。這叫做上溢而下漏。

」後來,姜子牙連續輔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紂王的統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年代最長久的周朝。

「太公釣魚」比喻心甘情願上圈套。

(出自《武王伐紂平話》)

2樓:匿名使用者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商紂王在位期間,有個人名叫姜尚,字子牙。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精通兵法戰略,胸懷壯志凌雲。他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做官沒 成功。

姜子牙聽說西伯侯姬昌招賢納士、廣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 迢迢來到西歧。到達西歧後,他沒有前去毛遂自薦,而是輾轉來到渭水 北岸住下。此後,他每天在渭水垂釣,等待姬昌的到來。

姜子牙釣魚的方法很奇特:魚竿短,魚線長,用直鉤,沒魚餌,釣竿不放進水裡,離水面有三尺高。他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乙個叫武吉的樵夫來到河邊,看到姜子牙用不掛魚餌的直魚鉤在水面上釣魚,便對他說:「像您這樣釣魚,就是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魚。」

姜子牙說:「你不知道個中緣由,我不是為了釣到魚,而是為了釣王與侯。」

後來,他果然釣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興周伐紂,迫切需要招攬人才,他斷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棟樑之才。

於是,他齋食三日,沐浴更衣,帶著厚禮,親自前往聘請姜子牙。姜子牙輔佐周文王興邦立國,後又輔助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姜子牙被武王封於齊地,實現了建功立業的願望。

3樓:拋卻閒情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釋義:比喻心甘情願地上當。

4樓:熱給客人哦

姜子牙多謀善斷建周朝

關於姜子牙的事蹟至少包含乙個成語。

5樓:勤奮的張益寧

包含成語:願者上鉤。

解析如下:

1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太公:指周初的呂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願地上當。

2 典故出自晉·苻朗《苻子·方外》,文載:「太公涓釣於隱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魯連聞之,往而觀其釣焉。太公涓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

3 今多比喻心甘情願的落入別人的謀劃。類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黃蓋,乙個願打乙個願挨」。

人之傑 用一句話介紹有關事蹟至少包含乙個成語姜子牙秦始皇司馬遷頤

6樓:文帝寶寶

解答:姜子牙多謀善斷建周朝,秦始皇躊躇滿志統六國,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史記,都是我們的人之傑。

7樓:匿名使用者

解答:姜子牙多謀善斷建周朝,秦始皇躊躇滿志統六國,張騫跋山涉水探新路,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史記,都是我們的人之傑。

與姜子牙有關的故事有哪些?

8樓:手機使用者

姜子牙,姜姓,呂氏,名望,字子牙,號飛熊,也稱呂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於呂地,因此得呂氏。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公尺之炊。

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 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記載】

[編輯本段]

「昭烈武成王」姜子牙

姜太公在我國歷史上是一位高壽的人,姜太公死後,返周而葬,葬於文王、武王的陵墓旁。當時周朝規定,姜太公五世之內皆返週而葬,五世之後才能葬於齊地。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歷代皇帝封為武聖,唐肅宗封姜太公為武成王,宋真宗時,又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

到了元朝時期,民間對姜太公增加了一些神話傳說。到明代萬曆年間,許仲琳創作了《封神演義》**,從此,姜太公由人變成了神,並且為民間廣為信奉。

姜太公釣魚

姜子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同時他在道教和民間的地位也較高。他出身貴族家庭,祖先的封地叫呂,所以他又被稱為呂尚。姜子牙生於山東日照,自幼聰慧。

據說,他還能**世界上將要發生的大事。

當時姜子牙所在的王朝商朝的紂王是乙個殘暴的人,他統治期間戰爭不斷,為了躲避戰亂,姜子牙到中國北方的遼寧隱居了40年,後來又來到西北陝西省的終南山。在那裡,他經常到渭河去釣魚,可是3年中他卻一條魚也沒有釣到,而且他的魚鉤還是直的。人們都嘲笑他,他卻無動於衷,所以在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神奇的是,後來他果然釣到一條魚,在魚的肚子裡有一本兵法書。更巧合的是,當天晚上,周王朝(西元前11世紀-8世紀)的姬昌周文王做了乙個夢,夢見一位高人。第二天,他就遇到了姜子牙。

姜子牙向周文王講述了自己的身世,文王當時正為了打敗敵人建立王朝而蒐羅人才,所以就對他說: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於你了。因此,後人又稱他為太公望,在民間一般稱他為姜太公。

文王給他以極高的地位,並在他的幫助下,消滅了商朝。 在以後的中國各朝代都為他建立了神廟,而道家也傳說他**成仙了。

一、姜太公生平及其出生地之歷史考證

姜太公為炎帝神農氏54世孫,伯夷36世孫。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師,齊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西元前2023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出生於今山東省日照市;西元前2023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於周首都鎬京,歲壽139歲。

陵冢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周陵鄉,距離文王陵1公里;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姜太公祠內設有衣冠塚。

姜太公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周武王伐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滅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建立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關於姜太公的出生地,文獻記載不一,主要是東海說和河內說。

《孟子·離婁上》說:「伯夷闢紂,居北海之濱,……太公闢紂,居東海之濱……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呂氏春秋·首時》篇說:

「太公望,東夷之士也。」高誘注《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河內人也。

」《後漢書·郡國三》注引《博物記》雲:「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

」《水經注·汶水》雲:「(汶水)又北過淳於縣西,故夏后氏之斟灌國也。周武王以封淳於公,號曰淳於國。

」《水經注·齊乘》雲:「莒州東百六十里有東呂鄉,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水經注》引太公廟碑文曰:

「太公望,河內汲人。」究竟何說為確,據史籍和當代有關專家的考辨,認為東海說根據較為確鑿。東呂鄉當為姜太公出生地。

古代呂、莒本為一字,莒為周代國名,即為現在山東省莒縣。東呂鄉、東呂里在莒城東面,今屬山東省日照市。漢張華《博物志》明確標出:

「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里,太公望所出也。」西漢的「海曲』則為現在的「日照」。今人楊伯峻對姜太公裡籍作了具體的考辨。

他說:「閻若璩《四書釋地續》雲:『後漢琅邪國海曲縣,劉昭引《博物記註》雲:

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又於清河國廣川縣棘津城,辨其當在琅邪海曲,此城殊非。

余謂海曲故城,《通典》稱在莒縣東,則當日太公闢紂居東海之濱即是其家。漢崔瑗、晉盧無忌立《齊太公碑》以為汲縣人者,誤。」(《孟子譯註·離婁上》)所論有據、甚確。

就是說,姜太公的出生地當今山東省東部黃海之濱的日照、莒縣一帶,亦正是司馬遷所說的「東海上人』之義。據齊國國都,當今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史記記載姜太公出生地為現今日照市。據姜太公分支後裔盧氏宗親世界研究會(含南韓等國外盧氏)史記記載,姜太公出生地為山東日照市。

當今中國研究姜太公的最高權威之一,中國國防大學著名教授,姜太公後裔姜國柱先生,經多年研究考證,確認姜太公出生地為山東省日照市。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四千年前,日照市兩城鎮(距市區十八公里),是亞洲最大的城市。這是美國考古專家組同山東大學在實地聯合考察半年之久得出的結論。作為一代偉人姜太公出生在這樣的文化發達地區,應更合乎情理。

經綜合考證分析認為,姜太公出生地應為山東省日照市。

《水經注》引太公廟碑文曰:「太公望,河內汲人。」《呂氏春秋·首時》篇說:

「太公望,河內人也。」《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沿者,東海上人。

」衛輝市在**以前屬河內郡,2023年以前叫汲縣。衛輝附近有與東海相似的「北海」這個地名,有碑文為證。 西晉汲郡出土的《竹書紀年》專載姜太公為"魏之汲邑人".

(衛輝市太公泉鎮呂村)

二、姜太公的歷史地位

姜太公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確實稱得上是奇人、奇事、奇男子。綜觀太公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最著,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週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

姜太公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

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乙個聖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名太公為「太公望」,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文王所命太公之「師」即「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分,其二歸週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太公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家,一直受歷代統治者崇尚,這在《詩經》等唐朝以前的許多史料及文學作品中頌文頗多。

唐太宗即位後,外夷相侵,內患未除,政局動亂,國家面臨著百亂待治,百廢待興的情況,為了達到「安人理國」的目的,便自稱他是姜太公的化身,便在磻溪建立太公廟,他用這一舉動告訴人們,他要象周文王訪賢並重用姜太公那樣的賢臣良將,他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國的人才,終於實現了「貞觀之治」。唐玄宗為求國內安寧,需要像姜太公那樣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忠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於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並要求以張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

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諡姜太公為「武成王」,成為中華民族「武」聖人。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2023年)為抵禦外冠入侵,下令要求各軍事將領必讀《太公兵法》。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周西伯昌之脫羑裡,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週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這就確立了姜太公是中華民族創立韜略理論開山祖的地位。

關於中非友誼的事蹟,關於中非友誼的事蹟二十字

高階營養師木木 如果將中非合作50多年的歷史比作一幅畫卷的話,政治支援 無私援助 投資 基礎設施援建 援外醫療等等或許是其上的片片雲彩 朵朵繁花。但半個多世紀以來,每一天 每一月 每一年,都有看似平凡的中非民眾,用自己的人生軌跡,續寫著這幅歷史畫卷。即便不夠光鮮亮麗,仍值得細細品味。關於中非友誼的事...

關於趙雲的事蹟作文,的,關於趙雲的事蹟作文,400字的

莫卿孽 在這個暑假中,我看了四大名著中的 三國演義 我不看則已,一看愛不釋手。書中英雄人物有運籌帷幄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風流倜儻 才華橫溢的周瑜,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 但其中最令我讚歎不已的是五虎上將之一的常勝將軍 趙雲。趙雲身長八尺,不僅英俊瀟灑 威武雄壯,而且盡忠盡職 赤膽忠心 有勇有謀,一生中創...

關於雷鋒事蹟的有那些,關於雷鋒事蹟的資料有那些?

困難解決局 在上小學的弟弟今天一直在哼著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那雷鋒有哪些英雄事蹟呢? 小入戲 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開藥回來後,見一個建築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雷鋒找工地的管理員爺爺以軍裝作借條借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