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飛喵某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李白(701-762)遊歷蜀川歸來,至湖北安陸定居已經有十年之久。也就是在這期間結識了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在盛唐詩人中算是老大哥了。他比王維、李白都年長十幾歲,李白可是孟浩然的粉絲,每有新作一定去找孟浩然賞評一番。而孟浩然對李白讚賞有加,很快他們便成了知己。
柳絮如煙的三月,孟浩然啟程廣陵的時候,李白託人帶信,一定要親自相送。二人相約在黃鶴樓邊,送別的時候李白寫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獨自一人注視著船帆目送摯友,直至船隻消失在盡頭,這次使李白悵然若失,詩句之間表達了強烈的惜別之情。
李白寫下了多首關於孟浩然的詩篇,自從孟浩然與李白分別,十年之後才再次相見。時間久遠,二人情誼卻不曾減免半分。
可見真正的友情,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淡化,反而會因歲月增長而更加懂得知音難求。
擴充套件資料:
除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李白還送給孟浩然的另一首詩作,那便是,《贈孟浩然》。
《贈孟浩然》
唐代: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譯文:我鍾愛孟浩然,瀟灑的風度,超人的才華天下人都知道。年輕的時候就拋棄了功名爵祿,晚年在青松白雲間隱居。
在月光下飲酒常常沉醉,迷戀景色不願意侍奉國君。你的品格像高山一樣怎麼能夠仰望得到?我只能在這裡向你作揖崇仰你清香的德行。
李白在這首詩中一開篇便是高度讚美了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他說自己是非常的喜愛孟夫子,在古代一般對於有學識,自己尊重的人,那麼都會加一個“子”,例如孔子、孟子、莊子等等,這也是對人的一種尊稱,表示自己非常的尊重對方。
在這裡李白說到自己喜愛孟浩然之外,緊接著一句,又讚美起了對方來,在他的心目中,他認為孟浩然是一個高尚的人,他的學識,以及人品,那都是眾人皆知。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在這兩句中,李白又寫到了孟浩然早年間的一個生活狀態,試想當年孟夫子年少時不喜愛功名利祿,很是高尚,到了老年,他又獨自隱居了起來,不問世事,真正是有隱者的風範。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孟夫子一到了月明之夜,他就會一個人獨自在月光下飲酒,而且是醉得非常的優雅,猶如聖人一般。
他不像那些君王一樣,迷戀於塵世的繁花,甘願一個人過清苦的日子。從這兩句中,李白進一步讚美了孟浩然高尚的品格。
詩的最後兩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也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而且在這裡李白,又再一次地讚美了孟浩然。
他說對於我來說,看到孟浩然那高山一樣的品格,我只能是仰望,只能是在此為他作揖,敬重他的人格,以及他高尚的品格。李白寫到這裡時,內心非常的激動,同時也高度讚美了朋友。
2樓:星星竹林
李白和孟浩然,是相當要好的朋友。
據說,當時,李白是看了孟浩然的《春曉》,覺得這首詩寫得很妙,而後二人成了朋友。
後來,一次,李白遊黃鶴樓。詩情大發,正想提詩,卻見崔顥的詩已然在牆上: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一看這詩,寫得如此之妙,頓時間覺得自己剛才想好的那首詩,不如見崔顥的這一首。於是,詩興也蕩然無存。
回來後,看見孟浩然,就把這首詩說給了孟浩然聽。浩然也覺得這首詩寫得妙。
後來一次,李白獨自遊金陵鳳凰臺,效仿崔顥的格律,寫了首詩《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後來,把這首詩拿給孟浩然看,問他這首和崔顥那首比起,哪首寫得好。
浩然卻並沒有明說。
李白也不再追問。
據他認為,如果是好詩,浩然一定會稱讚幾句的,一定是浩然覺得這首不如崔顥的,又顧及到朋友之情,才沒有說。
後來有一年的煙花三月,李白和孟浩然又來到了在黃鶴樓,這一次,是為了送孟浩然下揚州。
面對離別,李白百感交集,吟出四句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孟浩然聽後,長長地吐出一口氣,說:崔浩寫的是八句詩,你的只有四句。可是你的這四句卻勝過了他的八句。
而後又長長地吐了一口氣,說:你知道嗎,你這是贏在了我們二人之間的感情上啊。
可見二人的感情有多深了吧。
3樓:匿名使用者
孟浩然和李白是忘年交,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踐行時,李白看著孟浩然走遠了,在黃河樓上吟出膾炙人口的名詩:《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景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與孟浩然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4樓:匿名使用者
呃```,詩裡不是有,
李白和孟浩然關於友情(或友誼)的故事
5樓:星月飛霜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從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遊覽了不少地方。在襄陽(今湖北襄樊),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特地去拜訪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詩,大加稱讚,兩人很快成了摯友。
孟浩然熱情地款待李白,並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相會。這天,他們在江夏的黃鶴樓愉快地重逢,各訴思念之情 。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
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岸,望著那孤帆漸漸遠去 ,惆悵之情油然而生,便揮就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首句點明送別之地是黃鶴樓,次句點明送別的時間是花開似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這煙花美景將伴隨友人一路直到揚州。揚州當時是繁華之都,這時節肯定也是花團錦簇,春光爛漫。
後兩句傳情達意,詩人將離別之情寄託在碧空與江水之間,言雖盡而意未盡,令人回味無窮,堪稱送別佳作。
6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寫給孟浩然一首詩《送孟浩然之廣陵》
7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和孟浩然是朋友,
李白與孟浩然的友情
8樓:絲煙抹茶
李白和孟浩然,是相當要好的朋友。當時,李白是看了孟浩然的《春曉》,覺得這首詩寫得很妙,而後二人成了朋友。後來,一次,李白遊黃鶴樓。詩情大發,正想提詩,卻見崔顥的詩已然在牆上: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一看這詩,寫得如此之妙,頓時間覺得自己剛才想好的那首詩,不如見崔顥的這一首。於是,詩興也蕩然無存。
回來後,看見孟浩然,就把這首詩說給了孟浩然聽。浩然也覺得這首詩寫得妙。
後來一次,李白獨自遊金陵鳳凰臺,效仿崔顥的格律,寫了首詩《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後來有一年的煙花三月,李白和孟浩然又來到了在黃鶴樓,這一次,是為了送孟浩然下揚州。
面對離別,李白百感交集,吟出四句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孟浩然聽後,長長地吐出一口氣,說:崔浩寫的是八句詩,你的只有四句。可是你的這四句卻勝過了他的八句。
而後又長長地吐了一口氣,說:你知道嗎,你這是贏在了我們二人之間的感情上啊。
9樓:匿名使用者
詩篇名。唐代李白作。黃鶴樓,在今湖北武漢。
廣陵,即今江蘇揚州。全文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前兩句輕快流暢,意境優美。後兩句情景交融,顯示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是千古傳唱的名作。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故 人 西 辭 黃 鶴 樓 ,
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煙 花 三 月 下 揚 州 。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孤 帆 遠 影 碧 空 盡 ,
wé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唯 見 長 江 天 際 流 。
【釋義】
1、黃鶴樓:舊址在今湖北武昌黃鵠磯,背靠蛇山,俯臨長江。
2、之:往,去。
3、廣陵:揚州的舊名。
4、故人:老朋友。
5、西辭:黃鶴樓在廣陵的西面,在黃鶴樓辭別去廣陵,所以說“西辭”。
6、煙花:指柳如煙、花似錦的明媚春光。
7、下:沿江順流而下。
8、盡:消失。
9、惟:只。
10、天際:天邊。
譯文老朋友離開西邊黃鶴樓,在明媚的春天裡去往揚州。孤帆遠去在水天盡頭,只見長江向天邊奔流。
【賞析】
名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這兩句敘述友人順江東下揚州的情形,“煙花”兩字點染出柳如煙、花似錦的一派春光,詩人送別朋友時的惆悵情緒淡淡寺流露了出來。後兩句著意描寫友人“西辭”,一片孤帆,伴著詩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連的遠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盡頭,詩人卻仍佇立樓頭,凝眸遠望,不願離去。詩中沒一個字說到離愁別思,但字裡行間卻分明流露出朋友遠去的惆悵與留戀。
在詩人筆下,深厚的感情寓於動人的景物描繪之中,情與景達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稱賞的詩界名士,曾有“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贈詩稱譽之。漫遊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開放的盛唐文人的風尚,寓居湖北安陸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南窮蒼梧,東涉溟海”的旅遊經歷。因此他在武昌名樓——黃鶴樓,送別詩界名士——孟浩然,去遊歷江左名城——揚州(古時稱為廣陵),面對著把名樓、名士、名城聯絡在一起的“三名兼備”的旅遊盛事,他詩情勃發,對世界的感覺是色彩明麗的,渾無絲毫感傷。
開頭兩句本是交待送別的時間、地點、目的地,但這種交待被“煙花三月”這個鮮麗的意象感覺化了。李白不是有過一個“夢筆生花”的故事嗎?想不到作為他的天才之象徵的做夢中筆頭生花,竟生成了送別時的三月煙花,贏得前人稱此句為“千古麗句”。
天空也被明麗的世界感覺所感動了,它變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順流行進的“孤帆遠影”,何嘗有一絲孤獨感和蒼涼感?它牽引著的是海闊天空的生命嚮往。生命如流水,別情如流水,無限關注依戀的眼光追隨著消失在視野之外的孤帆遠影,也就化作水天與共,千古長存的長江巨流了。
名樓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恆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詩人的旅遊豪興的詩化象徵。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誼很深,李白和孟浩然關於友情 或友誼)的故事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 贈孟浩然 詩中李白開門見山地說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狂讚了一通以後又總結說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我看了很激動的。李白這個人基本上是屬於狂得不著邊的人,難得有他佩服的人。孔子他看不上眼,說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