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柳岸的風
賈湖骨笛,距今約2023年,不僅遠遠早於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時期陶製器皿狀笛子和在化妝版上刻畫的類似後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比古埃及出現的笛子要早2023年,被稱為我國笛子的鼻祖。從約九千年前的河南賈湖遺址中出土的一批精緻骨笛,最近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樂器。
分屬於賈湖早中晚三期的二十多支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骨笛,經專家研究已具備了四聲、五聲、六聲和七聲音階,把中國七聲音階的歷史提前到八千年前。
動物骨骼是遠古先民製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進入文字記載的歷史,隨著人類物質文化的顯著進展,骨製品已大為減少。“笛”字初寫作“篴”,但部首均從竹,說明二字產生的年代,笛子早已採用竹類來進行製作了。
甚至當時的人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經制造過骨笛。然而骨笛並沒有因此而完全絕跡。
自周代雅樂中用竹笛配器以來,古人制笛就常用竹,但偶爾也採用其他材料如銅、鐵、銀、瓷、玉等,骨亦其中之一,只是似更為罕見。筆者稽諸文獻,有這樣二例。一是晉代的猿骨笛。
唐《酉陽雜俎》載:“昔晉時有人以猿骨為笛,吹之,其聲清圓,絕勝竹笛。”一是明代的鶴骨笛。
明《玉芝堂談薈》卷八有馮海粟《鶴骨笛》詩一首,詩云:
胎仙脫骨字飛瓊,換羽移宮學鳳鳴。
噴月未醒千載夢,徹雲猶帶九皋聲。
管含芝露吹香遠,調引松風入髓清。
莫向嶺頭吹暮雪,籠中媒鳥正關情。
鶴有胎仙、九皋等異稱。起句中的“飛瓊”是主人為這支笛子起的雅號(在古代,這類雅號有的是鐫刻在樂器上面的)。
河姆渡骨笛
河姆渡文化(距今約2023年)上長7.1cm 下長5.31cm 202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約有數十件,這河姆渡骨笛是其中兩件。
用鳥禽類的肢骨中段製作。管身穿一至三個圓孔,有的內腔另插一根肢骨,近似現代兒童樂器竹哨。部分骨笛尚可吹出簡單的音調。
它們是後世笛簫類樂器的遠祖。
鷹骨笛新疆巴楚縣脫庫孜薩來遺址曾出土一件北朝時期(公元四至五世紀)的骨笛(殘)。塔吉克族稱那依,柯爾克孜族稱卻奧爾。 用大鷹的翅骨製成,長約25、管徑1.
5釐米。管內中空,兩端皆通,管下端開三孔。製作時,先將骨肉剔淨,鋸掉兩端骨節,磨平上下管口,去髓。
兩端管口呈橢圓形,上口較大,下口較小,從下口往上,每隔2.2釐米左右鑽一直徑0.7釐米(稍呈橢圓形)音孔,共三孔。
笛身雕刻圖案花紋或題字為飾。 多用於盛大節日和婚禮場合,也為歌舞、叼羊、賽馬等伴奏。樂曲有《塔裡要吾裡》等。
賈湖骨笛
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的樂器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骨笛,長約20 公分,上有七個同規格音孔,末孔上端另有一小孔。距今有八千多年的歷史。再有就是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骨哨。
這批骨哨有一百六十件,距今大約有七千餘年的歷史。所謂骨哨,就是以大型禽鳥的肢骨,截去兩頭,在骨管上磨出
一、二個或兩、三個吹孔,就製成了。這種骨哨可以吹出幾個簡單的音。骨哨是用來誘捕獵物還是用來吹奏樂曲的。
這一直是現代人正在思考的問題。從原始人的生產發展情況來看,骨哨可能是兼用的。既用來誘捕獵物,也不妨在閒暇時吹來取樂,當然骨哨的作用還是應該以前者為主。
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樂器,還不是最早產生的樂器。
紅山文化之骨笛
2023年春,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初頭朗鄉三座店村農民在植樹造林時發現了一支骨笛。骨笛管狀深黃色,是用飛禽類的肢骨製成,已經石化。骨笛長約15釐米,外徑1.
5釐米至0.7釐米,其上有等距離的5個音孔,音孔直徑約0.3釐米在底端處還有兩個約0.
2釐米相對的小孔。骨笛的年代依據考古學資料,材料類比學的方法,**博部門同志認定和辨認與骨笛同時發現的紅山文化彩陶碎片和磨製石器工具,確認骨笛屬於紅山文化時期的樂器,距今約2023年。這件紅山文化時期樂器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樂器文化特別是紅山文化時期“禮樂制度”的樂文化,增加了一件實物資料。
2樓:匿名使用者
賈湖骨笛又稱舞陽骨笛
求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笛子? 注:是笛子的名字! 5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竹笛的種類及名稱極為豐富多彩,如以形制為名,飾龍:“龍頭笛”;樂師在皇帝面前將雙手交叉作拱手之意來演奏謂:叉手笛;以尺寸為名的如截竹一尺八寸的洞簫謂:
“尺八”。唐代傳入到日本仍謂尺八,我國福建南中常用的洞簫即為“尺八”;以典故為名如:漢代**家蔡邕,拆“柯亭”第十六根竹製笛,其音色優美,後人贊好笛子謂:
“柯亭笛”。《史記》記載伍子胥曾**乞食於吳市中,後人謂“子胥簫”;以材料為名,如:“銅笛”、“鐵笛”、“玉笛”、“鷹笛”、 “猿臂笛”等顧思義,以取材而得名;以地域為名如:
四川姜笛的“姜笛”、廣西侗族的“侗笛”;以劇種為名的如:崑曲的“曲”、梆子戲的“梆笛”、雅樂中的“雅笛”、能樂的“能笛”等等。由於中國的民族、民間**十分豐富,在此不能一一舉。
賈湖骨笛,距今約2023年,不僅遠遠早於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時期陶製器皿狀笛子和在化妝版上刻畫的類似後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比古埃及出現的笛子要早2023年,被稱為我國笛子的鼻祖。從約九千年前的河南賈湖遺址中出土的一批精緻骨笛,最近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樂器。
分屬於賈湖早中晚三期的二十多支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骨笛,經專家研究已具備了四聲、五聲、六聲和七聲音階,把中國七聲音階的歷史提前到八千年前。
動物骨骼是遠古先民製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進入文字記載的歷史,隨著人類物質文化的顯著進展,骨製品已大為減少。“笛”字初寫作“篴”,但部首均從竹,說明二字產生的年代,笛子早已採用竹類來進行製作了。
甚至當時的人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經制造過骨笛。然而骨笛並沒有因此而完全絕跡。
自周代雅樂中用竹笛配器以來,古人制笛就常用竹,但偶爾也採用其他材料如銅、鐵、銀、瓷、玉等,骨亦其中之一,只是似更為罕見。筆者稽諸文獻,有這樣二例。一是晉代的猿骨笛。
唐《酉陽雜俎》載:“昔晉時有人以猿骨為笛,吹之,其聲清圓,絕勝竹笛。”一是明代的鶴骨笛。
明《玉芝堂談薈》卷八有馮海粟《鶴骨笛》詩一首,詩云:
胎仙脫骨字飛瓊,換羽移宮學鳳鳴。
噴月未醒千載夢,徹雲猶帶九皋聲。
管含芝露吹香遠,調引松風入髓清。
莫向嶺頭吹暮雪,籠中媒鳥正關情。
鶴有胎仙、九皋等異稱。起句中的“飛瓊”是主人為這支笛子起的雅號(在古代,這類雅號有的是鐫刻在樂器上面的)。
河姆渡骨笛
河姆渡文化(距今約2023年)上長7.1cm 下長5.31cm 202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約有數十件,這河姆渡骨笛是其中兩件。
用鳥禽類的肢骨中段製作。管身穿一至三個圓孔,有的內腔另插一根肢骨,近似現代兒童樂器竹哨。部分骨笛尚可吹出簡單的音調。
它們是後世笛簫類樂器的遠祖。
鷹骨笛新疆巴楚縣脫庫孜薩來遺址曾出土一件北朝時期(公元四至五世紀)的骨笛(殘)。塔吉克族稱那依,柯爾克孜族稱卻奧爾。 用大鷹的翅骨製成,長約25、管徑1.
5釐米。管內中空,兩端皆通,管下端開三孔。製作時,先將骨肉剔淨,鋸掉兩端骨節,磨平上下管口,去髓。
兩端管口呈橢圓形,上口較大,下口較小,從下口往上,每隔2.2釐米左右鑽一直徑0.7釐米(稍呈橢圓形)音孔,共三孔。
笛身雕刻圖案花紋或題字為飾。 多用於盛大節日和婚禮場合,也為歌舞、叼羊、賽馬等伴奏。樂曲有《塔裡要吾裡》等。
賈湖骨笛
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的樂器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骨笛,長約20 公分,上有七個同規格音孔,末孔上端另有一小孔。距今有八千多年的歷史。再有就是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骨哨。
這批骨哨有一百六十件,距今大約有七千餘年的歷史。所謂骨哨,就是以大型禽鳥的肢骨,截去兩頭,在骨管上磨出
一、二個或兩、三個吹孔,就製成了。這種骨哨可以吹出幾個簡單的音。骨哨是用來誘捕獵物還是用來吹奏樂曲的。
這一直是現代人正在思考的問題。從原始人的生產發展情況來看,骨哨可能是兼用的。既用來誘捕獵物,也不妨在閒暇時吹來取樂,當然骨哨的作用還是應該以前者為主。
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樂器,還不是最早產生的樂器。
紅山文化之骨笛
2023年春,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初頭朗鄉三座店村農民在植樹造林時發現了一支骨笛。骨笛管狀深黃色,是用飛禽類的肢骨製成,已經石化。骨笛長約15釐米,外徑1.
5釐米至0.7釐米,其上有等距離的5個音孔,音孔直徑約0.3釐米在底端處還有兩個約0.
2釐米相對的小孔。骨笛的年代依據考古學資料,材料類比學的方法,**博部門同志認定和辨認與骨笛同時發現的紅山文化彩陶碎片和磨製石器工具,確認骨笛屬於紅山文化時期的樂器,距今約2023年。這件紅山文化時期樂器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樂器文化特別是紅山文化時期“禮樂制度”的樂文化,增加了一件實物資料。
4樓:藍閃朵
其實最早的就叫骨笛,非要叫名字的話, 就按照地名,賈湖骨笛, 河姆渡骨笛 鷹骨笛 賈湖骨笛 紅山文化之骨笛。
中國笛子十大名曲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笛子十大名曲有:《姑蘇行》、《春到湘江》、《小放牛》、《牧民新歌》、《五梆子》、《霓裳曲》、《黃鶯亮翅》、《鷓鴣飛》、《牧笛》、《喜相逢》
1、《姑蘇行》
譜曲:江先謂
《姑蘇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謂於2023年創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受的竹笛經典名曲。
曲名為遊覽蘇州(古稱姑蘇)之意,全曲表現了古城蘇州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悅心情。樂曲旋律優美親切,風格典雅舒泰,節奏輕鬆明快,結構簡練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樂曲之一。
2、《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是寧保生先生2023年創作的竹笛名曲,另有古箏演奏家王中山根據其改編的古箏曲。自問世以來,就以其鮮明的湖南花鼓**特色,時而激情如火,時而流暢清雅的旋律,引起了全國廣大笛子演奏者的熱烈反響,並受到了笛子愛好者的特殊青睞。
不但被多種笛子出版曲集爭相出版,而且還成為眾多笛子演奏家的演出保留曲目和許多**院校的笛子教材,還被編入近年普及全國的笛子考級七至八級的曲目之中,成為了青少年業餘笛子學習隊伍中佼佼者們所喜愛演奏的曲目之一和報考許多**院校笛子專業的熱門選曲。
3、《小放牛》
重要傳唱者:村民
《小放牛》是流行於河北省民間的歌舞小戲。是民間歌舞小戲《小放牛》中的一段載歌載舞的男女對唱。內容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 ,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難的對答情景。
由4個樂句組成,音調明快流暢、富於表情。曾流傳全國漢族地區,且常被融於戲曲**之中。《小放牛》又指主要流行於河北省的同名民歌,原為崑曲中的《吹腔》曲牌,是笛子獨奏家陸春齡等演奏的南方曲笛代表性曲目。
全曲三段:第一段主要用平吹,旋律悠揚恬靜;第
二、三段用吐音與平吹交替演奏對句,速度較快,曲尾轉調,情緒明朗清新。**富於抒情的民歌色彩和濃郁的田園風格,表現天真活潑的村姑與牧童相互詰問、對答的明快情緒。
4、《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簡廣易於2023年以內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的曲子。作品以濃郁清新的民族民間**風格,親切感人的旋律,活潑跳動的節奏展現出內蒙古大草原的風光和牧場上一派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現了新時期牧民的精神風貌。
5、《五梆子》
改編者:馮子存
五梆子是一首由馮子存根據華北地區傳統民間樂曲改編的笛子獨奏曲,是北方梆笛的代表曲目。
原曲優美明快,熱情奔放,曲調優美健朗,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常用於戲曲過門,經馮子存整理加工後,賦予樂曲以粗獷豪爽、熱情奔放的個性,梆笛特殊技法的安排和運用,使樂曲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廣為大眾所喜愛。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中醫,中國古代有名的中醫
扁鵲 華佗 張仲景 孫思邈 李時珍等。扁鵲 華佗 孫思邈 李時珍 華佗,張仲景。中國古代有名的中醫 中醫的刮痧 是非法的,你一定要相信,知道了嗎?清代御醫尤德眾 清朝咸豐5年 1855年 1953年 出生於沂州府莒州 現山東莒南尤家莊子村 尤德眾清代御醫,出生於咸豐5年 1855年 尤德眾17歲跟隨...
中國古代有名的兵器都叫什麼名,中國古代有名的兵器有哪幾把
中國古代名劍譜 五十七把神器 中國古代名劍譜 0 軒轅劍 黃帝所鑄 首山之銅 天文古字 廣黃帝東行紀雲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一旦亦失去畫影 1 騰空 顓頊所有 拾遺記曰顓頊高陽氏有此劍若四方有兵此劍飛赴指其方則克在匣中常如龍吟虎嘯 2 禹劍 夏禹所鑄 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記山川 ...
中國有名的古曲有哪些,中國古代有名的古琴曲有哪些?
高山流水 古箏曲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 巍巍乎志在高山 和 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驚道 善哉,子之心與吾心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廣陵散 古琴曲 又名 廣陵止息 漢魏時期相和楚調但曲之一。積康因反對司馬氏 而遭殺害,...